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五九炮对屏风马
定价:22.00元
售价:15.0元,便宜7.0元,折扣68
作者:金启昌 等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00937074
字数:
页码:312
版次:1
装帧: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五九炮对屏马是人们喜爱并常常付诸实践的一种大路布局,它萌芽于五十炮盛行的五十年代,和五八、五六炮竞相发展。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先手“四炮”布局中它发展迅速,在进攻屏风马上渐趋。《五九炮对屏风马》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五九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五九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左马盘河、五九炮过河车对屏风马补士上象、五九炮对河车对屏风马两头蛇等。
章 五九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共26局)
局 炮打中卒对进左马(1)
第2局 炮打中卒对进左马(2)
第3局 肋车捉炮对炮打三兵(1)
第4局 肋车捉炮对炮打三兵(2)
第5局 肋车捉炮对炮打三兵(3)
第6局 肋车捉炮对炮打三兵(4)
第7局 肋车捉炮对左炮进一
第8局 肋车捉炮对退炮打车(1)
第9局 肋车捉炮对退炮打车(2)
0局 肋车捉炮对退炮打车(3)
1局 肋车捉炮对退炮打车(4)
2局 肋车捉炮对退炮打车(5)
3局 肋车捉炮对退炮打车(6)
4局 肋车捉炮对退炮打车(7)
5局 双车过河对进左马
6局 回窝心马对进左马(1)
7局 回窝心马对进左马(2)
8局 回窝心马对进左马(3)
9局 炮打边卒对进左马(1)
第20局 炮打边卒对进左马(2)
第21局 黑冲卒跃马
第22局 进中兵对右炮过河(1)
第23局 进中兵对右炮过河(2)
第24局 黑右炮过河
第25局 黑补象
第26局 黑高车保马
第二章 五九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左马盘河(共8局)
第27局 退车捉马对冲卒踏车
第28局 平车捉马对冲卒踏车(1)
第29局 平车捉马对冲卒踏车(2)
第30局 平车捉马对冲卒踏车(3)
第31局 出车捉炮对右炮过河
第32局 出车牵炮对伸炮压车
第33局 出车捉炮对高右炮
第34局 平车捉马对缩右炮
第三章 五九炮过河车对屏风马补士上象(共4局)
第35局 进中兵对炮车过河
第36局 进中兵对右炮过河平炮兑车
第37局 出车捉炮对右炮过河
第38局 跳马对补象
……
这部书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从封面到内页的排版,都透露出一种沉稳而又不失典雅的气质。尤其是纸张的选择,手感温润,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让人感到疲惫。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章节标题上的匠心独运,每一个标题都像是为即将展开的内容设置了一个悬念的门槛,引人入胜地将读者带入那个特定的对局场景。阅读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对棋局细节的把握近乎苛刻,无论是具体的行棋路线,还是背后的战略意图,都阐述得淋漓尽致。对于初学者来说,书中详尽的注解无疑是宝贵的指引,它不仅仅是告诉“该怎么走”,更深层次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么走”,这对于构建扎实的棋理至关重要。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棋手,那些精妙的变招和深入的局面分析,则提供了突破现有瓶颈的绝佳视角。作者的文字功底扎实,叙事流畅,即便是复杂的棋谱分析,也能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将其剖析得井井有条,读来毫不晦涩。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棋谱,不如说是一部对中国象棋艺术的精深探讨,值得反复摩挲品味。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阅读体验角度来说,这部作品的深度和广度是令人惊叹的。它成功地在学术的严谨性和大众的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我发现,即便是不直接进行实战演练,仅仅是沉浸在作者构建的逻辑世界里,本身也是一种极大的享受。书中对开局的演化历程进行了梳理,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当前主流布局的合理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没有回避那些曾经被认为是“死局”或者“平局”的复杂情况,而是用更现代的眼光去重新审视,挖掘出其中蕴含的微弱优势或潜在转机,这体现了一种批判性的学术精神。读完一遍后,我立刻做了笔记,标记出那些我认为最能引发我思考的段落。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逻辑链条环环相扣,没有丝毫的跳跃感,让人可以完全信任作者的引导。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可供长期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绝对是棋类爱好者的案头必备之选。
评分我收到书的那天,就迫不及待地翻阅了。这本书的文字节奏掌握得非常好,起承转合自然流畅,一点也不拖沓。作者在描述那些紧张的残局对抗时,文字的张力十足,让人读到关键时刻忍不住屏住呼吸,仿佛身临其境地参与了那场智力的角力。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不仅分析了成功破局的路径,还深入探讨了“为什么会输”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只知道某一步是“好棋”,但这本书却能告诉你,是什么样的思维误区导致了另一方的失利,这种反向教学往往比正面指导更加深刻有力。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招法,更重要的是一种面对复杂局面时应有的沉着和分析框架。书中穿插的一些关于棋手心理状态的描写,也十分精彩,让人理解到,顶尖对决中,心态的稳定往往是决定胜负的隐形因素。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思维工具箱,而不是一堆零散的工具。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传统的棋理书籍抱有一丝保留,总觉得内容可能会偏向陈旧或者过于教条化。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并非仅仅停留在对经典定式的机械罗列,而是巧妙地融入了现代的实战思考。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看似古老的招法,重新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势”的解读,它超越了单纯的子力对比,深入探讨了行棋空间、主动权以及心理博弈的微妙之处。书中的案例选择非常具有代表性,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风格棋手的对局,这使得整本书的视野非常开阔,避免了“一言堂”的局限性。每走完一局棋,我都忍不住合上书本,在脑海中重新推演几遍,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是阅读其他棋书难以体会的。作者对局面的判断极其精准,总能在关键节点指出最容易被忽略的陷阱和机会点,真正做到了防患于未然,进攻于无形。这是一本能真正提升棋手“棋感”的力作,推荐给所有追求进阶的爱好者。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在这个充斥着花哨设计和眼花缭乱配图的时代,它选择了一种回归本质的美学——简洁、留白充足、重点突出。这让阅读过程变得非常专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棋盘和文字的逻辑推演上。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的严谨性令我印象深刻。例如,对于某些关键着法的历史演变,作者都有所提及,这不仅增加了知识的厚度,也让读者对这一流派的形成有了更立体的认识。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讨论进攻路线时,总会同时兼顾防守的对策,体现了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阅读过程中,我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棋手坐在身侧,耐心地为你剖析每一步棋背后的深层含义,而不是冷冰冰地下达“指令”。这种温和而坚定的引导,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动力。我甚至会尝试将书中的一些理论应用到自己的实战中,收获颇丰,每一次实战后的复盘,都会更加印证书中的精辟论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