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收入效应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定价:36.00元
作者:柴智慧,赵元凤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1163084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内蒙古农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践为研究对象,围绕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农业保险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农业保险中协议理赔的成因,旨在为内蒙古地区以及全国地区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意义。
目录
1导论
1��1选题背景与提出问题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目标、内容与假说
1��4逻辑结构与技术路线
1��5研究方法
1��6数据/资料来源
1��7主要创新与不足
1��8本章小结
2文献综述
2��1国外研究现状
2��2研究现状
2��3简要述评
2��4本章小结
3理论基础
3��1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3��2农业保险概论
3��3农户行为理论
3��4农业补贴理论
3��5本章小结
4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
4��1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1950—2003年)
4��2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内蒙古的试点与发展(2004年至今)
4��3本章小结
5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的认知度与满意度
5��1数据来源
5��2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的认知状况
5��3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的满意程度
5��4本章小结
6农业保险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
6��1外研究成果
6��2理论分析
6��3研究方法
6��4数据来源
6��5实证结果
6��6结论、讨论和启示
6��7本章小结
7农业保险中“协议”理赔的产生原因
7��1一个实例
7��2“协议”理赔的界定与表现
7��3“协议”理赔的产生原因
7��4本章小结
8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8��1主要结论
8��2政策含义
8��3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2村调查问卷
作者介绍
本书作者柴智慧,系内蒙古农业大学职工;赵元凤,也系内蒙古农业大学职工,出版著作和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兼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对社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比较感兴趣的读者,所以当我在书店里看到《满58包邮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收入效应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时,就忍不住停下了脚步。这本书的题目就充满了现实意义,它试图去量化和分析一项重要的政策性工具——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探讨,更是对一项具体政策实践效果的检验。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农村金融和农业发展的书籍,但对于农业保险如何具体影响收入,其背后的机制是什么,我还是有些模糊的认识。内蒙古的案例,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分析可能会更加具体和深入。我猜想,作者可能在书中会探讨不同类型的农业保险(比如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等)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保险的覆盖率、赔付标准等因素是否会影响其“收入效应”。同时,我也好奇,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是如何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如市场价格波动、自然灾害本身的严重程度等),来单独评估保险的作用的。这本书听起来会是一次非常具有启发性的阅读体验,能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评分我个人比较关注农村发展和政策研究,所以《满58包邮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收入效应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虽然我不是农业领域的专业人士,但我一直认为,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其作用至关重要。这本书的题目直指“收入效应”,这让我非常感兴趣,因为政策的最终目标往往是提升相关群体的福祉,而收入无疑是最直接和重要的指标。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量化“收入效应”的?是通过回归分析,还是其他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内蒙古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其农业保险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一定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比如与市场化保险有何不同,其在设计和执行过程中有哪些优势和挑战。同时,我也想知道,除了直接的经济收入,保险是否还会对农户的生产决策、风险管理策略产生间接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他们的长期收入和发展潜力。这本书听起来非常有深度,值得细细品读。
评分我最近在关注一些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对基层社会影响的研究,这本书的名字《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收入效应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正好触动了我。虽然我对农业保险的具体细节可能不太了解,但是“政策性”这三个字就暗示了它背后有着政府的推动和支持,而“收入效应”则直接点明了研究的核心——它对人们收入的影响。内蒙古作为一个地理位置和经济结构都比较独特的区域,其农业保险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一定能够提供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里是如何衡量“收入效应”的?是仅仅关注农户的直接经济收益,还是会涉及到其他更深层次的影响,比如对农业生产模式的改变、对农户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甚至是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升级?而且,作者是以“研究”的形式来呈现,这通常意味着严谨的逻辑、扎实的数据支撑和深入的分析。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设计更有效的农业保险政策的思路,以及如何评估这类政策的长期效果。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政策工具来稳定和提升农民收入,是一个非常重要且紧迫的课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真的非常喜欢,那种淡淡的绿色调,带着一点点浅咖色,仿佛一下子就把我带到了内蒙古广袤的草原和金黄的麦浪之间。封面上“政策性农业保险”这几个字,虽然看起来比较专业,但搭配上“收入效应研究”以及“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这样的副标题,就让人觉得眼前一亮。我一直对农业保险这个话题挺感兴趣的,总觉得它离我们生活挺近的,尤其是对于农户来说,可能关系到生计。而“收入效应”这个词,更是直接触及到了我最关心的问题——保险到底能不能实实在在地为农户带来经济上的好处?内蒙古作为中国农业大区,选择这个地区作为研究案例,我觉得非常有代表性,可以从一个真实、具体的地域出发,去探讨这个政策性工具的实际效果,而不是空谈理论。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通过数据和分析来论证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的,是正面还是负面?影响的程度有多大?会不会因为不同的农作物、不同的地区差异而有不同的结果?这本书光是看封面和简介,就勾起了我探索的欲望,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可能是一扇了解中国农业发展和政策实践的窗户。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收入效应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让我产生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好奇心。我一直对政策是如何影响经济运行,特别是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影响很感兴趣。农业保险,特别是“政策性”的,往往承担着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益的重要功能。而“收入效应”这个词,则直接指向了其最核心的价值——它是否真的能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我特别想了解,这本书里是如何界定“收入效应”的?是单纯的农业收入增加,还是也包含了因为保险而减少的损失,从而间接稳定了总收入?内蒙古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农牧业基地,其农业保险的试点和推广一定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和数据,来揭示农业保险政策在实际运作中是如何实现(或未能实现)其“收入效应”的。或许作者还会探讨,在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下,保险的“收入效应”是否会有显著的不同?这本书听起来很有实践指导意义,对于理解我国农村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可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