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图解电子电路全掌握(第2版)

双色图解电子电路全掌握(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门宏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电路
  • 电路分析
  • 双色图解
  • 电子技术
  • 电路设计
  • 入门
  • 实操
  • DIY
  • 维修
  • 第2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黄金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20346
商品编码:2977567005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7-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双色图解电子电路全掌握(第2版)

定价:89.00元

作者:门宏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122320346

字数:588000

页码:342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 双色印刷 ,图例清晰 n
2. 超多电子电路图 n
3. 既可以学习电子电路,又可直接用于电子小制作,一书两得 n
4. 案例中有大量知识链接,使读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10大类240个经典电路和实用电路,用双色图解的方式,向读者逐一详细解析电路工作原理和应用,内容涵盖控制电路、放大振荡电路、数字电路、电源电路、报警与保护电路、家用电器和实用电子制作电路等,还配有数十个“知识链接”,以拓展知识面。 n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电路均为作者实验所得,准确可靠,可直接用作电子制作。通过本书,读者不仅能够学会看懂各类电路,更可以按照书中电路进行再创作,举一反三不断提高,达到电子电路全掌握的目的。 n
本书适合广大电子技术爱好者、电子技术人员、家电维修人员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阅读学习,并可作为职业技术学校和相关人员上岗培训的基础教材,也是一本电子电路的资料性工具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章 延时与定时电路 1 n
1.1 延时开关电路 1 n
1.1.1 延时接通电路 1 n
知识链接1 晶体闸流管 4 n
1.1.2 开机静噪电路 6 n
知识链接2 电容器 7 n
1.1.3 延时切断电路 9 n
知识链接3 晶体二极管 10 n
1.1.4 自动延时关灯电路 12 n
1.1.5 数字延时开关 13 n
1.1.6 触摸式延时开关 13 n
知识链接4 电路图的概念与要素 14 n
1.1.7 多路控制延时开关 16 n
1.1.8 双向延时开关电路 17 n
1.1.9 超长延时电路 18 n
1.1.10 分段可调延时电路 19 n
知识链接5 电位器 20 n
1.1.11 时间继电器电路 22 n
知识链接6 继电器 24 n
1.2 定时器电路 25 n
1.2.1 简单定时电路 25 n
知识链接7 电磁讯响器 26 n
1.2.2 单稳型定时电路 27 n
1.2.3 声光提示定时器 28 n
1.2.4 时间可变的定时器 29 n
知识链接8 单稳态触发器 30 n
1.3 数显倒计时定时器 31 n
1.3.1 电路工作原理 31 n
1.3.2 门电路多谐振荡器 32 n
1.3.3 60分频器 33 n
1.3.4 减计数器 33 n
1.3.5 译码显示电路 34 n
知识链接9 LED数码管 34 n
第2章 照明与调光电路 37 n
2.1 照明灯开关电路 37 n
2.1.1 轻触台灯开关 37 n
2.1.2 触摸开关电路 38 n
2.1.3 门控电灯开关 39 n
2.1.4 轻触延时节能开关 39 n
2.1.5 多路控制楼道灯 41 n
知识链接10 D触发器 42 n
2.1.6 自动路灯控制器 43 n
2.2 调光电路 44 n
2.2.1 单向晶闸管调光电路 44 n
2.2.2 双向晶闸管调光电路 45 n
2.2.3 低压石英灯调光电路 45 n
2.2.4 红外遥控调光开关 46 n
2.2.5 自动调光电路 47 n
知识链接11 光敏二极管 48 n
2.3 节能小夜灯电路 50 n
2.3.1 简易小夜灯 50 n
2.3.2 自动变色小夜灯 51 n
2.3.3 闪光小夜灯 51 n
知识链接12 发光二极管 52 n
2.4 白光LED照明电路 53 n
