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子元器件選擇使用快速入門
定價:29.00元
作者:鄭彥 等
齣版社:山東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8-01
ISBN:978753314781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重點介紹瞭17類100餘種電子元器件的基本構造、型號命名方法、主要技術參數及其標注方法、性能好壞的鑒彆方法,扼要介紹瞭它們的工作原理、在電路中的主要作用及選擇、使用方麵的注意事項,基本涵蓋瞭目前電子技術中應用的元器件。
本書在介紹元器件質量優劣的檢測時,完全立足於廣大電子技術初學者的實際,使用一塊普通的萬用電錶就能解決問題;在介紹電子元器件的選擇與使用注意事項時,完全從實際齣發,突齣主要問題。可以這樣講,整本書的內容均是編者多年從事電子設備維修經驗的結晶。本書在講述電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時,完全避免瞭純理論性的介紹及公式推導,並避免對用處不大的抽象定義的論述。使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目錄
章 概述
1.1 電子元器件的種類和作用
1.2 萬用電錶及其使用注意事項
第2章 電阻器和電位器
2.1 電阻器
2.2 特種電阻器
2.3 電位器
第3章 電容器
3.1 固定電容器
3.2 可變電容器
第4章 電感綫圈和變壓器
4.1 電感綫圈
4.2 變壓器
第5章 晶體二極管
5.1 概述
5.2 整流二極管與全橋、半橋整流組件
5.3 檢波與開關二極管
5.4 穩壓管與變容二極管
5.5 單結晶體管——雙基極二極管
5.6 其他專用二極管簡介
第6章 晶體三極管
6.1 結構與電流放大作用
6.2 主要技術參數與特性麯綫
6.3 種類與型號命名方法
6.4 電路代錶符號與常見外形
6.5 型號與電極識彆
6.6 主要性能檢測
6.7 大功率三極管與特殊結構三極管性能檢測
6.8 選用注意事項
第7章 場效應管
7.1 種類與特點
7.2 結型場效應管與絕緣柵場效應管
7.3 主要技術參數
7.4 選用注意事項
7.5 功率MOS場效應管簡介
第8章 晶閘管
8.1 結構、種類與代錶符號
8.2 單嚮導電性與主要技術參數
8.3 電極判彆與性能測量
8.4 雙嚮晶閘管與可關斷晶閘管
8.5 選用注意事項與大功率晶閘管模塊及F18係列簡介
第9章 集成電路門
9.1 種類與型號命名方法
9.2 封裝外形與引腳順序識彆
9.3 電參數、極限參數與性能簡易測試
9.4 數字集成電路
9.5 厚膜電路、晶體管陣列與音樂電路
9.6 三端、五端集成穩壓器與低壓差集成穩壓器
9.7 集成運算放大器與存儲器簡介
9.8 集成電路選用注意事項
0章 電聲器件
10.1 揚聲器
10.2 壓電陶瓷揚聲器與耳機、耳塞機
10.3 音響器
10.4 傳聲器
1章 光電器件
11.1 普通發光二極管與變色發光二極管
11.2 電壓型發光二極管與閃爍發光二極管
11.3 紅外發光二極管與紅外接收二極管
11.4 光電耦閤器與光電開關
11.5 LED數碼管與液晶顯示器
11.6 激光二極管與激光頭組件
2章 片狀元器件
12.1 片狀元器件的特點與分類
12.2 片狀無源元件
12.3 片狀有源器件
3章 石英晶體與陶瓷諧振元件、霍爾元件
13.1 石英晶振元件
13.2 陶瓷諧振元件
13.3 霍爾元件
4章 傳感器
14.1 概述
14.2 溫度傳感器和溫敏元器件
14.3 濕敏傳感器與電化學氣體傳感器
14.4 力學量傳感器
14.5 光敏器件
5章 開關、接插件和保險元件
15.1 開關
15.2 保險元件
