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知堂兩夢抄 |
| 作者 | 周作人著,黃德海編 |
| 定價 | 58.00元 |
| 齣版社 | 作傢齣版社 |
| ISBN | 9787506398015 |
| 齣版日期 | 2018-05-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32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知堂兩夢抄》是周作人的文章選集,展現齣編者發現的他對中國文化的獨特理解。 進入生命後期的周作人,針對他前期批評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弊端,重新思考這一龐大的文化係統,建立瞭他自己獨特的中國文化認知。這一認知的核心是他所稱的“兩個夢想”:倫理之自然化,道義之事功化——反對倫理上的高調和道義上的虛玄。由這一認知齣發,周作人在傳統中找到瞭他所稱的“中國思想界之三盞燈火”——漢代王充,明代李贄,清代俞正燮,他們的共同特徵是“疾虛妄、愛真實”,並由此上溯到墨子、顔迴、大禹,梳理齣自己獨特的文化傳承係統。在周作人看來,這是一個對中國思想有益,卻兩三韆年隱而不彰的傳統。在此基礎上,周作人認為古希臘路基阿諾斯對認識這一傳統有益,因此將翻譯路基阿諾斯作品作為其*後的心願:“餘一生文字無足稱道,唯暮年所譯希臘對話是五十年來的心願,識者當自知之。” 由此,周作人思想形成瞭一個縱貫古今、橫跨中西的完整體係。這本《知堂兩夢抄》,清晰地呈現瞭這個思想體係。 |
| 作者簡介 | |
| 周作人 浙江 href='#' target='sbaike.baidu./item/周作人/_blank'>紹興人。中國現代散文傢、文學理論傢、評論傢、詩人、翻譯傢、思想傢,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齣代錶。 黃德海 1977年生,山東平度人,現居上海。中國現代文學館特聘研究員,曾獲“《南方文壇》2015年度論文奬”,“2015年度青年批評傢”奬。著有文學評論集《若將飛而未翔》、隨筆集《個人底本》,翻譯有《小鬍椒成長記》,編選有《書讀完瞭》《文化三書》《野味讀書》等。 |
| 目錄 | |
| 周作人的夢想與決斷 黃德海/001 三盞燈火 禹跡寺 003 讀檀弓 008 讀大學中庸 012 論語小記 013 逸語與論語 018 談孟子的罵人 023 顔氏傢訓 028 董仲舒與空頭文人 033 鈍吟雜錄 034 宋人議論 038 東萊左氏博議 040 讀初潭集 046 談金聖嘆 051 關於傅青主 058 顔氏學記 062 蠕範 066 焦裏堂的筆記 071 俞理初的詼諧 077 俞理初論莠書 082 讀書疑 087 啓濛思想 092 兩個夢想 我的雜學 099 夢想之一 135 道義之事功化 140 道德漫談 149 釋子與儒生 154 漢文學的傳統 157 中國文學上的兩種思想 163 漢文學的前途 170 中國的國民思想 178 讀書的經驗 191 談儒傢 194 關於近代散文 196 大乘的啓濛書 200 兩個鬼的文章 206 一樁心願 藹理斯的話 213 希臘閑話 216 希臘神話一 223 希臘神話二 231 希臘人的好學 237 希臘之餘光 242 關於薩波 249 關於路吉阿諾斯 259 《路吉阿諾斯對話集》諸篇引言 265 翻譯計劃的一項目 285 八十心情 291 敝帚自珍 294 一九六五年四月八日的日記 297 遺囑 298 |
| 編輯推薦 | |
| 三盞燈火 兩個夢想 一樁願望 周作人的思想圖景 中國文化的認知與補充 |
| 文摘 | |
| 序言 | |
最近總喜歡在夜晚翻閱《正版 知堂兩夢抄》,尤其喜歡其中一些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作者筆下的月光,不再隻是冰冷的清輝,而是帶著一種溫柔的慰藉;他筆下的風,不再隻是無形的吹拂,而是仿佛攜帶瞭遠古的低語。這些描寫,總能輕易地將我帶入一種寜靜而遼闊的意境。我喜歡作者在描繪景物時,不著痕跡地融入他對人生的感悟。他似乎能從一片落葉,一朵閑雲中,看到宇宙的奧秘,看到生命的輪迴。這種“觀物之微”的能力,讓我驚嘆不已。書中的一些篇章,讀起來就像是在與一位智者對坐,聽他娓娓道來,講述他對世界的理解。他的話語不多,但每一句都充滿瞭力量,都如同一顆種子,在我心中發芽。我常常在讀到某個意象時,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自己的經曆,仿佛作者早已洞悉瞭我內心的風景。這本書,就像一位默默陪伴的朋友,在我感到迷茫時,給我指引;在我感到疲憊時,給我力量。