2.4.1 LED台灯电路 53 n
知识链接13 场效应管 55 n
2.4.2 LED路灯电路 57 n
2.4.3 LED手电筒电路 58 n
知识链接14 电感器 58 n
2.4.4 太阳能LED手电筒电路 60 n
2.4.5 LED应急灯 61 n
2.5 智能节电楼道灯 62 n
2.5.1 声控电路 62 n
2.5.2 延时电路 63 n
2.5.3 光控电路 63 n
2.5.4 逻辑控制电路 63 n
知识链接15 门电路 64 n
2.6 电子节能灯 66 n
2.6.1 电路原理 67 n
2.6.2 市电直接整流电路 67 n
2.6.3 高压高频振荡器 68 n
2.6.4 谐振启辉电路 69 n
第3章 自动控制与遥控电路 70 n
3.1 光控电路 70 n
3.1.1 光控路灯控制器 70 n
知识链接16 太阳能电池 71 n
3.1.2 光控变色龙 73 n
3.1.3 报晓公鸡 74 n
3.2 声控电路 75 n
3.2.1 声控照明灯 75 n
知识链接17 传声器 76 n
3.2.2 声控电源插座 78 n
3.2.3 声控精灵鼠 80 n
3.3 自动控制电路 81 n
3.3.1 感应式自动照明灯 82 n
3.3.2 恒温控制电路 83 n
知识链接18 敏感电阻器 84 n
3.3.3 电风扇自动开关电路 85 n
3.3.4 电风扇阵风控制器 85 n
知识链接19 光耦合器 86 n
3.3.5 双向电风扇电路 88 n
3.4 遥控电路 89 n
3.4.1 红外遥控开关 89 n
3.4.2 照明灯多路红外遥控电路 91 n
3.4.3 红外控制波斯猫 92 n
3.4.4 无线电遥控分组开关 93 n
3.4.5 无线万用遥控器 94 n
3.5 无线电遥控车模 96 n
3.5.1 电路控制原理 97 n
3.5.2 发射电路 98 n
3.5.3 接收控制电路 99 n
3.5.4 驱动电路 99 n
3.5.5 逻辑互锁控制电路 99 n
知识链接20 组合逻辑电路看图技巧 100 n
第4章 放大与音响电路 103 n
4.1 电压放大电路 103 n
4.1.1 单管电压放大电路 103 n
知识链接21 晶体三极管 105 n
4.1.2 双管电压放大电路 107 n
知识链接22 电阻器 108 n
4.1.3 信号寻迹器 109 n
4.1.4 阻容耦合电压放大电路 110 n
4.1.5 助听器 112 n
4.1.6 集成运放电压放大电路 113 n
知识链接23 集成运算放大器 114 n
4.2 负反馈电压放大电路 116 n
4.2.1 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 117 n
4.2.2 并联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 117 n
4.2.3 射极跟随器电路 118 n
4.2.4 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 118 n
4.2.5 集成运放电压跟随器 119 n
知识链接24 单元电路看图技巧 119 n
4.3 专用电压放大器 123 n
4.3.1 话筒放大器 123 n
4.3.2 磁头放大器 124 n
知识链接25 磁头 124 n
4.3.3 桥式电压放大器 125 n
4.3.4 前置放大器 126 n
4.3.5 音调控制电路 126 n
4.3.6 测量放大器 126 n
4.4 功率放大电路 127 n
4.4.1 单管功率放大器 127 n
4.4.2 推挽功率放大器 128 n
4.4.3 有源小音箱 131 n
4.4.4 OTL功率放大器 131 n
4.4.5 OCL功率放大器 134 n
4.4.6 集成功率放大器 134 n
4.4.7 BTL功率放大器 135 n
知识链接26 扬声器 137 n
4.5 双声道功率放大器 139 n
4.5.1 电路结构与特点 140 n
4.5.2 电路工作原理 140 n
4.5.3 平衡调节电路 140 n
4.5.4 前置电压放大器 141 n
4.5.5 音调调节电路 141 n
4.5.6 功率放大器 141 n
4.5.7 扬声器保护电路 141 n
知识链接27 看懂电路图的基本方法 143 n
4.6 选频放大电路 144 n
4.6.1 谐振回路 144 n
4.6.2 中频放大电路 145 n
4.6.3 高频放大电路 146 n
4.7 自动选台调频收音机 147 n
4.7.1 整机电路分析 147 n
4.7.2 调频接收放大与鉴频电路 148 n
4.7.3 立体声解码电路 148 n
4.7.4 音频功率放大器 149 n
知识链接28 集成电路看图技巧 149 n
第5章 振荡与门铃电路 157 n
5.1 正弦波振荡器 157 n
5.1.1 变压器耦合振荡器 157 n
5.1.2 音频信号发生器 158 n
5.1.3 三点式振荡器 159 n
5.1.4 高频信号发生器 161 n
