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玉-红山良渚佩饰玉 9787553510293 胡建君-RT

怀玉-红山良渚佩饰玉 9787553510293 胡建君-R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建君 著
图书标签:
  • 玉器
  • 红山文化
  • 良渚文化
  • 佩饰
  • 考古
  • 文物
  • 中国古代史
  • 艺术史
  • 胡建君
  • 出土文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卷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ISBN:9787553510293
商品编码:29790977142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怀玉-红山良渚佩饰玉

定价:320.00元

作者:胡建君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5351029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结合对《山海经》《左传》《史记》《帝王世纪》等古籍的佐证研究对红山、良渚玉器的创作背景,创作特点,风格类别,制作技法等方面进行研究论析。书中大量列举了红山和良渚文化中典型的玉器实例,并综合历史文献及雷广臻、苏秉琦等专家学者的研究理论,对红山、良渚玉器的形成,风格,工艺等做了较全面的研究,具有的历史及美学意义。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上海大学教授胡建君撰写的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的研究专著。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王鸿定先生收藏的几百件古玉,深度剖析了远古玉礼器的特征与真伪鉴定,兼具鉴赏价值与实用功能,是高古玉器收藏投资之参考资料。

目录


作者介绍


王鸿定,沪上收藏家、篆刻家,1962年生,浙江镇海人,自幼研习书法篆刻,是钱君匋先生入室弟子。其玉器收藏主要集中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与商周战汉时期。胡建君,中国美术学院博士,作家,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6年生,浙江镇海人,著有《飞鸟与鱼》《中国山水画通鉴:超以象外》等著作十余部。

文摘


序言



锦绣玉魂:溯源中国早期文明的璀璨印记 中国,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玉石,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早已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肌理,成为精神信仰、审美追求和身份象征的载体。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玉文化遗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不仅揭示了中国早期社会组织的复杂性,更向世人展现了那个时代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深入探索中国早期文明的两颗璀璨明珠——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我们不将目光局限于某一具体器物,而是着眼于这两大文化遗址出土的各式佩饰玉,从它们的形制、纹饰、工艺、材质以及可能承载的社会功能,进行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解读。这并非一本简单的器物图录,更不是对单一出土文物的简单罗列,而是一次对早期中国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技术水平的综合性溯源。 红山文化:北方草原的神秘图腾与神圣之石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以其独特的牛河梁遗址群而闻名。这个文化时期(约公元前3500年—前3000年)的先民们,生活在辽阔的草原地带,他们崇尚自然,对宇宙万物有着朴素而深刻的认识。他们的玉器,尤其是佩饰玉,往往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神秘主义色彩。 我们首先会深入探讨红山文化玉器在材质上的选择。这些玉器多采用岫岩玉,一种质地温润、色泽多变的玉石。玉石的产地、色泽、质地的差异,本身就可能蕴含着当时社会对资源的认知和利用方式。了解玉石的来源,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红山先民的活动范围和与外界的交流情况。 接下来,我们将聚焦于红山文化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佩饰玉种类,如玉龙、玉凤、玉蚕、玉鱼以及各种动物造型的佩饰。这些器物并非简单的动物模仿,而是经过高度的抽象与艺术加工,充满了象征意义。我们将分析它们的造型特点,例如龙的盘曲造型,象征着力量、生命和宇宙的循环;凤的优美姿态,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动物形象,很可能与红山先民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紧密相关。 在纹饰方面,红山玉器虽然不如后期文化那样繁复,但其简洁的线条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同样充满了艺术魅力。我们将仔细审视玉器上可能存在的刻划符号,它们是早期文字的雏形,还是仅仅是装饰性的图案?它们是否承载着特定的宗教含义,或者记录着某种社会信息?这将是本书探讨的重点之一。 工艺方面,红山玉器的钻孔技术、切割技术和抛光技术,在当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我们将分析这些技术所反映出的工具使用和加工方式,以及背后所凝聚的匠人智慧。例如,如何用简陋的工具将坚硬的玉石雕琢得如此精美,如何实现细腻的抛光效果,这些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尝试解读红山玉器的社会功能。它们是仅仅作为装饰品佩戴,还是具有更深层的宗教祭祀、身份象征或权力标志的意义?牛河梁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玉器,尤其是随葬品中的玉器,无疑指向了其重要的礼制和社会地位的体现。我们将结合考古发现,推测这些佩饰玉在红山社会中的具体作用,它们是如何在社会等级森严的环境中发挥作用的。 良渚文化:江南水乡的礼制文明与神秘信仰 与红山文化的北方草原风格不同,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年—前2300年)则兴盛于中国的江南水乡。良渚文化以其规模宏大的城址、复杂的社会结构以及精美绝伦的玉器而闻名于世。良渚玉器,以其精湛的工艺、繁缛的纹饰和独特的“神人兽面纹”,在中国早期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书将首先从良渚文化玉器的材质入手。良渚先民主要选用当地产的玉石,如浙江的梅岭玉、安徽的广德玉等。这些玉石的质地通常更加细腻,色泽多为青绿色,但也存在一些带有黄色、白色甚至黑色的玉料。我们将探讨不同玉料在良渚社会中的价值取向和使用差异。 随后,我们将重点分析良渚文化中最具标志性的佩饰玉种类,如玉琮、玉璧、玉钺、玉璜以及各种形式的冠饰、耳饰、串饰等。其中,玉琮作为一种神秘的礼器,其外方内圆的形制,以及上部宽大、下部收窄的特点,被认为可能与祭祀天地、沟通神灵有关。我们将深入解读玉琮上的纹饰,尤其是闻名遐迩的“神人兽面纹”,探究其象征意义和不同解读的可能性。 玉璧,作为一种重要的礼器和佩饰,其圆形造型可能象征着天空,与玉琮共同构建起良渚人宇宙观的基础。玉钺,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其造型往往带有锋利的刃部,表明其在早期军事或统治阶层中的地位。 良渚玉器的纹饰,是本书最为精彩的部分之一。我们将对“神人兽面纹”进行细致的解析,分析其构图元素、表现手法以及可能存在的多种解释。这种纹饰的复杂性和神秘性,至今仍是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研究的热点。除了“神人兽面纹”,我们还会探讨良渚玉器上可能存在的其他装饰图案,它们是否与宗教仪式、神话传说或社会制度相关联? 在工艺方面,良渚玉器代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加工工艺的巅峰。我们将着重分析其精细的钻孔、切割、抛光和线刻技艺。例如,良渚工匠能够使用极细的线刻技法,在玉器表面刻画出细致入微的纹饰,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耐心。同时,我们也关注其器形规整、线条流畅的特点,这背后是精密的测量和加工流程。 最后,我们将深入探讨良渚玉器的社会功能。良渚文化拥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组织和复杂的礼制系统。玉器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更是沟通人神、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我们将结合反山、瑶山等重要墓葬的发掘成果,分析墓葬中玉器的种类、数量和组合,推测其在贵族葬仪和权力传承中的作用。 跨越时空的对话:红山与良渚的比较与展望 本书并非孤立地介绍红山和良渚,而是将两者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比较。我们将探讨这两个早期文明在玉器文化上的异同之处,例如,它们在玉石的选择、器形的设计、纹饰的风格、工艺的水平以及社会功能的运用上,是否存在相互影响或独立发展的迹象? 通过对红山和良渚玉器佩饰的深入分析,本书力图勾勒出一幅生动而立体的早期中国社会图景。我们希望通过严谨的学术梳理和富有洞察力的解读,带领读者走进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现场,感受先民们对自然、对神灵、对生命、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这些玉器,不仅仅是冰冷的石块,更是承载着早期人类智慧、情感和精神的载体,它们是中华文明源头处最闪耀的印记,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珍贵桥梁。本书希望通过对这些璀璨玉魂的细致描绘,激发读者对中国早期文明的浓厚兴趣,并引发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关于玉器的书,让我对红山和良渚的佩饰玉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的图片非常精美,印刷质量上乘,每一件玉器都仿佛触手可及。作者在介绍玉器时,不仅注重材质和工艺的细节,更深入挖掘了玉器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玉器纹饰的讲解,那些充满神秘感的符号,在作者的解读下变得清晰明了,让我看到了先民们独特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玉器的比较分析也十分精彩,让我对玉器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学术性、艺术性和欣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图书,对于想要了解中国古代玉器文化,特别是红山和良渚文化的读者来说,绝对不容错过。

