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蘇德 9787552019971

二戰蘇德 9787552019971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周明 董旻傑 著
圖書標籤:
  • 二戰
  • 蘇德戰役
  • 曆史
  • 軍事
  • 戰爭
  • 蘇聯
  • 德國
  • 戰爭史
  • 歐洲戰爭
  • 納粹德國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韻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齣版社
ISBN:9787552019971
商品編碼:29796913290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06-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二戰蘇德 作者 周明 董旻傑
定價 69.80元 齣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齣版社
ISBN 9787552019971 齣版日期 2017-06-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大量精美彩圖全方位、分階段介紹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和德國的各軍兵種以及相關的軍銜符號、勛章、領章、臂章、肩章、證章和個人裝備及用品,既深具資料性,又富有藝術性,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價值。


   作者簡介

周明,筆名光亭,1971年齣生,長期從事軍事曆史研究,曾任《國際展望》雜誌編輯,創辦“知兵堂”工作室,齣版過《碧海群狼》《大德意誌師》等多部著作,多次作為鳳凰衛視、上海電視颱軍事欄目的嘉賓,現為《深度軍事》微信公眾號主筆。

董旻傑,長期從事軍事曆史圖書的翻譯、審校和編撰工作。自2004年起,先後撰寫瞭《死神的鐮刀:閃擊西歐》《沸騰的雪:阿登反擊戰》《裝甲英豪——二戰德軍裝甲兵上將溫剋和他的部隊》等戰史著作和大量戰史文章,並參與審校瞭《閃擊戰:古德裏安迴憶錄》《凱南日記》等軍事譯著。

   目錄

蘇 軍

蘇聯紅軍概述/3

1939―1940

步兵上士/6

炮兵下士/9

坦剋兵上等兵/11

空軍(航空兵)飛行員/12

炮兵中尉/13

空軍(航空兵)大尉/14

步兵中將/16

步兵少將/18

1941―1942

NKVD邊防軍大士/19

炮兵中校/20

炮兵下士/22

工程兵下士/23

坦剋兵上士/24

坦剋兵中尉/25

摩托化步兵/26

大尉政治指導員/27

一級軍事工程師/28

騎兵列兵/29

女民兵/30

哥薩剋騎兵/31

上等紅海軍戰士/32

1943―1945

軍醫勤務軍士/33

步兵上士/34

步兵列兵和中校/35

女軍醫勤務人員/36

炮兵少將/37

炮兵少校/38

遊擊隊員/39

步兵少將/40

步兵少校/41

軍醫勤務少校/43

坦剋兵少校/43

NKVD邊防軍中校/43

偵察兵/44

步兵中尉/46

NKVD中校/47

NKVD邊防軍大尉/48

空軍(航空兵)上尉/48

海軍航空兵中尉禮服/49

步兵中將禮服/50

步兵下士禮服/51

附錄:

蘇維埃的榮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聯勛章/52

1945年莫斯科勝利閱兵式與勝利禮服/69

領章/90

臂章/91

肩章(1943式)/92

證章/94

個人裝備/96

個人用品/98

德 軍

德軍概述/101

1939―1941

士官生/104

下士/106

傘兵/108

炮兵少尉/110

炮兵上尉/111

潛艇水手/112

1942―1943

海軍/115

非洲軍團步兵/118

山地師步兵/120

哨兵/122

步兵部隊後勤士兵/124

值勤的憲兵/126

軍警/128

黨衛軍帝國師/130

蘇聯戰場後方的德國軍警/132

“赫爾曼·戈林”裝甲師/134

戰鬥機飛行員/136

“興登堡”飛行聯隊飛行員/138

黨衛軍6裝甲擲彈兵師/140

工兵/144

傘兵/146

空軍師/148

步兵/150

1944―1945

傘兵/152

陸軍/154

116裝甲師/156

反坦剋兵/158

炮兵/160

“大德意誌”師軍士長/162

裝甲兵上等兵/164

海軍士兵/166

非當值軍官/168

裝甲偵察兵/170

步兵指揮官/171

7空軍師/172

“馮·薩拉紮”裝甲團/174

“勃蘭登堡”師/176

山地步兵/177

突擊炮兵/178

通訊兵/180

黨衛軍“歐根親王”師/183

“大德意誌”師下士/184

偵察營下士/185

擲彈兵/186

空軍軍官/188

戰鬥機飛行員/189

陸軍狙擊手/190

武裝黨衛軍“骷髏”師機/192

比利時誌願兵/194

荷蘭誌願兵/196

附錄:

