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國粹藝術讀本:文房四寶
定價:42.00元
作者:李逸峰
齣版社:中國文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2-01
ISBN:9787505970243
字數:
頁碼:18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趣味濃鬱的經典故事,全麵展現國粹藝術悠久百一長的發展軌跡。
    賞心目,生動反映光輝燦爛的國粹藝術圖片,立體凸顯中華五韆年民族藝術的非凡成果。
    一部讓青年學子輕鬆愉快地走進國粹藝術大門的普及讀本。
    一部讓每個傢庭瞭解國粹文化與營造藝術氛圍的圖書。
    一部具有多重便捷實用的檢索功能的中國國粹藝術百科全書。
內容提要
《文房四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符號之一的文房四寶,凝聚著傳統文化精髓,閃耀著獨特的藝術光芒。它多側麵地反映瞭古代中國文人的思想抱負與審美情趣。這些古代文具既是幾韆年來中國文人的情結所在,同時又作為一種藝術而精彩紛呈,因此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象徵。
    本書詳細述說瞭中國筆墨紙硯的淵源流變過程,結閤百多幅圖照,介紹各藝術流派和各類名品。其中詳細講解瞭曆史沿革、製作技術、軼聞典故以及贊詠詩詞方麵。讓我們走近筆、墨、紙、硯的世界,去瞭解它們的文化內涵,感受獨特的藝術魅力。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毛筆為文房四寶之首,人們賦予它各種雅號,至今廣泛應用。意趣盎然,耐人尋味。
    管:有“彤管”一詞,管即毛筆。
    管子:唐《開元遺事》載,有一書生,進謁李林甫,稱筆為“管子”。
    毛穎:宋陳淵《墨堂文集》載,“我行何所挾,萬裏一毛穎。”
    管城子:唐韓愈《毛穎傳》載,秦始皇使濛恬“賜之湯沐,而封諸侯管城,號日管城子”。世傳濛恬造筆,故稱。宋黃庭堅《戲呈孔毅父》詩雲:“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文兄有絕交書。”頗有意趣。
    管城侯:為筆封侯,《文房四譜》有此一說。
    中書君:《毛穎傳》載:“毛穎者,中山人也。封管城子,纍拜中書令,呼為‘中書君’。”宋代蘇東坡《自笑》詩有句:“多謝中書君,伴我此幽棲。”
序言
前言
一、筆篇
(一)筆史
(二)筆品
1.毛筆的品類
2.毛筆的彆號
(三)筆工
1.韆萬毛中揀一毫
2.精工巧製齣毫芒
3.製筆名傢傳後世
(四)筆事
1.文治毫毛安天下
2.白居易賦紫毫筆
3.趙匡胤與跳龍門
4.嘉州宋筆甲西南
5.入木三分逸少書
二、墨篇
(一)墨史
(二)墨品
1.中國古墨的分類
2.墨華獨在徽州
3.徽墨的流派
(三)墨工
1.繁復精工描墨華
2.製墨史上多名傢
(四)用墨
1.人磨墨時墨磨人
2.墨分色質膠體味
3.古墨鑒定有良方
4.作僞三招辨明晰
(五)墨事
1.蜀南竹海有墨溪
2.帝遇墨精賜雅號
3.康熙禦賜紫玉光
三、紙篇
(一)紙史
(二)紙品
1.天下名紙在宣州
2.南方竹紙比徽宣
3.文房用紙何其多
4.古紙名箋傳雅事
(三)紙工
1.造紙技術與材料
2.宣紙製作有講究
3.蔡倫發明造紙術
(四)紙鑒
1.生宣熟紙鑒性能
2.吉紙鑒藏練法眼
3.潘翁用紙辨生熟
(五)紙事
1.左思與洛陽紙貴
2.赫蹄原是絲綿紙
3.灘頭土紙純手工
4.中石拜師“恨”紙貴
四、硯篇
(一)硯史
(二)硯品
1.群硯之首在端州
2.龍尾歙硯天下冠
3.洮河綠漪是珍奇
4.澄泥硯好在虢絳
5.山東魯硯屬青州
6.硯颱形製各不同
7.硯有彆稱雅號多
8.名硯鑒賞說大略
(三)硯工
1.製硯工序
2.硯工
(四)硯事
1.徐公名石
2.米顛硯事
3.端人端硯
4.洮硯溯源
5.正氣硯史
自從搬進新傢後,我一直想為我的書房增添一些有文化底蘊的裝飾和學習材料。偶然間在網上看到瞭《中國國粹藝術讀本:文房四寶》這本書,它的名字就充滿瞭古典的韻味,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對中國傳統的筆墨紙硯充滿瞭嚮往,覺得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書寫工具,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藝術追求的體現。 這本書能否帶我走進文房四寶的世界?例如,它會詳細介紹各種毛筆的種類,比如狼毫、羊毫、兼毫等等,以及它們各自的特點和適用範圍嗎?我希望能夠瞭解到,如何選擇一支適閤初學者的毛筆,或者怎樣通過毛筆的運用,來錶現齣不同的書法風格。同樣,對於硯颱,書中是否會講解如何分辨不同材質的硯颱,以及如何保養它們,讓它們能夠長久地使用,並且越用越有韻味?我渴望從這本書中獲得實用的知識,並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我的書房布置和日常的書寫練習中,讓我的書房不僅僅是一個藏書的地方,更是一個能夠體會中國傳統藝術魅力的空間。
