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研究(1-1)
定价:80.00元
作者:张秋良,王立明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038739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张秋良、王立明编著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综合科学报告综合科研报告,是该站基于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形成的综合性报告。全文分8章内容,依次介绍了他保护地区的概况与简介、森林水文、土壤、兴安落叶松生理生物分析、该地区植物群系分析、森林固碳与温室气体关系、森林可持续经营产业框架研究以及生态控火理论及实践等内容。
内容提要
目录
绪论 研究地区概况与生态站简介 1站址 2自然条件 3社会经济条件 4站内建设章 兴安落叶松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节 引言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大兴安岭地区树轮气候学研究进展 4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区概况 1地理位置 2气候条件 3地质地貌 4土壤状况 5植被状况 6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l项目来源与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 1研究区气温与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2兴安落叶松生长动态 3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兴安落叶松高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5结论与讨论第二章 森林水文 节 水资源总量及分布 l世界水资源 2中国水资源 第二节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 1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概念 2森林水源涵养研究概况 3森林水源涵养的作用机理 4森林调节水量的表现形式 5森林净化水质的表现形式 6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价值 第三节 兴安落叶松林对降水化学性质的影响 1林外雨常规元素月变化 2穿透雨常规元素月变化 3径流雨常规元素月变化 4穿透雨、径流雨与林外雨的对比 5兴安落叶松林降水养分含量及淋溶量月变化 6兴安落叶松林水质微量元素养分含量月变化 7兴安落叶松林水质重金属养分含量月变化 8pH值、电导率与矿化度的变化第三章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性质 节 土壤结构 第二节 土壤理化性质 1土壤理化性质研究概况 2土壤物理特性 3土壤大量元素含量与分布 4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 第三节 兴安落叶松林枯落物养分动态 l凋落物养分归还量的组成特征 2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含量变化 第四节 兴安落叶林土壤微生物动态 1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的季节动态 2兴安落叶松林不同经营方式土壤微生物动态 3本节 结论 第五节 森林冻土 1大兴安岭冻土环境及其变化 2研究背景 3研究方法 4结果与分析 5结论与讨论第四章 兴安落叶松种群生长与更新 节 兴安落叶松林木生长规律 1引言第五章 兴安落叶松林植物多样性研究第六章 兴安落叶松林固碳与温室气体第七章 兴安落叶松林健康与经营第八章 森林防火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当我拿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研究(1-1)》这本书时,我的脑海中首先闪过的是那些关于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议题。作为一个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通人,我对那些能够反映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状况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研究报告非常感兴趣。大兴安岭,这片承载着丰富森林资源的土地,其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福祉。我希望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关于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的思考,以及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书中可能涉及到的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内容,对我来说都非常有吸引力。我期待作者能够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在整个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书中能够探讨一些成功的案例,或者分析一些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那将非常有启发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发我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以及对于如何在实践中推动绿色发展的思考。
评分这本《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研究(1-1)》的书名,一听就让我联想到科学严谨的考察和令人惊叹的数据。我是一名对自然科学充满热情的爱好者,尤其钟情于那些关于地理、生物和环境科学的著作。大兴安岭,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系统性的研究方法,比如详细的物种调查、土壤成分分析、水文循环的模拟,甚至可能是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预测。我希望作者能够清晰地展示研究的科学框架,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实地采样、实验分析等手段来得出结论的。书中关于森林结构、群落演替、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方面的论述,我尤其期待。这些内容,对我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至关重要。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严谨的语言,但又不失可读性的方式,来呈现这些科学发现。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图表、数据模型,那就更完美了,能够直观地展示研究成果。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科学前沿的窗户,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奥秘。
评分《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研究(1-1)》这个书名,让我想起那些在野外辛苦工作的科研人员。我是一名对自然纪录片和科学探索类节目情有独钟的观众,一直很佩服那些为了科学研究不畏艰险、深入基层的人们。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在现场”的氛围。也许书中会穿插一些作者们在林区考察的经历,那些克服困难、捕捉珍贵样本的瞬间。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关于科研方法和技术细节的介绍,比如他们是如何进行遥感监测、如何布置样方的、如何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这些背后付出的努力,是支撑起整本研究的基础。书中可能还会提到一些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比如恶劣的天气、复杂的地形,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困难。我期待能够从字里行间,体会到科研工作者的严谨态度、专业精神和对科学事业的热情。如果书中还能有一些关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的故事,那就更好了,能够看到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如何真正地服务于社会和自然的。
评分当我看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研究(1-1)》这个书名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壮丽的绿色海洋,以及那些隐藏在深处的秘密。我一直对广袤的森林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承载着悠久历史和独特生命力的地区。大兴安岭,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神秘和原始的力量,仿佛能让人听到风吹过松涛的声音,感受到泥土的芬芳。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深入了解这片森林的构成,它的脉络,它的呼吸。我想知道,构成这片森林的树木种类有多少?它们是如何分布的?在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中,它们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希望作者能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森林四季的变化,春天的嫩芽破土,夏天的绿意盎然,秋天的层林尽染,冬天的银装素裹。更重要的是,我想了解这片森林是如何与其中的动物、微生物、乃至气候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精妙绝伦的平衡。作为读者,我渴望被带入那个真实的生态环境,去感受它的生命力,去理解它的运作机制,去思考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的位置和责任。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研究报告,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探一个宏伟而又脆弱的生命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