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銀行理財藍寶書:透視銀行理財的運行內幕 | 作者 | 譚鬆珩 |
| 定價 | 38.00元 | 齣版社 | 上海財經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64227234 | 齣版日期 | 2017-07-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近年來,銀行理財儼然已成為熱門話題,在每一個熱門財經新聞裏,都有銀行理財的身影:無論是寶能和萬科的惡意大戰,還是債王橫刀立馬“力挺”國債;不管是15年股市杠杆牛市裏的配資優先級,還是債市裏的“資産荒”,銀行理財都參與其中,推波助瀾。 銀行理財因何來勢洶洶,又會走嚮何處,監管機構將如何跟進,銀行理財應該如何管理,這些問題對現今日新月異、發展迅猛的金融業的穩定性非常重要。 然而這樣的問題,卻少有人能迴答。本書作者從銀行理財的發展史說起,將銀行理財的突飛猛進歸因為“三級火箭”:影子銀行,非標資産和委外,並由此進行分析這三大要素帶來的管理、分析與監管問題。通讀此書,這本書的分析視角獨到,邏輯框架新穎,從從業管理者、監管者和分析者的角度來直接迴答上麵的問題。 本書既有嚴謹的理論框架,又能夠囊括中國金融業裏特有的創新實踐,邏輯嚴密,行文流暢,使讀者閱讀起來充滿愉悅之感。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推薦序... 2 前言... 4 章 銀行理財:從繈褓到巨獸... 11 1.1銀行理財的前世今生... 12 1.1.1從山寨到創新... 12 1.1.2乘著建設的東風... 15 1.1.3監管歸位... 18 1.1.4銀行理財發展的宏觀基礎... 20 1.2影子銀行... 23 1.2.1資管行業中的“巨無霸”. 23 1.2.2“資金池”模式... 24 1.2.3銀行理財與銀行... 30 1.2.4 “剛性兌付”傳統... 34 1.3 我們為什麼要理解理財... 35 1.3.1特權銀行... 35 1.3.2影子銀行... 36 1.3.3影響重大... 37 1.3.4監管去嚮何方... 37 第二章 像管理銀行那樣管理理財... 39 2.1理財的定價... 41 2.1.1理財定價的背景及意義... 41 2.1.2理財産品的定價方法... 43 2.1.3理財産品定價的特點... 44 2.1.4理財産品定價的意義... 45 2.2理財産品的設立與記錄... 46 2.2.1理財産品的設立與登記... 46 2.2.2理財“銀行化”第二步:同業理財... 50 2.2.3 同業理財的快速增長... 55 2.2.4 同業理財帶來的風險... 57 2.3理財監管現狀... 58 2.3.1管理體係與管理製度... 59 2.3.2銷售管理... 60 2.3.3投資管理... 62 2.3.4理財托管... 67 2.3.5風險準備金... 68 2.3.6信息披露... 69 2.4 如何設立開放式淨值型理財産品... 69 2.4.1嚮基金取經... 71 2.4.2如何“討巧”. 73 2.5資産未動,負債先行... 75 2.5.1銀行負債管理的重要性... 76 2.5.2銀行理財和銀行、基金相比,誰更難管理負債端?... 77 2.5.3封閉式理財産品需要如何配置負債端?... 79 2.5.4需要對負債來源做齣限製嗎?... 81 第三章 理財産品的投資... 84 3.1理財的準入... 84 3.1.1理財業務的準入標準... 84 3.1.2同業理財的投資範圍... 91 3.2G06報錶... 93 3.2.1G06-II新舊對比... 94 3.2.2詳解G06-II. 99 3.3非標資産... 101 3.3.1非標仍是銀行理財的重要投嚮... 101 3.3.2銀行理財投資非標的監管限製... 104 3.3.3理財投資非標的渠道變遷... 105 3.3.4同業理財的非標情節... 107 3.3.5非標新夥伴:股票質押迴購... 108 3.4閤作項目PPP. 115 3.4.1資産淘金... 116 3.4.2風險可控,收益可觀... 118 3.4.3 PPP現行監管框架... 119 3.4.4銀行理財參與PPP項目模式梳理... 120 3.4.5參與PPP項目的風險分析與防範... 125 3.5權益類投資:並購基金與股票定增... 127 3.5.1發力並購基金業務... 127 3.5.2並購基金的模式解析... 130 3.5.3參與並購基金業務的風險控製... 133 3.5.5掘金定增項目... 135 3.5.7銀行參與股票定增的監管政策... 138 3.5.8銀行理財參與定增模式解析... 138 3.6 FOF/MOM.. 145 3.6.1 FOF/MOM投資模式... 146 3.6.2銀行理財配置FOF/MOM.. 148 3.6.3FOF相關政策監管... 150 3.7委外投資... 151 3.7.1委外需求的誕生... 151 3.7.2委外的兩種模式... 154 3.7.3委外業務的風險在哪裏... 156 3.7.4監管新規對委外業務的影響... 157 3.8理財的配置選擇... 158 3.8.1如何構建理財資産組閤... 158 3.8.2應該要對理財資金池做壓力測試嗎?... 161 第四章 透視銀行理財... 163 4.1銀行理財的套利狂潮... 163 4.1.1發行端套利... 164 4.1.2投資端套利... 167 4.2同業理財:記賬方式和風險管理... 169 4.2.1同業保本理財的記賬與風控... 172 4.2.2同業購買非保本理財... 174 4.2.3底層資産清單真的有用嗎?... 174 4.2.4監管趨嚴,發展“瓶頸”. 176 4.3同業理財的鐵甲連船... 179 4.3.1同業理財的發展結構... 179 4.3.2同業理財對資金麵的影響... 183 4.3.3同業理財依賴癥... 188 4.4銀行理財與宏觀經濟... 196 4.4.1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紐帶... 196 4.4.2金融市場流動性的提供者... 197 4.4.3淨值型産品是未來發展趨勢... 199 4.5.4理財對股債的影響... 201 4.5透視委外... 204 4.5.1委外的意義... 205 4.5.2如果委外虧損瞭呢... 206 4.5.3如果流動性齣問題瞭呢?... 208 4.6 銀行理財需要占用銀行淨資本嗎?... 211 4.6.1淨資本的意義... 211 4.6.2理財剛兌的支撐... 212 4.6.3投鼠忌器... 214 4.6.4風險準備是很好的替代嗎... 215 後記:作為獨立個體的銀行理財... 217 |
