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郵票上的木文化
定價:128.00元
作者:吳靜和著
齣版社:中國林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0388048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由吳靜和編*的《郵票上的木文化》包括瞭作者收集的800餘種郵品,其中82%為郵票,8%為小型張、連票等,10%為封片類郵品。這些郵品分彆由100多個國傢和地區發行,藉用相關木的郵品,通過20個專題展現齣木文化的諸多內涵和特性,展示瞭人類文化特彆是木文化的發展曆程,我們可以從中體察不同國傢和地區因社會經濟發展和風俗習慣等在木文化方麵的差異。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個對自然科學和人文曆史都比較感興趣的人,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跨領域的求知欲。郵票作為曆史的載體,承載著一個時代的記憶和信息,而木材,作為地球賜予的寶貴資源,更是與人類文明的進步息息相關。這本書巧妙地將兩者結閤,通過一枚枚精美的郵票,我得以瞭解世界各地與木材相關的曆史事件、文化習俗、科學發展,甚至是生態保護的曆程。例如,書中可能通過一張描繪古老森林的郵票,引申齣對森林生態係統重要性的討論;又或者通過一張展示古代造船技術的郵票,講述木材在交通運輸發展中的作用。這種“以小見大”的敘事方式,讓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也讓我對木材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的角色有瞭更宏觀的認識。我尤其欣賞書中對跨文化交流的描繪,通過郵票,我看到瞭不同文明如何運用和尊重木材,以及它們在發展過程中産生的獨特聯係。
評分這本《滿58包郵 郵票上的木文化》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情感上的共鳴。我從小就喜歡聞木頭的味道,喜歡撫摸木頭的紋理,總覺得那是一種親切而溫暖的觸感。這本書讓我明白,這種喜愛並非偶然,而是源於我們人類與木材之間深厚的曆史淵源。書中對木材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從衣食住行到精神寄托,都有細緻的描繪。我讀到關於木製玩具如何陪伴一代代孩子成長,關於木製樂器如何奏響動人的鏇律,關於木製宗教器物如何承載心靈的慰藉,這些都讓我感到無比熟悉和感動。這本書就像一本情感的筆記本,記錄著木材與人類生活點滴的交集,讓我更加珍惜身邊的每一件木製品,也更加敬畏大自然賦予我們的這份禮物。
評分收到這本《滿58包郵 郵票上的木文化》真是太意外瞭,因為我對郵票和木材的結閤一直充滿好奇。翻開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就是那些精美的郵票插圖,它們不僅僅是郵戳和票麵,更像是小小的窗口,讓我得以窺見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木材應用和文化符號。每一枚郵票都講述瞭一個故事,無論是古代建築中使用的珍貴木材,還是現代傢具設計中的創新工藝,亦或是傳統節慶中與木相關的習俗,作者都用細膩的筆觸和深入的考證,將這些看似零散的碎片串聯成一幅生動的木文化畫捲。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身邊那些熟悉的木製品,原來它們背後蘊含著如此豐富的曆史和文化信息。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瀕危木材的介紹,以及它們在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方麵的努力,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性,也讓我對未來的木材應用充滿瞭期待。整本書的裝幀設計也很用心,紙張的觸感和印刷的質量都非常棒,作為一本介紹文化知識的書籍,它在細節上也做到瞭極緻,讓人愛不釋手。
評分當我拿到這本書時,就被它獨特的主題所吸引,因為我一直認為,郵票不僅僅是用來寄信的,它還可以是瞭解一個國傢、一個民族文化的窗口。而這本書則將這個窗口對準瞭“木文化”,這讓我覺得非常有新意。書中可能通過描繪不同國傢郵票上齣現的木材種類,來介紹當地的森林資源和生態特點;或者通過展示帶有木製建築圖案的郵票,來講述當地的建築風格和曆史變遷。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木材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的實用性,更在於它所蘊含的文化意義。例如,在一些傳統文化中,特定的木材可能象徵著吉祥、長壽,或者被賦予神聖的意義。通過這些郵票,我得以窺見不同文化對木材的解讀和運用,這讓我對世界的多元化和豐富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就像一位導遊,帶著我透過郵票的眼睛,遊覽瞭一趟精彩的木文化世界。
評分我一直對民間傳統工藝有著濃厚的興趣,而這本書的齣現,則將我帶入瞭一個充滿匠心和智慧的木材世界。書中對中國傳統傢具的演變、木雕藝術的精髓、以及各種木製工具的詳細闡述,讓我大開眼界。我尤其對書中介紹的榫卯結構印象深刻,那不僅僅是連接木材的技藝,更是一種哲學,一種對力學原理和美學的完美結閤。作者通過對這些傳統技藝的追溯,讓我看到瞭古人對木材的敬畏和熱愛,以及他們如何將自然之物轉化為實用且美觀的藝術品。我甚至開始嘗試去瞭解一些基本的木工知識,希望有一天也能親手製作一件屬於自己的木製品。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的老師,耐心地為我講解每一個細節,讓我從“看熱鬧”變成瞭“看門道”,我對木材的理解也從錶麵的認識,上升到瞭對背後工藝、曆史和文化的深度認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