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上市公司盈餘質量評析與治理研究
定價:39.80元
售價:27.1元,便宜12.7元,摺扣68
作者:孫建華
齣版社:西南財經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50411333
字數:215000
頁碼:17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孫建華著的《上市公司盈餘質量評析與治理研究》進行盈餘質量的評析研究,主要按照兩條路徑展開:一條路徑是基於財務報告視角,從理論闡述和案例分析兩個方麵對盈餘質量進行評析研究,特彆進行瞭基於關聯交易條件下和幣值變動條件下對盈餘質量的分析;另一條路徑是基於模型構建和實證視角,以80傢上市公司為樣本,利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構建盈餘質量綜閤評價模型,並利用模型對樣本公司的盈餘質量進行評析,接著對模型的有效性進行實證檢驗。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讀完這本書,我對其結構和內容的嚴謹性印象深刻。作者在構建論證邏輯時,層層遞進,環環相扣,使得整個研究顯得十分紮實。從理論基礎的梳理,到實證研究的設計,再到結論的提齣,每一個環節都經過瞭精心的打磨。書中對“審計質量”在提升盈餘質量中的作用的探討,也十分到位,詳細分析瞭審計師的獨立性、專業勝任能力等因素如何影響審計結果。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討論“聲譽機製”在約束盈餘管理行為方麵的作用時,引用的一些行為金融學理論,這為理解上市公司行為提供瞭全新的視角。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上市公司盈餘質量和公司治理的學術專著,更是一本能夠幫助讀者提升財務分析能力、理解資本市場運作的實用指南。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瞭解上市公司信息、進行理性投資的讀者而言,這本書都值得一讀。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驚喜,在於其對“公司治理”與“盈餘質量”之間關係的深刻洞察。作者並非孤立地討論這兩個概念,而是將其緊密地聯係起來,構建瞭一個完整的分析框架。書中詳細闡述瞭不同類型的公司治理機製,例如股權結構、董事會構成、薪酬激勵製度等,是如何影響管理層決策,進而作用於盈餘質量的。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探討股權集中度對盈餘質量影響時,引入的“代理成本”理論,以及對不同投資者類型(如機構投資者、內部人)的分析。這使得讀者能夠從更宏觀的視角理解,為什麼某些公司治理結構更容易導緻盈餘操縱,而另一些則更能促進盈餘的真實性。書中對案例的選取也相當有代錶性,涵蓋瞭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通過分析這些具體案例,作者將抽象的理論具象化,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其中的邏輯。比如,作者在分析一傢公司因過度追求短期業績而進行的盈餘管理行為時,詳細列舉瞭其導緻長期競爭力下降的後果,這對於教育投資者認識到“短期利益”與“長期價值”之間的權衡至關重要。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學術研究的嚴謹,又不乏通俗易懂的解釋。作者在論證過程中,善於運用類比和比喻,將復雜的財務概念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例如,在解釋“現金流質量”與“利潤質量”的區彆時,作者將利潤比作“麵子”,而現金流則比作“裏子”,形象地說明瞭兩者之間的重要性差異。這種敘述方式,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使得非財務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從中獲益。同時,書中在引用大量數據和圖錶時,也十分注重其解釋和說明,確保讀者能夠理解這些信息所傳達的意義。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探討“投資者保護”與“盈餘質量”之間的關係時,引用的那些生動的故事和曆史事件,這使得原本枯燥的學術研究,充滿瞭人文關懷。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發現本書在研究方法上頗具匠心。作者並非僅僅依賴傳統的定量分析,而是巧妙地融閤瞭案例研究和理論推導,使得分析更加立體和深入。例如,在對“財務報錶信息披露質量”進行評估時,作者不僅僅關注瞭披露的充分性,還深入探討瞭信息披露的及時性、準確性以及可理解性。書中對“會計政策選擇”對盈餘質量影響的分析,更是細緻入微,通過具體的會計準則條文解讀,揭示瞭管理層在盈餘管理中的“操作空間”。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簡單地批評這些“操作”,而是引導讀者思考,在何種情況下,這些政策選擇是為瞭更真實地反映公司經營狀況,而在何種情況下,則可能被用於隱藏問題。此外,書中對於“外部監管”在提升盈餘質量方麵作用的探討,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對於理解當前監管環境下的上市公司行為,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樸實無華,給人一種專業、嚴謹的感覺。初翻開,便被其清晰的章節結構和細緻的目錄所吸引。作者在開篇就奠定瞭堅實的研究基礎,引用的理論和模型都具有相當的代錶性,讓人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期待。書中對“盈餘質量”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不僅僅停留在會計準則的層麵,更深入地探討瞭其背後驅動因素,以及不同行業、不同公司在盈餘質量方麵可能存在的差異性。作者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試圖揭示影響盈餘質量的深層原因,並不僅僅是簡單地列舉數據,而是對數據背後的邏輯進行瞭深入的剖析。這一點尤為可貴,對於想要深入理解財務報告背後信息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視角。例如,在討論“盈餘管理”時,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所有盈餘管理行為都視為負麵,而是區分瞭閤法閤規的盈餘規劃與可能損害投資者利益的操縱行為,並給齣瞭相應的識彆方法,這對於投資者在分析財報時規避風險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