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吕穆迪译亚里斯多德著作集——分析学前编:论证法之分析'
定价:48.00元
作者:亚里斯多德,吕穆迪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80769275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古希腊大哲学家 亚里斯多德 逻辑著作合编 之一
译者深厚学养,兼通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译笔通其知而传其神,亦译亦述。
本次出版,经前辈逐字逐标点重新审校,较原版大为谨严。未周之处,期请读者指正。
内容提要
吕穆迪先生译亚里斯多德逻辑著作集之二——这套书还包括《亚里斯多德〈分析学前编〉注》、《形上学(附〈范畴集〉〈句解〉》、《分析学后编》。
已故吕穆迪先生是两岸天主教内,后一代熟晓多种西方学术语言的老一辈学者,他视阿奎纳为哲学、神学的高峰,为更好地理解、阐述圣人的思想,翻译、节译了他视为阿奎纳先导、台阶的亚里斯多德逻辑著作,他译《分析学前编》,将形式逻辑学创造人亚里斯多德,在本领域重要的工作:形式逻辑基要的三段论学说,种种细目,如划分为三个格和各种情境形态,详加展开。使读者可以上溯逻辑学上基础,哲学史上相当重要的原典。就返视后世逻辑学、及阿奎纳的体系,哲学史的流变,颇有新异之得。
吕先生复对亚里斯多德《分析学前编》及逻辑体系,综合后世历代研究者的成果,以图表、公式、实例、阐述形式,著有专著,学术气象俨然。且便读者登堂入室,发现新知。颇贴近读者的研究、运用需求。可见学术一脉的走向和气象。 我社以《亚里斯多德〈分析学前编〉注》的形式,两书一并发行。
虽国内已有前贤译有亚里斯多德著作,相信此次出版的版本,尚有其特色,和阅读价值。我社请前辈编辑逐字逐标点审校,谨向读者诸君推荐。
附:《编者前言》
本社继吕穆迪神父翻译圣多玛斯阿奎那六种著作之后,复将吕译亚里斯多德五种著作引入大陆,推出简体字版。至此,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十一种吕译著作之大陆简体版遂成完璧。
圣多玛斯于欧洲中世纪神学与哲学,堪称总结性的思想巨匠;从思想史而论,其地位颇似古代哲学中的亚里斯多德。众所周知,事实上圣多玛斯也正是基于亚里斯多德哲学,建构起自己的神学与哲学体系,可以说唯有熟知亚里斯多德,方能深刻领会圣多玛斯的思想。因此,吕穆迪神父在迻译圣多玛斯著作之外,复将亚里斯多德的五种著作引介给学界,于兹深意存焉。这也是我们复引进这几种吕译亚里斯多德著作的用意所在。
亚里斯多德的著作卷帙浩繁,流传至今者亦蔚为大观。其中六种逻辑学著作《句解》《范畴集》《分析学前编》《分析学后编》《辩证法》《驳谬》,被称为亚氏“工具六书”;加之专论逻辑学的《形上学》卷四,合称“工具七书”。名为“工具”,无非指亚氏逻辑乃是各科学术的治学工具,有基本性的作用。因之,吕神父在这些译著上颇费力气,创设出一整套便于理解的释读系统,亦以极大篇幅的“注解”反复致意,务求读者豁然开朗。惜译文仅及其中五种,即《分析学前编》《分析学后编》《句解》《范畴集》以及《形上学》的卷四,然已经成为这些著作难能可贵的经典译述与阐发。
我们这次出版吕译亚氏五种著作,一遵吕神父意旨,以帮助读者深刻理解亚氏逻辑学著作并进而把握圣多玛斯著作为要。台版原有五册,我们因《句解》《范畴集》和《形上学》卷四这三种篇幅较小合成一册,更名为“《形上学》(附《句解》《范畴集》)”。原书文字不做改动,仅仅按大陆通行的编辑要求略做加工,吕译独特的专有术语亦保持原貌。因这些译文的加工难度较高,限于我们的学术水平,容或出现种种舛错,深望学界达人多所指正。
目录
上 编
章 论句、名辞、论法
第二章 无态论句、换位法
第三章 有态论句、换位法
第四章 天法论式
第五章 地法论式
第六章 人法论式
第七章 三种论法合观
第八章 必然论式
第九章 天法、必然与无态、配合论式
第十章 地法、必然与无态、配合论式
第十一章 人法、必然与无态、配合论式
第十二章 必然与无态、配合总论
第十三章 或然论式
第十四章 天法、或然论式
第十五章 天法、或然与无态、配合论式
第十六章 天法、或然与必然、配合论式
第十七章 地法、或然论式
第十八章 地法、或然与无态、配合论式
第十九章 地法、或然与必然、配合论式
第二十章 人法或然论式
第二十一章 人法、或然与无态、配合论式
第二十二章 人法、或然与必然、配合式论
第二十三章 各种论法与天法、总论
第二十四章 论式的质与量
第二十五章 论式成分的定额比例
第二十六章 论题可证的难易
第二十七章 中辞寻找法、总论
第二十八章 中辞寻找法、分论(一)
第二十九章 中辞寻找法、分论(二)
第三十章 哲学、科学、或艺术内的中辞寻找法
第三十一章 评柏拉图派的分类法
第三十二章 议程换式法
第三十三章 前提需全称
第三十四章 名辞的指物与指性
第三十五章 名辞与话语
第三十六章 直说与屈折
第三十七章 本体宾辞与附性宾辞
第三十八章 叮咛句
第三十九章 选择名辞和论句
第四十章 冠词
第四十一章 无限定论句
第四十二章 选择论式或论法捷径
第四十三章 定义贵简明
第四十四章 假言论法:设证法、驳证法
第四十五章 论式的换式法
第四十六章 有限否定和无限肯定的对立
下 编
章 结论重重的推演
第二章 天法、真与假、配合论式
第三章 地法、真与假、配合论式
第四章 人法、真与假、配合论式
第五章 天法论式的回证法
第六章 地法论式的回证法
第七章 人法论式的回证法
第八章 天法论式的回驳法
