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方便快捷的水能 | 作者 | 袁飛 |
| 定價 | 29.80元 | 齣版社 | 甘肅科學技術齣版社 |
| ISBN | 9787542419330 | 齣版日期 | 2014-09-01 |
| 字數 | 頁碼 | 148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由於現階段廣大青少年對綠色新能源認識比較單一,甚至相當匱乏,多數人處於一知半解的水平,這嚴重影響瞭新能源的推廣認識和綠色低碳生活的實現,基於熟知綠色新能源知識和提高低碳意識已成為廣大讀者的迫切需要,《綠色新能源科普知識館:方便快捷的水能》是一個關於水能的創新資源。 《綠色新能源科普知識館:方便快捷的水能》重點講述瞭新能源知識和新能源推廣應用,知識版塊設置閤理,方便閱讀、理解與記憶。 《綠色新能源科普知識館:方便快捷的水能》集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於一體,是一本難得的能源環保書籍,希望《綠色新能源科普知識館:方便快捷的水能》能為你帶來綠色能源環保知識,讓你在新能源推廣應用之路上,為我們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明天一起加油。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章 生命之源——水資源 節 認識我們身邊的水 一、水與水循環 二、水資源 第二節 我國水資源簡述 一、水資源分布 二、我國水資源的現狀 第二章 永不衰竭的水能資源 節 什麼是水能 一、水能資源概述 二、河流水能資源分布 第二節 水能創造的奇跡 一、神奇的喀斯特地貌 二、奇特的鍾乳石 三、水衝齣的平原 第三節 水能的開發方式 一、水能資源的開發 二、水能資源開發對環境的影響 第三章 水力能發電 節 水力發電概述 一、水力發電 二、水電站 三、水電站經濟運行 第二節 世界水電發展 一、亞洲的發展狀況 二、歐洲 三、中南美洲 四、北美洲 第三節 小水力發電 一、什麼是小水力發電 二、小水力發力的構成 三、小水力發電站的開發 四、小水力發電的經濟效益 第四節 抽水蓄能水電站 一、什麼是抽水蓄能水電站 二、抽水蓄能電站構成 三、抽水蓄能電站特點 四、抽水蓄能水電站的發展 第五節 水電站開發對環境的影響 一、壩式水電站 二、引水式水電站 三、梯級水電站 第四章 水能的綜閤利用 節 古代水能的利用 一、水車 二、水排 三、水磨 四、筒車 第二節 水能灌溉 一、水能灌溉的曆史 二、灌溉水源 三、灌水方法 四、節約水灌溉 第三節 防洪與治澇 一、防洪重要性 二、防洪措施 三、治澇 第四節 水能在其他領域的利用 一、水産養殖 二、水上運輸 三、水能利用新發明 |
| 編輯推薦 | |
| 水,無懈可擊;水,無不滲透。這就是水,它用柔弱的,往往也是剛勁的力量,發齣世間強音!如何領略水的威力?水又是如何轉化為電能的?答案就在《綠色新能源科普知識館:方便快捷的水能》裏——一個關於水能的創新資源。《綠色新能源科普知識館:方便快捷的水能》集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於一體,是一本難得的能源環保書籍。 |
| 文摘 | |
| 《綠色新能源科普知識館:方便快捷的水能》: 地球錶麵、岩石圈內、大氣層中和生物體內所有各種形態的水,包括海洋水、冰川水、湖泊水、沼澤水、河流水、地下水、土壤水、大氣水和生物水,在全球形成瞭一個完整的水係統,這就是水圈。某一時刻儲存於水圈內水體的總儲量約為1386000萬億立方米,其中海洋儲存1338000萬億立方米,占全球總儲量的96.5%;其他各種水體儲量隻占3.5%;地錶水和地下水各占50%左右。地球水總量中,含鹽量不超過1剋/升的淡水僅占2.5%,即35000萬億立方米,其餘97.5%均為鹹水。這35000萬億立方米淡水,有68.7%被固定在兩極冰蓋和高山冰川中,有30.9%蓄存在地下含水層和凍土層中,而湖泊、河流、土壤中所容納的淡水隻占0.32%,相當於全球水儲量的0.008%。 2.水循環地球水圈在太陽輻射和重力的作用下,以蒸發、降水和徑流方式進行周而復始的互相交換,是一個不斷更新的運動過程。地球上的水之所以能夠循環,內因是水的三態轉化特性。外因和動力則是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的作用。大的水循環是從海洋蒸發開始的,蒸發的水汽風行雲移,輸送到地球的各個角落,一部分可以深入到大陸的內部;一部分還留在海洋的上空。在適當的條件下,水汽凝結而形成降水,降到大陸上的雨雪,經植物截留、地麵匯流、土壤入滲等環節,轉化為地錶徑流和地下徑流,通過河流與地下途徑流迴海洋,這種統一的、巨大的,連續不斷的動態係統,是水循環的基本模式。 實際上,在水循環過程中,由於蒸發、水汽輸送、凝結降水、入滲和徑流過程是復雜的和交錯進行的,因而地球上的水循環又可以分為外循環(或大循環)和內循環(小循環)。由海洋蒸發的水汽進入大氣,被氣流帶到大陸上空,遇冷凝結,成雲緻雨,降落到地麵上。 …… |
| 序言 | |
這本名為《方便快捷的水能》的書,在我看來,挑戰瞭人們對傳統能源獲取方式的固有印象。我一直認為,能源的獲取往往伴隨著復雜的技術和巨大的基礎設施投入,但“方便快捷”這個詞,卻預示著一種截然不同的可能性。水,作為地球上最充沛的資源之一,其潛在的能量價值不可估量。我很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將“方便快捷”與“水能”這兩個看似有些距離的概念聯係起來的。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介紹一些突破性的技術,能夠讓我們以一種前所未有的簡單方式,利用水來獲取能量。比如,一些能夠直接從流動的水體中高效提取電能的裝置,或者是一些能夠利用水溫差、潮汐等自然現象的創新能源解決方案。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應用案例,展示這些“方便快捷”的水能技術是如何在現實生活中發揮作用的,是如何為個人、社區甚至更廣泛的區域帶來便利和可持續的能源供應。這本書,如果能打開我對於水能利用的新視野,那將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閱讀體驗。
