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趣味物理学
定价:30.00元
作者: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127094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畅销20多个国家,全世界超过2000万册
做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少年!
世界科普大师、趣味科学奠基人别莱利曼的代表作品,对全世界青少年科学学习产生深远影响的科普读物。入选世界十大科普读物。
其实啊,物理哪有那么难!新奇、有趣、充满想象力的科学玩耍手册!与教科书上枯燥难懂的物理题目说“再见”,轻松学好物理学,激发无限科学想象力。
送给孩子*好的礼物!培养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和勇敢探索的心灵,让每一个少年都成为“小牛顿”。
内容提要
本丛书是一套世界经典青少年科普读物。在书中,科普大师别莱利曼不仅向小读者们讲述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的常识和基础知识,还运用各种奇思妙想和让人意想不到的分析,为小读者解密科学谜题、解析科幻故事,激发小读者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让小读者学会活学活用科学知识。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轻松爱上科学学习,还能激活无穷的科学想象力,掌握科学思维的技巧。同时,对各种生活现象与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也能产生深刻的认识。总之,这是一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而又让人受益无穷的超级科普读物!
目录
作者介绍
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1882-1942) 出生于俄国格罗德省别洛斯托克市,是享誉世界的科普作家、趣味科学的奠基人。1959年,“月球3号”无人月球探测器传回了世界上张月球背面图,其中拍的一个月球环形山就被命名为“别莱利曼”环形山,以纪念这位科普大师。
别莱利曼从17岁时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909年大学毕业后,开始全力从事科普写作和教育工作。1916年,他用了3年时间,创作完成了其代表作《趣味物理学》,为以后一系列趣味科学读物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别莱利曼一生共创作了105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趣味科学读物。他的作品从1918年至1973年仅在俄罗斯就出版449次,总印数达1300万,被翻译成数十余种语言。对俄国乃至全世界青少年的科学学习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系列丛书妙趣横生,而又立论缜密,是公认的受欢迎、*青少年阅读的科普书。一些在学校里让学生感到十分难懂、令人头痛的物理问题,到了他的笔下,都好像改变了呆板的面目,显得和蔼可亲了。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作者在讲解物理原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培养读者的逻辑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他鼓励我们去质疑,去观察,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我记得有一段讲到声波的传播,他不仅仅是解释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还引导我们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为什么隔着墙声音会变小。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物理道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发现自己开始更加留心身边的各种现象,并且尝试着用物理学的视角去理解它们。不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开始思考“为什么”。这种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欲望,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明白,科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结论,更在于它的过程,在于它教会我们如何去认识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非常愉悦和充实的。它没有那种刻意的卖弄学问,也没有那种故弄玄虚的深奥。作者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学识,引领着读者在物理学的海洋中遨游。书中的插图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些精心绘制的示意图,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原本难以理解的物理过程变得一目了然。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的耐心和细致,他总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确保读者能够真正理解。而且,这本书的篇章结构也很合理,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逻辑清晰,过渡自然。读完一章,总会让人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真正让你爱上物理学的书,它不仅让你学到知识,更让你体会到科学的乐趣和魅力。
评分阅读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一场奇妙的探险,作者以一种极其平易近人的方式,将那些原本可能令人头疼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他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而是从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入手,比如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有彩虹,为什么物体会向下落,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在他的笔下,都变成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谜题。然后,他会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抽丝剥茧地揭示背后的物理原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讲解惯性的时候,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那个抽象的概念。而且,他还鼓励读者动手做一些小实验,这些实验简单易行,材料也都是家里常见的物品,这让我感觉物理学并不遥远,它就蕴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我觉得学习物理不再是枯燥的背诵,而是一种充满发现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实在是太吸引人了,那种复古又略带神秘的插画风格,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很好,厚实而有韧性,印刷清晰,色彩也很饱满,光是翻阅都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知识感。我一直对物理学充满了好奇,但又常常被那些枯燥的公式和理论吓退,所以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点燃我对科学热情,又不至于让我望而却步的书。这本书的装帧让我觉得,它或许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能够将科学的魅力以一种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读物。它的封面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探索未知、解开宇宙奥秘的故事,让人迫不及待地想打开它,去一探究竟。那种精美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邀请,邀请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智慧与乐趣的物理世界。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种略带手绘感的线条,以及那些巧妙融入的物理符号,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像是暗语,暗示着书中所蕴含的深刻知识。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科普读物,应该能够触及到不同年龄层、不同背景的读者。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灵活,既有适合初学者的浅显易懂的解释,也有对更深层次概念的深入探讨,但即使是后者,作者也依然保持着一种清晰流畅的叙述风格,避免了专业术语的滥用,让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而且,书中穿插的那些历史典故和科学家的趣闻轶事,也为枯燥的科学知识增添了不少人文色彩,使得阅读过程更加轻松有趣。我特别喜欢那些关于科学发现背后不为人知的曲折故事,这些故事让我看到了科学家的智慧、坚持,也看到了科学发展的艰辛。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通识的宝库,不仅让我增长了物理学的知识,也让我对科学史和科学家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