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 2005
:45.00元
售价:30.6元,便宜14.4元,折扣68
作者: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0-01
ISBN:978730109848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第二届“北大CCISSR(赛瑟)论坛”于2005年4月20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此次论坛以“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学界、政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数十位论文入选作者与会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本书收录了大会主题演讲人的发言;同时从入选论文中精选出若干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或创新理论的作品,以飨读者。
该书适合保险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学界、业界和政策部门相关人士阅读,是读者了解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理论前沿、政策动态和业界发展的理想参考读物。
1 变革、稳健与发展
保险业发展与社会和谐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与养老保险体系的几个问题
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呼唤“绿色保险”
保险与社会保障:双重角色、制度责任与挑战
2 社会保障与养老保险
养老金计划私有化问题研究
中国代际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
现行企业年金模式的受益人权益保护模模式架初探
发展中国家农村养老保障构架与中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选择
论养老金制度的结构性改革与寿险公司的市场定位
3 保险市场与保险业发展
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淮河流域防洪体系中的洪水保险分析
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存在背景风险下的保险需求——来自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实证研究
中国商业演出市场保险供求分析与风险防范措施
论实现我国保险代理市场的诚信规范发展——基于优保险代理合同的设计
我国保险业空间布局研究
责任保险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4 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
风险回避、谈判与理赔策略
国内财险公司分险种模拟绩效分析
出口信用保险的商业化经营问题探讨
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
中国寿险代理人个人评估系统设计及新式薪酬分配方案
反向:寿险公司亟待开拓的领域
后记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9月,是一个致力于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的非盈利学术机构,其宗旨中是充分发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风险管理与保险学教育和研究方面的优势,借助中外风险管理与保险以及社会保障领域的重要资源,加强学界、监管部门的业界的密切合
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它预示着一场关于如何在中国经济转型期实现“稳健”发展的深度对话。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在“变革”的大潮中,北大CCISSR的学者们是如何定义和实践“稳健”的。尤其是关于保险和社保的章节,我希望能看到它们如何从传统的保障功能,向更具前瞻性的风险管理和经济发展驱动力转变。例如,在保险领域,是否探讨了如何利用金融创新来应对新兴风险,如何构建更具弹性的保险市场以适应经济周期的波动;在社会保障方面,是否讨论了如何实现更加公平的缴费和受益机制,如何平衡代际负担,以及如何将其与养老、医疗、失业等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相衔接。2005年,中国正处于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一些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开始显现,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也面临诸多挑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视角,去审视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如何通过审慎而有力的制度设计,确保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不是昙花一现的繁荣。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且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引。
评分《变革中的稳健》这本书,仿佛是一面镜子,映照出2005年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深刻思考。我尤其对书中探讨保险与社会保障如何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的部分深感兴趣。在那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年代,许多人都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一丝担忧,而一本聚焦“稳健”的书籍,恰恰满足了这种深层次的需求。我设想着,书中可能详细分析了保险作为一种风险分散机制,如何在企业运营、个人财富规划以及应对突发灾害等方面发挥其“稳健”作用。同时,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想必也被视为提升社会整体韧性、促进消费升级、进而支撑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2005年,正是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迁、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时期,一些传统意义上的保障机制面临新的挑战,而新的需求也在不断涌现。这本书的书名,恰恰抓住了那个时代的核心矛盾——在快速变革中如何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它或许能够为我们揭示,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政策引导,如何让保险和社保这两大支柱,在推动中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扮演起更加积极和关键的角色。
评分当我看到《北大CCISSR论坛文集 2005》的标题时,一股强烈的共鸣油然而生。书中“变革中的稳健”这一核心主题,精准地捕捉了2005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深入探讨保险与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转型时期,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舱石”。例如,在保险篇章中,我希望看到关于如何构建更具适应性的保险产品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风险,以及如何通过提升保险的渗透率来增强个体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而在社会保障方面,我迫切想了解,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和人口结构下,设计出既能体现公平原则又能保证长期可持续性的保障模式。2005年,是中国经济迈向新台阶的关键一年,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挑战,例如社会公平问题、资源环境压力以及养老金体系的改革等等。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视角。它让我相信,真正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个强大而稳健的保险体系和覆盖广泛、保障有力的社会保障网络。我期待书中能够呈现富有洞察力的分析和前瞻性的建议,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一份深刻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如同在信息洪流中投下的一块巨石,激起了关于“稳健”这一关键词的深刻思考。在2005年那个充满变革的年代,尤其是在社会保障体系和经济发展进入关键转型期的背景下,一本以“变革中的稳健”为主题的书籍,自然会吸引那些关注社会脉搏、深谙经济运行规律的读者。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探讨,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浪潮中,为保险业和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寻找到一条既能适应变化又能保持基石作用的路径。毕竟,稳健并非停滞不前,而是在动态平衡中寻求发展,是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下,构筑坚实的安全网。我想象着,书中或许会梳理出一条历史发展的脉络,分析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在保险和社保领域所经历的重大变革,以及这些变革是如何塑造了今天的格局。同时,它也应该能够前瞻性地展望未来,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应对策略,例如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重塑保险产品,如何优化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和可持续性,以及如何让这些制度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对于我这样的读者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对未来的期许,一份对如何实现社会福祉与经济繁荣协同发展的蓝图的探索。
评分这本《北大CCISSR论坛文集 2005》让我对“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这几个看似独立却又紧密相连的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在翻阅它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场高屋建瓴的学术研讨会,聆听着来自顶尖学者的真知灼见。书中关于保险的讨论,不仅仅停留在商业保险的范畴,更深入地触及了其作为社会风险管理工具的本质,以及在应对不确定性方面的关键作用。而社会保障,则被描绘成维系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的基石。最让我着迷的是,作者们是如何将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宏大目标相结合的。我猜想,书中一定有精彩的论述,阐释了健全的保险体系如何能分担企业和个人的风险,从而激发创新活力;以及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如何能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安全感,为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2005年,正值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例如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环境压力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因此,这本书所传递的“稳健”理念,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它提醒我们,经济的腾飞不能以牺牲社会公平和长期稳定为代价,而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社会保障和有效的风险管理之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