第九章 地法论式的回驳法
第十章 人法论式的回驳法
第十一章 天法论式的反证法
第十二章 地法论式的反证法
第十三章 人法论式的反证法
第十四章 反证和明证的分别
第十五章 前提的对立与荒谬
第十六章 乞赖论式
第十七章 排拒法
第十八章 结论错,则前提错
第十九章 防守法和问答法
第二十章 反驳法
第二十一章 结论错误的原因
第二十二章 论式与换位
第二十三章 归纳法
第二十四章 例证法
第二十五章 半解论式
第二十六章 抗议法
第二十七章 诊验法和估量法
第二十八章 情状的逻辑原理
人名书名中西对照择要简录
重要名辞中希腊对照简录
作者介绍
作者: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他的著作包含许多学科,和柏拉图、苏格拉底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亚里斯多德的著作是西方哲学的个广泛系统。
译者:吕穆迪,天主教神父,另译有阿奎那著作六种,同期由时代华文引进大陆。
文摘
序言
收到这本《吕穆迪译亚里斯多德著作集——分析学前编:论证法之分析》让我感到一种特殊的期待,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对“形式逻辑”这个概念充满了敬畏。在我看来,形式逻辑不仅仅是抽象的规则,它更是一种严密的思维框架,能够帮助我们规避谬误,进行精确的推理。亚里斯多德作为这一领域的先驱,他对于“论证”的分析,无疑是极其深刻和具有开创性的。我特别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理解他如何将抽象的逻辑概念,具象化为一种可分析、可操作的体系。我设想,阅读过程中,我可能会遇到一些让我感到困惑的定义和论述,但这正是学习的乐趣所在。我期待着,能够跟随吕穆迪先生的译笔,一步步地去领略亚里斯多德思想的精髓,去感受他对于“真理”和“必然性”的追求。我一直认为,清晰的逻辑是通往智慧的重要途径,而掌握了有效的论证方法,也就掌握了辨别真伪、洞察本质的能力。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提升我的批判性思维,在面对各种信息和观点时,能够保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
评分这次拿到《吕穆迪译亚里斯多德著作集——分析学前编:论证法之分析》,我最期待的是能够深入理解“逻辑”这个概念的起源和发展。我们现在谈论逻辑,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很少有人去追溯它的根源。亚里斯多德,无疑是逻辑学的奠基人之一。这本书,作为“分析学前编”,我想它应该揭示了亚里斯多德关于论证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我希望能够了解,亚里斯多德是如何将思维的规律,通过严谨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形成一套可供学习和运用的体系。我尤其好奇,他对于“三段论”的论述,因为这是逻辑学中最经典的推理形式之一。我曾经尝试过自己去理解三段论,但总觉得隔靴搔痒,不够透彻。我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获得更清晰、更系统的解释。同时,我也想知道,亚里斯多德的逻辑学,是否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它是否与我们实际的认识世界、解决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将书中的理论,转化为指导我思考和行动的实际能力。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的求知欲,更是为了让我能够在复杂的世界中,更加坚定和清晰地前行。
评分拿到这本《吕穆迪译亚里斯多德著作集——分析学前编:论证法之分析》,我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我一直对“逻辑”这门学科怀有深深的敬意,而亚里斯多德无疑是逻辑学的鼻祖。对于“分析学前编”的命名,我理解为这是对论证最根本、最基础的分析,是为理解更复杂的逻辑体系打下基石。我尤其期待能够深入了解亚里斯多德是如何构建他的“三段论”体系,以及他对“必然性”和“可能性”的界定。在信息泛滥的时代,辨别信息的真伪、进行有效的说服和沟通,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清晰的分析工具,让我能够更理性、更客观地审视各种论证,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判断。我期待着,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被亚里斯多德那严谨的逻辑所折服,能够学习到他那种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推理方法。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渴求,更是对提升自身思维能力的一种期盼。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智慧,往往蕴藏在那些看似古老、甚至有些难以理解的文本之中。