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一壶茶:茶的故事(插图本)
定价:32.00元
售价:21.8元,便宜10.2元,折扣68
作者:晓红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8-01
ISBN:9787503849121
字数:
页码:1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的历史渊源流长。《中华一壶茶:茶的故事(插图本)》主要介绍了茶的历史、文化及茶艺等,内容包括穿越历史的千年茶香、辉煌灿烂的中华古茶书、中华文学中的茶之韵、中华绘画中的茶之美、中华哲学中的茶之思、中华古代名士的茶缘茶风、异彩纷呈的中华茶具文化。
目录
章 穿越历史的千年茶香
一 世界上早的“茶”字
二 茶文化的“孕育”与传承
三 “茶兴于唐”的繁盛之景
四 “茶道大行”的背后原因
五 茶文化的时代升华
第二章 辉煌灿烂的中华古茶书
一 千年茶书的“清香”
二 才华横溢的抒写者
三 古老的茶书经典:《茶经》
1.千古“茶圣”
2.世界上部茶书
3.《茶经》内容略说
四 中国皇帝撰写的茶书:《大观茶论》
1.“得饮闲茶”的宋徽宗
2.“七汤”点茶法
五 特色的茶学经典:《茶录》
六 “贤王奇士”撰写的茶书:《茶谱》
七 大书画家撰写的茶书:《煎茶七类》
八 明代茶书的之作:《茶疏》
九 鉴水专书:《煎茶水记》与《十六汤品》
第三章 中华文学中的茶之韵
一 古朴悠远的秦汉茶诗
二 流传千古的唐代茶诗
三 百家纷呈的宋代茶诗
四 蔚为大观的元明清茶诗
五 中华茶诗的形式美
六 丰富的茶词与多样的茶曲
七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第四章 中华绘画中的茶之美
一 中华茶事绘画的渊源
二 唐代茶画的大师之作
三 宋、元茶画多元风貌
四 明代茶画的“山水之境”
五 清代茶画的“写意小品”
第五章 中华哲学中的茶之思
一 茶文化与佛家文化
1.茶与禅
2.茶的佛性
3.佛教对茶文化的传播
4.佛门茶礼
……
第六章 中华古代名士的茶缘茶风
第七章 异彩纷呈的中华茶具文化
作者介绍
文摘
世界上早的“茶”字
早在2200年前的《尔雅》一书中,就有后世史家学者所公认“茶”的早文字记载。《尔雅》是中国早解释词义的一部专著,该书是中国古证词义和古代名物的重要资料。其后,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三国华佗的《食论》等书都有关于茶的记载。
追溯“茶”字的起源,会发现在“茶”字出现确立之前,是“荼”字在代表其意,“茶”字就是“茶”的古体字。“荼”字早出现在《诗经》中。《诗经》是中国古代部诗歌总集,大约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对于《诗经》中出现的几处“荼”字,历代学者颇多争议。有学者认为该字指的就是茶,但也有学者根本就不同意这种观点。
他们的依据是,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古人不可能对每种植物都有一个特定确切的文字记录,所以一名多物,或多名一物的情况是常有的事情,而越是远古,这种现象就越是很多。
对于《诗经》中“荼”字所代表的具体意义,有人认为指的是苦菜;有人认为指的是莠草;有人认为指的是茅、芦之类的白花;有人认为指的是菜和草;有人认为指的是神名。此外,还有很多不同的解释。
《诗经》中出现的“茶”字,究竟指的是茶,是菜,还是草,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无法具体考证。但是很多人更愿意接受“茶”字就是“茶”之意这一说法,因为这样,渊源古老的茶就与中国部诗歌总集相联系在了一起。
中国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称:茶,其名一日茶,二日桢,三日菠,四日茗,五日拜。
……
序言
章 穿越历史的千年茶香
一 世界上早的“茶”字
二 茶文化的“孕育”与传承
三 “茶兴于唐”的繁盛之景
四 “茶道大行”的背后原因
五 茶文化的时代升华
第二章 辉煌灿烂的中华古茶书
一 千年茶书的“清香”
二 才华横溢的抒写者
三 古老的茶书经典:《茶经》
1.千古“茶圣”
2.世界上部茶书
3.《茶经》内容略说
四 中国皇帝撰写的茶书:《大观茶论》
1.“得饮闲茶”的宋徽宗
2.“七汤”点茶法
五 特色的茶学经典:《茶录》
六 “贤王奇士”撰写的茶书:《茶谱》
七 大书画家撰写的茶书:《煎茶七类》
八 明代茶书的之作:《茶疏》
九 鉴水专书:《煎茶水记》与《十六汤品》
第三章 中华文学中的茶之韵
一 古朴悠远的秦汉茶诗
二 流传千古的唐代茶诗
三 百家纷呈的宋代茶诗
四 蔚为大观的元明清茶诗
五 中华茶诗的形式美
六 丰富的茶词与多样的茶曲
七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第四章 中华绘画中的茶之美
一 中华茶事绘画的渊源
二 唐代茶画的大师之作
三 宋、元茶画多元风貌
四 明代茶画的“山水之境”
五 清代茶画的“写意小品”
第五章 中华哲学中的茶之思
一 茶文化与佛家文化
1.茶与禅
2.茶的佛性
3.佛教对茶文化的传播
4.佛门茶礼
……
第六章 中华古代名士的茶缘茶风
第七章 异彩纷呈的中华茶具文化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它并非流水账式地罗列茶的历史,而是巧妙地将不同时期的故事、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以一种诗意的方式串联起来。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叙述方式上的独具匠心。不是枯燥的年代考证,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一段段跌宕起伏的传说,将茶的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读到书中关于茶与古代文人墨客的情缘,我仿佛能看到李白在月下煮茶,邀饮好友,吟诗作对;也能想象到苏东坡将茶融入他的日常,即便贬谪也乐在其中。这些鲜活的描绘,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满了温度和情感。而书中穿插的插图,更是为这些故事增添了无限想象的空间。那些精雕细琢的茶具、意境悠远的茶室、亦或是生动描绘人物神态的画作,都如同为文字注入了灵魂,让我在阅读中不仅仅是“看”到,更是“感”受到。