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世界攝影藝術史
定價:398.00元
作者:(法)安德烈·岡特爾,米歇爾·普瓦韋爾,趙欣
齣版社:中國攝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1790396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縱觀世界攝影藝術發展曆程,填補攝影藝術齣版空白。
△以專題的方式闡述攝影史不同時期的焦點問題,詮釋攝影藝術領域核心觀念。對於大部分的章節,讀者可以從中間任一階段切入直至現在。
△這不僅是一部關於攝影的曆史,更通過曆史史實,展現瞭多年來將藝術史和文明史相結閤的研究方法。
△本書編委包括剋萊濛·捨盧(Clément Chéroux)等十餘位世界攝影史、藝術史領域的知名學者,每位作者都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從宏觀方嚮入手帶領我們穿越時空。
△這的確是一本有關攝影曆史的書,但我們並不是在介紹一種媒介的通史,而是從藝術和文化的視角研究攝影所反映的史實。
△入選“十二五”國傢重點圖書、音像、電子齣版物齣版規劃。
內容提要
《世界攝影藝術史》共由十個章節構成,包括攝影發展過程中所有重要時期及其豐富的影像實踐活動,由多位的專業攝影史學傢閤力編寫 。
本書把握曆史發展脈絡,穿越漫長的曆史時期,以文明和藝術問題為核心,總結概括瞭眾多具有現代特色的重要事件。此外,本書還嚮我們講述瞭19世紀達蓋爾銀版攝影法和卡羅式攝影法,以及業餘愛好者群體和藝術傢群體基於這個時代美學方麵所發生的巨大變化,並且著重分析瞭攝影在藝術和科學之間、在業餘和專業之間、在公眾社會和技術實驗室之間的辨證關係,試圖呈現齣在整個19世紀攝影是如何占據這一席之地的。隨後本書帶領我們進入20世紀,在這一時期,攝影參與瞭所有藝術革命以及信息領域的發展。眾多前衛先鋒和帶有插圖的報刊雜誌、新聞媒體相繼發揮作用,使照片既可以作為文獻資料、實驗基質和公眾信息,同樣也可以成為藝術作品。
目錄
目錄
前 言
達蓋爾銀版攝影法的形成作者介紹
安德烈岡特爾(André Gunthert):藝術史學傢,研究員,編輯,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l’é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講師,創建當代視覺曆史研究室。法國攝影協會(la Société franaise de photographie)副會長,創辦《攝影研究》雜誌。安德烈岡特爾齣版或者閤作齣版:《瞬間,阿爾伯特隆德》 (J.Chambon, 1993),《快照的革命》 (BNF,1996),《看見或者看不見的鬥爭》 (Somogy 2001)。
米歇爾普瓦韋爾(Michel Poivert):巴黎大學攝影史,當代藝術史教師。法國攝影協會會長,參與當代攝影領域的活動,2004年在巴黎歐洲攝影之傢策展《攝影的烏托邦》。移動影像專傢,並就此研究方嚮完成博士論文。齣版著作:《法國畫意攝影》(BNF ou Hoebeke, 1992),《當代攝影》(Flammarion, 2002), 《影像為革命服務。攝影,超現實主義,政治》(Le Point du Jour, 2006)。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我對攝影藝術的新世界。我一直覺得攝影隻是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直到我翻開《世界攝影藝術史》。它不僅僅是按時間順序介紹攝影的發展,更是深入剖析瞭不同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攝影師們是如何通過鏡頭去錶達他們的思想、情感和對世界的觀察。比如,在講到早期攝影時,作者詳細介紹瞭達蓋爾銀版法和卡羅法,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解析,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如何催生瞭新的藝術形式,以及當時的攝影師們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進行藝術創作。再到後來,布列鬆的“決定性瞬間”理論,我第一次理解到原來攝影的構圖、時機捕捉是如此講究,他那些看似隨意的街頭抓拍,背後蘊含著對人性、社會百態的深刻洞察。書中還涉及瞭許多我從未聽說過的攝影流派,比如超現實主義攝影,那些充滿奇幻色彩和象徵意義的畫麵,讓我對攝影的想象力有瞭顛覆性的認識。作者的文字功底也很紮實,敘述流暢,引人入勝,讓我仿佛置身於那些攝影大師創作的時代,親身感受他們對藝術的追求。這本書讓我明白,攝影不僅僅是眼睛看到的,更是心靈感受到的,它是一種強大的敘事工具,也是一種深刻的藝術錶達。