榮譽高於一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勛章/198

黨衛軍外籍部隊國徽標誌/213

黨衛軍師徽領章/214

黨衛軍軍銜領章/215

黨衛軍肩章/216

   編輯推薦

☆ 06版市麵斷貨已久,且屢屢被盜版,此為全新增訂升級版。

☆ 四百餘幅彩圖,詳細解析二戰*代錶性的蘇德兩國及裝備,全景展示兩軍勛章及各類肩領臂章。


   文摘

   序言

《烽火鐵幕:冷戰前夜的歐洲角力》 內容提要: 本書深入剖析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大陸如何從廢墟中艱難重建,並迅速滑入美蘇兩大陣營對峙的冷戰格局。我們不再聚焦於德蘇戰場上的具體戰役或軍事部署,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戰後初期(1945年至1955年)錯綜復雜的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衝突,細緻描繪瞭歐洲大陸在“鐵幕”兩側截然不同的發展軌跡。全書共分為六個主要部分,力求全景式展現這一關鍵曆史時期的深刻變革與隱秘博弈。 第一部分:戰後重建與裂痕初現(1945-1947) 這一部分首先描繪瞭二戰結束後,歐洲各國在物資極度匱乏、基礎設施遭受重創下的艱難復蘇景象。重點探討瞭盟軍占領時期(尤其是德國)的去納粹化進程及其引發的復雜問題。在政治層麵,本書詳述瞭雅爾塔和波茨坦會議的後續影響,解析瞭蘇維埃政權在東歐建立“人民民主”政體的具體步驟和阻力。我們將重點分析波蘭、捷剋斯洛伐剋等國共産黨勢力如何利用戰時威望和蘇聯的支持,逐步排擠其他政治力量,為後來的社會主義改造奠定基礎。 特彆關注經濟重建的差異。在西歐,馬歇爾計劃(歐洲復興計劃)的啓動標誌著美國影響力的深入,以及西歐各國在經濟自由化道路上的初步嘗試。而在東部,蘇聯主導的經濟整閤則體現齣高度的中央集權和對資源的高度控製。這些早期經濟選擇,為日後東西歐經濟模式的長期分野埋下瞭伏筆。 第二部分:鐵幕落下:意識形態與地緣政治的碰撞 本書詳盡分析瞭丘吉爾在富爾頓發錶著名演說的曆史背景與實際意義,闡釋瞭“鐵幕”這一概念如何從修辭轉變為冷戰時期歐洲實際的地理和政治分界綫。本章側重於意識形態的全麵對抗。我們不再討論意識形態的理論基礎,而是著眼於其實際操作層麵:西方的“自由民主”敘事如何對抗東方的“無産階級專政”宣傳。 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在柏林問題上集中爆發。對柏林封鎖和空運的軍事與人道主義層麵進行深入解讀,揭示瞭這一事件如何成為冷戰初期東西方力量博弈的縮影。同時,本書探討瞭情報戰的興起,介紹瞭一些早期東西方情報機構(如美國的OSS/CIA與蘇聯的NKVD/KGB)在歐洲大陸的滲透與反滲透活動,但側重於其對政治決策的影響,而非具體的諜戰細節。 第三部分:軍事聯盟的構建與歐洲安全體係的重塑 冷戰的軍事化進程是歐洲格局變化的核心驅動力之一。本部分詳細梳理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建立過程,分析瞭西歐國傢(如法國、英國)在加入該聯盟時的戰略考量,以及美國如何通過這一機製鞏固其在西歐的軍事領導地位。 作為迴應,本書也剖析瞭蘇聯主導下的《華沙條約組織》的形成機製,強調瞭該組織在維護蘇聯東歐集團內部穩定(包括對異見的鎮壓)方麵所起的作用。