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田信著的《东欧亚海域史列传/海上丝绸之路 研究丛书》创造的“东欧亚”概念,范围包括“日本 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五大海和与它们相连接 的陆地、岛屿”,若使用世界地理用语,则包括东北 亚、中亚、东亚以及东南亚和印度的一部分。本书展 现了别样的历史人物风采,选取曾经活跃在东欧亚海 域世界的足利义满、郑和、王直、郑成功、陈弘谋、 威廉·渣甸六位主要历史人物的列传。
绪论
第一节 海域史列传的写作缘起
第二节 从事实到事件
**部 本书结构
第一章 基本理论
第一节 历史系统论
第二节 人格
第三节 人格标识
第四节 作为标识的本名
第二章 东欧亚下的中国
第一节 大陆的东欧亚
第二节 东欧亚的历史
第三节 海洋的东欧亚
第四节 东欧亚海域史的时代划分
第二部 朝贡体制
第三章 足利义满(≠源义满)
第一节 义满的标识
第二节 源义满生活的时代
第三节 致明朝皇帝的书简
第四节 “海内无虞”
第五节 朝贡的实态
第六节 朝贡贸易
第七节 义满的构想
第四章 郑和(≠马和)
第一节 郑和生活的时代
第二节 石碑之谜
第三节 郑和的标识
第四节 从穆斯林少年到郑和
第五节 立碑理由
第六节 远征南中国海域
第七节 远征目的
第八节 石碑的秘密
第九节 当代郑和形象
第三部 海洋王国
第五章 王直(≠王锃)
第一节 16世纪的海域世界
第二节 王直的登场
第三节 读《王直上疏》
第四节 王直的标识
第五节 贩卖**的海洋商人
第六节 没有宣战布告的战争
第七节 构想的幻灭
第八节 当代王直形象
第六章 郑成功
第一节 海域动向
第二节 郑成功的生涯
第三节 郑森的布告
第四节 郑森的贸易组织
第五节 海上活动
第六节 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对决
第七节 海洋王国的建设
第八节 未完成的海洋王国
第九节 海洋王国的终结
第四部 互市体系
第七章 陈宏谋(≠陈弘谋)
第一节 关于本名
第二节 对海域世界华人的应对策略
第八章 威廉·渣甸
第一节 渣甸计划书
第二节 情报搜集
第三节 成为绅士之路
结论
译后记
终于读完了这套《东欧亚海域史列传/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的几本,心情颇为激动。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部历史著作,不如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宏大叙事。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航海家,带领我们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扬帆起航,去探索那些曾经繁荣昌盛又逐渐湮没的海上贸易路线。我尤其被书中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商人角色的刻画所吸引。他们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易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技术的交流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格局的塑造者。书中对细节的把握令人惊叹,从不同港口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到当时商船的建造技术、导航方法,再到商品的种类、交易的规则,乃至海盗的活动和应对策略,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香料气息,听到市场里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感受到海风拂过脸颊的凉意。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古代航海图的讨论,那些看似简单的线条和符号,背后却蕴含着先民们无数次的探索和经验的积累,是他们征服自然、连接世界的智慧结晶。这本书真的让我对“海上丝绸之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几行字,而是鲜活的历史画卷,充满了人性、智慧和冒险精神。
评分这套《东欧亚海域史列传/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带来的震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更加立体、动态的古代世界。以往我们阅读史书,往往更关注陆地的王朝更迭、战争风云,而这本书则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了蔚蓝的海洋,揭示了海洋在塑造文明、连接国家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作者在梳理东欧亚海域漫长历史的同时,巧妙地将海上贸易、文化交流、技术传播等多个维度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影响的论述。海上的贸易不仅带来了财富,更带来了思想、信仰、艺术和生活方式的碰撞与融合。比如,佛教如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又如何在中国本土化,最终影响了整个东亚文化圈;波斯的地毯、阿拉伯的香料、中国的丝绸瓷器,又是如何在遥远的国度被人们所珍爱和模仿。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无数次的连接和互动,在交流中学习,在借鉴中创新。这种跨文化的视角,对于当下全球化时代的我们,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评分阅读《东欧亚海域史列传/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品味一坛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我尤其欣赏书中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史料运用。作者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大量的考古发现、文献资料、民间传说,甚至是海外的史书记载,来构建其论述的框架。每一次结论的提出,都伴随着详实的证据支撑,让人信服。例如,在探讨早期航海技术时,书中列举了大量关于古代船只的考古证据,详细分析了不同时期船体结构、帆装设计、操舵方式的演变,以及这些技术进步如何影响了航行的范围和安全性。这种实证性的研究方法,使得这本书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充满了知识性。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历史细节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我从中了解到,古代的航海者们并非我们想象中那般落后,他们凭借着对自然规律的敏锐洞察和不懈的探索精神,创造了辉煌的航海文明。这本书让我对古代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东欧亚海域史列传/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丛书》所提出的观点和视角,对于理解我们当下的世界,有着独特的价值。书中关于海上贸易网络如何促进区域稳定和经济繁荣的论述,以及对于海上通道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的分析,都与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息息相关。作者并没有局限于历史的叙述,而是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引发我们对现实世界的思考。我尤其认同书中关于“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正是这种跨国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生动例证。在一个日益互联互通的世界里,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历史,以及海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繁荣的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本书让我跳出了狭隘的地域视野,以更广阔的胸怀去审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评分这套《东欧亚海域史列传/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丛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所展现的“人”的故事。书中的航海家、商人、水手、士兵,甚至是一些默默无闻的工匠,都鲜活地呈现在我眼前。他们有梦想,有追求,有辛劳,也有风险。我仿佛能听到远航前水手们为祈求平安而唱的歌谣,感受到商人们在谈判桌上的智慧与博弈,体会到海盗出没时人们的恐惧与无奈。书中对一些关键历史事件的解读,也往往从人物的视角出发,使得事件的发生更具人情味和戏剧性。比如,在描述一次重要的贸易航线开辟时,书中详细描绘了那位关键人物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最终取得成功时的喜悦。这种聚焦于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交织的叙事方式,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满了温度和情感。读完之后,我不仅增长了见识,更对那些为连接世界做出贡献的人们充满了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