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玩具:探寻宇宙和引力的秘密》

《爱因斯坦的玩具:探寻宇宙和引力的秘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一鸿 著
图书标签:
  • 物理学
  • 爱因斯坦
  • 宇宙学
  • 引力
  • 科学普及
  • 相对论
  • 天文学
  • 科普读物
  • 时空
  • 黑洞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39878
商品编码:2972937977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爱因斯坦的玩具:探寻宇宙和引力的秘密》

:42.00元

售价:28.6元,便宜13.4元,折扣68

作者:徐一鸿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30233987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更多理解科学丛书请见如下链接:book../20140123_3xor 1.从奇点到虫洞:广义相对论专题选讲(黑洞能被摧毁吗?什么样的虫洞才能成为星际旅行的通道?科普作家卢昌海将为您细致解读) 2.日出: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像小说一样好看的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史话) 3.那颗星星不在星图上:寻找太阳系的疆界(科普作家卢昌海的经典之作,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太阳系探索的武侠大片 4.可畏的对称:探寻现代物理学的美丽(你想要知道上帝是如何创作这个世界的吗?我们要知道的是他的思想。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推荐。) 5.爱因斯坦的玩具:探寻宇宙和引力的秘密 6.物含妙理总堪寻:从爱因斯坦到霍金 物理学从引力开始,可能也以引力终结。 从老人的玩具到量子时代,讲解引力在宇宙中的工作和休闲; 分析宇宙演化的物理学原理,以简洁生动的笔触,阐述诸多为人熟知的物理学基本概念的深刻本质。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在《可畏的对称》成为畅销书之后的又一部科普著作。他从引力开始,从牛顿讲到爱因斯坦,从“老人的玩具”引入作为广义相对论基础的等价原理以及时空弯曲;再由引力进入膨胀的宇宙、物质的产生以及暗物质的存在;然后再次回到引力,讲述引力和量子理论结合的问题,涉及超弦以及膜理论;后归结到自然的可认识问题。引力是学生学物理时先接触的内容。宇宙演化是各方人士关注的问题,它和引力间的关系至为密切,两个方面的物理问题交织在一起。引力的秘密和宇宙的演化仍存在一些深刻的悬念。本书用通俗语言给读者解释内容,并力图深入讲解,使人们了解为什么物理认识是如此发展过来的。作者致力于告诉读者,科学家特别是大师们是怎样思考的,因此本书特别具有启发性。



目录

序幕: 苹果和月亮
Ⅰ引力的升起
1老人的玩具
2在空间和时间中疾行
3无所不能的必定是弱的

Ⅱ膨胀的宇宙
4出航
5夜间的黑暗
6从大冷冻到大爆炸

Ⅲ从虚无中出来的结构
7宇宙诞生物质
8富人变得更富
9从头发旋涡到创世的初期
10天空中的鬼骑手
11戴上了光环

Ⅳ引力的秘密
12引力的坠落和升起
13弦的音乐
14思索的人和发笑的上帝

注记
索引


作者介绍

徐一鸿,理论物理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美国国家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一鸿教授是上海人,出生于昆明,后搬迁至香港,移民圣保罗,求学美国,获美国普林斯大学学士、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定居圣巴巴拉。共发表超过250篇的学术论文。科普书、教科书及文化饮食方面知名作家。著有《力的统一》、《吞云》、《可畏的对称》、《爱因斯坦的玩具》、《简明量子场论》及《简明爱因斯坦引力论》等。相关著作在德、日、韩、西、波兰、印度等地出版。曾获美国普立兹奖提名。

张礼,理论物理学家,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从事理论粒子物理及量子力学研究。著有《量子力学的前沿问题》、《近代物理学进展》等书。获第九届(2012-2013年度)周培源物理奖。

