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微型瓶中花园
定价:39.80元
作者:(日)弗沃兹株式会社 监修;周志燕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1841562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锁线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家住楼房没有花园——可以自制微型瓶中花园!空间太小没有地方放花盆——可以摆放微型瓶中花园!用自己身边触手可及的玻璃瓶、玻璃罐、烧杯、试管或者灯泡种上自己喜欢的苔藓、空气凤梨或者多肉植物,和种花盆里相比不仅更干净,还多了一分清新和灵动。微型瓶中花园可以摆在桌上、挂在墙上或者悬在窗前,不需要占用太大的空间,一抬眼一转身就能看到或绿或红的植物,带你去到那个魂牵梦绕的森林、草原、沙漠。不论多么窄小的空间都能变成一道风景!白天打开盖子透气,晚上盖上盖子进行水循环,忘记浇水也无妨,每一款都有布局图与制作方法,简单明了,一看就会。后附多肉植物、空气凤梨、苔藓植物图鉴,可按图索骥,快速查找。窗户边上,不论多么窄小的空间都能变成一道风景。
内容提要
《微型瓶中花园》将目前深受大众喜爱的多肉、空气凤梨和苔藓植物种在各种不同形状、风格的玻璃瓶中,玻璃瓶晶莹剔透,多肉、空气凤梨和苔藓植物生机勃勃,组成了一道道灵气十足、别具一格的风景线。
《微型瓶中花园》按照植物的生长特性分别设计了潮湿地带植物的微型瓶中花园、树上植物的微型瓶中花园、干燥地区植物的瓶中花园和混合型瓶中花园,让喜爱不同类型植物的人都能找到自己钟爱的那一款。
目录
什么是“微型瓶中花园”?
开始制作微型瓶中花园
Chapter1用潮湿地带植物制作而成的微型瓶中花园
卷柏微型瓶中花园
锥形微型烧瓶花园
漂流木装饰的微型瓶中花园
微型试管花园
卷柏和矮文竹微型瓶中花园
食虫植物微型瓶中花园
非洲堇微型瓶中花园
COLUMN1 获取苔藓
Chapter2用树上植物制作而成的微型瓶中花园
悬挂式微型瓶中花园
南国风情微型瓶中花园
红叶卡比塔塔微型瓶中花园
悬挂式菱形瓶中花园
沙漠绿洲球形瓶中花园
清新素雅的圆柱形瓶中花园
灯泡形瓶中花园
古风韵味空气凤梨拼盘
空中随风摆动的悬挂式球形瓶中花园
存在感的立式瓶中花园
COLUMN2 微型瓶中花园的摆放
Chapter3用干燥区域的植物制作而成的微型瓶中花园
5种十二卷属多肉的拼盘
带有几分粗野之美的微型瓶中花园
烧杯形瓶中花园组合
叶子又胖又密的瓶子形瓶中花园
沙鱼掌属多肉拼盘
特玉莲微型瓶中花园
迷你多肉苗拼盘
四季常绿的瓶中花园和叶子会变红的瓶中花园
左手香的独创微型瓶中花园
具有异国风情的迷你多肉苗瓶中花园
玉露微型瓶中花园
大戟属多肉微型瓶中花园
COLUMN3 购买容器
Chapter4 混合型微型瓶中花园
“多肉 苔藓 蕨类植物”的微型瓶中花园
兜兰为主角的微型瓶中花园
“苔藓 空气凤梨 多肉”的微型瓶中花园
混合型瓶中花园
多肉植物图鉴
空气凤梨图鉴
湿地植物图鉴
作者介绍
监修 日本弗沃兹株式会社
室内植物专卖店,致力于向大众推荐各种可放在室内欣赏的植物,重点是多肉植物和空气凤梨。弗沃兹室内植物专卖店坐落于日本东京都新宿区的闹市区,能敏锐、及时地捕捉到时尚潮流的新动向,深受广大顾客的喜爱。
董事长照井江里子,同时兼任家饰店ACTUS新宿店内多肉植物专卖店OASISPLANTS负责人。
文摘
序言
《微型瓶中花园》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泉,涤荡了我内心深处对绿色的渴望。我一直觉得,在家居环境中,绿色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能带来生机、活力,更能带来宁静与平和。然而,由于居住空间有限,以及我自认为并不擅长打理植物,我总是觉得难以实现自己对绿色生活的向往。直到我翻开这本书,我才发现,“微型瓶中花园”这个概念,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书中对苔藓和蕨类等小型植物的介绍,让我惊喜不已。我了解到,这些植物不仅对光照和水分的要求相对较低,而且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能够很好地在封闭的玻璃容器中生存。更重要的是,它们独特的形态和质感,能够营造出一种别样的自然美感。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苔藓微景”的案例所吸引,那些由各种苔藓、蕨类、以及一些细小石子、枯枝等元素组合而成的微缩景观,仿佛将一片神秘的森林搬进了家中。这种将自然微缩的创意,不仅满足了我对绿色的向往,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艺术魅力。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绿手指”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的家居绿化充满了信心。
评分每次翻开《微型瓶中花园》,我都会被书中那种宁静致远的氛围所感染。这是一种来自大自然的治愈力量,通过那些精巧的玻璃器皿,被浓缩、被放大,直抵人心。我一直觉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太容易被各种喧嚣所裹挟,而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避风港”。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制作一个微型花园,更是一种关于如何放慢脚步、回归内心、与自然连接的方式。书中关于不同植物生长习性的讲解,非常通俗易懂,即使是园艺新手,也能轻松掌握。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光照、湿度和土壤选择的细致分析,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是决定瓶中花园能否健康生长的关键。我曾经尝试过几次室内绿植的养护,但往往因为掌握不好技巧而宣告失败,这让我一度对自己的“绿手指”能力产生了怀疑。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失败的原因并非能力不足,而是方法不对。通过学习书中的知识,我开始理解,原来苔藓和蕨类对湿度的要求如此之高,而多肉植物则需要充足的光照。这些具体的指导,让我对未来的实践充满了信心。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书中介绍的几种苔藓组合,想象着它们在玻璃瓶中交织生长,构成一幅幅生动的绿色画卷,那该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