重點分析瞭兩個軍事集團的早期軍備競賽的特點,例如核威懾理論的初步成型及其對歐洲常規軍事部署的影響。 第四部分:德意誌命運的分割與歐洲一體化的萌芽 德國問題的處理是二戰後歐洲外交的重中之重。本書細緻考察瞭美、英、法、蘇四國在占領區政策上的漸行漸遠,最終導緻瞭1949年德意誌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誌民主共和國(東德)的建立。我們深入分析瞭這一“兩國論”是如何在冷戰的壓力下,成為歐洲分裂的永久性象徵。 在西歐,本書將敘述的焦點轉嚮瞭歐洲一體化的早期嘗試。重點介紹《歐洲煤鋼共同體》(ECSC)的談判與成立,闡釋瞭法國和西德如何通過經濟上的深度融閤,來化解彼此間曆史性的民族衝突與安全疑慮,這是一種超越傳統軍事同盟的政治工程。 第五部分:邊緣地帶的危機與衝突(1948-1953) 冷戰並非總是“冷”的,其張力常常在歐洲的邊緣地帶爆發。本部分著重分析瞭發生在歐洲外圍的重大危機。首先是希臘內戰的結局及其對地中海戰略格局的影響,展現瞭西方如何成功阻止共産主義在南歐的擴張。其次,本書細緻梳理瞭南斯拉夫與蘇聯的決裂事件,分析瞭鐵托主義的獨特地位,以及這一“第三種社會主義道路”如何對斯大林模式構成挑戰。 同時,本書也簡要提及瞭朝鮮戰爭(作為冷戰在亞洲的延伸)對歐洲戰略態勢的反作用,特彆是它如何加速瞭西歐的再軍事化進程,並促使歐洲各國更加堅定地選擇其所依附的陣營。 第六部分:社會與文化的變遷:鐵幕下的生活圖景 最後一部分,本書超越瞭高層政治和軍事布局,轉嚮瞭戰後歐洲普通民眾的生活麵貌。在西歐,我們探討瞭戰後“黃金二十年”的序幕——經濟復蘇帶來的消費主義抬頭、社會福利國傢的初步建立,以及伴隨美國文化滲透而産生的社會觀念轉變。 而在東歐,本書描繪瞭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下,社會生活的組織方式、物資供應的短缺,以及文化藝術領域所受到的嚴格管控。我們將通過對這一時期文學、電影等文化産品的分析,展現生活在兩個對立體係中的人們,其希望、恐懼和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集體感受。 總結: 《烽火鐵幕:冷戰前夜的歐洲角力》旨在提供一個全麵、細緻且不拘泥於傳統軍事敘事的曆史視角,展現二戰後歐洲大陸如何被兩大意識形態撕裂,並塑造瞭未來半個世紀的全球地緣政治版圖。本書的重點在於“如何形成”這一格局,而非“在格局中發生瞭什麼戰役”。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閱讀門檻不低,因為它要求讀者對基本的曆史背景有一定的瞭解,否則初讀時可能會感到信息量過載。但如果你能堅持下去,那收獲將是巨大的。作者在論述中展現齣一種罕見的冷靜和客觀,他對待史料的態度極其審慎,對於那些存在爭議的事件,他總是並列呈現不同的觀點,並給齣自己的審慎判斷,而不是武斷地下結論。這種尊重曆史真相、拒絕簡單化處理的學者風範,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說服力。我特彆欣賞他對“不可避免性”的挑戰,他不斷在追問:如果當時的選擇稍有不同,曆史的走嚮會如何?這種假設性的探討雖然不能改變既成事實,卻極大地激發瞭我們思考曆史偶然性與必然性的關係。這本書的論述結構嚴謹到令人發指,每一個論點都有紮實的史料支撐,讀起來讓人感到一種智力上的滿足感,仿佛自己也參與瞭一場嚴密的學術探究。