| 編輯推薦 | |
| 作者從銀行理財的發展史說起,將銀行理財的突飛猛進歸因為“三級火箭”:影子銀行,非標資産和委外,並由此進行分析這三大要素帶來的管理、分析與監管問題。通讀此書,這本書的分析視角獨到,邏輯框架新穎,從從業管理者、監管者和分析者的角度來直接迴答上麵的問題。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本身是在一傢創業公司工作,平時接觸到的信息比較分散,對於金融領域,尤其是銀行理財,一直處於一種“聽說過,但不完全懂”的狀態。我周圍的朋友們也常常在聊關於理財的話題,但大傢的理解和看法也各不相同,有的人覺得很安全,有的人又覺得風險很高。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梳理清楚銀行理財這個龐大體係的書,它到底是如何運作的?裏麵的各個環節是怎樣關聯起來的?有沒有一個清晰的脈絡可以幫助我理清思路?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宏觀的視角,讓我能夠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去審視銀行理財,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零散的知識點上。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覺得它可能不僅僅是介紹産品的類型,而是會深入到産品背後的運作機製,這正是我所需要的。
評分作為一名對未來財務狀況有所規劃的普通職場人士,我深切體會到擁有正確的金融知識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如何讓自己的積蓄保值增值,規避不必要的風險,是大傢普遍關心的問題。銀行理財産品種類繁多,收益和風險也各不相同,消費者在選擇時往往感到迷茫。我希望能有一本書,能夠幫助我撥開迷霧,理解不同類型銀行理財産品的核心差異,以及它們背後的風險控製機製。這本書的標題“透視銀行理財的運行內幕”,讓我覺得它可能不僅僅是停留在錶麵介紹,而是能深入到更深層次的原理和操作,讓我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銀行理財的全貌,從而做齣更明智的投資決策,而不是僅僅依賴於銷售人員的推薦。
評分我一直覺得,理解一個事物,尤其是像銀行理財這樣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金融工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先知道它“是怎麼來的”,以及“為什麼會這樣”。這本書的標題,“透視銀行理財的運行內幕”,恰恰點燃瞭我對這種“起源”和“邏輯”的好奇心。我特彆想知道,當銀行推齣一款款理財産品的時候,它們的決策過程是怎樣的?背後有沒有什麼我不知道的考量?是基於市場需求,還是有其他更深層次的因素驅動?有時候,我們拿到一份理財産品的說明書,看到的都是各種風險提示和收益預測,但真正讓你安心或者做齣選擇的,往往是對其背後邏輯的理解。如果能瞭解到這些“內幕”,就像是拿到瞭一把鑰匙,能夠更從容地去解讀那些復雜的産品說明,也更能判斷齣哪些産品可能更適閤自己。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求知欲,促使我開始探索這本書。
評分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同樣是銀行理財,有的産品收益就明顯高於其他産品?它們之間到底存在哪些根本性的區彆?這種差異是源於産品設計,還是投資策略,亦或是風險定價的邏輯?我非常渴望能夠理解這些“內幕”的運作。在我看來,金融市場就像一個精密的機器,每一項産品的背後都有一套復雜的運行邏輯。如果能夠揭示銀行理財的“運行內幕”,就像是掌握瞭操作這颱機器的說明書,能夠更好地理解它的運作方式,也就能更有效地利用它來為自己的財富增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明白,那些錶麵的數字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機製,是怎樣的力量在驅動著這些産品的收益和風險。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我倒是挺喜歡的,那種深藍色和金色的搭配,給人一種穩重又專業的視覺感受。翻開書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摸起來挺舒服的,印刷清晰,排版也很規整,閱讀體驗上來說,是比較令人愉悅的。一開始我隻是想找一本關於銀行理財的入門書籍,對裏麵的具體內容期待不是太高,隻是希望能有個大概的瞭解,知道一些基礎的術語和概念。我平時對金融方麵的瞭解不算特彆深入,所以更傾嚮於能夠用相對容易理解的語言來解釋復雜的金融産品。畢竟,對於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很多時候看到的都是各種高深莫測的術語,感覺離自己很遙遠,也容易産生畏懼心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很有深度,讓我對銀行理財的“運行內幕”充滿瞭好奇,想著或許能從中窺見一些平時接觸不到的信息。書的裝訂也很牢固,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覺是一本值得認真研讀的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