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山西省林木育種與營林技術
定價:45.00元
售價:30.6元,便宜14.4元,摺扣68
作者:梁勝發,奧
齣版社:中國林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03876004
字數:
頁碼:20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山西省林木育苗與營林技術》針對山西省林業發展現狀,結閤作者20餘年林業工作經驗與研究成果,從林木苗木培育技術與營林技術2個方進行瞭闡述,特彆是針對山西省主要營林樹種,提齣瞭適宜的育苗技術、栽植技術與三分式徑流增肥整地營林模式。
梁勝發,男,1962年生,1987年畢業於山西農業大學林學專業,農業推廣碩士。現任山西省林業種苗管理總站副站長,高級工程師,中國林學會林木遺傳育種分會會員,山西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和經濟林專業委員會主任),山西省林業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林木種苗技術管理和服務工作。在專業技術刊物發錶論文3篇。
篇 苗木培育
章 裸根苗培育技術
節 苗圃地選擇
第二節 苗圃建設
第三節 播種裸根苗培育技術
第四節 移植裸根苗培育技術
第五節 營養繁殖苗培育技術
第六節 裸根苗活力保護技術
第二章 容器苗培育技術
節 容器苗特點與培育基礎
第二節 播種容器苗育苗
第三節 移植容器苗育苗
第四節 扡插容器苗育苗
第三章 組織培養育苗技術
節 組培育苗概述
第二節 針葉樹組培育苗的現狀與趨勢
第四章 苗木質量評價
節 形態指標
第二節 苗木水分指標
第三節 苗木活力指標
第四節 苗木質量綜閤評價與控製
第五章 主要造林樹種苗木培育
第六章 氣控根育苗技術
節 控根快速育苗容器特點與應用
第二節 育苗技術
第七章 現代林業苗木培育技術
節 林木良種化育苗
第二篇 造林技術
第八章 定嚮苗木培育與營林技術
節 定嚮苗木定義及內容
第二節 造林目的
第三節 適宜樹種與苗木類型
第四節 遺傳因素
第五節 造林地的限製因子
第六節 造林的佳時機
第七節 造林工具和造林技術
第九章 抗旱造林技術
節 抗旱造林基本理論
第二節 抗旱造林研究進展
第三節 抗旱造林技術
第四節 容器苗造林技術
第十章 三分式徑流增肥整地營林模式
節 三分式徑流增肥整地方式
第二節 不同苗木質量對造林成活與生長的影響
第三節 撫育對林木生長的差異性分析
第四節 技術模式
參考文獻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更多的是一種對“營林”這項工作的敬意。營林,絕非簡單的栽樹,它包含瞭對森林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管理,從幼苗的培育,到成林的撫育,再到資源的閤理采伐和更新,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智慧和耐心。書中對不同營林模式的闡述,比如撫育采伐的技術細節、病蟲害防治的策略,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經營來提升森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價值,都讓我對這個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行業有瞭全新的認識。我尤其對其中關於森林防火和水土保持的章節印象深刻,它們不僅僅是技術性的指導,更蘊含著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深切責任感。讀到這些內容時,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對這片土地的深情,以及對可持續發展的堅定追求。
評分這本書,我真的抱持著極大的期望來翻閱,畢竟“山西省林木育種與營林技術”這個書名本身就透著一股子專業和厚重感,讓人覺得裏麵一定蘊藏著許多寶貴的實踐經驗和前沿理論。然而,當我真正沉浸其中後,卻發現它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在山西這片土地上,林業工作者們是如何與自然對話,如何在挑戰中尋求突破的。比如,書中在描繪不同樹種在特定氣候和土壤條件下生長的差異時,那種細緻入微的觀察和數據支撐,讓我對“因地製宜”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枯燥的科學術語,而是將抽象的原理具象化,通過一個個實際案例,展現瞭育種專傢們如何根據山西的地理特點,篩選齣更具適應性和生長潛力的樹種。這種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的方式,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仿佛置身於林業試驗田,親眼見證著科技的力量如何作用於這片綠色的生命。
評分不得不說,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也讓我對山西的地理環境和生態特點有瞭更直觀的瞭解。從書中描繪的黃土高原的山地丘陵,到季風氣候的影響,再到不同區域的土壤類型,這些因素都深刻地影響著林木的生長和育種的方嚮。書中詳細分析瞭在這些特定條件下,哪些樹種錶現齣色,又有哪些挑戰需要剋服。這不僅僅是關於技術,更是關於如何順應自然、尊重自然。我仿佛看到瞭一張生動的山西地圖,上麵標注著不同區域適閤發展的林業類型,以及針對這些類型所需的具體技術支持。這種地域性的深度剖析,讓這本書的內容顯得尤為獨特和寶貴。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方式,對我而言,有著一種獨特的魅力。它不像某些學術專著那樣,一味地追求嚴謹的邏輯和專業的術語,而是巧妙地將科研成果融入到生動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之中。例如,在講解某個育種技術時,作者可能會用“就像為植物尋找最閤適的‘伴侶’”來類比雜交育種,這種通俗易懂的解釋,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非專業人士也能從中領略到科學的奧妙。同時,書中穿插的山西本土林業工作者的訪談片段,更是為這本書增添瞭一抹溫暖的人情味。他們的樸實話語,他們麵對睏難時的堅持,以及他們對森林的熱愛,都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技術指南,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林業工作者群像。
評分這本書的整體布局和內容安排,也讓我感到非常滿意。它循序漸進,從宏觀的育種理念,到具體的栽培技術,再到長期的營林管理,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每一章節都像是為讀者搭建的一級級颱階,引導著我們一步步深入瞭解林木育種與營林技術的方方麵麵。而且,書中對於一些關鍵技術點的講解,都配有詳實的圖錶和案例分析,這使得抽象的概念變得觸手可及,也便於讀者進行知識的鞏固和實際的應用。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內容組織上的良苦用心,力求為讀者呈現一個全麵、係統且易於理解的知識框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