5.1.5 晶体振荡器 163 n
知识链接29 晶体 164 n
5.1.6 RC移相振荡器 166 n
5.1.7 RC桥式振荡器 167 n
5.1.8 信号注入器 168 n
5.1.9 集成运放桥式振荡器 169 n
5.1.10 集成运放正交振荡器 170 n
5.2 多谐振荡器 170 n
5.2.1 晶体管多谐振荡器 170 n
5.2.2 调皮的考拉 172 n
5.2.3 门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172 n
5.2.4 单结晶体管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174 n
5.2.5 施密特触发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174 n
5.2.6 时基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175 n
知识链接30 时基集成电路 176 n
5.2.7 完全对称的多谐振荡器 178 n
5.2.8 门控多谐振荡器 178 n
5.2.9 窄脉冲发生器 179 n
5.2.10 压控振荡器 179 n
5.2.11 占空比可调的脉冲振荡器 179 n
5.2.12 锯齿波发生器 180 n
5.2.13 三角波发生器 181 n
5.3 门铃电路 181 n
5.3.1 单音门铃 181 n
5.3.2 间歇音门铃 182 n
5.3.3 电子门铃 182 n
5.3.4 音乐门铃 183 n
知识链接31 音乐集成电路 183 n
5.3.5 声光门铃 185 n
5.3.6 感应式叮咚门铃 186 n
5.3.7 对讲门铃 187 n
5.3.8 数字门铃 188 n
5.4 集成运放音频信号发生器 189 n
5.4.1 电路结构原理 189 n
5.4.2 RC桥式振荡器 190 n
5.4.3 电压跟随器 190 n
第6章 有源滤波电路 191 n
6.1 低通有源滤波器 191 n
6.1.1 一阶低通滤波器 191 n
6.1.2 二阶低通滤波器 192 n
6.1.3 三阶低通滤波器 193 n
6.2 高通有源滤波器 193 n
6.2.1 一阶高通滤波器 194 n
6.2.2 二阶高通滤波器 194 n
6.2.3 三阶高通滤波器 195 n
6.3 带通有源滤波器 195 n
6.3.1 压控源带通滤波器 195 n
6.3.2 多路反馈带通滤波器 196 n
6.3.3 带通数字滤波器 196 n
6.4 其他有源滤波器 197 n
6.4.1 带阻有源滤波器 197 n
6.4.2 通用可变滤波器 198 n
6.4.3 前级有源二分频电路 198 n
6.5 超重低音有源音箱 198 n
6.5.1 低通有源滤波器 199 n
6.5.2 缓冲放大器 199 n
6.5.3 功率放大器 199 n
6.5.4 音箱选择与改造 200 n
第7章 数字电路 201 n
7.1 双稳态触发器 201 n
7.1.1 晶体管双稳态触发器 201 n
7.1.2 门电路构成的双稳态触发器 203 n
7.1.3 D触发器构成的双稳态触发器 204 n
7.1.4 时基电路构成的双稳态触发器 205 n
7.1.5 实用声波遥控器 205 n
知识链接32 数字集成电路 206 n
7.2 单稳态触发器 207 n
7.2.1 晶体管单稳态触发器 207 n
7.2.2 门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209 n
7.2.3 D触发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210 n
7.2.4 时基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210 n
7.2.5 声控坦克 211 n
7.3 施密特触发器 212 n
7.3.1 晶体管施密特触发器 212 n
7.3.2 非门电路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214 n
7.3.3 光控自动窗帘 215 n
知识链接33 光敏晶体管 216 n
7.4 逻辑控制电路 217 n
7.4.1 数控增益放大器 217 n
7.4.2 数控频率振荡器 218 n
7.4.3 双通道音源选择电路 219 n
7.5 模拟放大电路 220 n
7.5.1 模拟电压放大器 220 n
7.5.2 实用电压放大器 220 n
7.5.3 简易CMOS收音机 221 n
7.6 数字抢答器 222 n
7.6.1 电路结构与原理 222 n
7.6.2 信号鉴别电路 224 n
7.6.3 指示电路 224 n
7.6.4 复位电路 225 n
知识链接34 数字电路看图技巧 225 n
第8章 电源与充电电路 232 n
8.1 整流滤波电路 232 n
8.1.1 整流电路 232 n
