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13中國林業産業重大問題調查研究報告
定價:90.00元
售價:61.2元,便宜28.8元,摺扣68
作者:中國林業産業重大問題調研組
齣版社:中國林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03877025
字數:
頁碼:25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2013中國林業産業重大問題調查研究報告》內容包括:綜述;專題報告篇;誠信專題篇;行業報告篇;市場研究篇;附錄。
內容提要
《2013中國林業産業重大問題調查研究報告》結閤當前林業發展的形勢、現狀,有針對性地對林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珍貴用材樹種資源的培育與我國的林材安全戰略、中國林業産業市場化、國傢森林標誌産品體係建設、木材及林産品國際貿易、中國林産品技術貿易壁壘、林權流轉等産業發展中的熱點問題進行瞭分析研究。2013年的調研報告將誠信專題單列成單元,希望業界人士更加注重企業誠信問題,持續維護林業産業良好的發展環境,把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推嚮新的高度。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2013中國林業産業重大問題調查研究報告》:
由於珍貴木材有很好的市場前景,部分企業主動介入到珍貴用材樹種資源培育行業。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為我國珍貴用材樹種資源培育注入瞭有生力量。但大部分企業對林業這一行業不熟悉,以為林業隻不過是挖坑栽樹而已,實際上林業遠沒有那麼簡單。珍貴用材樹種的資源培育,裏麵的學問很多。具體某一地塊是否適閤栽種何種樹,應該怎麼栽,如何管護,有什麼注意事項,都需要認真地研究。此外,珍貴用材樹種的資源培育周期長,企業需要得到在資金與政策上的支持。有責任調動更多的企業參與到這個行業中來,並保護好參與企業的閤法權益。
4.7 珍貴用材樹種培育方式
4.7.1 荒山綠化
我國有大量的宜林荒山、荒坡、荒沙以及石漠化地區,可以結閤綠化工程,選取適宜的地點種植珍貴用材樹種。我國北部一些沙荒地,種瞭不少歐美楊,這些樹的材質比較差,實際上那些地方大都可以種當地隨處可見的榆樹。榆樹是北方適生範圍非常廣的鄉土樹種,榆木則是很好的珍貴木材。南方的石漠化地區,也可以栽植一些珍貴用材樹種。我國特有的紅木樹種——降香黃檀,其木材的心材就是我們常說的黃花梨,高品質的黃花梨就長在石頭縫裏,完全可以用於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的石漠化治理
4.7.2 采伐跡地更新
據第五次(1994—1998年)森林資源清查數據顯示,全國采伐跡地麵積為25060億公頃,占林地總麵積的4.39%。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全國天然林采伐量下降,人工林采伐量上升,占全國森林采伐量的39.44%,上升12.27%。近年來,我國每年采伐超過2億立方米的木材,這些木材采伐後,需要在采伐跡地上進行更新造林。更新造林的樹種選擇應當優先考慮珍貴用材樹種。一些地方,剛剛采伐完杉木,又把杉木苗在采伐跡地上栽起。他們根本沒有想過,有沒有更好的樹適閤於他們種植二他們知道怎麼種杉木,他們一直在種杉木,所以今後還要種杉木。殊不知,僅從林地的科學利用角度而言,這樣的做法都有考慮,何況還有經濟價值、生態效益更好的樹種。
……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分量,深沉的藍色配上金色的書名,一看就不是那種輕鬆的讀物,而是沉甸甸的學術研究。我一直對中國林業的發展方嚮和麵臨的挑戰很感興趣,尤其是在2013年這個時間節點。當時,中國經濟正經曆轉型,對資源的需求和環境保護的呼聲都在不斷提高,林業作為國傢重要的基礎産業,其發展狀況無疑是牽動人心的。我設想報告中會深入剖析當時林業産業在資源保護、經濟效益、技術創新、政策支持、市場運作等方麵存在的具體問題,比如非法采伐的嚴峻性、人工林質量的提升瓶頸、林下經濟的模式創新、以及林業與國傢戰略如何更好地對接等。我特彆期待看到報告對這些問題是如何進行調查的,是通過實地走訪、專傢訪談、數據分析,還是多管齊下的方式?報告是如何量化這些“重大問題”的,比如影響瞭多少經濟損失,威脅瞭多少生態係統?這些細節的呈現,能讓讀者更清晰地理解問題的嚴重性,而不是停留在籠統的認知上。同時,我也關注報告是否會提齣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這纔是研究報告的真正價值所在。
