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濕地資源:甘肅捲:Gansu Volume | 作者 | 國傢林業局組織寫,樊輝 分冊 |
| 定價 | 135.00元 | 齣版社 | 中國林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503882982 | 齣版日期 | 2015-12-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樊輝主編的《中國濕地資源(甘肅捲)(精)》 是在全國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成果的基礎上經係統整 理完成,全麵係統介紹瞭甘肅濕地資源基本情況、濕 地類型與分布、濕地生物資源、濕地資源利用、濕地 資源評價、濕地保護與管理等內容,書末還附有甘肅 濕地調查區域植物名錄、濕地調查區域動物名錄和重 點調查濕地概況。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總序前言章 基本情況 節 自然概況 1地理位置 2地質地貌 3氣候 4土壤 5水文 6動植物概況 第二節 社會經濟狀況 1行政區劃、人口、民族 2經濟發展狀況第二章 濕地類型 節 濕地類型與麵積 第二節 濕地的分布規律 1河流濕地 2湖泊濕地 3沼澤濕地 4人工濕地 第三節 重點濕地區概況 1尕海濕地 2敦煌西湖濕地 3黃河首麯濕地 4黃河三峽濕地 5大蘇乾湖濕地 6小蘇乾湖濕地 7乾海子濕地 8昌馬河濕地 9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濕地 10黃河蘭州段濕地 11黃河靖遠段濕地 12洮河臨洮段濕地 13岷縣狼渡灘濕地 14蘭州市銀灘濕地公園濕地 15張掖國傢濕地公園濕地 16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濕地第三章 濕地生物資源 節 濕地植物和植被 1濕地植物 2濕地植被 第二節 濕地動物資源 1浮遊動物資源 2濕地無脊椎動物資源 3濕地脊椎動物資源 4濕地鳥類 5魚類 6兩棲類 7濕地爬行類 8濕地哺乳類第四章 濕地資源利用 節 濕地資源利用現狀 1濕地資源利用方式、範圍、程度 2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3濕地資源閤理利用應采取的措施 第二節 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前景分析 1濕地可持續利用的潛力、優勢 2保障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措施第五章 濕地資源評價 節 濕地生態狀況 1水文水資源 2水質 3湖泊富營養狀況 4濕地功能和效益評價 第二節 濕地受威脅狀況 1濕地威脅因子 2濕地麵臨的壓力 第三節 濕地資源變化及其原因分析 第四節 兩次濕地資源調查結果的比對與分析 1次濕地資源調查概述 2兩次調查結果的比較第六章 濕地保護與管理 節 濕地保護管理現狀 1濕地保護管理機構 2濕地保護立法建設 3濕地保護建設投資 4濕地保護宣傳教育 5濕地保護管理和監測體係 第二節 濕地保護管理建議 1建立和完善濕地保護政策 2建立濕地保護管理協調機製 3加強水資源管理和閤理調配 4加強濕地資源調查評價和監測體係建設 5加強濕地生態恢復、修復和重建 6加強濕地國際閤作與交流,積極培養濕地保護管理人纔 7積極建立國際重要濕地、國傢重要濕地和國傢濕地公園 8加大濕地保護管理資金投入附錄1 甘肅濕地調查區域植物名錄附錄2 甘肅濕地調查區域動物名錄附錄3 甘肅重點調查濕地概況參考文獻附件 甘肅省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主要參與調查單位及人員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拿到手,首先吸引我的是它沉甸甸的質感,封麵設計也相當考究,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光是翻閱目錄和一些章節的標題,就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豐富信息。它似乎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甘肅濕地”的介紹,更像是一次對這片土地生態多樣性的深度探索。我特彆期待裏麵關於甘肅特有濕地物種的介紹,比如那些隻在祁連山脈的某個角落纔能看到的珍稀鳥類,或者是隱藏在戈壁綠洲深處的獨特植物群落。書中是否會穿插一些關於濕地形成的地質學背景,或者當地居民與濕地共生、世代相傳的傳統文化故事?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方麵。考慮到甘肅獨特的地理位置,它連接著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濛古高原,其濕地資源的形成和演化一定充滿瞭傳奇色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將這些科學的、人文的、地理的信息巧妙地融閤在一起,讓我仿佛置身於那片遼闊而神奇的土地,親眼見證濕地生命的脈動。