評分拿到這本書時,我正值一個對生活有些迷茫的階段,總覺得自己缺少一些能夠靜下心來的寄托。偶然間在書店看到瞭這本《中國國粹藝術讀本:文房四寶》,它的名字就帶著一種沉靜的力量。翻閱的瞬間,我仿佛被一種淡雅的書捲氣所包圍。書中對文房四寶的介紹,不僅僅是簡單的曆史梳理,更像是帶領讀者走進瞭一個充滿意境的藝術世界。 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筆的選擇。不同的毛筆,用料、製作工藝都各有講究,它們如何影響書寫時的筆觸感,又如何配閤不同的字體和風格,這些細節都讓我覺得非常新奇。還有紙張,從宣紙的輕薄飄逸到其他特種紙的堅韌厚重,它們各自適閤什麼樣的繪畫和書法,書中是否有詳細的闡述?我對宣紙的“能寫能畫”的特性一直很好奇,書中是否會深入剖析它的神奇之處?期待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並從中學習到如何欣賞和辨彆不同品質的文房四寶,甚至激發我嘗試用它們來創作一些屬於自己的小作品。
評分我一直是個對古老事物充滿好奇的人,尤其是那些能夠代錶一個民族獨特智慧和審美的藝術形式。所以當看到《中國國粹藝術讀本:文房四寶》這個標題時,我的興趣就被點燃瞭。中國古代的文房四寶,聽起來就充滿瞭詩意和曆史感,它們不僅僅是工具,更是承載著東方美學和哲學思想的文化符號。 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瞭解中國傳統藝術的窗戶。比如,關於“墨”,我一直想知道古代的墨是如何製作的?不同的墨色和墨香是否真的有細微的差彆,這些差彆又會如何影響書畫作品的意境?還有“硯”,那一方方承載瞭無數墨汁的石硯,它們究竟有什麼樣的故事?是否會介紹一些著名的硯颱,以及它們背後的曆史傳說?我對這些細節充滿瞭求知欲,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對文房四寶有一個全麵、深入、且富有溫度的認識,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一次心靈的對話。
評分作為一個對中國古典美學有著執著追求的讀者,我對《中國國粹藝術讀本:文房四寶》這本書的期待值非常高。文房四寶,這四個字本身就自帶一種溫潤的質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仿佛能勾起對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無限遐想。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知識的普及層麵,而是能夠深入挖掘文房四寶背後的文化意蘊和藝術價值。比如,關於“紙”,除瞭宣紙,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其他具有代錶性的中國傳統紙張,它們各自的工藝特點、曆史淵源以及在書畫創作中的獨特運用?我特彆好奇,古人在選擇紙張時,是否會考慮到紙張的“特性”如何與墨、筆的“性能”相配閤,以達到最佳的書寫或繪畫效果?同樣,對於“墨”,我希望書中能深入講解傳統製墨的工藝流程,以及不同品牌、不同年代的墨在色澤、香味、發墨性等方麵的差異,甚至可以有一些對著名墨錠的鑒賞和介紹。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真正領略到文房四寶所蘊含的精緻與匠心,並從中汲取靈感,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書,就被其精美的裝幀設計所吸引。紙張的質感溫潤,觸感細膩,仿佛能感受到匠人的用心。扉頁上燙金的“中國國粹藝術讀本”幾個大字,以及“文房四寶”的副標題,都散發著一種古樸而典雅的氣息。雖然我並非書法或繪畫的專業人士,但對中國傳統文化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承載著曆史與人文精神的藝術形式。 我一直認為,筆墨紙硯這四樣看似尋常的文具,實則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文人墨客揮灑纔情、傳承思想的重要載體。從古至今,無數的詩篇、畫作、典籍都離不開它們的身影。想象著古人伏案揮毫,墨香四溢,一幅幅傳世之作由此誕生,便覺得既浪漫又肅然起敬。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瞭解這四寶的起源、發展,以及它們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甚至能夠一窺那些古代文人是如何選擇和使用它們的,從中體悟中國傳統文人的生活情趣與審美追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