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磁兼容标准汇编 通用卷(第二版)
定价:148.00元
售价:103.6元,便宜44.4元,折扣70
作者:中国标准出版社第四编辑室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01
ISBN:97875066469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81kg
电磁兼容(EMC)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包括信息、电工、电子、通信、材料、结构等学科的边缘学科;也是一门研究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频率资源条件下,各种电工、电子设备或系统在同一电磁环境中可以相互兼容,而不致引起性能降低的应用科学技术。
在我国,电磁兼容问题已广泛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关注,电磁兼容认证工作已开展多年,电磁兼容国家标准已发布一百多项,涉及电工、电子、电力、通信、信息技术、广播电视、车辆等多个领域。这些标准为我国各行业的电磁兼容标准化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并有力地促进了电磁兼容事业的发展。为满足广大电磁兼容技术人员的要求,2002年,我们组织选编了《电磁兼容标准汇编》,将这些电磁兼容标准分卷结集出版,以方便广大读者使用。此套汇编出版的宗旨是以市场和企业的需要为导向,推动我国EMC认证工作的进行并有助于推动我国EMC标准和国际EMC标准的接轨。
GB/T l7625.1—2003 电磁兼容 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 A)
GB/T l7625.2—2007 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l 6 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GB/z l7625.3—2000 电磁兼容 限值 对额定电流大于16 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GB/Z l7625.6—2003 电磁兼容 限值 对额定电流大于1 6 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谐波电流的限制
GB/T l7626.1—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GB/T l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l 7626.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q、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l 7626.6—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l7626.7—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问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
GB/T l 7626.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l 7626.9—l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7626.10—l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l 7626.11—l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 2 1 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交流电源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低频抗扰度试验
GB/T l7626.14—200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波动抗扰度试验
GB/T l 7626.16---2007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0 Hz~150 kHz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GB/T l7626.17—200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
GB/q、1 7626.27一--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三相电压不平衡抗扰度试验
GB/T l7626.2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频率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7626.29-一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 l7799.1—1999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
GB/T l7799.2—2003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
GB 1 7799.3—2001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 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
GB l7799.4—2001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
第二段 这次拿到的版本,相比旧版,明显能感觉到在技术更新上的努力,但这种更新带来的副作用也显而易见——内容的跳跃性加强了。不同章节之间,不同标准的衔接似乎不是特别顺畅,仿佛是把不同时间点、不同背景下制定的规范硬生生地拼凑在了一起。这对于那些需要跨领域进行设计验证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个考验,你需要不断地在不同章节间来回跳转,试图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纸张的质量中规中矩,在频繁翻阅和对比不同条款时,边缘已经有些微的磨损迹象,这说明它确实被当作实际工作中的“伴侣”在使用。书的结构上,目录的划分非常细致,几乎把每一个主要标准都单独列出,这在检索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让厚度增加不少,携带起来颇有些份量。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汇编”的特性,它省去了我们去各个官方机构网站搜集和整理最新版本的繁琐步骤,但这也意味着,读者必须具备强大的信息筛选和解读能力,否则很容易迷失在海量的条文之中。
评分第一段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挺朴实的,没有太多花哨的图形,就是那种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工具书的风格。翻开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复杂的图表,对于初次接触这个领域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些压迫感。它似乎并不打算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吸引你,而是直接将你推到了一个技术细节的海洋里。我特别注意到,排版上为了容纳大量的标准原文和引用,行距和字间距处理得比较紧凑,这在查阅时既方便了信息密度,也对长时间阅读造成了一定的挑战。内容上,它更像是一个“资料库”,而非“教科书”,它更注重的是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而不是知识的逻辑性梳理和循序渐进的引导。对于需要快速定位某个特定技术参数或者法规要求的工程师来说,这本汇编的价值无可替代,但如果你是想系统学习电磁兼容的基础理论,可能需要配合其他更具讲解性的教材。整体感觉就是,它是一本干货满满的“字典”,需要你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才能更好地驾驭。
评分第四段 从一个资深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份量和内容深度是毋庸置疑的,它就像是一个技术标准界的“百科全书”,几乎涵盖了我们日常工作中能遇到的绝大多数通用型电磁兼容要求。然而,它的“通用性”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某些非常前沿或特定应用领域,比如高功率脉冲电磁兼容或者微电子封装层面的标准,这本书只是蜻蜓点水般地提及了索引,并没有深入到具体的技术细节和测试方法论的剖析。这让我感觉,它更像是一个优秀的上游索引,告诉你“去哪里找”,而不是一个详尽的“操作手册”。在查阅过程中,我发现不同标准间的术语定义偶尔会出现微妙的差异,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一个统一的术语对照表,这使得在交叉引用不同标准时,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去核对这些细微的语义差别,这对于追求效率的现场工程师来说,确实不太友好。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体系化的框架,但框架内部的“细节打磨”仍有提升空间。
评分第五段 这本书的购买体验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技术资料”的特殊属性。它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能束之高阁的书籍,更像是一个需要持续翻阅、随时备查的工具。书页的材质似乎是为了控制成本而选择了偏黄的纸张,这在长时间阅读中对眼睛的刺激相对较小,算是小小的优点。但它的一个明显缺陷在于,由于收录标准的时间跨度较长,书中引用的一些外部参考文档或标准编号,在新版本发布后可能已经失效或被取代,虽然这并非汇编本身的错,但如果能在关键引用旁标注“最新修订情况提示”会更加贴心。我注意到书的装订处在被完全摊开时,可能会听到轻微的纤维拉伸声,暗示着如果经常进行“180度平摊”的查阅姿势,其寿命可能会受到影响。总而言之,它在“什么都给你”和“什么都需要你自己消化”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适合那些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需要一个集中参考源来支撑日常工作的专业人士。
评分第三段 这本册子的装帧设计透露着一股浓厚的“实用主义”气息,完全没有现在很多新出版物那种追求设计感和轻量化的趋势。侧边看起来厚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给人一种“内容扎实”的错觉,但实际上,这种厚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收录了大量引用和附录文件导致的。我尝试着在深夜光线不佳的环境下阅读其中的图表部分,发现部分线条的清晰度略有不足,尤其是一些涉及阻抗匹配和频谱分布的曲线图,细微的刻度和区分度在昏暗灯光下需要眯着眼仔细辨认,这对于要求极高精度的工程校准工作来说,是一个潜在的隐患。此外,书本的固定方式似乎是比较传统的胶装,翻到接近书脊的位置时,文字会被压进去一部分,使得某些关键的公式推导和脚注难以完全展开阅读。总的来说,它像是一个老牌工具厂出品的精密量具,功能强大、经久耐用,但对用户界面和易用性的考量,则显得比较次要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