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網絡工程師考試輔導 | 作者 | 全國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辦公室推薦 李 |
| 定價 | 128.00元 | 齣版社 | 清華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302458753 | 齣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是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輔導用書。本書作者是高校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授課教師,對網絡工程師考試有較深入地瞭解。本書以2007年齣版的《網絡工程師考前輔導》和2009年齣版的《網絡工程考試輔導》為基礎,緊扣網工2009版大綱與培訓指南的內容以及近年來網絡技術的發展情況,修改、完善並補充瞭相關知識,使全書的內容更完整、組織更閤理、錶達更順暢。本書力圖幫助讀者建立清晰的計算機網絡知識架構,並且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幫助讀者理清考試重點,熟悉齣題風格。本書不僅適閤參加網絡工程師考試的考生使用,還可以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網絡相關專業的教材。 |
| 作者簡介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目錄 | |
| 目 錄 2.2 數據通信理論基礎 ·····················25 2.2.1 傅立葉分析 ····················25 2.2.2 尼奎斯特定理 ·················25 2.2.3 香農公式 ·······················26 2.3 傳輸介質 ·································26 2.3.1 有綫介質 ·······················27 2.3.2 無綫介質 ·······················30 2.4 編碼和傳輸 ······························34 2.4.1 數字-數字編碼 ···············34 2.4.2 模擬-數字編碼 ···············39 2.4.3 數字-模擬編碼 ···············40 2.4.4 模擬-模擬編碼 ···············45 2.5 傳輸技術 ·································45 2.5.1 多路復用技術 ·················46 2.5.2 同步控製技術 ·················49 2.5.3 壓縮和壓縮方法 ··············52 2.6 交換技術 ·································53 2.6.1 電路交換 ·······················53 2.6.2 存儲轉發 ·······················54 2.6.3 幾種交換方式的比較 ········58 2.7 流量控製技術 ···························58 2.7.1 停等協議 ·······················59 2.7.2 滑動窗口協議 ·················59 2.8 差錯控製技術 ···························61 2.8.1 奇偶校驗碼 ····················62 2.8.2 海明碼 ··························63 IV 網絡工程師考試輔導 2.8.3 CRC 碼 ·························66 2.8.4 差錯控製的基本方式 ········68 2.8.5 ARQ ·····························68 2.9 公用網絡和租用綫路 ··················71 2.9.1 公用網絡 ·······················71 2.9.2 租用綫路 ·······················71 2.9.3 其他網絡 ·······················72 2.10 物理層接口協議 ······················72 2.10.1 RS-232 簡介 ··················72 2.10.2 V.35 簡介 ·····················73 2.10.3 G.703/G.704 簡介 ···········74 2.10.4 USB 簡介 ·····················74 2.10.5 1394 接口簡介 ···············75 2.11 網絡設備 ·······························75 2.11.1 按邏輯功能劃分網絡設備 ··76 2.11.2 按體係結構劃分網絡設備 ···76 |
| 編輯推薦 | |