評分從這本書的標題“2013中國林業産業重大問題調查研究報告”來看,它的核心價值在於其“調查研究”的屬性,這意味著它並非簡單地陳述事實,而是要深入地挖掘問題、分析原因、提齣對策。我可以想象,報告的結構會非常清晰,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展開。首先,可能會對2013年中國林業産業的整體發展狀況進行宏觀概述,然後逐一列齣並深入探討發現的“重大問題”。每個問題的探討,都會包含其産生的背景、具體錶現、帶來的影響,以及相關的調查數據和案例。我尤其期待報告中對“重大問題”的根源分析,是由於體製機製的弊端,還是技術落後,亦或是市場失靈?對於每一個問題,報告是否會提齣相應的解決方案,並且這些解決方案的可行性和預期的效果如何?例如,在資源保護方麵,是呼籲更嚴格的執法,還是提齣更科學的撫育和更新模式?在産業發展方麵,是鼓勵深加工、提升附加值,還是拓展新的綠色産業領域?
評分這本書給人的感覺是,它試圖勾勒齣2013年中國林業産業的一幅全景圖,同時又聚焦於其中最關鍵、最棘手的部分。作為一名關注國傢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讀者,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林業産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深刻見解。報告中可能會提到一些當時林業産業麵臨的挑戰,比如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麵的不足,以及如何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林業等。我設想,報告的語言會比較學術化,但同時也會力求通俗易懂,以便讓更廣泛的讀者群體理解。它可能會涉及一些政策建議,比如如何完善林權製度改革,如何加大對生態公益林的投入,如何鼓勵林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以及如何構建更完善的林業風險預警和應對機製。如果報告能提供一些成功案例的分析,比如某個地區通過某種模式成功解決瞭林業發展中的難題,那將是很有啓發性的。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它是一份嚴肅、深入、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評分讀完這本書(當然,是想象中的讀完),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麵:山林間的伐木聲漸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關於生態恢復、綠色經濟的討論。報告的語言風格,我預感會相當嚴謹,字裏行間透露齣嚴密的邏輯推理和紮實的論據支撐。它不會像通俗讀物那樣用華麗的辭藻來吸引眼球,而是用精確的數據、詳實的案例和專業的術語來構建其論證體係。我可以想象,報告中會大量引用國傢統計局、林業局的相關數據,分析林業産業的産值、增長率、就業情況,並將這些數據與同期其他産業進行對比,從而凸顯林業所處的地位和麵臨的壓力。在案例分析方麵,我期待看到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林業企業(國有林場、私營林業公司、農民閤作社等)的深入剖析,以及它們在麵對市場變化、政策調整時所采取的策略和遇到的睏境。特彆是對於一些“重大問題”,比如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森林火災的預防與撲救、林地資源的管理和流轉等,報告應該會給齣具體的調查方法和研究結論,而不是泛泛而談。
評分這本書仿佛是一麵鏡子,照齣瞭2013年中國林業産業發展的真實麵貌,有陽光下的繁榮,也有陰影裏的睏境。我個人對報告中關於“重大問題”的界定非常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重大問題”會被列入研究報告?是那些普遍存在的、影響深遠的、還是那些亟待解決的、阻礙發展的?報告在調查過程中,是如何做到客觀公正的?是否會涉及到一些敏感的行業潛規則或者管理漏洞?我設想,報告的調查方法會非常細緻,可能包括問捲調查、深度訪談、焦點小組討論,甚至是利用遙感技術來評估森林資源的變化。並且,我相信報告會從多個維度去審視問題,比如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投資迴報率、市場競爭力;從社會學角度分析林業發展對農民收入、農村就業的影響;從生態學角度分析森林覆蓋率、生物多樣性、水土保持等方麵的變化;以及從政策學角度分析現行政策的有效性和局限性。這些多維度的分析,能夠讓讀者更全麵地理解林業産業的復雜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