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DSP基礎理論與工程實現
定價:28.00元
售價:19.6元,便宜8.4元,摺扣70
作者:陶風,羅白鈴
齣版社:國防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6-01
ISBN:9787118045062
字數:
頁碼:24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共分為兩個部分,即DSP的基礎理論和DSP的工程實現。在部分中,講述DSP係統實現的理論基礎,即序列、時域離散綫性係統和傅裏葉變換、Z變換的概念。考慮到快速傅裏葉的廣泛應用,在這一部分,對此也有講授。後3章講述的是濾波器的設計及其誤差問題,這些知識很有使用價值。在第二部分中,講述瞭DSP係統實現的硬件基礎,即DSP的構造,在概述瞭常用的幾種芯片之後,以TMS320C54x為例,較為詳細地分析瞭現今DSP的結構特點。本書比較適閤通信、微電子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本科、專科生使用,也可供科研人員查閱。
本書在DSP理論的內容安排上花費瞭一些心思。市麵的大部分DSP教材,通常隻講解數字信號處理的基礎理論,或者隻講解DsP芯片的結構和使用,忽略瞭兩者的銜接。本書在詳細講解瞭DSP基礎理論之後,緊接著就概述瞭現今使用較多的幾款芯片,並以TMS320C54x為例,分析瞭DSP芯片的結構特點。總的來說,考慮到係統設計理論的完善也絕非一兩本書可以做到的,本書講授的不是DSP係統的完整設計流程,而隻作為DSP初學者由入門到深入,利用芯片製作係統的過渡用書。讀者若需要深入學習,還需要研究DSP芯片的軟件設計以及一些DSP係統的實例。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DSP基礎理論與工程實現》的讀後感,真是讓人五味雜陳。我首先要說的是,這本書的理論深度是毋庸置疑的,作者對數字信號處理的各個基本概念,比如傅裏葉變換、Z變換、濾波器設計等,講解得非常透徹和嚴謹。特彆是對於那些復雜的數學推導過程,書中用瞭大量的篇幅去解釋每一步的邏輯和物理意義,這對於一個想紮實掌握DSP核心理論的初學者來說,無疑是一座寶庫。我記得我花瞭很長時間去啃那些關於離散時間信號分析的部分,但最終的收獲是巨大的。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會這樣”。不過,正如書名所暗示的,雖然理論部分十分紮實,但在工程實現層麵上,我感覺可以有更多的著墨。比如,在實際的硬件平颱上進行優化、代碼的效率提升、實時係統的設計考量等方麵,雖然有提及,但不夠深入,更像是一個宏觀的概覽,而非手把手的指導。對於想把理論立刻轉化為實際産品的工程師來說,可能還需要結閤其他的實踐資料來補充。總的來說,這本書是理論學習的基石,但如果想成為一個全棧的DSP工程師,這隻是旅程的第一步。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本嚴謹的教科書,而非一本麵嚮工程實踐的參考手冊。作者的學術背景在這本書中體現得淋灕盡緻,行文風格非常規範,邏輯清晰得讓人找不到任何可以挑剔的語法錯誤。它詳盡地介紹瞭從基礎概念到高級算法的完整脈絡,特彆是關於有限衝擊響應(FIR)和無限衝擊響應(IIR)濾波器的設計方法,講解得非常細緻,各種窗函數和頻率采樣法的優劣對比,都分析得麵麵俱到。我尤其欣賞的是它在論述過程中,總是會追溯到最基本的數學定義,確保讀者不會被那些抽象的公式所迷惑。但問題在於,它似乎過於專注於“完美”的理論模型,而忽略瞭現實世界中信號的“不完美性”。比如,在處理噪聲、量化誤差或係統非綫性時,書中的方法往往是假設理想條件下的最優解。對於實際應用場景,比如通信係統中的載波恢復或者雷達信號處理中的雜波抑製,這本書提供的理論框架非常有用,但如何將這些框架適配到有資源限製的嵌入式係統上,書中介紹得比較少。這種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鴻溝,是很多讀者,包括我在內,在學習初期都會感到睏惑的地方。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整體評價是:這是一部紮實的理論奠基之作,它成功地將復雜的DSP原理係統化、條理化,是任何嚴肅學習者案頭不可或缺的參考書。它的價值在於構建一個堅不可摧的理論基礎,讓你能夠理解所有DSP算法背後的數學邏輯和物理含義。但是,如果你的目標是直接上手一個商業項目,並要求在最短時間內産齣可運行的代碼,那麼這本書可能不是最高效的選擇。它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消化吸收,並主動去彌補工程實現方麵的經驗鴻溝。比如,書中對量化噪聲的討論雖然存在,但對於如何使用定點運算來高效處理這些噪聲,並進行必要的溢齣檢測和處理的細節,可以更加豐富。這本書教會瞭我們“如何思考”,而不是“如何操作”。它的深度遠超大多數入門讀物,但這份深度也要求讀者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和足夠的學習耐心。總而言之,它更適閤在校學生或希望深化學術研究的專業人士。
評分作為一本工具書,我期望它能在查找特定算法實現細節時提供即時幫助,但這本書更傾嚮於係統性的知識傳授。它的語言風格非常學術化,引經據典,引用瞭大量經典文獻的觀點,這保證瞭內容的權威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犧牲瞭閱讀的流暢性。我記得有一次我急需查找一種特定的IIR濾波器設計參數如何根據特定頻率響應進行調整,書中雖然涵蓋瞭相關理論,但找到具體的工程實現步驟卻需要花費一番功夫去梳理和串聯不同章節的知識點。它更像是一本幫助你建立完整知識體係的“武功秘籍”,而不是一本可以隨時翻閱的“工具箱”。此外,書中對軟件工具鏈的依賴性描述較少,比如如何高效地使用MATLAB、Python或者特定廠商的DSP開發環境來進行仿真和驗證,這方麵的內容可以做得更具體一些。畢竟,在現代工程中,工具的使用效率往往決定瞭項目進度的快慢。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精妙,它遵循瞭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從離散時間信號的錶示,到變換域的分析,再到濾波器的設計與實現。這種循序漸進的編排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麯綫的陡峭程度。對於我這種非科班齣身,但對DSP有濃厚興趣的人來說,這種組織方式簡直是福音。我喜歡它在每一章節末尾設置的總結和思考題,這些題目往往能引導讀者去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而不是簡單地記住公式。例如,關於功率譜密度的估計,書中不僅介紹瞭經典的周期圖法,還涉及到瞭更先進的譜估計技術,這讓我對信號的頻域特性有瞭更全麵的認識。然而,我發現書中對某些新興的DSP應用領域覆蓋得不夠充分。比如,現代的機器學習在信號處理中的應用,或者在物聯網(IoT)邊緣計算節點上部署低功耗DSP算法的技巧,這些前沿內容在書中幾乎沒有涉及。這使得這本書的內容略顯經典化,雖然其核心理論永不過時,但對於追求“與時俱進”的工程師來說,可能需要補充一些關於現代工具鏈和新算法的知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