知识链接35 整流桥堆 235 n
8.1.2 负压整流电路 236 n
8.1.3 滤波电路 238 n
8.1.4 倍压整流电路 240 n
8.1.5 可控整流电路 242 n
8.1.6 实用整流电源 243 n
知识链接36 变压器 244 n
8.2 稳压电路 246 n
8.2.1 简单稳压电路 246 n
知识链接37 稳压二极管 246 n
8.2.2 简单LED稳压电路 248 n
8.2.3 串联型稳压电路 249 n
8.2.4 串联型LED稳压电路 250 n
8.2.5 采用集成稳压器的稳压电路 251 n
知识链接38 集成稳压器 253 n
8.2.6 分挡式LED稳压电源 254 n
8.3 晶体管稳压电源 255 n
8.3.1 电路结构原理 255 n
8.3.2 整流滤波电路 256 n
8.3.3 稳压电路 257 n
8.3.4 指示电路 259 n
8.4 调压与逆变电路 259 n
8.4.1 交流调压电路 259 n
8.4.2 自动交流调压电路 260 n
8.4.3 直流逆变电路 260 n
8.5 电源变换电路 262 n
8.5.1 直流倍压电路 262 n
8.5.2 直流升压电路 262 n
8.5.3 万用表电子高压电池 263 n
8.5.4 电源极性变换电路 263 n
8.5.5 双电源产生电路 264 n
8.6 充电电路 264 n
8.6.1 手机智能充电器 265 n
8.6.2 太阳能充电器 266 n
8.6.3 电动车充电器 268 n
8.6.4 多用途充电器 269 n
8.6.5 恒流充电器 270 n
8.7 开关稳压电源 271 n
8.7.1 电路工作原理 271 n
8.7.2 三端开关电源集成电路 272 n
8.7.3 脉宽调制电路 273 n
8.7.4 高频整流滤波电路 274 n
知识链接39 开关稳压器 274 n
第9章 报警与保护电路 278 n
9.1 报警探测电路 278 n
9.1.1 短路式报警探测电路 278 n
9.1.2 断线式报警探测电路 279 n
9.1.3 温度报警探测电路 279 n
9.1.4 光照不足报警探测电路 280 n
9.2 报警音源电路 280 n
9.2.1 连续音报警音源电路 281 n
9.2.2 断续音报警音源电路 281 n
9.2.3 声光报警源电路 282 n
9.2.4 强音强光报警源电路 282 n
9.2.5 警笛声报警音源电路 283 n
9.2.6 音乐声光报警源电路 283 n
9.3 报警器 284 n
9.3.1 振动报警器 284 n
知识链接40 压电蜂鸣器 285 n
9.3.2 风雨报警器 285 n
9.3.3 冰箱关门提醒器 287 n
9.3.4 光线暗提醒器 288 n
9.3.5 市电过压报警器 289 n
9.3.6 高温报警器 290 n
9.3.7 低温报警器 290 n
9.3.8 太阳能警示灯 291 n
9.4 保护电路 292 n
9.4.1 扬声器保护电路 292 n
9.4.2 漏电保护器 293 n
知识链接41 电流互感器 295 n
9.4.3 电冰箱保护器 296 n
0章 实用电子制作电路 298 n
10.1 趣味玩具电路 298 n
10.1.1 闪光陀螺 298 n
10.1.2 音乐闪光外星人 299 n
10.1.3 磁控婚礼娃娃 301 n
10.1.4 电子萤火虫 302 n
10.1.5 饶舌的鹦鹉 304 n
10.2 智力游戏电路 305 n
10.2.1 反应测试器 305 n
10.2.2 智取明珠电子棋 307 n
10.2.3 电子硬币 310 n
10.3 节日装饰电路 311 n
10.3.1 闪光胸饰 311 n
10.3.2 幻影镜框 312 n
10.3.3 声光圣诞树 314 n
10.3.4 录音贺卡 315 n
10.4 彩灯控制器 318 n
10.4.1 电路结构原理 318 n
10.4.2 双向移位寄存器 320 n
10.4.3 控制电路 321 n
10.4.4 交流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 321 n
知识链接42 时序逻辑电路看图技巧 322 n
10.5 电子沙漏 324 n
10.5.1 电路特点与工作原理 325 n
10.5.2 15位移位寄存器 326 n
10.5.3 输入数据控制电路 327 n
10.5.4 输出状态控制电路 327 n
10.5.5 位置控制电路 327 n
10.5.6 速度控制电路 328 n
10.6 家庭实用电器电路 328 n
10.6.1 红外无线耳机 328 n
10.6.2 调频无线话筒 330 n
10.6.3 电子催眠器 331 n
知识链接43 单结晶体管 331 n
10.6.4 充电式催眠器 334 n
10.6.5 雷电测距器 334 n
10.6.6 超声波探测器 336 n
知识链接44 超声波换能器 337 n
10.6.7 数字显示温度计 339 n
10.6.8 半导体小冰箱 340


