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工業機器人技術及應用
定價:29.00元
作者:蘭虎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111473749
字數:
頁碼:20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圍繞從認識到熟練操作工業機器人,並根據實際應用進行基本作業示教這一主題,以工業機器人四巨頭ABB、KUKA、FANUC和YASKAWA為主要對象,通過典型案例對工業機器人示教和操作的相關基礎共性問題進行詳細圖解,盡量反映外近年來在機器人理論研究和生産應用方麵的新成果,內容涵蓋機器人搬運、碼垛、焊接、塗裝和裝配五大典型應用任務,使讀者對機器人工作站及其作業示教的基本過程有一個比較全麵而清晰的認識。
為瞭方便教學,本書配備瞭內容豐富的多媒體課件、思考與練習答案,凡選用本書作為教材的教師均可登錄機械工業齣版社教育服務網(.cmpedu./)注冊後下載。
全書通俗易懂,實用性強,既可作為普通高校和高職院校自動化專業的教材,又可作為工業機器人培訓機構用書,同時可供從事工業機器人操作與示教的相關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前言
章緒論1
1.1什麼是工業機器人3
1.2為何發展工業機器人 3
1.3工業機器人發展概況 5
1.3.1工業機器人的誕生 5
1.3.2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現狀和
趨勢 5
1.4工業機器人的分類及應用 8
1.4.1工業機器人的分類 8
1.4.2工業機器人的應用 12
本章小結 14
思考練習 15
第2章工業機器人的機械結構和
運動控製 16
2.1工業機器人的係統組成 17
2.1.1操作機 18
2.1.2控製器 22
2.1.3示教器 24
2.2工業機器人的技術指標 25
2.3工業機器人的運動控製 28
2.3.1機器人運動學問題 28
2.3.2機器人的點位運動和連續路徑
運動 29
2.3.3機器人的位置控製 30
擴展與提高 31
本章小結 32
思考練習 33
第3章手動操縱工業機器人 34
3.1機器人運動軸與坐標係 36
3.1.1機器人運動軸的名稱 36
3.1.2機器人坐標係的種類 37
3.2認識和使用示教器 42
3.3機器人安全操作規程 43
3.3.1示教和手動機器人時 43
3.3.2再現和生産運行時 44
3.4手動移動機器人 44
3.4.1移動方式 44
3.4.2典型坐標係下的手動
操作 44
擴展與提高 47
本章小結 50
思考練習 50
第4章初識工業機器人的作業示教 52
4.1工業機器人示教的主要內容 54
4.1.1運動軌跡 54
4.1.2作業條件 56
4.1.3作業順序 57
4.2工業機器人的簡單示教與
再現 57
4.2.1在綫示教及其特點 58
4.2.2在綫示教的基本步驟 59
4.3工業機器人的離綫編程技術 62
4.3.1離綫編程及其特點 63
4.3.2離綫編程係統的軟件
架構 64
4.3.3離綫編程的基本步驟 65
擴展與提高 69
本章小結 70
思考練習 71
第5章搬運機器人及其操作應用73
5.1搬運機器人的分類及特點 74
5.2搬運機器人的係統組成 77
5.3搬運機器人的作業示教 81
5.3.1冷加工搬運作業 81
5.3.2熱加工搬運作業 85
5.4搬運機器人的周邊設備與工位
布局 87
5.4.1周邊設備 87
5.4.2工位布局 88
擴展與提高 89
本章小結 93
思考練習 93
第6章碼垛機器人及其操作應用 96
6.1碼垛機器人的分類及特點 97
6.2碼垛機器人的係統組成 98
6.3碼垛機器人的作業示教 101
6.4碼垛機器人的周邊設備與工位
布局 105
6.4.1周邊設備 106
6.4.2工位布局 107
擴展與提高 109
本章小結 110
思考練習 111
第7章焊接機器人及其操作應用 113
7.1焊接機器人的分類及特點 115
7.2焊接機器人的係統組成 120
7.2.1點焊機器人 120
7.2.2弧焊機器人 124
7.2.3激光焊接機器人 126
7.3焊接機器人的作業示教 1287.3.1點焊作業 128
7.3.2熔焊作業 131
7.4焊接機器人的周邊設備與
布局140
7.4.1周邊設備 140
7.4.2工位布局 145
擴展與提高 148
本章小結 153
思考練習 154
第8章塗裝機器人及其操作應用 157
8.1塗裝機器人的分類及特點 159
8.2塗裝機器人的係統組成 161
8.3塗裝機器人的作業示教 164
8.4塗裝機器人的周邊設備與
布局 168
8.4.1周邊設備 168
8.4.2工位布局 170
擴展與提高 172
本章小結 174
思考練習 175
第9章裝配機器人及其操作應用178
9.1裝配機器人的分類及特點 179
9.2裝配機器人的係統組成 181
9.3裝配機器人的作業示教 185
9.3.1螺栓緊固作業 185
9.3.2鼠標裝配作業 188
9.4裝配機器人的周邊設備與工位
布局 190
9.4.1周邊設備 191
9.4.2工位布局 191
擴展與提高 192
本章小結 195
思考練習 195
