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自畫像:大師的自拍
定價:48.00元
售價:30.7元,便宜17.3元,摺扣63
作者:逸白
齣版社:鷺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4591218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24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顔值高又有範兒的另類藝術史本書精選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揚.凡.艾剋、卡拉瓦喬、委拉斯開茲、真蒂萊斯基、勒布倫夫人、珂勒惠支、弗裏達.卡羅、丟勒、倫勃朗、凡.高、畢加索等大師160餘幅經典的自畫像,用活潑生動的語言再現大師們“自拍”作品産生的背景、過程,以專業眼光解讀其時代精神、藝術密碼。既有趣又好看,值得一讀。2.160 餘幅經典自畫像,破解一個個“達.芬奇密碼”作者用活潑生動的語言再現大師們“自拍”作品産生的背景、過程,以專業眼光解讀其時代精神、藝術密碼。形形的畫傢自畫像構成藝術史上非常迷人的一部分,本書把這一部分擷取齣來,成為一部可以“悅讀”的另類藝術史。好看好玩的不光是藝術八卦還有大師們的靈與肉、潮與騷。3. 裝幀設計精美精美的設計和印製再現大師作品的藝術之美,讓人心動,值得珍藏。
內容提要
目錄
章
從自畫到自拍,自畫像的前生今世 3
第二章
隱藏的自我 41
馬薩喬《納稅銀》43
拉斐爾《雅典學院》44
揚.凡.艾剋《阿諾菲尼的婚禮》46
提香《謹慎管理時間的寓言》50
卡拉瓦喬《美杜莎》52
卡拉瓦喬《手提歌利亞頭的大衛》54
委拉斯開茲《宮娥》57
第三章
女性藝術傢的自畫像 61
“繆斯”女神 —— 真蒂萊斯基 63
典雅貴婦 —— 勒布倫夫人77
黑白交響 —— 珂勒惠支 86
鏗鏘玫瑰 —— 弗裏達.卡羅99
第四章
自拍達人 111
記錄青春的五張自畫像 —— 丟勒 113
鍾情自我的倫勃朗122
傲嬌的雙子男 —— 庫爾貝136
麥田裏的守望者 —— 凡.高150
自我試驗 —— 畢加索166
結語 182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必須說,這本書的選材絕對是經過精心考量的。它不僅僅羅列瞭那些傢喻戶曉的大師作品,也包含瞭一些可能不太為人熟知,但同樣充滿驚喜的作品。這種“平衡”的處理,讓這本書既有權威性,又充滿瞭發現的樂趣。我經常會在書中偶然發現一些讓我眼前一亮的藝術傢,然後會主動去查閱更多關於他們的資料。這種“觸類旁通”的效果,是很多知識性讀物難以達到的。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容易親近,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學術術語,讀起來非常流暢。盡管內容相當專業,但它以一種非常民主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每一個熱愛藝術的人都能從中受益。每次翻閱,都感覺像是在與這些偉大的靈魂進行一次深入的交流,他們用他們的畫筆,他們的眼睛,他們的思考,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本書絕對是我書架上最珍藏的一本,也是我願意反復閱讀,並且推薦給所有熱愛藝術的朋友的佳作。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所帶來的那種“共鳴感”。雖然書中呈現的是幾百年前甚至幾百年前的藝術大師們的作品,但當你看著他們筆下那個與我們相似的麵孔時,你會突然意識到,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類的情感和對自我的追尋是多麼的相似。那些目光,有的深邃,有的迷茫,有的堅毅,有的溫柔,仿佛都穿越瞭時空,與你進行著無聲的對話。我經常會停留在某一幅作品前,反復琢磨畫中人的神態,試圖去解讀他們內心深處的想法。尤其是那些藝術傢為自己創作的肖像,更能感受到他們試圖錶達的自我認知,是自信、是睏惑、還是某種未盡的探索?這種感覺非常奇妙,仿佛你也在參與他們的創作過程,也在和他們一起審視自己的靈魂。書中對於每一幅畫的介紹雖然不是長篇大論,但都點到要害,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背景和藝術傢的創作意圖,為我打開瞭更深的解讀空間。這本書讓我有機會去“認識”這些藝術傢,不僅僅是他們作為藝術傢的身份,更是他們作為“人”的那一麵。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那是一種沉靜而又充滿力量的美。我尤其喜歡“自畫像”這三個字,它們不僅僅指嚮藝術作品本身,更暗示著一種自我審視和內心探索的旅程。而“大師的自拍”這個副標題,則賦予瞭作品一種現代感,讓人不禁聯想到當代人熱衷於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我,但這本書顯然不是那種膚淺的展示,而是藝術傢們用畫筆留下的深刻印記。我至今仍然記得第一次翻開它時的那種期待,仿佛要走進一個個鮮活的靈魂深處。書中的排版也非常講究,每一幅作品的呈現都恰到好處,既有足夠的空間感,又能讓你近距離欣賞到藝術傢細膩的筆觸和色彩運用。我特彆喜歡那種大開頁的設計,將畫作的震撼力完全釋放齣來,讓你仿佛置身於畫廊之中。而且,紙張的質感也很好,摸上去有一種溫潤的感覺,配閤著那些充滿生命力的色彩,閱讀本身就成瞭一種享受。我常常會在一個安靜的午後,泡上一杯茶,就著窗外的陽光,慢慢地翻閱,每一頁都帶給我新的驚喜和思考。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畫冊,它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些偉大靈魂最真實、最不設防的一麵。
評分我一直對藝術史上的肖像畫很感興趣,但很少有書能將“自畫像”這個主題如此集中地呈現齣來,而且是以如此高的品質。這本書的內容安排我覺得非常精妙,它似乎有意地將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藝術傢並置在一起,讓你有機會去比較他們處理同一主題的異同。比如,你會看到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傢嚴謹的寫實,以及他們對於理想化美的追求;接著又會轉到巴洛剋時期那種戲劇性的光影和情感的張揚;再到印象派藝術傢對於瞬間光影的捕捉,以及他們對自我主觀感受的強調。這種跨越時空的對比,讓每一幅自畫像都仿佛有瞭更豐富的意義。它不僅僅是 artist的“ likeness”,更是 artist“ state of mind”的記錄。我尤其喜歡書中某些章節,會將同一位藝術傢在不同人生階段的自畫像放在一起,那樣的對比之下,你能清晰地看到他們心境的變化,人生的閱曆如何在他們的臉上刻下痕跡,又是如何影響他們的創作。這種“時間”的維度,在這本書裏被展現得淋灕盡緻。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是讓我意識到“自我”的錶達可以有多少種可能。我們常常以為自畫像就是簡單地畫下自己長什麼樣子,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明白,藝術傢們通過自畫像,可以探索的遠不止於此。他們可以用畫筆去解構自己的身體,去審視自己的內心,去錶達自己的社會身份,甚至是去挑戰傳統的性彆刻闆印象。有些自畫像簡直就像是一場視覺的哲學思辨,藝術傢們將他們對存在、對意義、對美的理解,都濃縮在瞭自己的形象之中。我特彆欣賞那種不是直接描繪自己的容貌,而是通過象徵性的手法,來錶達內心情感或思想的作品。這些作品的解讀難度雖然大一些,但一旦理解瞭,那種震撼和思考是無可比擬的。這本書讓我對“藝術”有瞭更寬廣的理解,它不再僅僅是技藝的展現,更是思想和情感的載體。我發現自己也開始思考,如果我來畫一張自畫像,我會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錶達“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