探索微观世界的奇妙旅程:电子信号的艺术与科学 电子世界,宛如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微观宇宙,由无数精密运作的元件构成,共同编织出我们赖以生存的现代文明。从掌中的智能手机,到连接世界的互联网,再到驱动工业生产的强大机械,无不闪耀着电子学的智慧光芒。想要深入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掌握其运作的奥秘,便如同踏上了一场引人入胜的探索之旅,而此次探索的核心,正是理解电子信号的本质,以及如何巧妙地驾驭它们。 想象一下,我们正要揭开一个看不见的帷幕,窥视那奔腾不息的电流、起伏跌宕的电压,以及它们如何通过电阻、电容、电感这些基础的“积木”进行复杂的互动。这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和公式,更是一场关于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精妙舞蹈。理解电子信号,就如同学会了一种全新的语言,一种可以与电子元件对话,甚至指挥它们工作的通用语。 第一站:信号的源头与特性 我们的旅程始于对“信号”本身的认知。什么是电子信号?它究竟是什么在传递?简单来说,电子信号是电场或磁场的变化,这些变化携带着信息。我们可以将其想象成水波,当你在水中投入一颗石子,涟漪便会向外扩散,这扩散的模式便是信息。在电子世界里,电压和电流的波动便是承载信息的“涟漪”。 信号并非一成不变,它们拥有丰富多样的特性,理解这些特性至关重要。例如,幅度(Amplitude),它代表信号的“强度”或“高度”,就像水波的浪高一样。频率(Frequency),则描述了信号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次数,如同水波每秒钟晃动的次数,它决定了信号的“快慢”和“音调”。相位(Phase),则指示了信号在特定时刻所处的状态,是波峰还是波谷,或者是中间的某个点。此外,信号还有周期性(Periodicity),即信号是否会规律地重复出现,以及波形(Waveform),即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具体曲线形状,如直流(DC)、交流(AC)中的正弦波、方波、锯齿波等。 掌握这些基础特性,我们便能开始理解不同信号所传递的不同信息。例如,手机通信使用的是高频的无线电波,它承载着语音和数据的编码;计算机内部的逻辑信号则是高低电平的快速切换,代表着0和1的二进制信息。 第二站:电路的基石——基础元件的对话 信号的流动离不开载体,而承载和塑造这些信号的,便是电子电路中的基础元件。理解这些元件的特性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掌握电子学的关键。 电阻(Resistor): 它是电路中最常见、最基础的元件之一。电阻的作用就像是为电子流动设置“关卡”,阻碍电流的通过,并将其能量转化为热量。电阻的大小用欧姆(Ω)来衡量,遵循欧姆定律(Ohm's Law):电压(V)等于电流(I)乘以电阻(R),即 V = IR。这个简单而强大的定律,是分析绝大多数直流电路的基础。在理解了电阻后,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串联电阻会增加总电阻,分压效应为何会产生。 电容(Capacitor): 电容如同一个微小的“蓄水池”,能够储存电荷。它由两个导电极板和一个绝缘介质组成。当电压施加在电容两端时,电荷就会在极板上积累。电容的特性在于它能够阻碍电流的瞬时变化,即“通直流,隔交流”。这意味着在直流电路中,一旦充满电,电容就如同开路;而在交流电路中,它会对交流信号产生阻抗,并且这种阻抗的大小与信号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阻抗越小。电容在滤波、耦合、退耦等电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电感(Inductor): 电感则是一个“能量存储器”,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储存能量,并且能够抵制电流的变化。简单来说,电感就像一个“惯性”,当电流试图改变时,它会产生一个反向的电动势来抵抗这种变化。电感的特性是“通交流,阻直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对电流的变化速率敏感。电感在储能、滤波、变压器等应用中不可或缺。 这三类基础元件——电阻、电感、电容——构成了电子世界的“积木”。通过它们的组合,我们可以构建出各种各样功能的电路。理解它们各自的物理原理,以及在不同电路环境下的表现,是进入电子学殿堂的必修课。 第三站:信号的加工坊——电路的组合与分析 掌握了基础元件,我们便可以开始将它们组合起来,构建出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电路。这时,电路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串联与并联: 这是最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串联是指元件首尾相连,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并联是指元件两端分别连接,电流有多条通路。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阻、电压、电流分布规律是分析的基础。 节点电压法与网孔电流法: 当电路变得复杂时,简单的串并联分析法可能不够用。此时,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等系统性的分析方法便能帮助我们准确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压和电流。 叠加定理与等效变换: 叠加定理允许我们将多源电路的响应分解为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的响应之和。等效变换则能将复杂的电路简化为等效的简单电路,便于分析。 傅里叶变换: 对于交流信号,傅里叶变换是一项强大的分析工具。它能够将一个复杂的信号分解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之和。通过傅里叶变换,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信号的频谱特性,以及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处理方式。 