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金融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4-2015:2014-2015 | 作者 | 朱小黄 |
| 定价 | 89.00元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ISBN | 9787520109970 | 出版日期 | 2017-07-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总报告分别从金融立法、金融监管与行政执法、金融司法三个方面对2014~2015年度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热点篇对我国非法融资法律问题、互联网金融法治问题、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专题篇对金融犯罪案件以及金融欺问题的表现、特点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介绍;附录部分对2014~2015年度中国十大金融法治事件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回顾。 |
| 作者简介 | |
| 朱小黄,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监事长,兼任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任中信银行党委书记、行长,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执行董事、总行营业部总经理、广东省分行行长等职。刘建,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刑法、资本市场安全、司法改革。 |
| 目录 | |
| Ⅰ 总报告 1 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状况/001 一 金融立法【高德道】/002 二 金融监管与行政执法【罗 英】/011 三 金融司法【刘 建 李颖林】/109 Ⅱ 热点篇 2 非法融资法律问题【郎俊义】/125 3 互联网金融法治问题【张 峰 傅巧灵 韩 莉 詹细明】/148 4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罗 勇】/175 Ⅲ 专题篇 5 金融犯罪案件【田光伟】/189 6 金融欺问题【马丽仪 杨 佩 傅巧灵 詹细明 张 峰】/207 Ⅳ 附录 7 2014~2015年度中国十大金融法治事件【张微林】/252 8 相关法律法规/274 |
| 编辑推荐 | |
| 《中国金融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6~2017)》是首部有关“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的年度报告,全面囊括了金融立法、金融监管与行政执法、金融司法的内容,致力将“金融法治蓝皮书”打造为高端智库研究载体与研究品牌。 |
| 文摘 | |
| 序言 | |
阅读完《中国金融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4-2015》,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金融改革画卷。本书通过对2014-2015年期间金融法律法规建设的深入剖析,为我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挑战的金融法治发展时期。 我对书中对于金融创新与监管平衡的探讨印象尤为深刻。那个时期,互联网金融、 Fintech 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给传统金融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本书细致地梳理了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出台的一系列审慎的监管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如何逐步引导新兴金融业态走向合规发展。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赞美或批评,而是通过翔实的资料和深入的分析,展现了政策制定者在复杂环境中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的智慧。 此外,书中对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论述也触动了我。随着金融产品日益复杂化,如何有效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一直是金融法治建设的重要课题。本书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梳理和分析,让我看到了国家在构建更加公平、透明的金融市场方面所做的努力。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的独特视角,让我对其复杂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这本《中国金融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4-2015》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对中国金融法律体系不断演进的清晰认知。书中对于2014-2015这两个年度的金融法律法规建设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从宏观的政策导向到具体的法律条文,都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金融市场化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的分析。那个时期,中国金融市场正处于改革的关键阶段,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各方权益,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是摆在面前的重大课题。本书对这些方面的论述,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我对书中关于资本市场监管、银行监管、保险监管等各个细分领域的法律建设的梳理也印象深刻。这些不同的监管领域,在那个时期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和机遇,本书都一一进行了详细的呈现。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金融法治建设全貌的绝佳平台,让我对其复杂性和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是一部值得仔细阅读的参考书。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对中国金融法治建设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的著作。书中对于2014-2015年间,我国在金融监管、金融创新、风险防范等多个维度上的法律法规建设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让我对那个时期金融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有了清晰的脉络。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述过程中,不仅仅停留在对政策法规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法律条文背后的逻辑、考量以及对市场主体行为产生的实际影响。 例如,在讨论 P2P 网贷监管的演变时,书中不仅列举了相关的指导意见和备案要求,更重要的是分析了这些措施是如何试图在鼓励金融创新和防范非法集资之间寻求平衡的,以及这些监管措施在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和带来的效果。 这种深入的分析,使得我能够理解为何会出现某些政策,以及这些政策是如何一步步塑造了我国的金融生态。 此外,书中对于一些具体案例的引用也极具参考价值,通过这些生动的案例,我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金融法律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和作用,从而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整体而言,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的绝佳窗口,让我对这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有了更具洞察力的理解,是一部非常值得深入研读的力作。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中国金融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4-2015》是一部非常扎实的学术著作。它不是那种可以轻松翻阅的书籍,而是需要读者静下心来,仔细品味其中的每一个论点和每一个数据。我被书中严谨的逻辑和详实的资料所折服。书中对于2014-2015年间中国金融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进行了全方位的呈现。 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国际金融监管趋势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感到耳目一新。在那个时期,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中国金融法治建设也面临着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借鉴国际经验,同时又保持自身特色的挑战。本书对这些方面的探讨,既有宏观的视野,又有微观的细节,让我看到了中国金融法治建设是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不断进步的。 此外,书中对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稳定机制构建等方面的论述,也极具参考价值。这些都是支撑金融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石。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的宝贵机会,让我对这个领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对金融法律这个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本《中国金融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4-2015》正是我寻找的那种能够系统性概览特定时期金融法律发展脉络的读物。书中对于2014-2015这两个年度的金融监管政策、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情况进行了详尽的梳理,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研究态度。 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体系完善的部分。在那个时期,中国金融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建立健全的监管框架,是摆在中国金融法治建设面前的重大课题。本书对这些方面的论述,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让我对当时的政策制定者是如何审慎地推进金融改革,如何平衡发展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阅读过程中,我也时常会联想到当前金融市场的一些新问题,并尝试从书中梳理出的历史经验中寻找启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是一份关于中国金融法治建设历程的珍贵记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