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桃花扇(中華經典名劇)
定價:28.00元
作者:【清】孔尚任;謝雍君 硃方遒 評注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10112158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版本精良,校注審慎。
《桃花扇》今存的諸多刻本中,蘭雪堂本刊刻精良,是蘭雪堂主人以孔尚任自刻原刊為底本,據“市肆諸足本參考互訂”而重刊。本評注本以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藏清光緒乙未(1895)蘭雪堂重校刊本為底本,參校《古本戲麯叢刊五集》影印清康熙間介安堂本、暖紅室刻《匯刻傳劇》所收本和梁啓超批注本,部分評語采用暖紅室刻《匯刻傳劇》所收本裏的眉批。校點、注釋時,還參考瞭王季思、蘇寰中、楊德平閤注本。
2.評析全麵獨特。
本書的“評析”不僅賞析麯詞、分析人物,還介紹本齣戲的曆史背景,引述古今人對本齣戲的評論,同時也講解劇作中體現的戲劇理論,注重解說劇本裏所內涵的舞颱演齣、舞颱錶演術語,幫助讀者領略文本的麯詞之美、內涵之美、錶演之美,全方位解讀中國古典戲劇獨特魅力。每齣的注釋評析,不單在梳理文辭,也闡釋劇本涉及的舞颱演齣術語、專有名詞,以便讀者對清代戲麯舞颱錶演體製與演劇習俗的瞭解,進一步貼近清末曆史的真實風貌。
內容提要
《桃花扇》是清代的傳奇劇本,與《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劇”。如孔尚任自己所說,“藉離閤之情,寫興亡之感”,中原纔子侯方域,巧遇秦淮佳人李香君,題詩定情宮扇上,卻難抵曆史的風雲變幻——李自成陷落京師,八旗軍摧垮南朝。侯李情緣在烽火闆蕩的晚明變局中,如柳絮浮萍,相遇相散,兒女情與傢國情交織著,吟唱齣一首婉麯、浩蕩長歌。此劇代錶瞭中國古代曆史劇創作的*水平。
劇本結構亦彆具一格。與之前的明清傳奇劇本不同,在四十齣之外,又設置瞭“試一岀”、“閏二十齣”、“加廿一齣”、“續四十齣”,一改傳奇創作中副末開場、生旦傢門等傳統模式,彆開生麵。每齣末尾,留有雲亭山人(孔尚任自號)的評點。此劇定稿上演後,馬上引起轟動。連康熙帝都不僅閱讀劇本,還觀看演齣,看到《設朝》《選優》齣時,就會皺眉頓足,感慨:“弘光弘光,雖欲不亡,其可得乎?”以此自警。此後《桃花扇》一直盛演不衰,還被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以不同的形式在舞颱、熒屏上上演,錶現齣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目錄
作者介紹
【原作者簡介】
孔尚任(1648—1718),字季重,又字聘之,號東塘,彆號岸堂,自署雲亭山人。山東麯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與《長生殿》的作者洪昇並稱“南洪北孔”,在戲劇理論與實踐上都有著極高成就。孔尚任工詩文,考訂樂律,精通金石字畫,著述甚富,有《岸堂文集》《湖海詩集》《會心錄》《石門山集》《宮詞百首》《長留集》等,編纂瞭《平陽府誌》《萊州府誌》等。曾與顧彩閤撰《小忽雷》傳奇(存),《大忽雷》雜劇(存),但真正令他名播文壇、長載史冊的,是《桃花扇》。
【評注者簡介】
謝雍君,文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戲麯研究所研究員,京劇研究中心副主任,《戲麯研究》副主編,《昆麯藝術大典》“文學劇目典”副主編,主要從事中國戲麯史論、戲麯文獻整理和研究,對傳統戲劇有著全麵深刻而獨到的理解。在《北京師範大學學報》《戲劇藝術》《學術研究》等刊物發錶《昆麯與文人趣味》等論文,齣版《傅惜華古典戲麯提要箋證》《〈牡丹亭〉與明清女性情感教育》《昆麯與文人文化》等專著。參與完成《全國戲麯劇種劇團現狀調查》《昆麯藝術大典》《中國近代戲麯論著集成》等國傢重大課題。
硃方遒,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戲劇戲麯學係在讀碩士研究生,方嚮為戲麯演齣與創作研究,導師為謝雍君研究員。是一位很有纔華、嚴謹認真的年輕學者,曾發錶有關戲麯的論文多篇。
文摘
序言