評分一本關於水能的書,名字叫《方便快捷的水能》。我是在書店偶然看到的,當時被這個名字吸引瞭。總覺得“方便快捷”這個詞和“水能”放在一起,會有一種意想不到的結閤。我平時對新能源技術也挺感興趣的,尤其是那些能夠切實改善我們生活的技術。我一直覺得,水,作為地球上最豐富的資源之一,其蘊含的能量還有巨大的開發潛力,我們目前可能還沒有完全挖掘齣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比較簡潔,沒有過多的裝飾,反而給人一種專業、紮實的感覺。我翻看瞭目錄,看到裏麵涉及到不少關於水能利用的原理、技術以及一些實際案例的介紹。這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給我講解清楚水能是怎麼被“方便快捷”地利用起來的。我很好奇,是不是有什麼新的技術突破,讓水能的使用變得如此簡單高效,又或者是不是有什麼非常接地氣的應用場景,讓水能直接服務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比如提供便捷的傢庭能源,或者是解決偏遠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能帶來一些啓發和思考,讓我們看到水能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評分《方便快捷的水能》這本書,光聽名字就充滿瞭想象空間。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在我們追求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還有哪些被忽視的寶藏。水,這個看似平凡的物質,它的能量潛力一直是我非常感興趣的領域。我總覺得,我們對水能的開發,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不應該僅僅局限於大型的水力發電項目。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更具創新性的視角,去探索水能的各種可能性。特彆是“方便快捷”這個形容詞,讓我産生瞭極大的興趣。它暗示著一種更加靈活、更加普遍的水能利用方式,或許能夠剋服傳統水能發電的一些局限性。我猜測,這本書可能會介紹一些小型化的、模塊化的水能發電技術,甚至是能夠集成到日常生活中、建築中的水能係統。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有關於如何實現“方便快捷”的水能提取和輸送的詳細解釋,以及這些技術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前景,比如為偏遠地區提供能源,或者作為分布式能源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個導覽,帶我走進一個充滿驚喜的水能新世界。
評分當我第一次拿到《方便快捷的水能》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立即打開閱讀,而是放在床頭櫃上,時不時地會瞥一眼。這個書名,總是在不經意間勾起我的好奇心。我常常在想,“方便快捷”這樣的詞語,究竟能和“水能”産生怎樣的聯係?是不是意味著某種革命性的能源技術,能夠讓我們像擰開水龍頭一樣,就獲得清潔、高效的能源?我一直在關注著科技的發展,特彆是那些能夠為環境帶來積極影響的新能源。水,作為地球上最古老、最普遍的物質,它的能量潛力絕對是巨大的。然而,我們目前對它的利用,似乎還停留在傳統的模式,比如水電站。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打破我對水能的固有認知,揭示一些鮮為人知,或者尚未普及的先進技術。我期待著,它能詳細闡述那些讓水能變得“方便快捷”的科學原理,也許是一些微型化的水能發電裝置,或者是能夠直接從水體中提取能量的新型材料。我還想知道,這些技術在實際生活中,有沒有什麼成功的應用案例,能夠證明它的可行性和普適性。這本書,如果能讓我對水能有一個全新的、更具象化的認識,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
評分《方便快捷的水能》這本書,它書名的組閤就足夠吸引人瞭。在我看來,能源的利用,往往需要復雜的設備和大量的投入,而“方便快捷”這個詞,則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好奇。我一直在關注著新能源的發展,尤其是那些能夠真正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技術。水,這種無處不在的資源,其蘊含的能量是巨大的,但我總覺得我們對它的利用還不夠充分,或者說,不夠“方便快捷”。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揭示一些不為人知的、創新性的水能利用方法。或許是某種新型的能量轉化技術,能夠讓我們更容易地從水體中獲取可用的能源,又或者是一些能夠融入日常生活的設計,讓水能成為一種觸手可及的能源選擇。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有詳細的介紹,關於這些“方便快捷”的水能技術是如何運作的,它們又能在哪些領域得到應用,例如解決偏遠地區的電力問題,或者為小型設備提供動力。這本書,如果能讓我看到水能的另一麵,一種更貼近我們生活、更易於實現的可能性,那將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探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