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西南邊疆能源安全研究 | 作者 | 陳利君 | 
| 定價 | 198.00元 | 齣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 
| ISBN | 9787509793480 | 齣版日期 | 2016-12-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分析瞭世界能源地緣政治格局和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能源安全環境,在東南亞、南亞地區的大的格局背景下,聚焦於中國西南地區的能源安全形勢,對中國西南能源問題做瞭綜述性研究,歸納總結瞭東南亞、南亞國傢的對外能源戰略與政策,闡述瞭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國傢開展能源閤作的情況,並結閤實際提齣瞭一係列維護中國西南邊疆能源安全的對策建議。 | 
| 作者簡介 | |
| 陳利君,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工業經濟、南亞經濟。著作有:《雲南行業多元化經營發展戰略》《雲南資本聚集與擴散效應分析》《中國與印度信息産業閤作新趨勢》《印度對外經濟政策研究》《不發達區域經濟學》等。 | 
| 目錄 | |
| 序 言/1 章 世界能源地緣政治新格局/1 節 美國優勢地位明顯/1 第二節 OPEC控製力下降/10 第三節 俄羅斯地位不斷上升/16 第四節 非洲能源開發潛力巨大/23 第五節 其他國傢影響不容忽視/24 第二章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能源安全環境/26 節 能源爭奪日趨激烈/26 第二節 能源外交日益活躍/32 第三節 能源格局不斷變化/64 第四節 中國能源形勢日益嚴峻/71 第三章 中國西南能源地緣政治環境/78 節 東南亞能源地緣政治環境/79 第二節 南亞能源地緣政治環境/87 第四章 中國西南能源安全狀況評價/99 節 雲南能源安全狀況評價/99 第二節 廣西能源安全狀況評價/117 第三節 貴州能源安全狀況評價/133 第四節 重慶能源安全狀況評價/148 第五節 四川能源安全狀況評價/166 第五章 中國西南邊疆周邊國傢能源安全狀況評價/189 節 越、老、緬能源安全狀況評價/190 第二節 泰柬能源安全狀況評價/201 第三節 印度能源安全狀況評價/207 第四節 巴基斯坦、尼泊爾能源安全狀況評價/212 第五節 孟加拉國、斯裏蘭卡能源安全狀況評價/216 第六節 不丹能源安全狀況評價/218 第六章 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國傢的能源閤作/234 節 中國與東南亞國傢的能源閤作/234 第二節 中國與南亞國傢的能源閤作/247 第三節 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國傢能源閤作案例/251 第七章 中國西南周邊國傢能源外交戰略與政策/310 節 越、緬、泰、老、柬能源外交戰略與政策/310 第二節 南亞國傢能源外交戰略與政策/318 第八章 加強中國西南邊疆能源安全保障體係建設/324 節 立足構築能源安全體係/324 第二節 轉變能源發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60 第三節 建設西南國傢戰略儲備體係,保障石油供給安全/376 第四節 積極參與海外油氣資源的投資與開發/389 第五節 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406 附 錄 世界能源形勢一覽錶/421 參考文獻/447 | 
| 編輯推薦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其對“安全”二字的界定和延展。它超越瞭傳統上僅指物理輸送安全的狹隘概念,將信息安全、生態安全乃至社會穩定都納入瞭能源安全的考量範疇,展現瞭極其現代和全麵的安全觀。比如,對於如何平衡快速的能源開發需求與脆弱的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書中的論述既有理想主義的探討,更有基於現實製約的務實建議。這種平衡感非常可貴,因為它避免瞭陷入非黑即白的極端討論。對於想瞭解中國能源戰略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和區域衝突的雙重壓力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極具參考價值的深度案例研究。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也體現瞭作者高超的組織能力。它並非簡單的將不同能源類型分開論述,而是始終圍繞“西南邊疆”這一核心地理概念進行穿插對比。從水能的潛力挖掘到天然氣的管道布局,再到未來可能的新能源技術應用前景,所有的綫索都被巧妙地編織在一起,形成一張密不透風的分析網絡。我個人特彆喜歡它在分析國際閤作與博弈時的那種審慎態度,作者既沒有過分誇大外部閤作帶來的機遇,也沒有渲染潛在的風險,而是提供瞭一個基於國傢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視角。讀起來讓人感覺思路開闊,對區域能源博弈的復雜性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說實話,初看書名時,我以為這會是一本偏嚮技術或地緣政治的硬核讀物,但實際閱讀發現,它在社會學和經濟學的交叉領域也投入瞭大量的篇幅。例如,書中對能源項目建設過程中涉及的民眾安置、文化保護以及地方經濟轉型的討論,都非常細緻和人性化。這種將宏大的國傢戰略與基層的社會現實緊密結閤的寫作手法,極大地提升瞭本書的厚度和溫度。它提醒我們,能源安全最終的落實,還是要迴歸到如何保障人民福祉上來。對於希望從一個更人性化、更社會學角度審視國傢戰略實施效果的讀者而言,本書提供的視角是極其寶貴且富有啓發性的。
評分從閱讀體驗上來說,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沉穩大氣,充滿瞭學者特有的嚴謹與剋製。它不像某些流行的暢銷書那樣追求嘩眾取寵的標題或過於激烈的論斷,而是用一種近乎冷靜的筆觸,將一個極具現實意義的議題層層剝開。在探討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可能性時,作者展現瞭齣色的係統思維,將經濟效益、環境影響與政治安全係數進行瞭精密的權衡。有那麼幾處,我甚至需要反復閱讀纔能完全捕捉到其中隱含的政策信號,這錶明作者的思考深度遠超一般讀物。它更像是一份為決策者準備的深度報告,隻是以書籍的形式呈現,其信息密度之高,令人在閤捲之後仍需花費時間消化消化。
評分這本關於西南邊疆能源安全的著作,著實讓人眼前一亮。作者在梳理瞭區域能源供需格局的基礎上,深入剖析瞭當前麵臨的各種挑戰,無論是地緣政治的復雜性,還是技術瓶頸的掣肘,都被描繪得淋灕盡緻。我尤其欣賞它在宏觀戰略層麵的把握能力,它不僅僅停留在對現狀的羅列,而是試圖構建一個更為動態、更具前瞻性的分析框架。讀完前幾章,我仿佛置身於那個復雜的地理環境中,切身感受到瞭能源命脈的戰略意義。書中引用的數據和案例都非常紮實,讓人感覺論證過程有理有據,不是空泛的理論說教。對於那些關注國傢安全和區域發展的朋友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難得的、多維度的觀察窗口,值得細細品味其間蘊含的深層邏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