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三七資源與育種學
定價:88.00元
作者:金航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030571687
字數:
頁碼:173
版次:3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三七資源與育種學》在總結編者多年來的科研成果和外新資料的基礎上,全麵係統地論述三七及其近緣種的資源學和育種學研究。《三七資源與育種學》考證瞭三七原植物及用藥曆史,闡述瞭三七的係統分類學和分子生物學基礎,對三七的種質資源分布現狀、種質資源保護及係統評價以及三七的品種選育均進行瞭細緻的敘述。
目錄
目錄
序言一
序言二
總前言
前言
章 三七資源概論 1
1.1 三七的原植物考證 1
1.2 三七的用藥曆史 4
參考文獻 5
第2章 三七的係統分類學 7
2.1 三七形態分類 8
2.2 三七化學分類 9
2.3 三七細胞學及分子生物學分類 10
2.3.1 三七細胞學 10
2.3.2 三七分子鑒定與分類 12
2.4 三七及其近緣植物的係統進化 13
參考文獻 16
第3章 三七的分子生物學基礎 20
3.1 三七總皂苷生物閤成與關鍵酶調控 20
3.1.1 三七皂苷生物閤成途徑 SS、DS基因的剋隆和調控研究 20
3.1.2 由RNAi介導CAS基因沉默對三七皂苷閤成影響 28
3.1.3 調控三七皂苷生物閤成轉錄因子的剋隆與功能研究 36
3.1.4 調控三七皂苷生物閤成PnbHLH1轉錄因子的功能研究 40
3.2 三七抗病基因的分離與分析 45
3.2.1 三七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製蛋白基因的剋隆及錶達分析 45
3.2.2 三七幾丁質酶基因PnChi-1的剋隆及錶達特性分析 49
3.2.3 三七及屏邊三七PR1基因剋隆 52
3.2.4 三七NAC轉錄因子基因PnNAC1的剋隆及錶達特性分析 59
參考文獻 63
第4章 三七的種質資源分布現狀 65
4.1 三七及其近緣種資源狀況調查 65
4.1.1 三七資源狀況調查 66
4.1.2 三七近緣種資源狀況調查 68
4.2 三七及其近緣種資源分布現狀 70
4.2.1 三七資源分布現狀 70
4.2.2 三七近緣種資源分布現狀 71
4.3 三七及其近緣種資源收集 76
4.3.1 三七及其近緣種資源收集情況 76
4.3.2 三七種質資源收集的思路及建議 81
參考文獻 82
第5章 三七的種質資源保護 84
5.1 三七及其近緣種繁育生物學研究 84
5.1.1 三七的繁育生物學特性 84
5.1.2 三七近緣種繁育生物學特性 93
5.1.3 三七及其近緣種的繁育特性 98
5.2 三七及其近緣種種子生物學研究 98
5.2.1 三七種子生物學特徵 99
5.2.2 三七近緣種種子生物學特徵 102
5.3 三七及其近緣種種質資源保存及保護研究 105
5.3.1 三七及其近緣種的種質資源保存方法和現狀 105
5.3.2 三七及其近緣種的種質資源保護策略 108
參考文獻 109
第6章 三七種質資源的係統評價 113
6.1 三七及其近緣種資源的遺傳多樣性評價 113
6.1.1 三七種質資源的遺傳多樣性評價 114
6.1.2 三七近緣植物的遺傳多樣性評價 117
6.2 三七及其近緣種資源的錶型性狀評價 121
6.2.1 三七錶型性狀評價 122
6.2.2 三七近緣植物錶型性狀評價 124
6.3 三七及其近緣種資源的品質評價 126
6.3.1 三七及近緣種品質評價方法的研究 127
6.3.2 三七不同産地皂苷的差異研究 129
6.3.3 三七不同變異類型中皂苷的差異研究 131
6.3.4 三七及近緣種皂苷差異分析 132
6.4 三七及其近緣種資源的抗逆性評價 138
6.4.1 三七抗病性評價研究 138
6.4.2 三七抗旱性評價研究 139
6.4.3 三七抗寒性評價研究 140
6.4.4 三七及近緣種的抗逆性研究 142
參考文獻 142
第7章 三七的品種選育 149
7.1 三七人工培育曆史及遺傳改良現狀 149
7.1.1 三七人工培育的曆史 149
7.1.2 三七選育現狀 150
7.2 三七的育種目標及育種思路 151
7.2.1 三七育種目標 152
7.2.2 三七育種思路 153
7.3 三七的育種技術研究 154
7.3.1 三七的係統育種研究 154
7.3.2 三七的雜交育種研究 156
7.3.3 三七的倍性育種研究 157
7.3.4 三七繁育分子水平研究 159
7.4 三七及其近緣種品種審定及新品種保護 165
7.4.1 三七品種‘文七 1號’ 165
7.4.2 珠子參品種‘雲和 1號’ 167
7.4.3 珠子參品種‘雲和 2號’ 169
7.4.4 珠子參品種‘雲和 3號’ 170
參考文獻 171
彩圖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三七資源與育種學》這本書,從一個讀者的角度來看,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其內容的實用性和前瞻性。書中不僅詳細介紹瞭當前三七資源的開發利用現狀,更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瞭展望。例如,在“三七新品種開發與應用前景”這一部分,作者列舉瞭許多成功的育種案例,並預測瞭未來三七在醫藥、保健品等領域的巨大潛力。我尤其注意到書中關於“三七種質資源保護”的論述,強調瞭建立健全種質資源庫和有效保護機製的重要性,這對於保障三七這一珍稀藥材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書中還提及瞭如何利用現代生物技術,例如組織培養和細胞工程,來快速繁殖優良三七品種,並提高其産量和品質,這些都讓我對三七産業的未來充滿瞭信心。對於任何對三七産業感興趣的從業者或研究者而言,這本書都提供瞭寶貴的指導。
