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二戰蘇德 | 作者 | 周明 董旻傑 |
| 定價 | 69.80元 | 齣版社 | 上海社會科學院齣版社 |
| ISBN | 9787552019971 | 齣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本書通過大量精美彩圖全方位、分階段介紹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和德國的各軍兵種以及相關的軍銜符號、勛章、領章、臂章、肩章、證章和個人裝備及用品,既深具資料性,又富有藝術性,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價值。 |
| 作者簡介 | |
| 周明,筆名光亭,1971年齣生,長期從事軍事曆史研究,曾任《國際展望》雜誌編輯,創辦“知兵堂”工作室,齣版過《碧海群狼》《大德意誌師》等多部著作,多次作為鳳凰衛視、上海電視颱軍事欄目的嘉賓,現為《深度軍事》微信公眾號主筆。 董旻傑,長期從事軍事曆史圖書的翻譯、審校和編撰工作。自2004年起,先後撰寫瞭《死神的鐮刀:閃擊西歐》《沸騰的雪:阿登反擊戰》《裝甲英豪——二戰德軍裝甲兵上將溫剋和他的部隊》等戰史著作和大量戰史文章,並參與審校瞭《閃擊戰:古德裏安迴憶錄》《凱南日記》等軍事譯著。 |
| 目錄 | |
| 蘇 軍 蘇聯紅軍概述/3 1939―1940 步兵上士/6 炮兵下士/9 坦剋兵上等兵/11 空軍(航空兵)飛行員/12 炮兵中尉/13 空軍(航空兵)大尉/14 步兵中將/16 步兵少將/18 1941―1942 NKVD邊防軍大士/19 炮兵中校/20 炮兵下士/22 工程兵下士/23 坦剋兵上士/24 坦剋兵中尉/25 摩托化步兵/26 大尉政治指導員/27 一級軍事工程師/28 騎兵列兵/29 女民兵/30 哥薩剋騎兵/31 上等紅海軍戰士/32 1943―1945 軍醫勤務軍士/33 步兵上士/34 步兵列兵和中校/35 女軍醫勤務人員/36 炮兵少將/37 炮兵少校/38 遊擊隊員/39 步兵少將/40 步兵少校/41 軍醫勤務少校/43 坦剋兵少校/43 NKVD邊防軍中校/43 偵察兵/44 步兵中尉/46 NKVD中校/47 NKVD邊防軍大尉/48 空軍(航空兵)上尉/48 海軍航空兵中尉禮服/49 步兵中將禮服/50 步兵下士禮服/51 附錄: 蘇維埃的榮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聯勛章/52 1945年莫斯科勝利閱兵式與勝利禮服/69 領章/90 臂章/91 肩章(1943式)/92 證章/94 個人裝備/96 個人用品/98 德 軍 德軍概述/101 1939―1941 士官生/104 下士/106 傘兵/108 炮兵少尉/110 炮兵上尉/111 潛艇水手/112 1942―1943 海軍/115 非洲軍團步兵/118 山地師步兵/120 哨兵/122 步兵部隊後勤士兵/124 值勤的憲兵/126 軍警/128 黨衛軍帝國師/130 蘇聯戰場後方的德國軍警/132 “赫爾曼·戈林”裝甲師/134 戰鬥機飛行員/136 “興登堡”飛行聯隊飛行員/138 黨衛軍6裝甲擲彈兵師/140 工兵/144 傘兵/146 空軍師/148 步兵/150 1944―1945 傘兵/152 陸軍/154 116裝甲師/156 反坦剋兵/158 炮兵/160 “大德意誌”師軍士長/162 裝甲兵上等兵/164 海軍士兵/166 非當值軍官/168 裝甲偵察兵/170 步兵指揮官/171 7空軍師/172 “馮·薩拉紮”裝甲團/174 “勃蘭登堡”師/176 山地步兵/177 突擊炮兵/178 通訊兵/180 黨衛軍“歐根親王”師/183 “大德意誌”師下士/184 偵察營下士/185 擲彈兵/186 空軍軍官/188 戰鬥機飛行員/189 陸軍狙擊手/190 武裝黨衛軍“骷髏”師機/192 比利時誌願兵/194 荷蘭誌願兵/196 附錄: 榮譽高於一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勛章/198 黨衛軍外籍部隊國徽標誌/213 黨衛軍師徽領章/214 黨衛軍軍銜領章/215 黨衛軍肩章/216 |
| 編輯推薦 | |
| ☆ 06版市麵斷貨已久,且屢屢被盜版,此為全新增訂升級版。 ☆ 四百餘幅彩圖,詳細解析二戰*代錶性的蘇德兩國及裝備,全景展示兩軍勛章及各類肩領臂章。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閱讀門檻不低,因為它要求讀者對基本的曆史背景有一定的瞭解,否則初讀時可能會感到信息量過載。但如果你能堅持下去,那收獲將是巨大的。作者在論述中展現齣一種罕見的冷靜和客觀,他對待史料的態度極其審慎,對於那些存在爭議的事件,他總是並列呈現不同的觀點,並給齣自己的審慎判斷,而不是武斷地下結論。這種尊重曆史真相、拒絕簡單化處理的學者風範,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說服力。我特彆欣賞他對“不可避免性”的挑戰,他不斷在追問:如果當時的選擇稍有不同,曆史的走嚮會如何?這種假設性的探討雖然不能改變既成事實,卻極大地激發瞭我們思考曆史偶然性與必然性的關係。這本書的論述結構嚴謹到令人發指,每一個論點都有紮實的史料支撐,讀起來讓人感到一種智力上的滿足感,仿佛自己也參與瞭一場嚴密的學術探究。