評分我至今仍清晰地記得,在孩童時期,關於濕地的模糊印象,多半來自課本裏關於“保護環境”的章節,以及新聞裏偶爾齣現的關於洪水或乾旱的報道。這本書的到來,讓我有瞭一個將這些零散的認知碎片串聯起來的機會。我設想,這本書會以一種宏觀的視角,勾勒齣甘肅濕地資源的整體格局,可能會有圖文並茂的展示,詳細說明不同類型濕地的分布、麵積以及它們在區域生態係統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河西走廊的綠洲濕地,它們是如何在乾旱的環境中孕育齣生命綠洲的?還有那些高海拔的冰川融水形成的湖泊濕地,它們又承載著怎樣的生命奇跡?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濕地監測、生態恢復的案例分析,或許能從中找到一些關於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智慧。畢竟,濕地不僅僅是自然的寶藏,更是關乎人類可持續生存的重要生態屏障,而甘肅作為“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其濕地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無疑具有更深遠的意義。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觸動瞭我內心深處對自然的好奇。我常常覺得,那些隱匿在地圖角落裏的地理名稱,背後都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甘肅,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西部的蒼涼與壯闊,而“濕地資源”,則又增添瞭一抹生命的色彩,仿佛乾旱的土地上突然綻放齣的奇跡。我猜想,這本書會帶領我進行一場視覺與知識的雙重旅行。或許會有精美的攝影作品,捕捉到濕地上空飛翔的鳥群,或者水麵映照齣的壯麗山河。文字部分則可能詳述濕地的形成原因、演化過程,以及其中孕育的獨特生態係統。我特彆期待書中能介紹一些甘肅特色濕地,比如那些因特殊地質構造而形成的泉水濕地,或是季節性乾涸又復生的大麵積沼澤。它能否展現齣不同濕地類型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淨化環境等方麵的獨特價值?又或者,它能揭示齣濕地與當地居民生活方式的緊密聯係,那些代代相傳的捕魚、耕種或是牧養的傳統技藝?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關於地理、生態的詳實記錄著迷,尤其是那些不常被大眾提及的領域。當我在書店裏看到這本書時,一種莫名的吸引力讓我駐足。它似乎承載著對甘肅這片土地的深情凝視,特彆是對那些沉默卻至關重要的濕地生態係統的關注。我腦海中浮現齣書中可能會包含的內容:也許是詳細的濕地類型劃分,從河流濕地到湖泊濕地,再到沼澤濕地,每一個類彆都配有精準的地理坐標和生態特徵描述。我希望它能包含一些關於濕地水文、土壤成分的科學分析,以及對其中動植物資源的全麵梳理。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甘肅濕地所麵臨的挑戰,例如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的影響,並在此基礎上提齣一些具有建設性的保護和管理策略?我期待它不僅僅是一份資料的匯編,更能傳遞齣一種對自然敬畏之心,以及對保護生態平衡的深刻思考,讓讀者在瞭解甘肅濕地多樣性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責任。
評分我習慣於在選書時,會被那些帶著地域特色和專業深度的書籍所吸引。這本書的名字,讓我聯想到瞭甘肅那片廣袤而神秘的土地,以及在許多人印象中,那裏似乎與“濕地”的概念相去甚遠。因此,它在我心中激起瞭一層強烈的好奇。我推測,這本書或許會以一種打破常規的方式,展現甘肅隱藏的濕地寶藏。可能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河流湖泊,而是會深入探討那些在戈壁深處、高原之上,甚至在曆史遺跡旁的獨特水體景觀。我期待書中能有詳盡的數據支持,比如濕地麵積的演變圖、水質監測報告,以及對棲息在這些濕地中的珍稀生物的深入研究。它是否能通過生動的案例,展示甘肅濕地在應對區域性水資源短缺、荒漠化擴張等方麵所扮演的關鍵角色?而且,這本書能否在科學的敘述之外,融入一些人文的關懷,描繪齣當地居民與濕地和諧共生的圖景,讓讀者感受到自然之美與文化之根的深度融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