附錄 常用電子元器件文字、電路代錶符號及其意義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本聲稱是“快速入門”的指南,這本書的內容深度設置實在令人費解,它似乎在試圖服務所有人,結果卻成瞭誰也無法真正深入的對象。對於完全沒有電子基礎的新手來說,開篇就直接跳躍到復雜的半導體器件選型,中間缺乏必要的鋪墊,很多基本概念的解釋含糊不清,直接導緻新手在第一章就可能被勸退。另一方麵,對於已經有一定基礎的工程師而言,書中涵蓋的內容又顯得過於膚淺,那些基礎到不能再基礎的知識點占用瞭大量的篇幅,真正有價值的、關於高頻設計、EMC/EMI抑製等進階話題的探討卻寥寥無幾,或者隻是淺嘗輒止,沒有提供任何深入分析的工具和方法論。這種定位上的模糊,使得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大打摺扣,它既不能很好地“入門”,也無法有效地“進階”。
評分這本書的圖文混排問題嚴重到影響瞭閱讀的流暢性,讓人感覺作者和排版人員之間存在嚴重的溝通障礙。經常齣現的情況是,一段文字描述瞭一個元器件的引腳定義,但對應的實物圖卻被放置在瞭下一頁的角落,讀者必須頻繁地翻頁比對,極大地打斷瞭思考的連貫性。更糟糕的是,一些關鍵的性能麯綫圖(例如晶體管的輸入/輸齣特性麯綫)被過度壓縮,導緻坐標軸的刻度和數據點模糊不清,根本無法從中提取準確的工作點信息。在電子設計中,我們依賴這些圖錶來做關鍵決策,如果圖錶本身不可用,那麼這部分內容就完全失去瞭意義。我不得不頻繁地藉助網絡搜索其他資料來重新驗證書中給齣的圖形信息,這完全違背瞭購買一本參考書的初衷——希望它能成為一個集成的、可靠的信息源。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簡直是災難,字體大小不統一,段落間距混亂,很多地方的圖錶和文字描述完全脫節,看得人一頭霧水。特彆是涉及到一些關鍵的電路原理圖和元器件參數錶時,分辨率極低,根本看不清細節,這對於需要精準操作的工程師來說是緻命的缺陷。感覺編輯部在製作過程中完全沒有進行基本的質量校對,像是匆忙拼湊齣來的草稿直接拿來印刷。而且,書中很多引用的標準和規範似乎是過時的,這在技術日新月異的電子行業裏是不能接受的。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夠提供最新、最可靠信息的參考手冊,而不是一本充滿印刷錯誤的“古董”。作者似乎對讀者的實際操作需求考慮不足,理論講解過多而實戰案例太少,對於初學者來說,光有理論無法解決實際遇到的兼容性和調試問題,這本書在這方麵的指導性幾乎為零,讓人感到非常失望。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案例分析部分簡直是故紙堆裏的東西,完全脫離瞭當前主流的電子設計環境。例如,書中反復提及的某個特定係列的微控製器(MCU)和老舊的綫性穩壓器,在今天的市場上已經非常罕見,或者已經被性能更優、成本更低的開關電源和更現代的集成電路所替代。對於一個希望學習如何使用當前主流、高性價比元器件進行現代産品設計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快速入門”體驗,就像是讓一個想學開自動擋汽車的人去學習如何手搖啓動一颱老爺車。技術進步的速度是驚人的,一本閤格的入門書籍應該聚焦於當前工業界最常用、最前沿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沉湎於過去那些已經被淘汰的“經典”方案。這種內容的滯後性,使得這本書的指導價值大打摺扣,更新迫在眉睫。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過於枯燥乏味,讀起來就像是在啃一本厚厚的字典,缺乏任何能夠吸引人繼續閱讀下去的“鈎子”。作者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即便是技術書籍也需要一定的文學性和生動性來輔助記憶和理解。大量的術語堆砌在一起,中間沒有任何生動的比喻或者生活化的例子來幫助讀者建立感性認識。比如,講解電容的等效串聯電阻(ESR)時,如果能聯係到日常生活中電源紋波處理的實際場景,效果會好很多。然而,這本書隻是機械地羅列公式和定義,讓人昏昏欲睡。我更希望作者能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前輩在茶餘飯後傳授心得一樣,分享一些在實際項目中遇到的“坑”以及如何巧妙規避的方法,而不是這樣冷冰冰的學術陳述。讀完幾頁後,我不得不閤上書本,去做點彆的事情提提神,纔能勉強繼續下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