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藥食同源植物的鑒彆與利用 | 作者 | 陳先榮,王同德,王海波 |
| 定價 | 158.00元 | 齣版社 | 中國農業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65518270 | 齣版日期 | 2017-08-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我國地域遼闊,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為瞭開發利用植物資源,發揮藥食兩用植物食療、治病、防病的作用,《藥食同源植物的鑒彆與利用》對各地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深入挖掘,收集瞭南北地方特色的植物、各地的傳統代錶性植物、從國外引進的植物以及有待進一步研究推廣的植物等。對各種植物(不含食用菌類植物)的介紹,按照植物從低級到高級進化的原則整理排序,低等植物從藻類開始,高等植物按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順序排列,被子植物先雙子葉植物,後單子葉植物,並將植物學分類中應用價值高、種類多的科屬排在前麵。 《藥食同源植物的鑒彆與利用》由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和常年在海南、新疆兩地旅居的一綫科技人員共同編寫,以圖文結閤的形式,介紹南北各地具開發利用價值的植物。《藥食同源植物的鑒彆與利用》收錄植物涵蓋143科,770種。每種植物配有形態圖片以便於識彆。每種植物的描述內容包括中文名稱、彆名,拉丁學名、植物特徵、生境、功用及推廣價值等;盡可能列齣每種植物在我國的分布地區和生長環境,以便各地引種栽培時應用,並簡述瞭民間應用的實況、開發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推廣應用價值等,是藥食兩用植物查詢利用的實用工具書。《藥食同源植物的鑒彆與利用》可供農、林、牧、藥學等生産及科研工作者及大院校師生閱讀,也可供對野生植物食用、食療保健有興趣的人士參閱。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藻類植物 1.念珠藻科 1.01發菜 1.02葛仙米 1.03地皮菜 蕨類植物 2.鳳尾蕨科 2.01蕨菜 3.蕨科 3.01密毛蕨 4.紫萁科 4.01紫萁 裸子植物 5.蘇鐵科 5.01蘇鐵 6.銀杏科 6.01銀杏 7.鬆科 7.01紅鬆 7.02華山鬆 7.03馬尾鬆 7.04白皮鬆 7.05赤鬆 7.06油鬆 8.柏科 8.01側柏 9.羅漢鬆科(竹柏科) 9.01竹柏 10.紅豆杉科 10.01香榧 10.02巴山榧樹 10.03東北紅豆杉 11.麻黃科 11.01中麻黃 12.買麻藤科 12.01買麻藤 13.三尖杉科 13.01三尖杉 被子植物雙子葉植物 14.菊科 14.01草地婆羅門參 14.02蒜葉婆羅門參 14.03長莖婆羅門參 14.04兔苣 14.05蒲公英 14.06堿地蒲公英 14.07戟片蒲公英 14.08苦苣某 14.09阿爾泰萵苣 14.10小薊 14.11椒蒿 14.12菊苣 14.13款鼕 14.14大花鏇覆花 14.15艾蒿 14.16茵陳蒿 14.17牛蒡 14.18菊芋 14.19菊薯 14.20菊花腦 14.21紅花 14.22乳苣 14.23苣蕒菜 14.24南牡蒿 14.25長裂苦苣菜 14.26甜葉菊 14.27粉苞菊 14.28金盞花 14.29新疆雪菊 14.30波斯菊 14.31嚮日葵 14.32金光菊 14.33桂圓菊 14.34萬壽菊 14.35百日草 14.36金盞銀盤 14.37大理花 14.38苦苣菜 14.39-點紅 14.40東風菜 14.41泥鬍菜 14.42串葉鬆香草 14.43白背天葵 14.44紫背天葵 14.45萎蒿 14.46馬蘭 14.47珍珠花菜 14.48食用菊花 14.49刺菜薊 14.50朝鮮薊 14.51筆管草 14.52稻槎菜(稻茬菜) 14.53暗綠蒿 15.薔薇科 15.01委陵菜 15.02鵝絨委陵菜 15.03草莓 15.04假升麻 15.05火棘 15.06山楂 15.07猴楂子 15.08野山楂 15.09阿爾泰山楂 15.10石楠 15.11歐李 15.12枇粑 15.13石斑木 15.14水榆花楸 15.15鞦子梨 15.16木梨 15.17山荊子 15.18蘋果 15.19花紅 15.20海棠果 15.21棍槨 15.22木瓜 15.23貼梗木瓜 15.24玫瑰 15.25茶子藤 15.26芳香月季 15.27金櫻子 15.28月季花 15.29繅絲花 15.30龍牙草 15.31地榆 15.32黃泡子 15.33山莓 15.34懸鈎子 15.35掌葉覆盆子 15.36香莓 15.37覆盆子 15.38蕤核 15.39桃 15.40梅 15.41杏 15.42鬱李 15.43櫻桃 15.44李 15.45稠李 15.46巴旦杏 15.47栽秧泡 15.48翻白草 16.茄科 16.01龍葵 16.02茄子 16.03辣椒 16.04酸漿 16.0酸漿 16.06櫻桃番茄 16.07樹番茄 16.08人參果 16.09番茄椒 16.10枸杞、菜用枸杞 16.11黑果枸杞 16.12黑土豆 16.13紫夜香花 …… 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 參考文獻 附錄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藥食同源植物的鑒彆與利用”,這個書名讓我立刻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一直認為,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寶庫,裏麵蘊藏著無數珍貴的資源,其中植物的價值尤為突齣。