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民说 常道:回到孔子
定价:48.00元
作者:卢雪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49586592
字数:210000
页码:32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讲孔子学说,以康德观照孔子,致力弘扬孔子哲学传统。孔子哲学承前继后,既是华夏古文明之调适上遂,又下开宋明儒学,以至当代儒学。作者通过对孔子学说经典文本的解读,论明现代化要走出日益危险的困局,十三亿中华儿女要开辟一条前景远大的现代化之路,首先是要端正人性之根,社会之本,即孔子所言“仁者,人也”“人能弘道”,此八个字也是基础哲学之根本。全书共由《孔子哲学之继往开来》《预告的人类史》《人的自我置定》《伦理共同体》《孔子言仁》《孔子言礼》等三十二课组成,讲解作者长期研习而达至的领会和理解,围绕经典文句进行讲解,每一课都安排《析疑与辩难》,与读者互动。因此,这不仅仅是在讲哲学,而且是要启发每一位读者运用自己的哲学思维。
n目录
作者介绍
卢雪崑,1983年考入香港新亚研究所,师从牟宗三先生研习哲学,199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所任教迄今。现任香港新亚研究所专任教授、导师、研究员,兼哲学科主任。主要著作有《孔子哲学传统:理性文明与基础哲学》《康德的批判哲学:理性启蒙与哲学重建》《康德的自由学说》《儒家的心与道德形上学》《复兴孔子 继往开来:你需要的哲学与思维修炼》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名字叫《新民说 常道:回到孔子》,光听名字就觉得很有分量,一下子就勾起了我探索中国传统智慧的好奇心。我一直对古代哲学,尤其是儒家思想颇感兴趣,总觉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那些古老而深刻的智慧,或许能提供一种别样的视角和力量。这本书的标题“常道”二字,让我联想到一种普遍适用的、永恒不变的规律,而“回到孔子”则直接点明了其思想的根源,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我猜想,作者一定是对孔子及其思想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并且能够将这些古老的思想,用一种适合当代人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呈现。这本书会不会像一座桥梁,连接起古老的东方智慧与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我特别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能够指导我个人生活、工作,甚至是对待人际关系和认识社会的一些启发。当然,我更希望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而是能够引发读者真正的思考,甚至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涤荡心灵的力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重新审视一些习以为常的观念,或许会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但却至关重要的价值。
评分拿到《新民说 常道:回到孔子》这本书,我第一反应就是它名字里的“新民说”和“常道”组合,似乎暗示了一种对传统价值观的重新解读和现代性的转化。我对“新民说”这个概念比较陌生,但结合“常道”和“回到孔子”,我推测这可能是一种借由孔子的思想,来探讨如何塑造现代公民,以及如何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找回那些稳定人心的、跨越时空的“常道”。这本书会探讨现代社会面临的哪些挑战?孔子的思想又将如何作为“解药”?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处理“古”与“今”的张力的,是原汁原味地复述,还是巧妙地融入现代语境?我脑海中浮现出无数的可能性:可能是关于如何重拾仁爱、礼义廉耻,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平和,又或者是如何构建和谐的社群关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我倾向于那些能够引发深度思考,同时又能带来实际指导的书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如何在这个时代更好地生活。
评分《新民说 常道:回到孔子》这个书名,给我一种强烈的探索欲。“新民说”听起来像是关于如何塑造新一代人的思想,而“常道”则暗示了某种永恒不变的真理,再加上“回到孔子”的明确指向,这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我一直在思考,在当今信息爆炸、价值观多元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在孔子思想方面。这本书会不会是一次深刻的“寻根”之旅,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尘埃,重新发现孔子思想的魅力,并理解它如何能够帮助我们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我希望能从书中看到作者如何将孔子的“仁”、“礼”、“智”、“信”等核心概念,与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哲学、教育实践等领域进行对话,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见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不再将孔子视为遥远的古代圣人,而是能够真正走进他的思想世界,从中汲取滋养,成为更好的“新人”。
评分《新民说 常道:回到孔子》这个书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因为它点出了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在现代社会,我们还能从孔子那里获得什么?“常道”二字,让我联想到一种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普世价值,而“回到孔子”,则明确了这条探索之路的起点。我很好奇,作者将如何解读孔子的思想,使其与现代社会产生共鸣?这本书会不会探讨一些关于个人修养、社会治理、教育理念,甚至是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看法?我非常期待能够读到一些别具一格的解读,能够颠覆我以往对孔子思想的一些刻板印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次深度的对话,与孔子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从中汲取智慧,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找到安身立命之道。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看待“新民说”的,它是否意味着一种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这本书能否为我们理解当下社会的某些现象提供新的视角?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让我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新民说 常道:回到孔子》。“新民说”这个词语,似乎带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味,让人联想到一种革新和进步;而“常道”和“回到孔子”则又沉淀出一种对历史根脉的追寻和对传统智慧的尊重。我脑海中勾勒出这本书的轮廓,它大概会是一场关于“如何在新时代焕发传统智慧生命力”的探讨。我猜想,作者一定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理解,并且能够将其与现代社会现实巧妙结合的学者。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从哪些具体的角度去“回到孔子”?是侧重于孔子的哲学思想,还是他的人生智慧,亦或是他的教育理念?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鲜活的案例,能够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孔子思想在当下的适用性。如果这本书能够引领我重新认识“常道”的内涵,并从中找到安顿心灵、指导行动的智慧,那将是极其宝贵的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