亚里斯多德,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至今仍旧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分析学前编:论证法之分析》,光是书名就充满了吸引力。我常常在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如何能够有效地辨别真伪,如何能够清晰地思考,避免被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所裹挟。这本书,似乎就是要为我们提供一套分析和理解论证的工具。我特别想了解,亚里斯多德是如何定义“论证”的?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构建一个有效的、有说服力的论证?这对于我理解学术论文,理解辩论,甚至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说服行为,都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曾尝试阅读过一些哲学入门的书籍,但总觉得意犹未尽,缺乏一种系统性的、深入的指导。吕穆迪先生的译本,我想必定能填补这一块的空白。我期待着,在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能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能够真正掌握分析论证的方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同时,我也希望,通过对亚里斯多德论证理论的理解,能够培养一种审慎的态度,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不轻易下结论,而是先去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前提。
评分我一直对知识的“溯源”充满兴趣,而亚里斯多德无疑是西方哲学史上一座无法绕过的丰碑。这次有幸获得《吕穆迪译亚里斯多德著作集——分析学前编:论证法之分析》,我感到无比欣喜。我之所以对“分析学前编”这个名称特别关注,是因为它暗示了一种对基础的、根本性的东西的探究。在学习任何更复杂的理论之前,理解其最根本的论证方式,就像是在建造高楼前,打下牢固的地基。我非常好奇,亚里斯多德是如何看待“论证”这个概念的?它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才能构建一个能够令人信服的论证?这些问题,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与人交流,都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期待,通过吕穆迪先生精妙的译笔,能够深入理解亚里斯多德的逻辑体系,能够领略到他那种严谨、系统、深入骨髓的思考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种更扎实的逻辑基础,让我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更加自信、更加清晰地进行分析和判断。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思维的升级。
评分我一直对“思想的根基”充满好奇,而亚里斯多德的著作,在我看来,就是探究思想根基的宝库。《分析学前编:论证法之分析》,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预示着一次对“论证”最根本、最基础的解析。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深入理解亚里斯多德是如何构建他的逻辑体系,以及他对“必然性”和“可能性”的界定。这对于我在学术研究中,如何严谨地构建论点,如何有效地驳斥谬误,都将有极大的启发。我常常感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说服他人,或者被他人轻易说服,往往是因为缺乏对论证的深刻理解。这本书,我想,正是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去学习和掌握分析论证的精髓。吕穆迪先生的译本,我一直非常信赖,期待着他能带领我,领略亚里斯多德那跨越千年的智慧光芒。
评分我一直对“清晰的思考”有着近乎执着的追求,而亚里斯多德的著作,在我看来,就是追求清晰思考的源泉之一。《分析学前编:论证法之分析》,仅仅是书名就透露出一种严谨和深刻。我尤其好奇,亚里斯多德是如何将抽象的“论证”概念,进行如此细致的“分析”的。是怎样的逻辑框架,能够让他将纷繁复杂的思想,梳理得井井有条?我期待着,通过吕穆迪先生的译本,能够深入理解亚里斯多德对于“前提”、“结论”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界定。这对我理解学术论文的论证结构,以及日常生活中各种观点之间的联系,都将有极大的帮助。我常常感到,很多人在表达观点时,逻辑混乱,无法自圆其说。这本书,我想,或许能够为我提供一种“诊断”和“改进”这种状况的方法。我希望,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吸收亚里斯多德的思想,更能培养一种审慎的、分析性的思维习惯,让自己在纷繁的世界中,能够更加清晰地认知和判断。
