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話說津商(圖文商諺本)
定價:39.80元
作者:宋美雲,宋鵬
齣版社:中華工商聯閤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6-01
ISBN:978780193378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558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古今中外的商業競爭,歸根結底是人的競爭,是文化的較量,是精神的博弈。本叢書講述近代中國(有的商幫上溯到明清日寸期)各地商人的傳奇故事,展現豐富多彩的經營之道、處世之理。旨在對中華商業文化的內容和精神做深入發掘怠結,為當今商人群體的成長和成功提供曆史藉鑒。
曆史有傳承,文化有根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中國商人和消費者,中國特色經營模式和消費方式,都與我們的前人有韆絲萬縷的聯係,都與我們的國情鄉情密不可分。弘揚各商幫和各地域商業文化的特色,對於當今打造名省名市名街名企名店名商,實施特色競爭、差異定位,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京津晉皖四地專傢學者精心打造,中國經濟史學會、中國商業史學會指導支持。本叢書視野開闊,氣勢雄渾,史論結閤,深入淺齣,圖文並茂,賞心悅目。既是官員的曆史讀本,又是商界人士的經營指南,還是文化愛好者的收藏佳選。
目錄
序言
章 盡顯異彩的天津城
1.1 “五方雜處”的天津衛
1.2 “九河下梢”的商業街
1.3 電車帶來的新商機
1.4 天津商人獨衷的生意,
1.5 天津“三絕”享譽天下
1.6 勸業場一帶的繁華
1.7 聞名津城的“八大傢”
1.8 天津的小洋樓建築
1.9天津地域文化構建-
第二章 津城中的買辦商人
2.1 躬顔洋行的買辦
2.2 小百姓變大買辦
2.3 機會留給有心人
2.4 資金流嚮工商業
2.5 結識高官找靠山
2.6 “華賬房”中的買辦
2.7 窮變富的賺錢道
2.8 津城的群體
2.9 子承父的世襲傢族
第三章 誠信是商人立足之本
3.1 息風潮取信社會
3.2 “打雁的被雁啄瞭眼”
3.3 以優質取得青睞
3.4 赴西北沾虱滿身
3.5 “挑毛病月”的誠意
3.6 誠信是經商之本
3.7 以誠信換取真情
3.8 “抵羊”意味著承諾
3.9 買煤要去“成興順”
第四章 待客如賓客商盈門
4.1 永不凋謝的“玉豐泰”
4.2 費苦心戶滿意
4.3 信得過的“福字號”
4.4 “不欺生,不阿貴”
4.5 顧客是“衣食父母”
4.6 售後“多說一句話”
4.7 “有心處處是生意”
4.8 齣奇製勝贏顧客
4.9 讓食客滿意而歸
第五章 知人善任用人有方
5.1 追求鶴立沙海澄金
5.2 擇之以纔待之以禮
5.3 “匡時事業貴知人”
5.4 不拘一格選人纔
5.5 商纔也要有學識
5.6 華北機匠的搖籃’
5.7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5.8 特色慧眼用人
5.9 “盛锡福”帽子遍天下
第六章 獨闢蹊徑精勤增新
6.1 金城的膽識和氣魄
6.2 興建倉儲拓展經營
6.3 精勤增新謀求發展
6.4 創“番紙”方便錢業
6.5 達仁鐵廠建造火輪
6.6 工業發展化工先行
6.7 奮興實業金融支持
6.8 多項經營可避風險
6.9 由藥鋪到藥廠的變遷
第七章 競爭圖存經營有術
7.1 東亞股東遍全國
7.2 扼腕長嘆思變通
7.3 苦乾爭創“紅三角”
7.4 深受顧客的青睞
7.5 審時度勢售債券
7.6 同仁堂藥酒飄香
7.7 多元經營的元隆
7.8 高射炮專打飛艇
7.9 尋求與外商閤作
第八章 廣告高懸客必到
8.1 達仁樂隊做廣告
8.2 國貨宣傳振人心
8.3 “抵羊”牌傢喻戶曉_
8.4 踏破萬裏覓鞋處
8.5 廣告開闢成功路
8.6 綠竹商標招人來
8.7 寶玉黛玉上廣告
8.8 “龍馬負太極圖”
8.9 影院廣告——女招待
第九章 質量作為競爭戰略
9.1 重質求新的天順店
9.2 妙在“炮製”的達仁堂
9.3 有口皆碑的鐵廠
9.4 開先河的天津利生
9.5 耐久的“舵鳥”墨水
9.6 獨闢蹊徑的永明漆
9.7 “欲取先予”的德華馨
9.8 有天知的“酥蒸烏雞”
9.9 開闢財源的“雞毛劉”
參考書目
叢書編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地域性的商業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總覺得每個地方的商業發展都有其獨特的基因和脈絡。《話說津商(圖文商諺本)》這個書名,瞬間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天津,作為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商業中心,其商業發展曆程必然承載著豐富的曆史信息和獨特的商業智慧。我預感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天津的商號和人物,更可能是在深入挖掘津門商幫的形成、發展、鼎盛乃至衰落的過程,並試圖從中提煉齣具有代錶性的商業精神和經營理念。尤其是“商諺本”這個後綴,讓我腦海中浮現齣無數生動形象的商業俗語,比如“誠信為本”、“貨真價實”、“薄利多銷”等等,這些簡短而精闢的諺語,往往是經過無數代商人的實踐檢驗而形成的寶貴經驗。我期待書中能用生動的故事和翔實的史料,來闡釋這些商諺在津商經營中的具體應用,讓它們不再是陳舊的格言,而是鮮活的指導。而“圖文”的組閤,則讓我對閱讀體驗充滿瞭期待。我設想書中會穿插大量的曆史圖片,或許是古老的商號老照片,或許是當時的商貿場景描繪,甚至是與津商相關的名人畫像。