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沪深300股淘金
:36.00元
售价:24.5元,便宜11.5元,折扣68
作者:刘大军,唐鑫鑫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509613160
字数:350000
页码:3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2011年,A股市场有没有机会机会在哪里这是广大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答案是肯定的。2011年股市有机会,容易把握的机会在沪深300股中。
之所以这样认为,一方面是因为股市上涨已经兼具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另一方面是因为沪深300股已经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而且迎来历史性机遇。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已制订出完备的发展经济的规划,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向好,上市公司正迎来新的机会。世界经济已扭转始于2008年的颓势,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将出现较稳定的增长。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向好,这是A股市场上涨的天时。
打开各类股票指数的K线图,我们发现,A股已经跌出机会。
2010年1月4日,沪综指开盘于3289.75点,2010年12月31日收盘于2808.08点,下跌481.67点,跌幅l4.64%。
同期,沪深300指数以3592.47点开盘,以3128.26点收盘,下跌464.21点,跌幅l2.92%。
沪深300样本股的大多数个股与指数的运动方向相同,跌幅却远远大于指数。由于政策调控,房地产板块大幅下跌,直接引发金融板块下跌,继而引发建筑、钢铁等多个板块下跌。我们知道,金融和房地产板块是沪深300股权重大的两个板块,而且是整个A股市场权重大的板块。它们的下跌打击了投资者的做多热情,A股市场在2010年终以下跌结束。
这本书《沪深300股淘金》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将“淘金”这个概念具象化了。它并没有把投资描绘成一蹴而就的暴富神话,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矿工,带着我们深入到市场的“矿脉”中,一步步教我们如何辨别“富矿”和“穷矿”。书中并没有简单地告诉我们哪些股票是“金矿”,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淘金”的工具——各种分析方法。我尤其欣赏它对“价值投资”的深度解读,它并没有教你死板地套用公式,而是强调了对公司商业模式、竞争优势以及管理层素质的深入理解。书中通过对一些优秀公司的长期跟踪案例,展现了价值投资的魅力,以及它所需要的耐心和信念。同时,它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价值投资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在市场波动中坚持自己的投资原则。另外,书中对“风险控制”的强调,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分散投资,而是通过各种量化和非量化的方法,来评估和管理投资风险。这让我在追求收益的同时,也能更加从容地应对市场的变化。这本书的整体风格,是那种沉静而富有洞察力的,它不会给你灌输焦虑,而是引导你去独立思考,去发现属于自己的“金矿”。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沪深300股淘金》的期待值并没有那么高,毕竟市面上关于股市的书籍已经汗牛充栋,能真正带来“启发”的却少之又少。然而,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却给了我不少惊喜。它并没有像很多同类书籍那样,上来就给你列举一堆技术指标或者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而是从一个更具“人性化”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投资者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的心理状态。书中深入剖析了“贪婪”与“恐惧”这两种情绪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作者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将投资比作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冲刺,强调了耐心和纪律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容易受到市场情绪影响,频繁追涨杀跌的投资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书中还提到了“情绪化交易”的危害,并给出了一些识别和克服这些不良交易习惯的建议。此外,书中对“逆向投资”的论述也颇有见地,它并没有鼓吹“人弃我取”的盲目,而是强调了在市场极端悲观或乐观时,如何运用理性分析来寻找被低估的价值。这部分的逻辑性很强,也很有说服力。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触及到了投资者内心深处的“痛点”,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让它在众多股市书籍中脱颖而出。
评分阅读《沪深300股淘金》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投资框架。在很多关于股市的书籍中,我们往往只能看到零散的知识点,比如如何看K线、如何做技术分析,但却很难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投资体系。而这本书,则从宏观经济、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再到具体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将这一切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它没有回避一些复杂的概念,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解释,并且强调了不同层面分析之间的相互印证。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投资周期”的论述,它指出了不同行业和公司在经济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它们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一点对于我理解市场的轮动效应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强调分散投资,还提到了止损、仓位控制等具体的操作技巧,并强调了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风险管理的策略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让我意识到,投资不仅仅是追求收益,更是对风险的有效控制。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建立了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投资思维,不再是过去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盲目状态。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注重实际操作的投资者,所以拿到《沪深300股淘金》这本书后,最关心的自然是书中提到的具体操作方法和选股逻辑。书的前半部分,确实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解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包括财务报表的解读、盈利能力的评估、现金流的分析等等。作者在这方面做得非常细致,他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实际案例,一步步地演示了如何从财务数据中挖掘出公司的真实价值。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护城河”理论的阐述,它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公司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长期保持盈利能力。这让我对“好公司”的定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的后半部分,则将目光聚焦在沪深300指数本身,详细分析了指数的构成、权重股的特征,以及如何通过指数基金或ETF进行投资。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利用指数的特点,来构建一些稳健的投资组合。我之前对指数投资了解不多,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投资思路。它告诉了我,即使不深入研究个股,也可以通过投资代表市场整体的指数来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而且,书中对不同类型的指数基金的优劣势分析,也很有参考价值。总的来说,这本书在基本面分析和指数投资方面都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可操作的建议,对于希望提升投资技能的散户来说,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工具书。
评分作为一个常年混迹股市的散户,拿到这本《沪深300股淘金》时,心里是带着几分期待又几分怀疑的。期待的是,沪深300作为A股的“晴雨表”,里面一定蕴藏着不少投资的精髓,而“股淘金”这个名字,又自带一种掘金寻宝的神秘感,希望能学到一些在复杂的市场中挖掘价值的秘诀。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书中的开篇并没有直接灌输枯燥的理论,而是从一个宏观的视角切入,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宏观环境,以及它如何影响着以沪深300为代表的中国核心资产。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一直觉得,脱离了宏观经济背景的个股分析,就像无根之木,难以长远。书中对宏观数据的解读,以及如何将宏观数据与股市走势联系起来,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考维度。它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买什么”,而是引导你去“如何看”,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经济信息中提炼出对投资有价值的信号。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是我非常欣赏的。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也相当生动,它并没有回避一些市场中的“坑”,而是通过对过去一些失败案例的反思,来警示我们潜在的风险。这一点做得很好,因为在股市中,规避风险和追求收益同等重要。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第一印象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如何选股的书,更是一本引导你建立正确投资认知体系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