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未決賠款準備金評估的隨機性模型與方法
:38.00元
售價:26.6元,便宜11.4元,摺扣70
作者:張連增
齣版社:中國金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12-01
ISBN:9787504948458
字數:
頁碼:27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未決賠款準備金評估的隨機性模型與方法》研究非壽險業務未決賠款準備金評估的各種隨機性模型與方法,這一專題是當前國際精算理論研究的熱點之一。當前在國際精算實務中,對未決賠款準備金的估計已經開始涉及佳估計及估計區間的概念,而為瞭從理論上闡述這些概念,就需要深入研究未決賠款準備金評估的各
種隨機性模型與方法。《未決賠款準備金評估的隨機性模型與方法》基本上涵蓋瞭當前國際精算研究中未決賠款準備金評估隨機性模型與方法的各個分支,並對已有文獻進行瞭係統整理。
張連增,男,南開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係精算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學研究專長:精算理論、非壽險精算。
1996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數學係,獲隨機過程方嚮理學博士學位。同年開始在南開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係工作,至l998年底通過美國壽險精算學會精算考試l00係列ll門課程。麵嚮精算碩士生和本科生開設眾多精算專業課程,自2000年後教學研究專注於非壽險精算。在精算理論研究方麵,側重於隨機過程在金融保險中的應用和現代精算風險理論。
作為訪問學者,曾應邀訪問香港大學統計精算學係、香港友邦保險公司、墨爾本大學精算研究中心、加拿大Waterl00大學統計精算學係等機構。
1 基於流量三角形的損失準備金評估
關於未決賠款準備金這一概念,在國外文獻中有幾種不同的名稱,如0ut.standing Claims Liabilities、Claims Reserves、Loss Reserves等。相應地,準備金評估也有多種名稱,如Estimation(or Prediction)of Outstanding Claims Liabilities、Claims Reservin9、Loss Reservin9等。需要指齣,齣於概念上的嚴謹性,Hess和Schmidt(2002)對估計(Estimation)與預測(Prediction)加以區分:對模型參數可以估計,但對未決賠款準備金變量需要預測。
本章首先通過數值實例對傳統鏈梯法進行直觀性的介紹。然後藉助於流量三角形的進展模式這一概念,進一步介紹與鏈梯法相關聯的方法,這些方法可以歸結到一般形式下的Bornhuetter—Ferguson方法的各種變形。
1.1 傳統鏈梯法簡介
鏈梯法是評估未決賠款準備金的常用的方法,它通過對曆史數據的進展趨勢進行分析,選定賠款的進展因子,進而預測賠款的進展趨勢和損失,是評估未決賠款準備金基本的方法。在鏈梯法中,其基本假設是每個事故年的賠款支齣具有相同的進展模式,也就是說,在預測未決賠款時,每個事故年使用的進展因子相同。這種方法間接地考慮瞭賠付成本變化率,即假設將來的賠付成本變化率是過去的加權平均數。如果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就應該慎重使用鏈梯法。在根據鏈梯法評估未決賠款準備金時,既可以使用已決賠款數據,也可以使用已報案賠款數據,相應地,這兩種鏈梯法被稱做已決賠款鏈梯法和已報案賠款鏈梯法,這兩種方法的原理是一樣的,因此下麵僅介紹已決賠款鏈梯法。
……
初次翻開這本書,我被其嚴謹的學術氛圍所吸引。封麵的設計簡潔而專業,預示著內容的高度專業性。盡管我並非精通精算領域的專傢,但書中對於“未決賠款準備金”這一核心概念的闡述,卻讓我逐漸理解瞭其中的復雜性和重要性。作者似乎深諳此道的精髓,用一種抽絲剝繭的方式,將一個看似晦澀的財務概念,逐步展現在讀者麵前。我特彆關注到其中關於“隨機性模型”的章節,這部分內容在我看來是全書的亮點。如何量化和管理潛在的未知風險,在保險行業中是至關重要的。書中對各種隨機過程的引入和解釋,雖然有些地方需要反復咀嚼,但其背後所蘊含的數學工具和邏輯推理,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口。我猜測,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可能提供瞭許多實用的方法和工具,來幫助從業者更準確地預測和評估未來的賠款。即使隻是淺嘗輒止,我也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專業功底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對於想要深入瞭解保險精算領域,尤其是風險準備金評估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財富。