參考文獻197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真是讓我對新興技術領域的理解邁上瞭一個新颱階。作者深入淺齣地剖析瞭當前科技浪潮中最具顛覆性的幾大領域,特彆是對於量子計算的原理闡述,簡直是化繁為簡的典範。我以前總覺得那些高深的物理概念遙不可及,但讀完後,至少對“量子糾纏”和“疊加態”有瞭個直觀的認識,盡管還不能完全精通,但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無可替代的。書中花瞭大量的篇幅討論瞭人工智能在數據分析和決策製定中的實際應用案例,這些案例並非空中樓閣式的理論推演,而是直接取材於近幾年全球範圍內的商業實踐,涵蓋瞭金融風控、精準醫療乃至智慧城市的構建。文字的敘述流暢自然,雖然主題宏大,但閱讀體驗卻非常舒適,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身邊耐心講解。特彆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討論技術倫理和社會影響時,觀點十分中立且富有遠見,沒有陷入單純的技術崇拜或過度悲觀的泥潭,這使得整本書的厚度和深度都得到瞭極大的提升,遠超一般的科普讀物,更像是一份麵嚮未來的戰略參考手冊。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組織得非常巧妙,它采用瞭一種“螺鏇上升”的敘事結構,從宏觀的全球技術格局切入,然後層層深入到具體的産業變革,最後落腳於個體創新者的實踐路徑。我尤其欣賞它對“可持續發展”與“技術迭代”之間張力的探討。很多同類書籍往往將這兩者對立起來,但本書卻提供瞭一種整閤的視角,展示瞭如何利用前沿技術(如新型儲能和碳捕獲技術)來解決環境挑戰。書中對特定行業案例的分析詳實到令人吃驚,每一個案例都附帶瞭詳盡的背景資料和關鍵數據圖錶,這對於我這樣需要將理論知識應用於項目規劃的專業人士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文字簡練有力,沒有一句廢話,所有的論證都建立在堅實的實證數據之上,學術嚴謹性毋庸置疑,但同時又保持瞭極強的可讀性,閱讀時不需要頻繁查閱其他資料來理解上下文,整體閱讀體驗順滑且富有成效。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的“視野”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它完全跳齣瞭將技術視為工具的傳統窠臼,而是將技術本身視為一種新興的社會力量。作者花瞭很大篇幅去分析“數據主權”和“算法治理”這兩大棘手問題,並且給齣瞭超越現有法律框架的設想。這種前瞻性思考,讓我對未來十年的社會治理模式有瞭更清晰的預判。書中引用的文獻和思想流派非常廣泛,從後現代思潮到信息論基礎,都巧妙地融入瞭論證之中,這錶明作者的知識儲備極其深厚。與其他側重於操作指南或特定軟件介紹的書籍不同,這本書提供的是一種“思維框架”,它教會你如何去“看”技術變革,而不是如何去“做”某項技術。文字風格非常具有說服力,邏輯鏈條嚴密到幾乎找不到可以反駁的空隙,讀完後感覺自己對整個技術生態係統的理解都上升到瞭戰略層麵,非常推薦給政策製定者和行業領袖閱讀。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其實對它的期望值並不高,以為又是一本堆砌概念的“新潮”讀物。然而,事實證明我錯得離譜。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對“人機協作”這一復雜議題進行瞭極其細膩和富有層次感的刻畫。它沒有聚焦於某一項具體的技術突破,而是將重點放在瞭技術如何重塑人類的工作流程、社會結構乃至於個體心理認同上。例如,書中關於“數字孿生”概念在復雜係統管理中的應用分析,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實現的層麵,更探討瞭這種鏡像世界如何影響管理者對風險的認知和決策速度。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述“未來工作場所”時所采用的敘事手法,它不是冰冷的預測,而是充滿瞭對人類適應性和創造力的信任。語言風格上,它有一種近乎散文詩的質感,但信息密度又非常高,需要反復咀嚼纔能品齣其中的滋味。閱讀過程更像是一場思想上的漫步,而非急於趕路的旅程,每一頁都留下瞭值得深思的腳注,非常適閤那些對技術哲學和未來學感興趣的讀者。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像是一次深入到技術前沿的沉浸式體驗。它沒有采用傳統的章節劃分,而是通過一係列相互關聯的“場景模擬”來展開論述,比如“零時差供應鏈”的構建、“去中心化身份驗證”的社會影響等,這種敘事方式極大地增強瞭代入感。作者在描述這些未來場景時,想象力極其豐富,但所有的想象都建立在對現有技術瓶頸的深刻理解之上,這使得這些“未來畫麵”看起來既科幻又觸手可及。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人機情感交互”的細膩描摹,探討瞭當機器具備更復雜的情感反饋能力時,人與人、人與機器之間的關係將如何微妙地變化。書中的插圖和示意圖,雖然數量不多,但張力十足,往往能一圖勝韆言,瞬間點亮一個復雜的概念。整體而言,這是一本充滿啓發性、並且在文學性和思想性上都達到瞭高水準的著作,讀完後我迫不及待地想將書中的理念應用到我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項目中去,它激發瞭我極大的實踐熱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