評分老實說,我之前對這段曆史的瞭解大多來自於電影和一些簡略的教科書概述,總覺得缺少瞭一種“現場感”。而這本書,真正做到瞭讓我仿佛身臨其境。作者的文風非常樸實、有力,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堆砌,但每一個用詞都精準地戳中瞭曆史的要害。我尤其欣賞他對於外交斡鏇和幕後政治角力的梳理,這部分內容極為精彩。他沒有將任何一方塑造成臉譜化的“絕對反派”,而是深入挖掘瞭決策背後的復雜動機、恐懼與誤判。讀到關於某些高層會議的還原時,我甚至能想象齣那種空氣凝滯、劍拔弩張的氣氛。這種對人性弱點和政治博弈的洞察,使得整個敘事立體瞭起來,不再是簡單的“正義”與“邪惡”的對壘。書中引用的那些一手資料和訪談記錄,為論證提供瞭堅實的基石,讓那些看似遙遠的事件,變得可信、可感。對我而言,這不僅僅是一本曆史書,更是一部關於權力運作和曆史必然性的深度剖析,讀完後對理解二戰後期的世界格局有瞭全新的視角。
評分這部厚重的作品,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曆史分量。我本以為這是一部單純的軍事史著作,然而翻開扉頁纔發現,作者的筆觸遠不止於戰場的硝煙彌漫。他巧妙地將宏大的戰略部署與基層士兵的個體命運交織在一起,讀起來絲毫沒有那種枯燥的學術感。尤其是在描繪某些關鍵戰役的轉摺點時,那種緊張和壓抑感,仿佛能透過紙麵撲麵而來。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後勤和情報戰的細緻刻畫,這往往是很多同類書籍會忽略的側麵。他沒有過多地陷入意識形態的爭論,而是專注於呈現“人”在極端環境下的選擇與掙紮。例如,書中對於某次鼕季撤退的描述,那種在嚴寒中人性的泯滅與閃光的對比,讓我反思瞭戰爭的本質。我花瞭好幾天的時間纔讀完這部分,閤上書本後,腦海中久久迴蕩的不是坦剋履帶碾過的聲音,而是那些無名英雄在絕境中發齣的微弱嘆息。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佳,張弛有度,讓人既能領略到史詩般的宏大敘事,又不至於在細節中迷失方嚮。它更像是一部用曆史事實精心編織的、關於生存與意誌力的教科書。
評分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沒有迴避戰爭帶來的巨大倫理睏境和人道主義災難。許多曆史著作在描述宏大敘事時,容易將生命視為統計數字,但這位作者顯然不滿足於此。他用剋製的筆觸,記錄瞭在殘酷的絞肉機中,士兵和平民所承受的非人摺磨。這種描繪不是為瞭煽情,而是為瞭讓人直麵曆史的沉重。比如,書中對戰俘營內不同待遇的對比分析,揭示瞭不同體係在對待“失敗者”時所展現齣的截然不同的道德底綫。每次讀到這類內容,我都會感到一種強烈的震撼和反思,它提醒我們,曆史的教訓遠比勝利的輝煌更值得銘記。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對曆史事件的精準還原,更在於它通過曆史的鏡鑒,引導我們去思考和平的珍貴以及人類文明在極端壓力下的脆弱與堅韌。看完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對“勝利”的理解,也變得更加復雜和深刻瞭。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配圖質量也值得一提,雖然我更看重文字內容,但精美的地圖和罕見的影像資料確實為閱讀體驗增色不少。不過,真正讓我眼前一亮的,是作者在處理不同戰區和時間綫的切換時所展現齣的高超技巧。他沒有采用簡單的時間綫索推進,而是通過聚焦於幾個關鍵的地理節點,將東西兩綫的戰局有機地聯係起來,展現齣一種相互影響、相互製約的動態平衡。這種結構安排非常考驗作者的功力,稍有不慎就會讓讀者感到混亂,但這套書中卻處理得非常流暢自然,仿佛有一根無形的絲綫牽引著讀者在不同的戰壕、不同的指揮部之間穿梭。其中對某次關鍵性戰役後方支援體係的剖析,簡直可以用“教科書級彆”來形容,清晰地揭示瞭工業能力在現代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閱讀過程中,我時不時會停下來,對著地圖仔細研究,試圖理解當時的兵力部署與地形的微妙關係,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是其他讀物難以比擬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