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开始意识到,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更是中国人情感的寄托,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书,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能够引发思考,触动心灵。而《中华一壶茶:茶的故事(插图本)》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所讲述的,远不止是茶的起源、种类、冲泡方法,更深入地挖掘了茶在中国社会中的多重意义。从最初作为药材的朴实用途,到成为文人雅士的精神追求,再到如今融入寻常百姓家的日常生活,茶的演变史,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书中对于不同地域茶文化的细致描绘,也让我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与包容。无论是江南的碧螺春,还是福建的武夷岩茶,亦或是西南的普洱,每一种茶都承载着一方水土的精灵,诉说着一方人民的故事。而那些精美的插图,仿佛是为这些地域特色增添了更直观的感触。我尤其喜欢书中描绘的茶道场景,那份宁静致远,那份闲适自在,让我对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有了新的反思。它提醒着我,在忙碌之余,也需要停下脚步,为自己沏上一杯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诗意。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中华一壶茶:茶的故事(插图本)》,便被它那古朴典雅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泛黄的书页,搭配着水墨晕染的茶具图,仿佛穿越时空,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韵味的东方世界。我一直对中国茶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零散的知识点难以形成系统,而这本书的出现,恰似及时雨。从书名就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中华一壶茶",这几个字本身就承载了太多故事,太多情感。而"茶的故事"则更是激发了我探索的欲望,我想知道,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茶是如何孕育、发展,又如何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书中的插图,更是让我期待不已。我曾见过许多关于茶的书籍,但鲜有能将文字与图像如此巧妙融合的。精美的插图,能否如同画卷般徐徐展开,为我描绘出采茶的繁忙、制茶的精湛、品茶的雅致?能否让我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茶的香气,仿佛置身于翠绿的茶园,或是古色古香的茶馆?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茶的知识,更是一次关于历史、关于人文、关于生活方式的深度探索,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其中,去感受那份来自东方古国的独特魅力。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还在于它所营造出的那种独特的阅读氛围。它没有刻意追求学术的严谨,也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堆砌,而是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茶的故事娓娓道来。读来轻松愉悦,却又字字珠玑。作者在选取故事、组织材料上,都显露出深厚的功力。那些流传已久的茶谚、那些鲜为人知的茶事,都被作者巧妙地融入其中,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惊喜。而书中那些富有艺术性的插图,更是为这种氛围锦上添花。它们如同点缀在文字之间的珍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我常常会在读到某个精彩的故事时,停下来,仔细品味相关的插图,仿佛能身临其境,与故事中的人物一同感受那份茶的醇厚与悠远。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茶的介绍,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文化的熏陶。它让我对中国茶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热爱和期待。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工艺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这本书中的插图部分,让我眼前一亮。那些对茶具、茶室、乃至采茶制茶过程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技艺。每一幅插图都仿佛一幅独立的艺术品,细节之处,可见匠心。我仔细欣赏了书中描绘的紫砂壶,那温润的色泽,那精巧的造型,仿佛能听到壶嘴中传来的阵阵茶香。还有那些古朴的茶席布置,简单却充满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泊宁静的美学。这些插图不仅仅是图解,更是对茶文化意境的升华。它们与文字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茶世界。我甚至开始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插图,去寻找现实中的茶具,去复刻那些经典的茶道场景。这本书,不仅仅满足了我对茶的知识渴求,更点燃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让我愿意去亲身体验,去感受这份传承了千年的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