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摄影家梁惠湘作品集: | 作者 | 梁惠湘 绘 |
| 定价 | 50.00元 | 出版社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102020327 | 出版日期 | 1999-08-01 |
| 字数 | 页码 | 108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当下,在这世纪之交来临之际,人们正谈论着“信息高速公路”或“电脑上网”等时髦话题而唯恐落伍之时,一股怀旧之风在世界上悄然兴起。黑白艺术照,怀旧情调的黑白服饰,略显陈旧并与黑白为主色调的室内装饰和商品设计,纷纷成为都市生活优雅高尚的品位象征。 |
| 作者简介 | |
| 梁惠湘,我国知名的摄影活动家、摄影家。1930年4月出生于广东惠州,1949年参加工作,长期从事新闻、出版、摄影工作。曾任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广东分院院长,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和主席团成员,广东省群众文化专业人员高级职称评审委员。现为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广东华夏文化促进会理事.系美国摄影学会驻中国代表,美国纽约摄影学会高级会士、驻广东代表、意大利全国摄影联合会荣誉会员,马来西亚沙巴摄影家协会荣誉博学会士,香港国际幻影会荣誉博学会士,澳门摄影学会荣誉高级会士。梁惠湘曾在美国、香港、广东、辽宁、江苏、江西、福建、贵州等地举办摄影艺术作品展,作品被送往意大利、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台湾、香港、澳门展出并有获奖;多年来在全国及省级的影展影赛中担任评委或评委主任,并在1994年出版了《梁惠湘摄影文集》。梁惠湘努力开展对台、港、澳和日、意、美及东南亚的影艺交流。于1988、1993年策划并主持了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建会卅周年会庆和广东省国际摄影艺术节的大型国际性影艺交流活动,以影会友,有效地推动了外的影艺交流。梁惠湘在职期间领导协会工作班子探索走“以文养文”之路,建立经济实体发展摄影艺术事业,取得了使摄影界瞩目的成绩。1988年被授予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和广东省直宣传战线党员称号;1989年荣膺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全国摄影界设立的“首届摄影组织工作者奖——开拓杯奖”,被誉为“我国摄影界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标兵”,1992年国务院颁发证书批准其享受特殊津贴,以表彰他在文化艺术事业上做出的突出贡献。梁惠湘退休后,仍热衷于参加各项摄影活动,应邀参加许多影展、影赛、摄影画册出版等影艺学术交流。1995年出版了《梁惠湘摄影作品选》画册,1996年举办了《梁惠湘黑白摄影作品展》,1997年又再举办了《梁惠湘反转片摄影作品展》。一时成了传媒的新闻人物。今年他又在忙着筹划再出版这本摄影画册和文集,可谓退而不休了。《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大众摄影》等全国重要摄影报刊以及美国纽约、马来西亚沙巴和广东省电视报刊等海内外新闻媒体介绍了梁惠湘的事迹并评价了他的作品。 |
| 目录 | |
| 老树春深发新芽 1994年 江西 西风横扫树依然 1995年 新疆 岚烟托出松百态 1983年 黄山 黄山绝胜玉屏楼 1983年 黄山 梦笔生花烟云涌 1983年 黄山 庐山晨雾观飞瀑 1994年 江西 巉岩绝顶留倩影 1994年 江西 翠竹渔歌在兴坪 1981年 桂林 万里祥云逐长河 1986年 西藏 一伞点活古榕荫 1986年 广东 山头迷蒙山下雨 1995年 广东 修竹清流适泳游 1984年 广东 烟波荡漾日初开 1992年 泰国 黄山奇景飞来石 1983年 黄山 动观流云静观山 1983年 黄山 形如五指立峰前 1983年 黄山 松影似在画图中 1983年 黄山 云人深山藏万谷 1983年 黄山 山村起伏雾云中 1983年 尼泊尔 山村凝雾颓不流 1993年 尼白尔 山前屋宇接大荒 1993年 尼泊尔 白云横岭托古松 1995年 新疆 丛林河曲月亮湾 1995年 新疆 山光清晓净可媚 1993年 尼泊尔 星湖落日映楼台 1983年 广东 粤北山区林莽苍 1981年 广东 斜山飘雾农家近 1993年 尼泊尔 银装素裹树挂美 1991年 吉林 犁冬晒白备春耕 1995年 广东 炎炎酷热火焰山 1995年 新疆 育秧耘田春耕日 1994年 广东 加紧采秧赶春种 1982年 广东 白鹅成行清流边 1991年 江苏 绿林风车花千树 1991年 江苏 万里风波一镜收 1986年 广东 晒补拖网征海洋 1994年 福建 满园雕塑景生辉 1983年 意大利 人体雕塑罗马见 1983年 意大利 楼前黑裸美 1983年 意大利 大漠猎影壮歌行 1995年 新疆 雄威鼓队势如虹 1991年 陕西 笙歌曼舞变性人 1992年 泰国 按耳吊嗓瑶歌壮 1993年 广东 矫若游龙一艇先 1983年 意大利 昔日婴儿今壮汉 1958年 广东 孩童慕态莹屏前 1976年 广东 忍俊不禁漫画像 1983年 意大利 “隔靴搔痒”辘饥肠 1983年 意大利 莽莽大漠响驼铃 1995年 新疆 休闲马驹待征程 1985年 九寨沟 |