謝雍君和硃方遒的評注部分,簡直是神來之筆,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層次感。對於我們這些對傳統戲麯文化瞭解不深的讀者來說,這些注釋簡直就是一座座指路的明燈。他們不僅僅是對生僻字詞和典故的解釋,更深入到劇本的創作背景、錶演程式、以及不同版本之間的差異進行梳理和分析。有些地方的考證工作做得極為紮實,讓你能明白一個場景、一句唱詞背後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和曆史淵源。這讓閱讀過程從被動接受故事,轉變為一種主動的探索和學習。我特彆喜歡他們對“情”與“義”之間張力的剖析,觀點獨到且富有洞察力,完全沒有那種枯燥的學術腔調,反而讀起來引人入勝。這套評注讓這部經典“活”瞭起來,不再是束之高閣的古董。
評分我這次閱讀的體驗,簡直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旅程。這部作品所描繪的明末清初的社會風貌,通過細膩的筆觸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的眼前。它不僅僅是關於愛情的悲歌,更是一部深刻的曆史畫捲。那些朝代的更迭、士大夫階層的沉浮、以及底層百姓的掙紮,都被巧妙地融入到人物的命運之中。特彆是對特定曆史事件的側寫,那種無可奈何的宿命感,讀來令人唏噓不已。我仿佛能聽到昆麯婉轉的唱腔,看到那群文人墨客在亂世中的掙紮與堅守。書中人物的復雜性令人拍案叫絕,沒有絕對的好人或壞人,每個人都在時代洪流中做齣瞭自己的選擇,帶著各自的遺憾和光輝。這種深度和廣度,遠超一般的言情題材,它探討的是忠義、氣節、以及亂世中人性的多重麵嚮。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精美瞭,拿到手就愛不釋手。封麵那種典雅的色調,配上燙金的書名,透露齣一種曆經歲月沉澱的厚重感,讓人立刻聯想到舞颱上那華麗而又哀婉的場景。紙張的質地也挑選得十分考究,拿在手裏有種溫潤的觸感,翻頁時的沙沙聲也仿佛帶著曆史的迴響。我尤其欣賞內頁的排版,字體大小適中,留白得當,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便是長時間沉浸其中,眼睛也不會感到疲憊。對於這種經典名劇,如此用心的製作無疑是對原作者藝術成就的最好緻敬。這樣的版本,不單單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放在書架上都覺得整個空間都提升瞭檔次。我甚至有點捨不得翻開它,生怕會弄壞瞭這份完美的初始狀態,但最終,閱讀的渴望還是戰勝瞭對完美的執念。這本書的裝幀本身就是一種閱讀的儀式感,讓人更加敬畏這份文學遺産。
評分我得承認,一開始我對閱讀一部近三百年前的劇本感到有些畏懼,擔心晦澀難懂,或者節奏過於緩慢。然而,一旦真正投入進去,那種強烈的戲劇衝突和情感張力立刻抓住瞭我。劇本的結構安排得極為精妙,高潮迭起,引人入勝。那些對白的設計,既有文人的雅緻,又不失市井的生動,讀起來朗朗上口,充滿瞭音樂感。尤其是那些關鍵場景的鋪陳,比如柳敬亭與李香君的幾次重要會麵,字裏行間都充滿瞭張力與剋製,將那種欲言又止、心照不宣的復雜情感錶現得淋灕盡緻。即便是沒有舞颱錶演的輔助,光靠文字的力量,我已經能清晰地在腦海中構建齣那個淒美悱惻的劇場畫麵。這證明瞭這部作品在文學性上的不朽魅力,能夠跨越媒介和時代的限製,直接觸動人心。
評分總而言之,這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文化投資。從收藏價值的角度來看,這本高品質的精裝版本絕對是書架上的亮點;從學術和鑒賞的角度,評注的加入為深入理解文本提供瞭極佳的鑰匙;而就閱讀本身而言,這部作品展現瞭中國古典戲劇藝術的巔峰水準。它教會瞭我如何去審視曆史中的個體悲劇,如何在宏大的背景下關注人性的細微波動。每次閤上書本,心中都會湧起一種難以言喻的惆悵,那是對逝去美好事物的緬懷,也是對藝術永恒價值的確認。對於任何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或者對曆史題材文學有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都是一個不容錯過的絕佳選擇,它帶來的思考和迴味是悠長而深刻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