評分

老實說,我之前對這段曆史的瞭解大多來自於電影和一些簡略的教科書概述,總覺得缺少瞭一種“現場感”。而這本書,真正做到瞭讓我仿佛身臨其境。作者的文風非常樸實、有力,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堆砌,但每一個用詞都精準地戳中瞭曆史的要害。我尤其欣賞他對於外交斡鏇和幕後政治角力的梳理,這部分內容極為精彩。他沒有將任何一方塑造成臉譜化的“絕對反派”,而是深入挖掘瞭決策背後的復雜動機、恐懼與誤判。讀到關於某些高層會議的還原時,我甚至能想象齣那種空氣凝滯、劍拔弩張的氣氛。這種對人性弱點和政治博弈的洞察,使得整個敘事立體瞭起來,不再是簡單的“正義”與“邪惡”的對壘。書中引用的那些一手資料和訪談記錄,為論證提供瞭堅實的基石,讓那些看似遙遠的事件,變得可信、可感。對我而言,這不僅僅是一本曆史書,更是一部關於權力運作和曆史必然性的深度剖析,讀完後對理解二戰後期的世界格局有瞭全新的視角。

評分

這部厚重的作品,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曆史分量。我本以為這是一部單純的軍事史著作,然而翻開扉頁纔發現,作者的筆觸遠不止於戰場的硝煙彌漫。他巧妙地將宏大的戰略部署與基層士兵的個體命運交織在一起,讀起來絲毫沒有那種枯燥的學術感。尤其是在描繪某些關鍵戰役的轉摺點時,那種緊張和壓抑感,仿佛能透過紙麵撲麵而來。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後勤和情報戰的細緻刻畫,這往往是很多同類書籍會忽略的側麵。他沒有過多地陷入意識形態的爭論,而是專注於呈現“人”在極端環境下的選擇與掙紮。例如,書中對於某次鼕季撤退的描述,那種在嚴寒中人性的泯滅與閃光的對比,讓我反思瞭戰爭的本質。我花瞭好幾天的時間纔讀完這部分,閤上書本後,腦海中久久迴蕩的不是坦剋履帶碾過的聲音,而是那些無名英雄在絕境中發齣的微弱嘆息。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佳,張弛有度,讓人既能領略到史詩般的宏大敘事,又不至於在細節中迷失方嚮。它更像是一部用曆史事實精心編織的、關於生存與意誌力的教科書。

評分

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沒有迴避戰爭帶來的巨大倫理睏境和人道主義災難。許多曆史著作在描述宏大敘事時,容易將生命視為統計數字,但這位作者顯然不滿足於此。他用剋製的筆觸,記錄瞭在殘酷的絞肉機中,士兵和平民所承受的非人摺磨。這種描繪不是為瞭煽情,而是為瞭讓人直麵曆史的沉重。比如,書中對戰俘營內不同待遇的對比分析,揭示瞭不同體係在對待“失敗者”時所展現齣的截然不同的道德底綫。每次讀到這類內容,我都會感到一種強烈的震撼和反思,它提醒我們,曆史的教訓遠比勝利的輝煌更值得銘記。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對曆史事件的精準還原,更在於它通過曆史的鏡鑒,引導我們去思考和平的珍貴以及人類文明在極端壓力下的脆弱與堅韌。看完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對“勝利”的理解,也變得更加復雜和深刻瞭。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配圖質量也值得一提,雖然我更看重文字內容,但精美的地圖和罕見的影像資料確實為閱讀體驗增色不少。不過,真正讓我眼前一亮的,是作者在處理不同戰區和時間綫的切換時所展現齣的高超技巧。他沒有采用簡單的時間綫索推進,而是通過聚焦於幾個關鍵的地理節點,將東西兩綫的戰局有機地聯係起來,展現齣一種相互影響、相互製約的動態平衡。這種結構安排非常考驗作者的功力,稍有不慎就會讓讀者感到混亂,但這套書中卻處理得非常流暢自然,仿佛有一根無形的絲綫牽引著讀者在不同的戰壕、不同的指揮部之間穿梭。其中對某次關鍵性戰役後方支援體係的剖析,簡直可以用“教科書級彆”來形容,清晰地揭示瞭工業能力在現代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閱讀過程中,我時不時會停下來,對著地圖仔細研究,試圖理解當時的兵力部署與地形的微妙關係,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是其他讀物難以比擬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