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世界摄影艺术史
定价:398.00元
作者:(法)安德烈·冈特尔,米歇尔·普瓦韦尔,赵欣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179039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纵观世界摄影艺术发展历程,填补摄影艺术出版空白。
△以专题的方式阐述摄影史不同时期的焦点问题,诠释摄影艺术领域核心观念。对于大部分的章节,读者可以从中间任一阶段切入直至现在。
△这不仅是一部关于摄影的历史,更通过历史史实,展现了多年来将艺术史和文明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本书编委包括克莱蒙·舍卢(Clément Chéroux)等十余位世界摄影史、艺术史领域的知名学者,每位作者都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从宏观方向入手带领我们穿越时空。
△这的确是一本有关摄影历史的书,但我们并不是在介绍一种媒介的通史,而是从艺术和文化的视角研究摄影所反映的史实。
△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
内容提要
《世界摄影艺术史》共由十个章节构成,包括摄影发展过程中所有重要时期及其丰富的影像实践活动,由多位的专业摄影史学家合力编写 。
本书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穿越漫长的历史时期,以文明和艺术问题为核心,总结概括了众多具有现代特色的重要事件。此外,本书还向我们讲述了19世纪达盖尔银版摄影法和卡罗式摄影法,以及业余爱好者群体和艺术家群体基于这个时代美学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且着重分析了摄影在艺术和科学之间、在业余和专业之间、在公众社会和技术实验室之间的辨证关系,试图呈现出在整个19世纪摄影是如何占据这一席之地的。随后本书带领我们进入20世纪,在这一时期,摄影参与了所有艺术革命以及信息领域的发展。众多前卫先锋和带有插图的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相继发挥作用,使照片既可以作为文献资料、实验基质和公众信息,同样也可以成为艺术作品。
目录
目录
前 言
达盖尔银版摄影法的形成作者介绍
安德烈冈特尔(André Gunthert):艺术史学家,研究员,编辑,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l’é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讲师,创建当代视觉历史研究室。法国摄影协会(la Société franaise de photographie)副会长,创办《摄影研究》杂志。安德烈冈特尔出版或者合作出版:《瞬间,阿尔伯特隆德》 (J.Chambon, 1993),《快照的革命》 (BNF,1996),《看见或者看不见的斗争》 (Somogy 2001)。
米歇尔普瓦韦尔(Michel Poivert):巴黎大学摄影史,当代艺术史教师。法国摄影协会会长,参与当代摄影领域的活动,2004年在巴黎欧洲摄影之家策展《摄影的乌托邦》。移动影像专家,并就此研究方向完成博士论文。出版著作:《法国画意摄影》(BNF ou Hoebeke, 1992),《当代摄影》(Flammarion, 2002), 《影像为革命服务。摄影,超现实主义,政治》(Le Point du Jour, 2006)。
文摘
序言
不得不说,《世界摄影艺术史》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和思想盛宴。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纪实摄影”的解读,它不仅仅是对社会现实的简单记录,更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凝视。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现了摄影师们如何在动荡不安的年代,用镜头记录下历史的瞬间,传递普通人的生活困境与希望。比如,马丁·帕尔的作品,那些描绘消费主义社会下人们日常生活的照片,乍一看有些戏谑,但细细品味,却充满了对现代社会的反思。书中对“观念摄影”的介绍也让我耳目一新,那些打破传统美学界限的作品,让我意识到摄影的边界是可以无限拓展的。安塞尔·亚当斯用他的黑白风光摄影,将自然的美感推向极致,那种壮丽与宁静,至今仍让我心潮澎湃。而“玛格南图片社”的介绍,更是让我看到了摄影师们如何作为一个集体,用他们的影像力量去影响世界,去记录历史。整本书的编排也非常精良,大量的图片配以详实的文字,让抽象的艺术理论变得触手可及。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摄影艺术的新世界。我一直觉得摄影只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直到我翻开《世界摄影艺术史》。它不仅仅是按时间顺序介绍摄影的发展,更是深入剖析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摄影师们是如何通过镜头去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比如,在讲到早期摄影时,作者详细介绍了达盖尔银版法和卡罗法,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解析,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如何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以及当时的摄影师们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艺术创作。再到后来,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我第一次理解到原来摄影的构图、时机捕捉是如此讲究,他那些看似随意的街头抓拍,背后蕴含着对人性、社会百态的深刻洞察。书中还涉及了许多我从未听说过的摄影流派,比如超现实主义摄影,那些充满奇幻色彩和象征意义的画面,让我对摄影的想象力有了颠覆性的认识。作者的文字功底也很扎实,叙述流畅,引人入胜,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些摄影大师创作的时代,亲身感受他们对艺术的追求。这本书让我明白,摄影不仅仅是眼睛看到的,更是心灵感受到的,它是一种强大的叙事工具,也是一种深刻的艺术表达。
评分读完《世界摄影艺术史》,我感觉自己对“美”的理解都变得更加多元化了。以前总觉得摄影就是要拍得清晰、拍得漂亮,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很多时候,摄影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不完美”和“非传统”。比如,书中对“街头摄影”的分析,那些模糊的、晃动的、甚至是有些“粗糙”的照片,却能捕捉到最真实的人性瞬间,那种未经雕琢的生动感,是程式化的摆拍永远无法比拟的。还有对“抽象摄影”的探讨,那些通过光影、色彩、形态来表达情绪和意境的作品,完全颠覆了我对摄影的固有认知。我之前甚至都没想过,摄影还可以达到如此纯粹的艺术高度。书中还提到了很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摄影风格,比如东欧的摄影,那种带有沉重历史感的画面,让我感受到摄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如何承载民族的记忆和情感的。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又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让我对摄影艺术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世界摄影艺术史》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摄影与社会、与时代之间深刻关系的揭示。作者并非仅仅罗列摄影史上的名家名作,而是通过对作品的解读,来展现摄影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时是政治宣传的工具,有时是社会变革的催化剂,有时又是个人内心世界的映射。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战争摄影”的论述,那些画面虽然残酷,却让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真相,也让我们反思战争的代价。同时,书中对“时尚摄影”的分析也很有趣,它不仅仅是展示服装,更是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审美潮流和消费文化。作者在介绍这些内容时,文笔非常生动,不落俗套,时常能引发我深入的思考。比如,关于“人像摄影”的演变,从最初的严肃庄重到后来的自由奔放,折射出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一张照片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个时代的故事,一群人的命运。
评分坦白说,在读《世界摄影艺术史》之前,我对摄影史的了解可以说是知之甚少。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它以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带领我穿越了摄影艺术的漫漫长河。我非常欣赏书中对“艺术摄影”的定义,它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精进,更是理念上的革新。书中对“风光摄影”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如何去欣赏那些看似普通的自然景物,以及摄影师是如何通过构图、光线来赋予它们生命力的。同时,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具有实验性质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挑战了传统的审美规范,也拓宽了我对摄影艺术的边界的认识。作者的叙述角度非常独特,总是能找到最能代表一个时期、一个流派的代表性作品,并进行深入的剖析。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摄影艺术之旅,我看到了摄影是如何从一项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艺术形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