評分《正版 知堂兩夢抄》給我帶來的衝擊是巨大的,它顛覆瞭我以往對某些概念的認知。作者在書中以一種極其大膽而又細膩的方式,剖析瞭人類情感的復雜性,以及意識的邊界。他提齣的觀點,既有令人拍案叫絕的洞見,也有引人深思的矛盾之處。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存在”的討論所吸引,作者似乎在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現實,讓我們質疑自己所看到、所感受到的究竟是什麼。這種顛覆性的思考,讓我感到既興奮又不安。興奮是因為我的思維被拓展瞭,看到瞭更廣闊的可能性;不安則是因為它迫使我去麵對那些我一直試圖迴避的問題。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充滿瞭哲思,卻又不失詩意,這種融閤使得那些深奧的理論變得觸手可及,但同時又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留給讀者思考的空間。讀完之後,我發現自己很難用簡單幾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內容,因為它觸及瞭太多層麵,引發瞭太多的聯想。
評分讀完《正版 知堂兩夢抄》,一種久違的寜靜感油然而生。作者的文字有一種奇特的魔力,仿佛能穿透日常的喧囂,直抵心靈最柔軟的角落。他筆下的世界,時而如夢似幻,時而又帶著現實的溫度。我特彆喜歡其中對時間流逝的描繪,那種淡淡的憂傷,卻又飽含著對生命的理解與接納。讀到那些關於迴憶的片段,我仿佛也迴到瞭自己的過去,那些模糊的影像,那些早已淡忘的情感,都被作者巧妙地喚醒。書中關於“夢”的探討,更是讓我耳目一新。它不是簡單地記錄夢境,而是將夢境視為一種通往潛意識的路徑,一種審視內心的方法。作者的思緒如同一條潺潺的小溪,緩緩流淌,卻能滋養乾涸的心田。我常常在閱讀中停下來,反復咀嚼那些意味深長的句子,試圖去捕捉其中蘊含的更深層的含義。這本書帶來的不僅僅是閱讀的樂趣,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以及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評分《正版 知堂兩夢抄》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所傳達的那種“不確定性”的美感。作者似乎並不急於給讀者一個明確的答案,而是更樂於呈現一種探索的過程。他提齣的每一個問題,都像是拋齣的一塊石頭,在讀者的心湖中激起層層漣漪。我尤其欣賞他對“偶然”和“必然”的辯證思考。他似乎在告訴我們,生活並非完全由預設的軌跡決定,那些看似不經意的瞬間,也可能蘊含著改變一切的力量。這種對未知保持敬畏的態度,讓我覺得作者是一個非常真誠的人。他沒有試圖扮演一個全知全能的角色,而是和我一樣,在不斷地追問,不斷地求索。書中關於“記憶”的片段,更是讓我迴味無窮。那些碎片化的記憶,在作者的筆下,被賦予瞭新的生命,它們不再是冰冷的過去,而是成為構建當下,甚至影響未來的重要元素。這本書,讓我明白,人生的意義,或許就在於那些無法完全把握,卻又不斷塑造我們的瞬間。
評分這本《正版 知堂兩夢抄》吸引我的,首先是書名本身帶有的那種悠遠而神秘的吸引力。“知堂”二字,仿佛古籍中的片語,又像是某位隱士的筆名,讓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而“兩夢抄”更是增添瞭幾分縹緲的色彩,是在夢境中抄錄的文字嗎?還是對夢境的探討?這本書從書名開始,就構建瞭一個引人入勝的意境,仿佛邀請讀者進入一個未知的精神世界。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觸及內心深處,引發深刻思考的書籍情有獨鍾,而《正版 知堂兩夢抄》的這個名字,恰恰滿足瞭我對這類書籍的期待。它不像那些直白的學術著作,也不像純粹的消遣讀物,它介於兩者之間,留下瞭巨大的想象空間。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將“知堂”的智慧與“兩夢”的虛幻結閤在一起的。是哲學層麵的思考?還是文學層麵的抒發?抑或是兩者兼而有之?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就像一顆待解的謎語,時不時地挑動我的好奇心,讓我渴望去翻開它,去感受那份獨特的精神氣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