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精神文化 9787520114912 杜拉尔·斯尔·朝克-RT

鄂温克族精神文化 9787520114912 杜拉尔·斯尔·朝克-R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杜拉尔·斯尔·朝克 著
图书标签:
  • 鄂温克族
  • 民族文化
  • 精神文化
  • 民俗学
  • 历史文化
  • 文化研究
  • 内蒙古
  • 杜拉尔·斯尔·朝克
  • 社会学
  • 少数民族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卷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14912
商品编码:29800621231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鄂温克族精神文化

定价:128.00元

作者:杜拉尔·斯尔·朝克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2011491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鄂温克族濒危语言文化抢救性研究”的子课题,作者根据实际掌握的调研资料、历史文献资料等,对鄂温克族精神文化世界进行了客观的探索性研究。全书分为鄂温克族思想文化、文学文化、民歌与舞蹈、谚语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禁忌文化,以及鄂温克语的宝贵精神财富八个章节,对鄂温克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宗教信仰做了分析。

目录


作者介绍


杜拉尔·斯尔·朝克(Dular Osor Chog),男,1957年9月29日出生,籍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少数民族语言学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四个一批”人才,中央联系专家,享受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获学士学位;1982年1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从事民族语言研究工作;1987年3月至1988年3月在北京大学东语系给硕士研究生教满蒙比较语言学课程;1989年3月至1991年3月在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朝语系读了语言学博士课程;2004年7月在日本获得语言文化学博士学位;1992年8月晋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1997年8月晋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掌握汉语、蒙古语、满语、锡伯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赫哲语、达斡尔语、日语等多种语言。研究方向: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在阿尔泰语系诸语、东北亚及北极圈诸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方面卓有建树,提出“语音形态论”“名词形态论”“动词形态论”“东北亚诸民族语言文化相关论”“北极圈诸民族语言文化关系说”“濒危语言综合研究论”等理论。

