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干部从政道德读本:中国经典的启示
:28.00元
售价:19.0元,便宜9.0元,折扣67
作者:许树侠
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802161894
字数:
页码:24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加强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既是学习贯彻党章的根本要求,也是倡廉抓源头的重要途径。胡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本书从德政、信念、荣辱、公私、为民、清廉、义利、谦和、务实、修身、立德等方面,对古代从政
道德的思想和智慧进行了概述、解读,是广大党员干部提高从政道德的重要参考读物。
拿到这册书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装帧朴实,内容却透着一股子“硬核”的劲儿。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理论汇编,充满了晦涩难懂的古文引用,但出乎意料的是,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贴合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它巧妙地将深奥的哲学概念,植入到一系列生动的历史片段之中,让那些遥远的教诲变得触手可及。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责任”的阐释。它不是把责任当成一个冰冷的职务标签,而是把它还原成一种对自我、对家庭、对社稷的“心甘情愿的担当”。这种解读,极大地拓宽了我对传统美德的理解边界。阅读过程中,我经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对着窗外发一会儿呆。因为书里提出的许多情境和抉择,都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不自觉的小算计和短视行为。它没有指责,只有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引导,指向更高远的价值追求。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远比那些声嘶力竭的呐喊要来得持久和深刻。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颇为精妙,它不像一般的学术著作那样循规蹈矩,倒像是精心编排的一场思想的旅行。每一章的过渡都处理得非常自然,仿佛是牵着读者的手,从一个历史的角落,缓缓走向另一个更深邃的思辨空间。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克制和公允。书中并没有将任何一位古人简单地塑造成完美无瑕的圣人,而是着重展现了他们在巨大压力和时代局限下,如何挣扎、如何选择,以及最终如何塑造其品格的历程。这种对“人”的真实刻画,使得书中的教诲更具说服力。例如,对于“谦逊”的论述,它不仅引用了经典,还结合了具体的政治实践案例,让我们看到,真正的谦逊绝非故作姿态,而是建立在对自己能力边界清醒认识之上的那种胸襟。读完,我感觉自己的视野被拓宽了不少,看待问题不再只盯着眼前的利益得失,而是多了一层历史纵深感。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在于它成功地架设了一条古老智慧与现代实践之间的桥梁,但它走的不是一条捷径。作者在引经据典时,对原典的解读极其审慎,避免了生硬的附会和牵强。我个人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关于“‘位’与‘德’的匹配”的探讨,这部分内容极具现实指导意义。它没有提供一套僵化的晋升手册,而是提供了一种衡量自我与职位的内在标准——即当一个人获得权力时,他/她内心的道德罗盘是否能保持精准。这种对内在修为的强调,远比对外在规范的遵守要来得根本。每次阅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有一种被“淘洗”过的感觉,心里的浮躁会被沉淀下去,留下一些更本质、更恒久的东西。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促使我们去思考,在追求“做成事”的同时,更要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值得被信任的人”。它像一位沉默的导师,用历史的重量,为你的人生选择提供了一个坚实而可靠的参考系。
评分这本书,我得说,真是让人读了心里头沉甸甸的,却又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启迪。它不像那些市面上流行的成功学或者励志读物,上来就给你灌一堆空洞的口号。这本书更像是老前辈们在昏黄的灯光下,沏上一壶热茶,跟你娓娓道来的那些关于“做人”的道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梳理那些古老的智慧时,那种抽丝剥茧的劲儿。它没有直接告诉你“你该怎么做”,而是把那些历史长河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摆在你面前,让你自己去咂摸其中的滋味。比如,书中对“廉洁”二字的探讨,绝不是停留在表面上那种“不要贪污”的简单说教。它深入到了对“诱惑”的心理剖析,以及如何在繁杂的尘世中坚守住内心的那份清明。读到某些段落时,我甚至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仿佛看到了那些古代的贤者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定力和智慧。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现成的答案,而在于它成功地搭建了一个让人可以进行深度自我审视的平台。那种韵味,需要时间去沉淀,不是一口气就能消化掉的“快餐知识”,更像是需要细嚼慢咽的陈年佳酿。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冲击是潜移默化的,它更像是一剂缓慢发作的“清心散”。我原本以为,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去追溯几百上千年前的道德标准,多少有些“不合时宜”。然而,阅读之后才发现,那些核心的人性困境和价值取向,从未真正改变过。书中对“德才兼备”的论述,尤其让我受益匪浅。它清晰地界定了“德”的基石地位,强调了才华必须依附于高尚的品行才能真正发挥出建设性的作用。那种对“才大于德”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的警示,读来让人脊背发凉。作者的文笔老辣而又不失温度,行文流畅,没有丝毫的拖沓之感。它似乎有一种魔力,能让你在阅读时,不自觉地将书中的言论与自己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决策进行对照和反思。这不仅仅是一本“读本”,更像是一份时刻警醒自己的“自检清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