评分《微型瓶中花园》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灵感。我一直觉得,生活的美学,就体现在那些不经意间的细节之中。而这本书,正是将这份细节之美,发挥到了极致。作者对每一个瓶中花园的构思,都充满了艺术家的匠心。从植物的选择,到器皿的搭配,再到整体的布局,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利用不同质感的材料来营造层次感的做法,比如用小石子、苔藓、枯木等元素,与植物巧妙地结合,形成一个微缩的自然景观。这种如同沙盘推演般的精致,让我惊叹不已。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这些微型花园的“故事”。虽然没有直接的文字叙述,但通过图片和作品的呈现,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在制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每一个生命的热爱与尊重。这种情感的传递,比任何冰冷的技术指导都更能打动人心。我常常会一边翻阅,一边想象着自己动手制作的场景,仿佛已经置身于那个充满绿意的世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园艺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发现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之美的启迪之作。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微小的空间,也能孕育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的那些令人惊艳的瓶中花园图片,更在于它背后所蕴含的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细腻。我一直认为,热爱生活的人,总能在平凡的角落里发现不平凡的美。这本书恰恰印证了这一点。它教会我们如何用最简单、最易得的材料,去构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迷你生态系统。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选择合适的容器的部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玻璃器皿,在作者的巧思下,都能变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从材质的选择,到形状的设计,再到光线和湿度的考量,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作者的用心。而且,书中对苔藓和蕨类的介绍尤为详尽,这两种植物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美感,成为了微型花园的明星。我了解到,原来这些“不起眼”的绿色生命,竟然有如此丰富的种类和多样的形态,它们在微小的空间里,也能展现出生命的无限可能。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如何运用一些小型多肉植物和空气凤梨来丰富花园的层次感和趣味性。这种跨界组合的创意,极大地拓展了微型花园的可能性,让我在脑海中构思出更多富有想象力的组合。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意工坊,每一次翻页,都能激发出我内心深处的创作欲望。它让我明白,园艺并非高不可攀的技艺,而是一种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艺术,一种能够点亮我们生活的小确幸。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升华。我一直认为,热爱生活的人,总能在细微之处找到乐趣。而《微型瓶中花园》,恰恰教会了我如何在“微观”的世界里,捕捉和创造“宏大”的生命力。书中对各种植物搭配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我了解到,原来通过合理的色彩、形态和质感的组合,即使是小小的瓶中花园,也能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利用不同绿色调来营造层次感的案例,那种深浅不一、层次分明的绿色,仿佛将整个大自然都浓缩在了那个小小的玻璃容器里。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利用苔藓、蕨类以外的植物来丰富花园的可能性,比如一些小型多肉植物、空气凤梨,甚至是微型的兰花,它们的加入,为瓶中花园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和观赏性。这种跨界组合的创意,极大地拓展了微型花园的边界,让我对未来的实践充满了无限的想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园艺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用艺术的眼光去审视生活、用创意的思维去点亮生活的“心灵鸡汤”。
评分阅读《微型瓶中花园》的过程,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我一直认为,人类对美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绿色和生命力的无限向往。书中所展示的各种微型瓶中花园,不仅仅是简单的植物堆砌,而是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小小生态系统。作者对不同植物生长习性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环境因素的精准把握,让我对植物的生命周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封闭式生态瓶”的讲解,这种将植物、土壤、水和空气密封在一个容器中的模式,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干预,让植物在其中自由生长。这种“懒人园艺”的理念,对于像我这样时间有限但又热爱绿植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我了解到,原来通过巧妙的组合,一些基本的观叶植物和苔藓,就能在这样的封闭环境中,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微型世界,而且几乎不需要额外的照料,就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这让我对未来的园艺实践充满了信心。这本书,不仅教授了我制作瓶中花园的技巧,更教会了我如何去观察、去理解、去尊重每一个微小的生命,如何用耐心和爱心,去呵护一份属于自己的绿色奇迹。