這些視覺元素,無疑能極大地增強閱讀的生動性和感染力,讓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觸手可及的畫麵。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位對傳統文化和商業史有著濃厚探索欲的讀者來說,《話說津商(圖文商諺本)》這個名字簡直就是一塊磁石。我猜想,這本書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對天津的商業曆史有著深厚積纍,並且善於將枯燥的曆史事件和抽象的商業理念,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給讀者。我尤其好奇“商諺本”這個概念,它預示著書中不僅僅是講述津門商幫的興衰故事,更會深入到那些流傳在商界的老話、俗語之中,並將其作為理解津商經營之道的一把鑰匙。想象一下,在一個關於某個津商如何憑藉誠信贏得客戶的故事中,穿插一句“言必信,行必果”的古老諺語,並詳細解讀它在當時的商業環境下是如何被踐行的,這樣的閱讀體驗該是多麼的豐富和富有層次。而“圖文”的結閤,更讓我充滿瞭期待。我希望書中能有大量的曆史圖片,無論是泛黃的老照片,還是精美的插畫,都能帶領我穿越時空,親眼看到那些曾經輝煌一時的津門商號,感受到那個時代商業的繁榮景象。這種圖文並茂的形式,無疑能夠極大地提升閱讀的趣味性和信息量,讓我在輕鬆愉悅的閱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吸收知識。
評分這本《話說津商(圖文商諺本)》的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對那些承載著曆史記憶和地域特色的文化讀物情有獨鍾,而天津作為中國近代史上一顆璀璨的商業明珠,其商幫文化必然蘊含著豐富的智慧和故事。書名中的“圖文”二字,更是讓我對閱讀的體驗充滿瞭期待,我能夠想象書中會穿插大量的曆史照片、老地圖,甚至是當時的商業廣告插畫,這些視覺元素一定能讓天津的商業曆史變得更加鮮活和立體,仿佛穿越迴瞭那個年代,親眼見證津商的輝煌。更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商諺本”這個後綴,這暗示著書中並不僅僅是枯燥的史實堆砌,而是會將那些流傳在商界的俗語、諺語,作為解讀津商經營智慧的重要載體。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書中會如何將那些簡潔而深刻的商業諺語,與津門商幫的真實故事巧妙地結閤起來,用鮮活的案例來闡釋這些古老智慧的現代價值。這無疑能讓我在品味曆史的同時,也能獲得實用的商業啓示,這正是我所追求的閱讀體驗。
評分這次偶然翻到一本名為《話說津商(圖文商諺本)》的書,雖然封麵和名字都透著一股古樸的意味,但我對這種結閤瞭地方曆史文化與商業智慧的讀物一直很感興趣。拿到手裏,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紮實的裝幀和精心設計的版式,看得齣齣版方在細節上頗為用心。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憑這本書的呈現方式,就足夠讓人期待。書中的“圖文”二字,暗示瞭它不僅僅是枯燥的文字敘述,更可能融入瞭大量的曆史圖片、老照片,甚至是相關的繪畫和藝術作品,這對於我這種視覺型讀者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吸引力。想象一下,在閱讀那些關於津門商幫興衰的文字時,同時能看到那個時代的街景、商號的招牌、商人的肖像,甚至是當時流行的服飾,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是多麼的生動和深刻。而“商諺本”更是點睛之筆,商諺,即商業諺語,往往凝結瞭前人寶貴的商業經驗和生活智慧,它們以簡潔、形象、易於傳播的方式流傳下來,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果這本書能將這些古老的商諺與津商的曆史故事巧妙地結閤起來,那將是極具啓發性的。我猜想,書中會穿插講述那些流傳至今的關於誠信、信譽、經營之道、人情世故的諺語,並以津商的實際案例來解讀和印證,讓讀者在品味曆史的同時,也能汲取實用的商業養分。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遠比枯燥的說教來得有效。
評分收到《話說津商(圖文商諺本)》這本書,我的內心湧起一股探索未知的好奇。書名本身就充滿瞭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地域的獨特韻味。我一直對那些關於地方性商業文化的故事非常著迷,特彆是那些曾經在中國近代商業史上扮演過重要角色的群體。《話說津商》這個名字,讓我聯想到的是那些在天津這片土地上,憑藉智慧和勤勞,建立起自己商業帝國的先輩們。而“圖文”的標注,更是讓我對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充滿瞭期待,我設想它會包含大量珍貴的曆史圖片,或許是老照片,或許是當時的繪畫,用視覺的方式將那些古老的商業場景和人物生動地展現在我眼前,讓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津商的時代印記。至於“商諺本”,則是我最感興趣的部分。我猜想,書中會穿插大量與商業經營相關的諺語,並以津商的實際案例來解讀這些諺語背後的智慧和道理。例如,關於誠信、信譽、風險控製、客戶關係等等,這些古老的智慧,或許在現代商業中依然具有指導意義。我期待作者能夠用生動的故事和深刻的分析,將這些商諺與津商的真實經曆相結閤,讓它們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滿生命力的商業哲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