評分從這本書中,我仿佛開啓瞭一段探尋三七奧秘的旅程。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三七的教科書,更像是一部關於三七發展史的史詩。書中追溯瞭三七的起源、在曆代本草典籍中的記載,以及其藥用價值的發現和演變過程。通過對古代醫傢和近現代科研成果的梳理,讓我深刻感受到三七在中華醫藥體係中的重要地位。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三七的神奇功效”的章節,雖然它不像一些科普讀物那樣通俗易懂,但其嚴謹的科學論證和大量的實驗數據,讓我對三七的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等功效有瞭更加科學客觀的理解。書中還探討瞭三七的生物學特性,如其對生長環境的特殊要求、生命周期的規律等,這些都為理解三七的種植和開發提供瞭基礎。我之前對三七的認識僅限於其作為一種名貴藥材,而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背後蘊含的豐富的科學研究和文化價值,這是一種全新的視角。
評分這本《三七資源與育種學》真是讓我眼前一亮!作為一名對中藥材頗感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係統介紹三七的書籍,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需求。書中對三七的野生資源分布、優良品種的選育、以及不同育種方法的優劣進行瞭深入淺齣的闡述。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野生資源部分時,不僅僅是簡單列舉産地,而是結閤瞭當地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土壤特性,甚至一些民間對三七生長習性的觀察和總結,這讓枯燥的地理信息變得生動而富有畫麵感。在育種部分,作者更是細緻地講解瞭雜交育種、誘變育種、以及近年來新興的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技術,並且配以大量的圖錶和案例,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大緻理解其原理和應用。例如,書中對不同三七品種在藥用成分含量、生長周期、抗病性等方麵的比較分析,為我將來可能接觸到的三七種植或研究提供瞭寶貴的參考。金航教授的專業知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在這本書中得到瞭充分的體現,讓我對三七這個神奇的植物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震撼,在於它所展現的三七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金航教授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不僅代錶瞭當前我國三七育種領域的頂尖水平,也為世界三七研究提供瞭寶貴的經驗。書中對不同地理區域三七資源的基因多樣性分析,讓我對三七的遺傳基礎有瞭更全麵的認識。我最感興趣的是關於“三七抗逆性育種”的章節,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培育齣能夠適應不同氣候條件、抗病蟲害能力強的三七品種,這對於解決三七種植中長期存在的瓶頸問題具有實際意義。讀到關於三七種子休眠機製的研究,讓我對植物的生命力有瞭新的感悟。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很高,內容詳實,對於想要深入瞭解三七科研領域的人來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書。
評分閱讀《三七資源與育種學》的過程,是一次知識的洗禮,也是一次思維的拓展。這本書的編排邏輯清晰,從宏觀的資源概況到微觀的遺傳育種技術,層層遞進,引人入勝。我特彆贊賞作者對“三七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綠色育種技術”的深入探討。在當前全球資源日益緊張的背景下,如何科學地開發和利用三七資源,避免過度采挖和環境破壞,書中給齣瞭許多富有建設性的建議。作者介紹瞭多種低毒、高效的育種方法,以及如何通過基因工程等現代技術,培育齣産量高、品質優、抗逆性強的三七新品種,這對於三七産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讀到關於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的部分,雖然有些專業術語,但通過作者的詳細解釋和圖例,我還是能理解其核心思想,即利用DNA信息來加速新品種的選育,這讓我看到瞭未來三七育種的無限可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