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应用电子技术
定价:39.00元
作者:吕学新,刘建东,孙十柱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33190842
字数:
页码:33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应用电子技术》主要内容共分五个任务单元,分别为直流稳压电源、有源音箱制作、调光台灯的制作、电子防盗报警器、电子秒表制作。每个任务单元分为若干具体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内容涵盖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内容。
目录
项目一 直流稳压电源
任务一 万用表的使用
任务二 认识常用元器件
任务三 认识半导体元器件
任务四 手工焊接
任务五 装配直流稳压电源
项目二 有源音箱制作
任务一 基本放大电路
任务二 多级放大电路
任务三 功率放大电路
任务四 有源音箱的安装与检测
任务五 集成运算放大器
项目三 调光台灯的制作
任务一 认识调光台灯
任务二 调光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项目四 防盗报警器的制作
任务一 认识防盗报警器
任务二 认识元器件
任务三 基本逻辑运算
任务四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任务五 电路分析
任务六 成品制作
项目五 数字秒表的制作
任务一 认识数字秒表
任务二 认识元器件
任务三 组合逻辑电路
任务四 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
任务五 电路分析
任务六 成品制作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项目一 直流稳压电源
任务一 万用表的使用
任务二 认识常用元器件
任务三 认识半导体元器件
任务四 手工焊接
任务五 装配直流稳压电源
项目二 有源音箱制作
任务一 基本放大电路
任务二 多级放大电路
任务三 功率放大电路
任务四 有源音箱的安装与检测
任务五 集成运算放大器
项目三 调光台灯的制作
任务一 认识调光台灯
任务二 调光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项目四 防盗报警器的制作
任务一 认识防盗报警器
任务二 认识元器件
任务三 基本逻辑运算
任务四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任务五 电路分析
任务六 成品制作
项目五 数字秒表的制作
任务一 认识数字秒表
任务二 认识元器件
任务三 组合逻辑电路
任务四 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
任务五 电路分析
任务六 成品制作
我是一名在职工程师,这次翻阅《应用电子技术》主要是想系统梳理一下自己工作中应用不太频繁的基础知识点。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种针对教材性质的书籍会偏学术化,内容会比较陈旧,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现代化。它虽然是基础教材,却非常注重与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的接轨。例如,在讲解传感器接口时,它详细介绍了如何处理来自微控制器的数字信号和来自传感器的模拟信号的匹配问题,还提到了常用的SPI、I2C等串行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和嵌入式系统打交道的工程师来说,提供了非常及时的知识补充。书中对“测试与测量”这个环节的重视程度也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讲了如何用示波器看波形,还深入探讨了如何解读波形中的噪声、毛刺等非理想因素,并提供了初步的排查思路。这部分内容极其实用,很多时候,实际工程问题往往出在这些“细节”上。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拿一两个手边的简单电路板进行对照,发现书中的分析模型和实际现象高度吻合,这极大地增强了我对书中内容的信任感。这本书提供的知识体系,让我感觉自己能够更扎实地站在行业前沿,而不是停留在对旧有技术的简单重复应用上。
评分这本《应用电子技术》的包装设计实在是太吸引人了,那种沉稳的蓝色调配上简洁的字体,一下子就给人一种专业又可靠的感觉。我本来对电子技术这块儿了解得不多,总觉得是那些高深莫测的学问,但翻开这本书后,发现它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枯燥。开篇的导论部分就写得非常接地气,用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那些复杂的电路原理,比如手机充电器的工作方式、家里的智能家电是如何实现互联的。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让你能一步步跟着思路走,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抓住核心概念。我特别欣赏它对基础知识的强调,没有急于求成地讲那些复杂的集成电路,而是花了大量篇幅讲解电阻、电容、电感这些基本元件的特性和应用,讲解得深入浅出,让人感觉这些原本冰冷的元件瞬间有了“生命”。而且,书中的插图和示意图绘制得非常精细,很多地方甚至配有实物照片,这对于理解电路布局和元件实物对照非常有帮助。读完前几章,我感觉自己对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不再是停留在“能用”的层面,而是开始思考“为什么能用”以及“如何改进”。这本书的排版也相当舒服,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这对于需要大量时间投入学习的专业书籍来说,简直是个福音。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人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像是一本实操手册的理论基础版。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信号处理那一章,讲解得非常到位。它没有像其他教材那样堆砌公式,而是先通过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比如音频放大电路)引出问题,然后才一步步推导出相关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这种“问题驱动”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讲解晶体管的工作特性时,作者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模型和分析工具进行对比,比如黑箱模型和白箱模型,让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同一个器件的行为,这对于深入理解电路的非线性特性至关重要。我记得有一段描述半导体PN结的形成和反向偏置时的情形,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立刻明白了“势垒”的物理意义,而不是仅仅记住一个定义。书中还穿插了不少“拓展阅读”或者“工程小贴士”,这些小段落虽然不属于核心考试内容,但却充满了行业内的经验和教训,比如如何避免焊接时的虚焊、如何进行电磁兼容性(EMC)的基本设计考量,这些都是教科书上难得一见的宝贵信息。可以说,这本书为我构建了一个非常稳固的电子技术知识体系框架,让我有信心去探索更前沿的技术领域。
评分从装帧和纸张质量来看,这本《应用电子技术》绝对称得上是精品。要知道,工程技术类书籍如果纸张太薄或者印刷质量差,翻阅起来体验感会直线下降,尤其是那些包含大量电路图和波形图的书。这本书选用的纸张厚实而细腻,墨色浓郁,即便是最细微的线条和标注也能清晰辨认,没有出现任何重影或渗透的问题。这对于需要经常在图上做笔记、画标记的学习者来说,提供了绝佳的物质基础。另一个我非常欣赏的细节是,这本书在引用标准和规范时非常严谨,无论是元器件的命名还是电路符号的使用,都严格遵循了相关的行业标准,这对于培养我们规范的工程思维至关重要。很多业余爱好者编写的资料往往在这方面比较随意,容易误导初学者形成不规范的操作习惯。此外,这本书的索引部分做得极其详尽,无论是按术语首字母排序的术语表,还是按章节罗列的重点难点,都非常便于快速查找和复习。当你在工作中遇到一个特定的概念,可以通过索引迅速定位到书中的相关段落,这种设计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使用体验的深切关怀。总体来说,这本书不仅内容扎实,其作为一件学习工具的物理形态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物有所值。
评分从内容组织来看,这本书展现出一种极强的系统性和递进性,这使得学习过程非常流畅,几乎没有出现知识点突然跳跃导致跟不上的情况。它从最基础的直流电路分析开始,平稳过渡到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再到半导体器件,最后收束到数字逻辑和一些常用集成电路的应用。这种循序渐进的结构,对于自学者来说简直是救星。我曾尝试用其他资料学习,但往往在从模拟电路进入数字电路的那个门槛上被绊倒,感觉像是从一个世界突然跳到了另一个世界。然而,这本书通过巧妙地介绍像运算放大器(Op-Amp)这样既有模拟特性又可以构建逻辑功能的器件作为桥梁,使得过渡自然而然。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习题设计非常巧妙,它们不是那种机械的公式套用题,而是包含了大量的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有些甚至需要你结合多个章节的知识点才能完整解答。这迫使你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回顾和整合之前学到的知识。我记得有一个关于RC滤波器的设计题,要求在特定频率下达到一定的衰减效果,它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你去分析各种元件参数对最终性能的影响,这种开放性的思维训练,比死记硬背知识点有效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