尤其是在我們傳統文化中,“藥食同源”的理念由來已久,很多食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以幫助我們調理身體,預防疾病。然而,對於這些植物,普通人往往缺乏係統的瞭解,很難準確地辨彆,更談不上科學地利用。這本書的名字直接切中瞭這一痛點。我期待它能夠詳細介紹各種具有藥食同源特性的植物,從它們的外觀特徵到生長習性,再到具體的藥用和食用價值。特彆是“鑒彆”部分,我希望能夠得到清晰、易懂的指導,幫助我區分那些容易混淆的植物,避免誤采誤食。至於“利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創新的、符閤現代生活方式的使用建議,比如如何在傢庭廚房中簡單製作,或者如何根據不同的季節和體質進行搭配,真正做到將傳統智慧與現代生活相結閤。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很有意思,“藥食同源”,這個概念我一直挺感興趣的。平時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說“這個東西能吃還能當藥”的說法,比如生薑、大蒜、枸杞什麼的,但具體怎麼用,有什麼講究,我總覺得不太清楚。有時候看到一些菜譜,裏麵會加一些聽起來很“養生”的食材,但心裏總是打鼓,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效,還是商傢的一種噱頭。這本書的名字直接點齣瞭我的這種睏惑,讓我覺得它可能會提供一些權威的、有科學依據的解答。我尤其期待它能詳細介紹一些常見的、但大傢可能不太瞭解其藥用價值的食材,比如一些野菜、香料,它們在傳統中醫裏是怎麼應用的?有沒有現代科學的佐證?另外,對於“利用”的部分,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簡單的食譜,而是能深入到不同體質的人應該如何選擇,比如我這種容易上火的體質,適閤吃什麼?鼕天到瞭,又適閤吃什麼來進補?如果這本書能提供這些實用的指導,那就太棒瞭,能幫助我在日常飲食中更科學地選擇食材,真正做到“食補”而不是“亂補”。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光聽名字就覺得很有分量。“藥食同源植物的鑒彆與利用”,這幾個字眼透露齣一種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我一直覺得,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很多植物,尤其是那些生長在山野田間的,可能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它們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人類健康的守護者。但問題在於,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關於這些植物的說法真假難辨,甚至有些被過度神化,而有些則被遺忘。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係統性的、科學的鑒彆方法,讓普通人也能學會如何區分那些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避免誤食。而且,“利用”二字也暗示瞭這本書不會止步於理論,而是會提供切實可行的應用指導。我期待它能講解這些植物的營養成分、藥理作用,以及在不同烹飪方式下的變化。如果能有一些關於不同季節、不同地域的植物采摘和食用建議,那就更加完美瞭。總之,這本書聽起來像是一本能夠幫助我建立起對自然界中植物更深刻認識的寶典。
評分我最近在關注一些關於傳統草藥的文章,感覺中華文化在這方麵真的博大精深。很多在我們看來是尋常草本植物的東西,在中醫理論裏卻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這本書的書名“藥食同源植物的鑒彆與利用”恰好觸碰到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我之前接觸過的植物學書籍,多半側重於植物的分類、形態描述,對於它們在藥用和食用上的具體價值,往往一帶而過,或者就是一些比較泛泛的介紹。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填補這個空白,它應該會非常詳細地介紹不同植物的形態特徵,幫助我這類讀者能夠準確地辨認齣它們,避免混淆。更重要的是,“鑒彆”這個詞暗示瞭它會教我如何區分相似的、但功效可能不同的植物,這一點對於我來說至關重要,我可不想因為認錯植物而吃瞭不該吃的東西,或者錯過瞭真正的寶藏。除瞭“鑒彆”,接下來的“利用”也讓我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能提供具體的使用方法,比如如何炮製,如何搭配,以及針對不同病癥或身體狀況的適用性。
評分這個書名“藥食同源植物的鑒彆與利用”聽起來就非常有實用價值,而且還帶著一種傳統智慧的韻味。我平時在生活中,偶爾會聽到長輩們提到一些老偏方,或者是一些民間流傳的食療方法,很多時候都與一些不起眼的植物有關。但是,對於這些植物到底是什麼,它們真的有那麼神奇的功效嗎,我心裏總是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有時候看到一些野果或者野草,雖然覺得它們長得很有趣,但又不敢輕易去嘗試,生怕吃錯瞭。這本書的“鑒彆”部分,我猜想應該是教我們如何通過一些特徵來辨認這些植物,比如它們的葉子形狀、花朵顔色、果實形態等等,這對我來說將是非常寶貴的學習內容。而“利用”的部分,我期待能看到一些關於這些植物的食療方,或者是一些簡單的處理方法,能讓我們在日常飲食中,巧妙地將它們融入進來,起到保健養生的作用。如果這本書能幫助我區分哪些植物安全有效,又能告訴我如何正確地食用它們,那就真是太棒瞭,可以讓我對身邊的植物有更深的瞭解和利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