评分《微型瓶中花园》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生活中的“小确幸”。我一直觉得,幸福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藏在我们身边那些不起眼的美好事物之中。而这本书,正是将这种“小确幸”具象化,通过一个个精致的瓶中花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顽强与美好。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容器的选择与改造”的部分,作者用创意无限的视角,将各种废弃的玻璃瓶、灯泡、甚至是一些旧的鱼缸,都变成了承载绿色梦想的艺术品。这种变废为宝的理念,不仅环保,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意识到,美并非昂贵,而是源于我们对生活的用心。我了解到,原来一个看似普通的玻璃罐,通过巧妙的设计和搭配,就能变成一个充满生机的微型世界,这让我对未来的实践充满了信心。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苔藓和蕨类等植物的介绍,让我对这些“不起眼”的绿色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们虽然渺小,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能够在微小的空间里,展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发现了那些隐藏在平凡之中的不凡之美,也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憧憬。
评分这本书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我一直觉得,真正的艺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而《微型瓶中花园》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作者在书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不仅详细讲解了各种植物的养护技巧,更重要的是,他用充满艺术感的视角,去解读和呈现每一个瓶中花园的美。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光线与色彩”的章节,作者通过对光线在玻璃容器中的折射和散射的精妙运用,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让那些小小的植物,仿佛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芒。我了解到,原来即使是微小的光线变化,也能为瓶中花园带来截然不同的氛围,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深受启发。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作者个人创作心得的分享,这些真挚而感人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在制作每一个瓶中花园时所付出的耐心、细心和爱心。这种情感的传递,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学习技巧,更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更多的热爱和希望。
评分《微型瓶中花园》这本书,从拿到手的第一眼起,就被它精致的封面设计所吸引,那是一种淡淡的、带有复古气息的绿意,仿佛能透过纸页闻到泥土的芬芳。我一直对园艺有着朦胧的好感,但现实中我家的阳台空间有限,而且我担心自己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打理那些大型的植物,总是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偶然间在书店看到这本书,被“微型瓶中花园”这个概念深深打动了。它似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将我对绿色的渴望与现实的限制巧妙地结合起来。书中的图片展示了那些小巧精致的玻璃容器里,各种苔藓、蕨类、多肉植物以及一些奇异的小型观叶植物,它们被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充满生命力的小小世界。我尤其被那些利用旧物改造的花园景象所吸引,比如用废弃的玻璃罐、旧鱼缸,甚至是精致的灯泡,都能被赋予第二次生命,变成承载绿色梦想的容器。这种变废为宝的创意,不仅环保,更充满了艺术家的灵感。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园艺技巧,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我常常会想象,在某个闲暇的午后,端着一杯热茶,静静地欣赏着瓶中花园里那一抹生机勃勃的绿色,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治愈。它让我意识到,即使在最有限的空间里,我们依然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小小绿洲,让生活多一份诗意和情趣。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是关于植物的种植和养护,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传递,一种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精神体现,让我对“微型”的力量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微型瓶中花园》这本书,在我心中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一直对那些微观的、精致的美物有着特别的偏爱,而这本书,正好将我的这种偏爱与我对生命的热爱完美地结合了起来。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它们用最简洁的线条、最纯粹的色彩,勾勒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尤其被那些利用废弃物品改造的创意所打动,比如旧的灯泡、玻璃瓶、甚至是精美的茶杯,都能在作者的巧手中,变成承载绿色梦想的奇妙容器。这种变废为宝的理念,不仅体现了作者的环保意识,更彰显了他非凡的创造力。我了解到,原来我们身边看似无用的物品,经过一番巧妙的设计,就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点缀我们生活的美好存在。书中对苔藓和蕨类等小型植物的介绍,也让我对这些“不起眼”的植物刮目相看。它们虽然渺小,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在微小的空间里,也能展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与自然的亲密对话,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发现了那些隐藏在平凡之中的不凡之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