文摘


序言



《时间的编织者:从牛顿到量子世界的时空之旅》 内容简介: 人类对时间的感知,如同对呼吸的依赖,既熟悉又充满未解的谜团。时间,是宇宙最基本的度量,驱动着万物的演化,却也可能是我们认知中最具欺骗性的幻觉。本书《时间的编织者:从牛顿到量子世界的时空之旅》将带领读者踏上一场宏大而精微的探索,穿梭于经典物理学的严谨框架与现代物理学的颠覆性猜想之间,解构“时间”这一概念如何在人类思想史上被定义、挑战、重塑,并最终指向宇宙深处的终极奥秘。 第一部分:钟表的精确与机械宇宙的秩序(牛顿的遗产) 在伽利略和牛顿的时代,时间被视为宇宙的绝对舞台,一个独立于事件发生之外的、均匀流淌的背景。《时间的编织者》首先深入剖析了这一经典视角的基石——牛顿的“绝对时间”。我们将追溯这一概念如何完美地支撑了宏大的机械宇宙模型,解释了行星运动的精确轨道、地心引力的运作机制,以及时间在那个时代如何被等同于精确的机械时钟滴答声。 本部分将详细探讨: 时间的量化: 从早期的日晷到精密的摆钟,技术如何推动了我们对时间恒定性的信念。 因果律的铁壁: 在牛顿物理学中,时间是严格线性的,确保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我们将研究这种“决定论”思想如何深刻影响了启蒙运动乃至整个西方哲学。 时间在经典场论中的体现: 探讨麦克斯韦方程组如何将时间融入电磁学的统一描述,构建了一个看似完美、不可分割的经典物理学大厦。 第二部分:光速的限制与时空的相对性(爱因斯坦的革命) 19世纪末,一系列实验结果,特别是对光速恒定性的观测,动摇了牛顿绝对时间的根基。本书将重点阐述爱因斯坦如何通过狭义相对论,将时间从绝对的背景中解放出来,使其成为与空间交织在一起的第四维度——时空。 这一部分的叙述将侧重于: 同时性的瓦解: 解释“同时”如何依赖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以及火车上的灯光实验如何揭示了时间膨胀(Time Dilation)的奇特效应。 洛伦兹变换的数学美感: 深入浅出地解析这些方程如何精确地描述了高速运动下时间和空间的相互关联。 引力与时空弯曲: 随后,我们将进入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时间不再是均匀流逝的,它被物质和能量的分布所“扭曲”。我们将详细描绘黑洞视界内部时间停滞的景象,以及引力时间膨胀效应在GPS系统校准中的实际应用,证明时间并非是背景,而是动态的参与者。 第三部分:时间箭头的悖论与宇宙的演化(热力学与宇宙学) 如果物理定律(如牛顿定律和相对论)在时间方向上是可逆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只能体验到时间单向流动?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聚焦于“时间之箭”的深刻哲学和物理学问题。 熵增定律的统治: 重点解析热力学第二定律如何为时间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性——从有序走向无序。我们将讨论“时间之箭”是否仅仅是统计学上的必然,而非基本物理定律的产物。 宇宙的开端与终结: 考察宇宙大爆炸理论如何界定了时间的起点(奇点),以及宇宙加速膨胀对时间未来命运的暗示。我们将探讨时间在宇宙的“热寂”或“大撕裂”中将如何终结。 第四部分:时间在微观世界的迷失(量子力学的挑战) 当我们将视角缩小到原子和亚原子层面,时间的概念再次变得模糊不清。量子力学(QM)的基本方程,如薛定谔方程,本身对时间是“可逆的”,这与我们宏观的经验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测量问题与时间的角色: 探讨量子叠加态如何随时间演化,以及“波函数坍缩”那一瞬间,时间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时间的缺失与“砖块宇宙”: 介绍一些前沿理论(如 Wheeler-DeWitt 方程),它们试图在量子引力框架下“消除”时间变量,暗示时间可能只是一个“涌现”的属性,而非基本实在。 时间旅行的理论边界: 在奇特的量子场论和弯曲时空背景下,我们还将审视理论上关于封闭类时曲线(CTC)的可能性,并分析祖父悖论等逻辑难题在现代物理学中的应对策略。 第五部分:时间的心智建构与未来展望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回归人类的意识体验。我们将探讨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如何解释我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感知。时间的主观性,即我们为何感觉“现在”如此短暂,而“过去”却漫长无边,是本书深思的落脚点。 《时间的编织者》不仅是一部物理学史诗,更是一场关于我们自身存在的哲学思辨。它拒绝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直面时间这一终极谜题,理解时间是如何从一个简单的计数工具,演变为定义宇宙结构、生命体验乃至最终命运的复杂编织网。通过这场从宏观到微观、从古典到量子的时空之旅,读者将对脚下坚实的地面和头顶浩瀚的星空,产生全新的、更具洞察力的理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真的很有意思,刚看到的时候就吸引到我了。爱因斯坦,一个名字就代表着智慧和颠覆,而“玩具”,这个词又赋予了科学一种亲切感和探索的乐趣,仿佛在说,那些最深奥的宇宙奥秘,其实也可以是爱因斯坦手中的游戏。我一直对宇宙的浩瀚和未知的星辰大海充满好奇,总是忍不住想知道,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运转的?牛顿力学固然解释了许多现象,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尤其是广义相对论,更是将引力从一种神秘的力量变成了一种时空的扭曲,这其中的思想有多么的飞跃和深刻,我一直渴望能有一个清晰而生动的解读。我希望这本书能带领我,像个孩子一样,跟着爱因斯坦的思路,去拆解、去观察、去感受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难以察觉,却又至关重要的宇宙规律。不只是枯燥的公式和理论,而是能够触及到背后的哲学思考,理解爱因斯坦是如何一步步打破固有的认知,最终构建起他对宇宙全新的理解。想到能在阅读中,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智慧火花的时代,与伟大的思想家一同仰望星空,思考那无尽的奥秘,就觉得无比激动。