文摘


序言



《鄂温克族精神文化》 本书是一部全面深入研究鄂温克族精神文化的学术专著,旨在系统梳理、阐释和传承这一北方游牧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展现其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多元文化融合与独特精神追求。 鄂温克族,一个在广袤的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上生息繁衍了数千年的民族,以其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在中国多民族文化画卷中独树一帜。本书以杜拉尔·斯尔·朝克教授的深厚学术造诣为基石,集多年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之大成,全方位、多角度地剖析了鄂温克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孕育、发展和演变的独特精神文化体系。 一、 溯源与传承:精神文化的根基 本书的首篇,“精神文化之源流:历史的印记与民族的根脉”,将带领读者一同回溯鄂温克族精神文化的历史源头。从远古的萨满信仰,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始宗教观念,再到与周边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作者详细考证了鄂温克族精神文化形成的历史脉络。通过对传说、史诗、歌谣以及口传历史的研究,揭示了民族早期社会形态、经济生活方式对其精神世界产生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在游牧与农耕、狩猎与采集的交织发展中,鄂温克族形成了对天地万物、自然生灵的敬畏之心,以及与此相关的原始宇宙观和人生观。 接下来的章节,“族群认同的基石:神话、传说与英雄史诗的叙事”,聚焦于构建鄂温克族族群认同的核心精神载体——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这些口头文学形式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民族集体记忆的载体,它们承载着民族的起源神话、创世传说、祖先英勇事迹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本书深入剖析了这些叙事中蕴含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民族自豪感,阐释了它们如何在代际传承中塑造了鄂温克族人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归属感。例如,对讲述氏族起源、动物图腾崇拜的神话的解读,将展现其早期氏族社会结构的痕迹;而对英雄人物事迹的分析,则能揭示民族所崇尚的勇气、智慧、坚韧不拔等品格。 二、 精神世界的图景:信仰、仪式与价值观 本书的核心部分,“萨满教的传承与变迁:沟通天地,守护灵魂”,对鄂温克族最核心的精神信仰——萨满教进行了深入的考察。萨满教作为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在鄂温克族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者从萨满的职责、法器、神灵谱系、祭祀仪式、灵魂观念等方面,系统梳理了鄂温克族萨满教的独特之处。本书不仅关注萨满教的理论体系,更着重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疾病的治疗、祭祀的举行、婚丧嫁娶的仪式、部族大事的决策等,都离不开萨满的参与。通过对萨满仪式过程的细致描写和对其象征意义的解读,展现了萨满作为连接人神世界的桥梁,如何维护着族群的社会秩序与精神平衡。同时,本书也探讨了在历史变迁和外部文化影响下,萨满教所经历的传承与变迁,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状况。 “自然的馈赠与敬畏:山林、河流与动物的神圣性”,这一章节将目光投向鄂温克族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作为游牧和狩猎民族,鄂温克族人对自然怀有天然的敬畏之心,并将山川、河流、森林、草原以及各种动物视为具有灵性的生命体。本书详细阐述了鄂温克族人对特定山脉、河流的崇拜,以及与这些自然景观相关的祭祀习俗和禁忌。对各种动物(如熊、鹿、狼等)的图腾崇拜,以及其在神话和仪式中的象征意义,都将得到深入的分析。这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观念,不仅体现在其宗教信仰中,也渗透到其生活方式、道德伦理和社会制度之中,构成了鄂温克族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石。 “日常生活的精神载体:节日、习俗与禁忌的演变”,深入探究了鄂温克族人的日常生活是如何被精神文化所浸润和塑造的。本书将重点介绍鄂温克族丰富多彩的节日,如祭敖包、新年节、狩猎节等,并分析这些节日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社会功能以及与自然节律的关联。同时,本书也关注渗透在婚丧嫁娶、生产劳作、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的习俗与禁忌,它们既是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道德规范的体现,共同构成了鄂温克族人独特的行为准则和价值体系。通过对这些具体细节的描绘,读者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鄂温克族人民的精神世界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生动展现和传承的。 三、 现代关照与文化赓续 随着时代的进步,鄂温克族精神文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书的“艺术的表达与审美情趣:歌、舞、乐、器与工艺的魅力”,将展示鄂温克族人民独特的艺术才华。从悠扬婉转的长调民歌,到充满力量的安代舞,再到与狩猎生活紧密相连的乐器,以及精美的服饰、装饰品等民族工艺,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是鄂温克族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情感的表达,更是其精神世界的具象化。本书将对这些艺术形式的起源、特点、表现手法及其文化内涵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揭示其所蕴含的民族审美情趣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情感的纽带与伦理的张力:家庭、婚姻与氏族关系”,这一章节将着重探讨鄂温克族人在家庭、婚姻和社会关系中所体现的精神风貌。本书将分析鄂温克族传统的家庭结构、长幼尊卑的观念、婚姻习俗以及氏族之间的相互扶持与制约。这些社会关系的构建与维系,无不体现着鄂温克族人重视集体、强调互助、尊重长辈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可能涉及到在社会变迁中,这些传统情感纽带与伦理观念所经历的挑战与演变。 最后,“文化赓续的挑战与未来:传承、创新与民族认同的再塑”,本书以一种前瞻性的视角,审视鄂温克族精神文化在当代的生存与发展。作者深入分析了全球化、现代化进程对鄂温克族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以及族群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特性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之间所做的努力。本书将探讨当前鄂温克族在文化传承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如语言流失、传统习俗淡化等,并重点关注那些为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而付出的努力,包括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民族学校的建立、传统技艺的传承、以及现代艺术形式对民族文化的创新性表达等。本书鼓励读者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让鄂温克族精神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认同。 《鄂温克族精神文化》 是一部集历史深度、文化广度、学术严谨性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力作。它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民族研究资料,更是一次对鄂温克族独特精神世界的深度探访,一次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宝库的珍贵贡献。阅读本书,将使读者有机会走近一个古老而充满生命力的民族,领略其精神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其跨越时空的文化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期望,更像是一次沉浸式的民族志体验。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鄂温克族社会结构、家庭伦理、婚姻习俗的细致描写。比如,在游牧生活中,家庭是如何组织起来的?长幼尊卑是如何体现的?他们的婚嫁仪式有哪些独特的风俗?是否保留着母系氏族或父系氏族的痕迹?我渴望了解他们的社会是如何运行的,个体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又是如何被这个群体所塑造的。我甚至期待书中能够描绘出鄂温克族人日常生活的场景,从他们的衣食住行到他们的娱乐方式,从他们如何劳作,到他们在空闲时如何休憩,这些微小的细节,往往最能触及一个民族的灵魂。这本书,应该像一部纪录片,将鄂温克族人的生活原原本本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让我仿佛置身于他们的毡房之中,与他们一同感受那份淳朴和坚韧。我特别好奇的是,在现代社会变迁的大潮下,鄂温克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否仍然得以保留,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评分