通过这些分析工具,我们可以预测和理解一个电路的运行状态,例如,一个简单的RC滤波电路如何滤除高频噪声,一个RLC谐振电路如何在特定频率下表现出特殊的阻抗特性。 第四站:信号的“智能”——主动元件的世界 虽然电阻、电感、电容是电路的基石,但真正赋予电路“生命”和“智能”的,是那些能够放大、开关、控制信号的主动元件。 二极管(Diode): 作为最简单的半导体器件,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只允许电流从一端流向另一端。它在整流、钳位、稳压等电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晶体管(Transistor): 晶体管是现代电子学的核心。根据其结构不同,有双极型晶体管(BJT)和场效应晶体管(FET)等。晶体管最基本的功能是放大,即用一个小的输入信号控制一个大的输出信号。同时,它还可以作为开关使用,快速地接通或断开电路。这是数字逻辑电路的基础,也是电子产品性能提升的关键。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IC): 将大量的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集成在一块小小的半导体芯片上,就构成了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极大地提高了电子设备的集成度、性能和可靠性,并且降低了成本。从简单的逻辑门电路到复杂的微处理器,各种各样的集成电路构成了我们今天电子产品的核心。 理解这些主动元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在电路中协同工作,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一个芯片能够执行如此复杂的功能,为什么我们的设备能够处理如此海量的信息。 第五站:信号的“应用”——构建现实世界的电子系统 掌握了基础理论和元件知识,我们便能将它们应用于实际,构建出各种各样的电子系统,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数字电路与逻辑: 基于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数字电路利用0和1的组合来表示和处理信息。逻辑门(AND、OR、NOT等)是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单元,通过它们的组合,可以实现加法器、寄存器、计数器等复杂的功能,最终构建出计算机、微处理器等核心。 模拟电路与信号处理: 模拟电路处理的是连续变化的信号,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传感器信号等。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是模拟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负责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调制等操作,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电源管理: 任何电子设备都需要稳定的电源。电源电路负责将市电或其他能源转换成设备所需的特定电压和电流。包括整流、滤波、稳压等环节。 通信系统: 现代社会离不开通信。无线通信、有线通信都依赖于电子电路来完成信号的产生、编码、传输、解码和接收。 传感器与执行器: 传感器是电子系统感知世界的“眼睛”和“耳朵”,能够将物理世界的各种量(如温度、光照、压力)转换为电信号。执行器则是电子系统“动手”的部分,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物理世界的动作(如控制电机、驱动显示器)。 总结:持续的探索与创新 电子信号的艺术与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从最初简单的电子管,到如今微纳级的集成电路,电子技术的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掌握了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就如同获得了一把开启无限可能的钥匙。这不仅仅是学习一门技术,更是培养一种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 深入理解电子信号的形成、传播、控制和应用,将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我们身边的科技,甚至参与到未来的技术革新中。这是一场充满挑战但又回报丰厚的探索,每一次理解的深化,都将让我们离揭示微观世界更深层的奥秘更近一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叙述风格实在是太接地气了,完全没有传统教科书那种高高在上的学院派腔调。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概念时,都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耐心地跟你拉家常,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那些听起来很“玄乎”的物理现象。比如,当他解释电容的充放电过程时,他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微分方程,而是拿水桶和水流来打比方,这种类比方式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原理。我记得以前看某本经典教材时,光是看懂一个公式推导就得花上半小时,还得对着好几张图反复琢磨。可是在这本里,作者总是先给出直观的理解,然后再逐步引入数学模型,这极大地降低了我的学习焦虑感。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啃教材”,不如说是一次愉快的技术交流,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应付考试,而是在真正学习一门手艺。这种亦师亦友的写作方式,是我愿意给它如此高评价的关键原因。