| 本書著重對考試大綱規定的內容有重點地細化和深化,內容涵蓋瞭網絡工程師考試大綱的所有重要知識點。 對案例分析試題,給齣瞭解答方法和帶有詳細分析的例題。 根據考試命題的範圍和深度對一些知識點進行瞭擴展,增加瞭2009年大綱中沒有提到但是考試中已經齣現的知識點。 |
| 文摘 | |
| |
| 序言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我花瞭周末一整天的時間,對其中關於OSI七層模型和TCP/IP協議棧的部分進行瞭深入研讀,不得不說,作者在概念的闡述上功力深厚。舉個例子,在解釋三次握手和四次揮手時,很多教材往往隻停留在理論層麵,而這本書則巧妙地引入瞭現實網絡環境中的數據包丟失和重傳機製作為輔助說明,這使得抽象的過程變得非常具象化,仿佛我能親眼看到數據包在網絡中穿梭的過程。這種深入淺齣的敘述方式,極大地降低瞭我對網絡底層原理的畏懼感。此外,書中對各種路由協議,比如RIP、OSPF和BGP的比較分析,做得尤為齣色。它不僅僅羅列瞭各自的特性,更是通過對比它們在收斂速度、管理復雜度和可擴展性上的差異,幫助讀者從戰略層麵理解何時應該選用何種協議。這種基於應用場景的講解,遠比死記硬背參數有效得多,真正做到瞭理論指導實踐,讓我對網絡架構的宏觀把控能力有瞭顯著提升。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大氣,采用瞭沉穩的藍色調,中央是醒目的白色書名,給人一種專業、可靠的感覺。我拿到書的時候,首先被它厚實的質感吸引瞭,這讓我對裏麵的內容充滿瞭期待。畢竟,作為一本麵嚮全國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輔導材料,它必然需要涵蓋大量的知識點,厚度也從側麵反映瞭其內容的詳實程度。我翻開目錄,發現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從基礎的網絡協議到高級的安全配置,層層遞進,似乎是為不同水平的考生量身定製的學習路徑。特彆是對一些復雜概念的講解,初看之下,文字描述得相當到位,圖文並茂的排版也使得枯燥的技術知識變得易於理解。我尤其欣賞它在章節末尾設置的“考點精煉”部分,這對於考前快速迴顧和查漏補缺無疑是極大的幫助。從整體的裝幀和初步的翻閱體驗來看,這本教材無疑是一份非常用心的備考資料,讓人感覺投入的每一分鍾學習時間都是物有所值的,特彆是對於那些希望通過係統性學習來攻剋考試難關的讀者而言,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基礎框架。
評分說實話,在備考過程中,最讓人沮喪的往往是那些似懂非懂、模棱兩可的概念,它們像迷霧一樣阻礙著學習的進度。這本書在處理這些“灰色地帶”時,展現齣瞭極高的專業素養。例如,在描述不同虛擬局域網(VLAN)間通信的實現方式時,它不僅清晰區分瞭基於端口的劃分和基於協議的劃分,還非常細緻地解釋瞭Trunking協議(如802.1Q)是如何在物理鏈路上承載多個邏輯網絡的數據流,並且用流程圖清晰地描繪瞭數據幀在進入和離開Trunk端口時Tag的添加與剝離過程。這種對細節的深挖,徹底掃清瞭我之前在該知識點上的所有疑惑。它不是簡單地堆砌知識點,而是真正緻力於將復雜的、容易混淆的概念進行徹底的解構和重組,最終以一種易於吸收的方式呈現給讀者,讓人有一種“原來如此簡單”的豁然開朗之感,這無疑是任何一本優秀輔導材料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評分從排版和印刷質量來看,這本書的處理也體現瞭齣版社的專業水準。紙張的選擇並非那種反光的劣質紙張,而是偏嚮啞光的質感,即便是長時間在颱燈下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過度疲勞,這一點對於需要長時間備考的讀者來說至關重要。更值得稱贊的是,全書的字體和字號搭配得非常和諧,重要術語和關鍵詞被恰當地加粗或用不同的顔色區分,使得信息層級一目瞭然。當我查找某個特定配置命令的語法時,能夠迅速定位,效率大大提高。我注意到,在涉及硬件設備配置的章節,圖示的清晰度也相當高,每一個端口、每一個指示燈的標注都精確無誤。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間接反映瞭編寫團隊對考試大綱和實際網絡設備環境的深度理解,體現瞭一種對知識傳播負責任的態度,讓人感到踏實可靠。
評分作為一名工作瞭幾年、希望通過這次考試來係統梳理知識體係的在職人士,我發現這本書的價值並不僅限於考試本身,它更像是一本優秀的網絡工程師工具手冊。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網絡故障排查和性能優化的章節。書中列舉瞭大量真實的案例場景,例如“高延遲現象分析”和“丟包率異常處理”,並給齣瞭詳細的排查步驟和相應的命令行參考。這些實戰性的內容,與純理論書籍形成瞭鮮明的對比。我嘗試將書中所述的排查思路應用到我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個曆史遺留問題上,結果茅塞頓開,找到瞭過去一直被忽略的關鍵點。這本書的這種“實戰導嚮”的編寫風格,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在為考試服務,更是在為我的職業發展賦能。它教會我的不是“是什麼”,而是“怎麼做”,這對於技術崗位來說,纔是最核心的價值所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