评分

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玉器的图册,虽然具体书名有些记不清了,但印象非常深刻。书中收录的玉器,尤其是那些来自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佩饰玉,着实令人惊艳。我被那些精美的工艺和悠久的历史所吸引,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了先民们的生活痕迹。那些玉器,有的造型古朴,线条流畅,展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与理解;有的则纹饰繁复,象征意义深远,蕴含着古老的信仰与智慧。书中对每一件器物的介绍都十分详尽,不仅包括了器物的形制、材质、工艺,还深入探讨了其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玉器纹饰的解读,那些神秘的符号和图案,在作者的讲解下变得生动有趣,让我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和哲学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片集,更是一部关于玉文化的百科全书,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我最近购入了一本关于玉器文化的书籍,书中重点介绍了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佩饰玉。最吸引我的是书中高质量的图片,清晰地展现了玉器上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质感。作者在描述玉器时,不仅仅是陈述事实,而是加入了大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解读,让我了解到这些玉器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承载着古人信仰、社会地位和审美观念的重要载体。书中对玉器的器型演变、工艺技术以及象征意义的分析都非常透彻,让我对这些古老的器物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玉器在祭祀和礼仪活动中的作用的探讨很感兴趣,这让我对当时社会结构和精神世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好,让我仿佛与古人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

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古代玉器的书籍,其中对红山和良渚文化的佩饰玉有详尽的介绍。这本书的图片质量非常高,让我对那些精美的玉器有了直观的认识。书中不仅展示了玉器的外观,还深入探讨了它们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玉器纹饰的解读,那些看似抽象的图案,在作者的解释下,逐渐揭示出古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宇宙观念。书中对玉器工艺的描述也十分专业,让我了解到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既有学术价值又有艺术欣赏价值的书籍,对于想要了解中国古代玉器文化,特别是早期文明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佳作。

评分

我最近读到了一本关于中国古代玉器的书,其中对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玉器,特别是佩饰玉,做了非常细致的介绍。我之前对玉器了解不多,但这本书的图片质量极高,清晰地展示了玉器上细微的雕刻痕迹和温润的光泽,让我感觉仿佛可以伸手触摸到这些古老的器物。书中不仅仅是罗列图片,还结合了大量的考古发掘资料和学术研究成果,对每件玉器的年代、出土地点、工艺特点以及可能的用途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良渚玉琮的解读印象深刻,了解到它们在当时社会中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其象征意义的复杂性。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感受着先民们高超的制玉技艺和他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本书对于想要了解中国古代早期文明,特别是玉器文化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一份宝贵的资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