評分不得不說,《世界攝影藝術史》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視覺和思想盛宴。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紀實攝影”的解讀,它不僅僅是對社會現實的簡單記錄,更是一種充滿人文關懷的凝視。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展現瞭攝影師們如何在動蕩不安的年代,用鏡頭記錄下曆史的瞬間,傳遞普通人的生活睏境與希望。比如,馬丁·帕爾的作品,那些描繪消費主義社會下人們日常生活的照片,乍一看有些戲謔,但細細品味,卻充滿瞭對現代社會的反思。書中對“觀念攝影”的介紹也讓我耳目一新,那些打破傳統美學界限的作品,讓我意識到攝影的邊界是可以無限拓展的。安塞爾·亞當斯用他的黑白風光攝影,將自然的美感推嚮極緻,那種壯麗與寜靜,至今仍讓我心潮澎湃。而“瑪格南圖片社”的介紹,更是讓我看到瞭攝影師們如何作為一個集體,用他們的影像力量去影響世界,去記錄曆史。整本書的編排也非常精良,大量的圖片配以詳實的文字,讓抽象的藝術理論變得觸手可及。
評分讀完《世界攝影藝術史》,我感覺自己對“美”的理解都變得更加多元化瞭。以前總覺得攝影就是要拍得清晰、拍得漂亮,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很多時候,攝影的魅力恰恰在於它的“不完美”和“非傳統”。比如,書中對“街頭攝影”的分析,那些模糊的、晃動的、甚至是有些“粗糙”的照片,卻能捕捉到最真實的人性瞬間,那種未經雕琢的生動感,是程式化的擺拍永遠無法比擬的。還有對“抽象攝影”的探討,那些通過光影、色彩、形態來錶達情緒和意境的作品,完全顛覆瞭我對攝影的固有認知。我之前甚至都沒想過,攝影還可以達到如此純粹的藝術高度。書中還提到瞭很多不同國傢和地區的攝影風格,比如東歐的攝影,那種帶有沉重曆史感的畫麵,讓我感受到攝影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是如何承載民族的記憶和情感的。這本書就像一本百科全書,又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讓我對攝影藝術有瞭更係統、更深入的認識。
評分坦白說,在讀《世界攝影藝術史》之前,我對攝影史的瞭解可以說是知之甚少。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認知。它以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帶領我穿越瞭攝影藝術的漫漫長河。我非常欣賞書中對“藝術攝影”的定義,它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精進,更是理念上的革新。書中對“風光攝影”的講解,讓我明白瞭如何去欣賞那些看似普通的自然景物,以及攝影師是如何通過構圖、光綫來賦予它們生命力的。同時,書中還提到瞭很多具有實驗性質的攝影作品,這些作品挑戰瞭傳統的審美規範,也拓寬瞭我對攝影藝術的邊界的認識。作者的敘述角度非常獨特,總是能找到最能代錶一個時期、一個流派的代錶性作品,並進行深入的剖析。讀這本書,就像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攝影藝術之旅,我看到瞭攝影是如何從一項技術,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具有深刻思想內涵的藝術形式。
評分《世界攝影藝術史》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攝影與社會、與時代之間深刻關係的揭示。作者並非僅僅羅列攝影史上的名傢名作,而是通過對作品的解讀,來展現攝影如何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時是政治宣傳的工具,有時是社會變革的催化劑,有時又是個人內心世界的映射。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戰爭攝影”的論述,那些畫麵雖然殘酷,卻讓我們得以窺見曆史的真相,也讓我們反思戰爭的代價。同時,書中對“時尚攝影”的分析也很有趣,它不僅僅是展示服裝,更是反映瞭不同時代的審美潮流和消費文化。作者在介紹這些內容時,文筆非常生動,不落俗套,時常能引發我深入的思考。比如,關於“人像攝影”的演變,從最初的嚴肅莊重到後來的自由奔放,摺射齣社會價值觀的變化。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每一張照片背後,都可能隱藏著一個時代的故事,一群人的命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