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培训系列教材:基础死活
定价:18.00元
作者:王宁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53814601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围棋起源于中国,迄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古代,“琴棋书画”并称为四大艺术。这里的棋,指是就是围棋。作为一项传统艺术,围棋历经五千年岁月而不衰,足见其艺术魅力和迷人风采。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围棋作为一门的素质教育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喜爱。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教委联合下达了文件,提倡将围棋纳入中小学课程当中,使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了围棋艺术殿堂的大门,围棋教学的市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本套教材有如下特点:
,系列化。“围棋培训系列教材”全套共分六册,按照内容分为基本手筋、基础死活、定式与飞刀、布局基础、中盘战术、官子技术。教师在一个阶段可以在一个专题方面深入系统地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专项知识。
第二,习题化。“围棋培训系列教材”在大多数章节采用习题的形式进行内容讲述,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抓住重点,也便于学生养成思考习惯。另外,教材中还收集了大量的习题供检验学习成果之用。
第三,阶梯化。“围棋培训系列教材”内容安排秩序渐进,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目录
章 死活基础知识
节 眼与活棋
一、棋子存在于棋盘上的条件
二、眼
三、两只完整的眼是活棋
四、假眼不能构成活棋
五、双活
第二节 做眼与破眼
第三节 死活基本形状
一、不点也死的形状
二、一点就死的形状
三、点不死的形状
四、边界不完整的形与特殊形
第二章 死活与打劫
节 劫活与劫杀
一、劫活
二、劫杀
第二节 劫的种类
第三节 死活与打劫测试题及解答
一、死活与打劫测试题
二、死活与打劫测试题解答
第三章 活棋的方法
节 扩大眼位——活棋方法之一
第二节 占据要点——活棋方法之二
第三节 活棋的手筋
一、尖和夹的手筋
二、点的手筋
三、借劲做活的手筋
四、弃子做活的手筋
第四节 做活测试题及解答
一、做活测试题
二、做活测试题解答
第四章 杀棋的方法
节 缩小眼位——杀棋方法之一
第二节 占据要点——杀棋方法之二
第三节 杀棋的手筋
一、卡的手筋
二、扑的手筋
三、弃子杀法与倒脱靴
四、金鸡独立的杀法
第四节 杀棋测试题及解答
一、杀棋测试题
二、杀棋测试题解答
第五章 经典死活题训练
节 经典死活测试题及解答
一、经典死活测试题
二、经典死活测试题解答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讲,这本书的例题选择和难度梯度设置存在严重问题,让人摸不着头脑。它似乎把一些非常基础的、甚至初级入门者都能轻松解决的题目放在前面,而紧接着,难度突然跃升到需要复杂计算才能破解的“大残局”,中间缺乏必要的过渡和铺垫。这种跳跃式的学习体验非常打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前几页还在教如何一眼看出“曲四”的死活,下一章就直接抛出了一个需要十数步精确计算才能判生的复杂局面,让人感觉自己像是被生生地推到了悬崖边上。一个好的教材应该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循序渐进,让你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并逐步积累自信。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作者随手把自己的练习本整理了一下就出版了,缺乏经过深思熟虑的教学设计。我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挑选那些真正适合我当前水平的题目进行练习,而书中大量的“超纲”题目则只能束之高阁,成了摆设。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遗憾在于它对于“活棋”的定义和判断标准过于僵化和保守。它似乎完全没有跟上现代围棋理论的发展步伐,很多在实际对局中被证明可行的“奇活”手段,在这本书里都被简单地归类为“死棋”或者“不成立”。尤其在处理一些边缘地带的复杂形时,书中的结论往往是基于一些老旧的定式或认知,显得十分过时。这对于希望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死活技巧的棋手来说,是一种误导。比如,某个被认为是“绝对死”的形状,如果引入了外部的劫材或打劫的先手,结果就完全不同了,但这本书对此类“动态死活”的讨论几乎为零。学习围棋,需要的不仅是记住已有的结论,更重要的是理解结论背后的推理过程和适用环境。这本书过于强调静态的、孤立的结论,未能展现死活变化在实战中的复杂性和流动性,使得学习者在面对真实对局时,反而会因为过于相信书本的“绝对论断”而错失良机。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和纸张选择感到非常失望。作为一本需要经常翻阅和在棋盘上对照的教材,它的纸张手感粗糙不说,更严重的是,油墨的附着力似乎很差。只要稍微用手指在棋图上按压或者用橡皮擦拭一下标记,图上的线条就会出现晕染或者模糊的现象,这在进行复盘和做题标记时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要知道,精确的线条对于辨别棋子的位置和死活形状至关重要,一旦模糊,整个局面的判断可能都会产生偏差。而且,书本的装订也显得非常松散,才翻阅了没几次,书脊就开始出现轻微的裂痕,我非常担心它能否经受住日常高频率使用的考验。在这个时代,印刷质量本应是出版业的基本功,看到这样粗糙的成品,不得不怀疑出版商在成本控制上是否走得太远,完全牺牲了产品的使用体验。
评分这本棋谱的布局设计简直是灾难,翻开第一页就让人倒胃口。排版密集得像印刷错误的报纸,字体大小不一,行距混乱,看得我眼睛都花了。更要命的是,很多关键的图例旁边居然没有清晰的文字说明,全靠猜测图示的意思,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劝退级别的难度。感觉作者或者编辑根本没有从学习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完全是自说自话的产物。比如某一个复杂的死活变化,理论上应该用彩色线条来区分先后手,结果全是用一种灰蒙蒙的线条印在一起,简直是对耐心的终极考验。我原本是想通过这本书系统学习一下基础的死活技巧,结果光是适应这种阅读体验就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效率自然无从谈起。如果只是为了收藏,也许它的封面还算过得去,但就其作为教材的实用价值而言,我必须给出一个非常负面的评价,希望未来的再版能彻底重做设计。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说实话,只能用“蜻蜓点水”来形容。它似乎试图涵盖所有基础死活的类型,但每一种都只是点到为止,缺乏深入的剖析和变化推演。很多时候,当你跟着书上的步骤走了一半,发现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或者遇到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时,书中往往直接跳到了结果,留下一大片空白让你自己去摸索其中的奥妙。这种处理方式对于那些希望建立扎实理论基础的棋友来说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例如,在讲解“双活”的某些经典形时,它没有花足够篇幅去分析“劫”的价值和“紧气”的微妙之处,仅仅给出了一个“是活”的结论,这对于理解死活的本质是远远不够的。我更期待的是那种能够把每一步棋背后的逻辑和战略意图讲得清清楚楚,让你在实战中能够举一反三的教材,而不是这种仅仅罗列棋谱的“答案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