评分对于“论证”这个概念,我一直认为它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基石,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决策的关键。亚里斯多德的《分析学前编:论证法之分析》,无疑是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我之所以如此期待这本书,是因为我希望能够深入理解亚里斯多德是如何剖析论证的结构,如何揭示论证的有效性和确定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真伪、构建有说服力的观点,对我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能力。我期待着,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掌握一种更加严谨、更加系统的分析方法,从而在面对各种复杂的议题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吕穆迪先生的译本,向来以其严谨和准确著称,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的阻隔,去领略亚里斯多德思想的魅力。这不仅仅是对一本古老著作的阅读,更是一次对思维方式的深刻探索。
评分收到《吕穆迪译亚里斯多德著作集——分析学前编:论证法之分析》这本重量级的著作,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我一直认为,学习逻辑学,就像是在学习一门“思维的语言”,掌握了它,就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自己,更准确地理解他人。亚里斯多德在逻辑学领域的影响力无需多言,而“分析学前编”这个名称,让我感觉它是在揭示论证最核心、最基础的原理。我特别期待能够理解亚里斯多德对于“有效论证”的定义,以及如何判断一个论证是否具有说服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观点和信息,学会辨别其真伪和逻辑性,变得尤为重要。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获得一套系统性的工具,让我能够更理性地分析问题,更有效地进行沟通。吕穆迪先生的译本,在学界一直享有盛誉,我相信他一定能将亚里斯多德的深刻思想,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我。
评分刚刚收到这本《吕穆迪译亚里斯多德著作集——分析学前编:论证法之分析》,迫不及待地翻开。虽然我并非哲学专业的科班出身,但一直对古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斯多德的思想充满好奇。吕穆迪先生的译本,一直以来在学术界都有着极高的声誉,他的严谨和对原文的深刻理解,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拿到这本书,首先感受到的是它厚重的质感,以及内页纸张的柔和触感,这种物理上的“实在感”,仿佛也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思想的深度。我对“分析学前编”这个概念本身就感到好奇,它似乎预示着某种“前置”的、基础性的探究,为后续更复杂的逻辑分析打下基石。我尤其期待能够理解亚里斯多德是如何从最基本的论证出发,揭示其内在的结构和原则的。很多时候,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常常停留在表象,而亚里斯多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穿透现象,直达本质。这本书,或许就是开启我理解这种“穿透”之道的钥匙。我设想,在阅读过程中,我可能会遇到一些晦涩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式,但这正是阅读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挑战所在。我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一点点地啃读,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意。同时,我也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提升我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的思考和交流中,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那些模糊不清、逻辑不通的言论。这不仅仅是对一本古老著作的阅读,更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旅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