评分

关于“探寻宇宙和引力的秘密”这一部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答一些我长久以来萦绕在心头的疑问。比如,黑洞究竟是什么?它真的能吞噬一切吗?引力波的存在是如何被验证的?它又对我们理解宇宙有什么样的意义?还有,虫洞、时空穿梭这些科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概念,是否与爱因斯坦的理论有关联?如果有关,它们又是如何被科学解释的?我希望这本书能以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为我揭开这些谜团的面纱,而不是仅仅给出一些模糊的结论。我期待作者能够运用恰当的例子和图示,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象化,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引力在宇宙中的作用,以及它如何塑造了我们所见的星系、行星和一切天体。而且,我希望这本书能触及到引力理论的最新进展,比如对暗物质、暗能量的探索,以及它们与引力之间的关系。能够了解到关于宇宙的最新科学发现,这对我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爱因斯坦的玩具:探寻宇宙和引力的秘密》仿佛是一个邀请,邀请我去一场充满惊奇的探索之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非常生动的方式,带领我去“玩耍”这些伟大的科学概念。我期待的不仅仅是学习理论知识,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或许作者会从爱因斯坦生活中的某个小故事入手,引出某个重要的物理概念,让我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复杂的原理。又或者,会设计一些小小的“思想实验”,让我有机会像爱因斯坦一样,在头脑中进行模拟和推演。我特别好奇,在爱因斯坦的“玩具箱”里,究竟有哪些奇妙的构思,能够让他对宇宙的理解如此深刻。这本书能否帮我理解,为什么在他眼中,引力不仅仅是简单的吸引力,而是一种时空的几何学表现?我希望阅读的过程能够充满乐趣,而不是负担。如果能让我感觉到,科学探索本身就是一种最有趣的“玩具”,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点燃我内心深处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联想到了很多关于创造和想象力的东西。爱因斯坦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他的智力超群,更在于他那颗孩童般的好奇心和敢于质疑一切的精神。我想象中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物理理论的介绍,更应该是一次关于思维方式的启迪。它应该展示给读者,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从日常现象中发现不寻常的线索,如何将看似毫不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最终构建出全新的科学体系。我很想知道,爱因斯坦在面对那些挑战人类认知的理论时,他内心的挣扎和坚持是怎样的?是什么样的“玩具”激发了他对时空和引力的无限遐想?这本书能否带我走进爱因斯坦的内心世界,去感受那种纯粹的求知欲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我期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感染。如果这本书能够让我重新审视身边的一些事物,用一种更具创造性的眼光去观察世界,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科普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宝典。

评分

阅读体验上,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有别于市面上一些过于学术化、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的科普读物。我理解科学的严谨性,但同时我也相信,真正的科学精神是可以被普及的,是可以触动人心的。我希望这本书能用一种流畅、易懂的语言,将爱因斯坦那些如同天马行空般的想法,转化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生动的比喻。比如,在解释引力如何弯曲时空的时候,我希望作者能有办法让我“看到”那种扭曲,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或许是通过巧妙的类比,比如将时空比作一张被重物压弯的床单,又或者通过历史性的叙述,展现爱因斯坦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突破。我更在意的是,这本书能否激发我的想象力,让我不仅仅是接收信息,而是能够主动地去思考,去质疑,去尝试理解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现象。如果能有一些互动性的元素,比如一些小问题引导读者思考,或者一些思考实验的设计,那就更棒了。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是一次愉快的阅读旅程,它能让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探险家,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指令的学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