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體係化”和“前瞻性”。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一些孤立的模型,而是構建瞭一個完整的框架,從理論基礎到實際應用,層層遞進。尤其是在“隨機性模型”的章節,我感覺到作者並非止步於已有的成熟模型,而是可能在探索更先進、更具適應性的方法。對於“未決賠款準備金評估”這樣高度依賴曆史數據和未來預測的領域,引入創新的隨機性模型,無疑是提升評估精度和風險管理能力的關鍵。我個人對書中可能探討的“方法”部分尤為期待,因為理論再優美,最終也需要轉化為可操作的實踐。我猜測,作者可能提供瞭一些算法、計算方法,甚至是一些軟件工具的建議,來幫助讀者將模型應用於實際的準備金計算。這本書的齣版,我相信對於推動整個行業在風險評估方法上的進步,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它不僅僅是為從業者提供瞭一個學習的平颱,更可能引領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嚮。
評分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這本書的,當時正對金融風險管理領域産生濃厚興趣。書名中的“隨機性模型”幾個字立刻吸引瞭我,因為它直接觸及瞭我一直以來感到睏惑的核心問題:如何在不確定的未來中做齣可靠的預測。這本書的論述,特彆是關於“未決賠款準備金評估”的部分,以一種我從未想象過的方式,將抽象的理論模型與具體的行業實踐相結閤。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復雜數學概念時所錶現齣的耐心和清晰度。即便某些章節涉及高深的概率論和統計學知識,作者也能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循序漸進的講解,讓非專業讀者也能有所領悟。我猜測,書中一定包含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案例分析,用以展示這些模型是如何在真實的保險業務中發揮作用的。例如,如何利用曆史賠款數據,結閤各種外部因素,構建齣能夠反映未來賠款分布的隨機模型。這本書的價值,我想在於它不僅提供瞭方法,更傳遞瞭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教導我們在麵對不確定性時,如何運用嚴謹的工具來做齣更明智的決策。
評分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場與數學和邏輯的深度對話。作者在“隨機性模型”部分的講解,讓我看到瞭理論的強大力量。例如,書中對於泊鬆過程、布朗運動等概念的引入,雖然不是全新的知識,但其在未決賠款準備金評估場景下的應用,卻顯得尤為獨特和精妙。我注意到作者在解釋這些模型時,不僅給齣瞭數學公式,還著重於它們背後的統計學意義和實際應用。這種“由錶及裏”的講解方式,大大降低瞭理解門檻,即便我沒有深厚的數學背景,也能從中窺探到模型是如何捕捉和模擬不確定性因素的。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似乎還探討瞭不同模型的優劣以及適用場景,這對於實操層麵的決策者來說,無疑提供瞭寶貴的指導。我腦海中不禁浮現齣,保險公司精算師們如何在海量的數據和復雜的變量中,運用這些模型來做齣審慎的準備金計提。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羅列,更是一種解決實際問題的思想和方法論的呈現,其價值遠超於錶麵文字。
評分從讀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不確定性”的處理方式。在“未決賠款準備金評估”這個特定領域,不確定性是其本質屬性。而“隨機性模型”正是應對這種不確定性的利器。我注意到書中對於不同隨機模型的選擇和構建,有著非常詳盡的討論,這讓我意識到,並非任何一個模型都適用於所有情況,選擇閤適的模型至關重要。我尤其感興趣的是,作者是如何將這些數學模型與現實世界中的復雜因素,比如經濟周期、法律法規變化、甚至不可預見的風險事件聯係起來的。這需要深厚的行業洞察力和模型構建能力。我猜測,書中提供的“方法”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指導,可能還包括瞭一些如何進行模型校準、參數估計以及結果解讀的實用技巧。這本書的價值,我想在於它能夠幫助讀者建立起一種“定量思維”,學會用更科學、更嚴謹的方式去理解和管理保險業務中的風險,從而做齣更穩健的決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