评分

关于排版和印刷质量,这本书的表现是无可挑剔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纸质书的物理体验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阅读的舒适度和持久性。这本书的纸张选择非常考究,不是那种反光的铜版纸,而是哑光处理的,即使用在强光下阅读也不会出现刺眼的眩光。装订方面非常牢固,我已经翻阅了不下二十次,很多关键页都被我用荧光笔标记,书本依然平整如初,没有出现松页的现象。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开本设计非常人性化,单手握持时能感觉到恰到好处的重量感,不会太厚重以至于阅读疲劳,也不会太薄显得单薄易损。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出版社对知识传播的尊重,也让我愿意将它作为案头常备的工具书,而不是一次性读物。精美的物理形态,让学习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评分

我个人对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感到非常惊喜。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层面,而是大胆地深入到了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陷阱和调试技巧。很多教材在讲完理论后就戛然而止,留给读者的是“学了也白学”的空虚感。然而,这本书的每一章末尾都会有“实战小贴士”或者“常见误区解析”,这些内容往往是作者多年实践经验的结晶。我曾经在设计一个简单的开关电源时遇到了纹波过大的问题,翻遍了其他资料都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后来偶然翻到这本书中关于滤波电路的章节,其中提到了一种特定布局可以有效抑制高频噪声,照着修改后问题迎刃而解。这些“内行话”的价值,是那些只关注理论推导的书籍无法比拟的。它真正做到了从理论指导实践,让我感觉自己掌握的知识是“活的”,是可以在实验室里立刻派上用场的。

评分

这本书在知识体系的逻辑组织上,做得非常流畅自然,循序渐进得近乎完美。它没有采用那种跳跃式的章节安排,而是像搭积木一样,一层一层地构建起复杂的知识大厦。初学者可能最怕的就是概念之间的衔接不畅,比如刚学完晶体管特性曲线,下一章就直接跳到反馈放大器设计,中间的过渡环节让人摸不着头脑。但这本书巧妙地插入了大量的“承上启下”的小结和过渡段落,清晰地指明了当前知识点在整个电路体系中的位置。比如,它在讲解完基本放大电路后,会用一个小节专门回顾并强调这些电路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局限性,从而自然地引出下一章对高级运算放大器的介绍。这种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的陡峭程度,让读者始终保持一种“我能跟上”的信心。这种对认知负荷的精妙控制,是很多号称“全面”的教材所欠缺的。

评分

这本书的插图简直是神来之笔!我之前学电子电路的时候,遇到很多晦涩难懂的理论,光看文字描述脑子里就一片浆糊。但是这本书的图文结合方式,简直是为我这种“视觉学习者”量身定做的。那些复杂的元器件符号和电路连接,在双色的描绘下,瞬间变得清晰明了。特别是涉及到信号流向和电位变化的部分,通过不同颜色的线条勾勒出来,让整个电路的“呼吸”都能被我捕捉到。我敢说,如果不是这些精美的图解,我可能早就放弃了对模拟电路的深入探索。很多市面上其他的教材,图印得模糊不清,颜色也不够分明,看上去就像是黑白印刷的复印件,根本无法帮助理解。而这本,色彩的运用非常专业,红色代表高电位,蓝色代表低电位,这样的约定俗成让我在阅读时无需频繁回溯目录去确认颜色含义。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基础理论的掌握速度和深度。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电子工程初探感到迷茫的同学,相信我,你会爱上这种学习方式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