| 编辑推荐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当我拿到这本梁惠湘先生的作品集时,首先吸引我的是其独特的叙事方式。他似乎并不急于展现技巧的炫技,而是以一种更加内敛、沉静的笔触,描绘着他所观察到的世界。我感觉,他的作品里有一种非常强大的人文关怀,即使是拍摄景物,也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脉动和人文的温度。这种感觉尤其体现在他对人物肖像的捕捉上,那些眼神中流露出的故事,那些肢体语言传递出的情感,都让人忍不住去揣摩、去感受。英汉对照的设计,让我在品味这些深刻的影像时,更能借助文字去理解作者的匠心。有时候,一句简短的英文描述,却能瞬间点亮照片的深层含义,带来豁然开朗的体验。我特别欣赏他处理光线的方式,那种不经意的、自然的馈赠,在他的镜头下被放大,成为画面中最动人的元素。整本书的气质非常沉静,但沉静中又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艺术品。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对中国当代摄影的发展颇为关注,而梁惠湘先生的名字,在我脑海中早已是如雷贯耳。这套作品集,我算是期待已久。拿到手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首先,它在版式设计上就显得非常用心,每一张照片都得到了足够的空间来展示其魅力,而文字部分也恰到好处地与之呼应,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英汉对照的翻译,我尤其要提一下,它不仅是简单的字词转换,更能感受到译者在传达摄影师意境时的考量,力求在两种语言之间找到最佳的契合点。我被梁惠湘先生对细节的关注深深打动,无论是衣服的褶皱,还是人物脸上的细纹,都被他细腻地捕捉下来,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这本书不仅展示了精美的摄影作品,更像是一本日记,记录着作者对生活、对时代、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每次翻阅,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这正是优秀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
评分对于我这个从小就对艺术耳濡目染的人来说,看到一本真正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摄影集,是很难得的体验。梁惠湘先生的作品集,恰恰是这样一本让我惊艳的书。它并非那种流于表面的、追求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堆砌,而是透着一股沉甸甸的思考和情感。我常常在欣赏一幅画面的时候,会停下来,尝试去理解他选择这个角度、捕捉这个瞬间的意图。而英汉对照的设计,恰好为我提供了进一步解读的可能性。有时候,文字中透露出的诗意和哲思,更能让我与画面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我喜欢书中那种朴实无华的风格,没有过度的修饰,也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是用最真诚的镜头语言,去呈现他所看到的一切。这种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在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摄影集,更是一本关于“看”的哲学书。
评分这套梁惠湘先生的作品集,着实让我这个摄影爱好者惊喜不已。初翻开,就为那精致的装帧和出色的印刷质量所折服。影像的细节被完美地捕捉和呈现,无论是光影的细腻过渡,还是色彩的饱满质感,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更难得的是,它采用了英汉对照的形式,这对于我这样一个热衷于国际摄影交流,却又自觉英语不够精湛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阅读中,我不仅能沉浸在梁惠湘先生用镜头讲述的故事里,还能通过对照的英文文字,去理解他所捕捉的画面背后的意图和情感。这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语言的润泽。我尤其喜欢其中几幅描绘自然风光的作品,那种宁静致远的感觉,仿佛能将我带入其中,洗涤尘埃。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个精心雕琢的片段,串联起作者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我非常期待能在这个过程中,深入了解梁惠湘先生的摄影理念,以及他对中国摄影艺术的贡献,这套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其艺术世界的大门。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静谧的午后,捧着一杯热茶,慢慢品味一位老朋友的故事。梁惠湘先生的摄影作品,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它不喧哗,不张扬,却能直击人心。我特别欣赏他在处理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场景时,所展现出的非凡的艺术眼光。他总能从细微之处发现美,捕捉到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生命中最真实的瞬间。英汉对照的设计,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我能感受到,梁惠湘先生的作品,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语境下,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他对中国文化精髓的理解与传承,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世界公民的视野。这是一本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忘怀的书,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慰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