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汇编 食品、化妆品检验卷 兽药残留物检测方法(上)
定价:209.00元
作者:国家认证认监督管理委员会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066668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26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卷为食品、化妆品检验卷,收集了截至2011年7月1日批准发布的食品、化妆品检验方面行业标准1030项。食品、化妆品检验卷分为食品检验规程分册,食品检测通用方法、感官评审和一般理化检测方法分册,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分册,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分册,生物毒素和有机污染物残留检测方法分册,生物污染物检测方法分册,无机元素和放射元素及其他检测方法分册,化妆品检验方法分册。
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分册分为(上)和(下)。本书为兽药残留检测方法(上)。
目录
SN/T 0127—2011 进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和六氯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气相色谱质谱法
SN 0197—1993 出口肉中喹乙醇残留量检验方法
SN 0199—1993 出口肉中甲砜霉素残留量检验方法
SN 0207—1993 出口肉中丙硫咪唑残留量检验方法
SN 0208 1993 出口肉中十种磺胺残留量检验方法
SN/T 0212.1—1993 出口禽肉中二氯二甲吡啶酚残留量检验方法液相色谱法
SN/T 0212.2—1993 出口禽肉中二氯二甲吡啶酚残留量检验方法 甲基化气相色谱法
SN/T 0212.3 1993 出口禽肉中二氯二甲吡啶酚残留量检验方法丙酰化气相色谱法
SN 0216—1993 出口禽肉中尼卡巴嗪残留量检验方法
SN 0221—1993 出口禽肉中磺胺甲氧嘧啶、磺胺喹*啉残留量检验方法
SN 0276—1993 出口禽肉中氨丙嘧吡啶残留量检验方法薄层色谱法
SN 0282—1993 出口禽肉中乙氧喹残留量检验方法荧光光度法
SN 0283—1993 出口禽肉中二氯二甲吡啶酚残留量检验方法 乙酰化一气相色谱法
SN 0284—1993 出口禽肉中癸氧喹酯残留量检验方法荧光法
SN 0289—1993 出口禽肉中二甲硝咪唑残留量检验方法
SN 0295—1993 出口禽肉中杆菌肽残留量检验方法杯碟法
SN 0335—1995 出口鳗鱼中吡咯嘧啶酸残留量检验方法
SN 0349—1995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左旋咪唑残留量检验方法气相色谱法
SN 0498v1995 出口肉类中磺胺问二甲氧嘧啶残留量检验方法
SN 0501—l995 出口禽肉中拉沙里菌素残留量检验方法
SN 0531—1996 出口肉品中育畜磷残留量检验方法
SN 0536—1996 出口肉品中卡那霉素残留量检验方法杯碟法
SN/T 0538—2010进出口肉品中螺旋霉素残留量检测方法 杯碟法
SN 0540—1996 出口肉品中柱晶白霉素残留量检验方法杯碟法
SN 0607—1996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噻苯哒唑残留量检验方法
SN 0638—1997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苯硫苯咪唑残留量检验方法
SN 0641—1997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丁烯磷残留量检验方法
SN 0643—1997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溴氯常山酮残留量检验方法
SN 0646—1997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新霉素残留量检验方法液相色谱法
SN 0650—1997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伊维菌素残留量检验方法液相色谱法
SN 0664—1997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雌二醇残留量检验方法放射免疫法
SN 0665—1997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雌三醇残留量检验方法放射免疫法
SN 0666—1997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竹桃霉素残留量检验方法杯碟法
SN 0668—1997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粘菌素残留量检验方法杯碟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超我的预期,尤其是在处理那些非常规或突发性检测任务时。我曾面临一个需要快速确定某种新型添加剂在进口原料中残留情况的挑战,手头资料零散且过时。如果当时有这本汇编,特别是其中关于“检测方法的适用性验证”那部分内容,我想整个工作流程会顺畅许多。它对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分析,虽然是宏观层面的概述,但却能为一线人员提供快速决策的依据,避免了在紧急关头盲目套用不适用方法的陷阱。此外,我注意到,对于一些历史悠久的标准,它也保留了必要的修订说明,这种对历史脉络的尊重,使得读者能够追溯检测技术的发展轨迹,从而更好地理解现有标准的合理性。这种兼顾历史深度和现实操作强度的编排方式,是很多新出版的行业参考书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评分这本书的体量和内容深度,让我感觉它更像是一套体系构建的蓝图,而不是一本简单的操作手册。它所涵盖的范围之广,从基础的理化性质检测到复杂的生物标志物分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闭环。我个人对其中涉及的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章节格外感兴趣,它们不仅涉及方法学本身,还延伸到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仪器校准的频率要求,这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资质维持。这种从微观操作到宏观管理的全面覆盖,体现了监管机构对整个行业高标准、严要求的决心。对于正在筹建或升级检验实验室的管理者而言,这本书无异于一份现成的、经过国家权威认证的“基建指南”。它不张扬,但其内在的知识密度和体系化的构建逻辑,足以让任何一位致力于提升检验水平的专业人士感到物有所值,甚至会让人产生持续研读和深入研究的冲动。
评分我个人在工作中对标准化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达到要求”的层面,但阅读这本汇编后,视角被拓宽了许多。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深层次地解释了“为什么必须这么做”。例如,在提及某些特定残留物的最高限量设定依据时,虽然没有直接引用毒理学报告的全文,但那种基于风险评估的论述角度,清晰地传达了制定标准的谨慎态度。我注意到,这本书的编纂团队在术语的统一性上做得非常出色,无论是“检出限”还是“确证性分析”,用词都高度一致,这极大地减少了因理解偏差而导致的实际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对于我们这些经常需要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数据比对的人员来说,这种标准化的语言体系是高效协作的基石。它仿佛是一本无声的导师,在你准备进行复杂分析时,默默地提醒你每一步操作背后的科学逻辑和法律要求。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充满了专业气息,深蓝色的主色调让人感到沉稳可靠,特别是标题部分的字体选择,既清晰易读又带着一丝严谨的学术感。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法规汇编,但翻开扉页后,那种按捺不住的求知欲就被激发了。虽然我主要关注的是食品安全领域的新技术应用,这本书的“兽药残留物检测方法(上)”这一部分,虽然不是我的核心业务,但其详尽的步骤描述和对仪器操作的精准要求,让我对整个检验检疫体系的严密性有了更深的理解。那种对每一个细节的把控,从样品前处理到最终结果的确认,都体现了国家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色谱分离技术在复杂基质中应用的部分,文字描述的逻辑性极强,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特定方法的同行,也能从中摸索到入门的路径。可以预见,对于一线检验人员来说,这本汇编将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其权威性不言而喻,远超那些零散的电子版资料,纸质版的检索和标记也更为方便实用。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着实令人赞叹,厚实的纸张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分量感”,这对于动辄需要查阅数百遍的专业书籍来说至关重要。我试着在不同光线下翻阅了其中关于化妆品原料安全评估的章节(尽管我主要关注食品),其印刷的清晰度让人印象深刻,即便是那些密集的图表和化学结构式,也展现出极高的分辨率,这在依赖精确数据的行业中是不可或缺的品质。更让我欣赏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标准条款,而是将不同卷册(如食品、化妆品、兽药)之间的交叉引用做得非常巧妙。虽然我手头只有“兽药残留物检测方法(上)”这一册,但通过索引的指引,我可以清晰地勾勒出整个检验体系的框架,这对于理解不同部门间的协调工作至关重要。它提供的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张相互连接的知识网络,这对于进行跨领域研究的学者或者希望全面提升的质检工程师来说,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