我心目中的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关于鄂温克族历史变迁的宏大叙事。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勾勒出鄂温克族从远古时期一路走来的发展轨迹,他们是如何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又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与其他民族发生交集。我希望了解他们曾经的辉煌,也包括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书中是否会涉及他们迁徙的足迹,他们在不同时期与哪些强大的民族建立联系,又或者经历过怎样的冲突?我希望作者能够以宏观的视角,为我呈现一个立体而生动的鄂温克族历史画卷,让我能够理解他们今日的文化面貌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我特别关注的是,在近代以来,鄂温克族是如何面对外部世界的冲击,又是如何在这种冲击中努力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的。

评分

这本书,在我看来,应该是一次关于鄂温克族语言文字的深度探索。我希望能够在这本书中,不仅仅看到鄂温克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更能领略他们独特的语言魅力。我渴望了解鄂温克族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是否与其他蒙古语族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有哪些独特的发音和词汇。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鄂温克族传统故事、谚语、民歌的原文,并配有详细的翻译和解读,让我能够品味到他们语言的精妙之处,以及其中蕴含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我更希望书中能够触及到鄂温克族文字的起源和演变,了解他们是如何记录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以及这种文字在现代社会中是否仍然被广泛使用。

评分

这本书,初见之下,我以为它会是一本详尽梳理鄂温克族神话传说的百科全书,或者是一部生动再现萨满祭祀仪式的纪实文学。书名中的“精神文化”四个字,在我心中勾勒出了一幅古老而神秘的画面,我期待着阅读关于他们如何与自然对话,如何通过图腾和仪式维系社群凝聚力,以及那些代代相传的歌谣和故事如何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智慧。或许,其中还会深入探讨鄂温克族独特的宇宙观,他们如何看待生命、死亡以及人与万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这本书,在我看来,应该是一扇通往另一个古老灵魂世界的窗户,让我得以窥探那些尚未被现代文明完全侵蚀的纯粹与虔诚。我设想,作者一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深入鄂温克族的聚居地,与那些智慧的长者促膝长谈,记录下他们口述的历史和信仰,将那些口口相传的瑰宝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我们这些远离那片土地的人,也能感受到那份厚重的文化底蕴。当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有关于鄂温克族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篇章,看看他们的精神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如何演变的,又是如何应对外部世界的冲击和影响的。

评分

这本书,在我眼中,或许是一部关于鄂温克族艺术创作的图文并茂的画册。我满怀期待地想看到那些精美的鄂温克族手工艺品,比如他们制作的皮毛服饰、木雕、骨雕,以及那些充满象征意义的装饰品。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这些艺术品的制作工艺、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和审美价值。我想知道,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是否贯穿着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动物形象的崇拜,或者对神灵世界的象征性表达。此外,我更希望书中能够展示鄂温克族的民间音乐和舞蹈,那些悠扬的歌声,那些奔放的舞姿,一定充满了原始的力量和生命的活力。我希望能通过文字和图片,感受到鄂温克族人内心深处的艺术情感,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我甚至期待书中能有关于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的介绍,那一定是一门古老而精湛的技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