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广西风物图志(辑) 铜鼓
定价:59.00元
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蒋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2011742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古代岭南文化中,广西铜鼓文化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作为两个铜鼓发源地之一,广西出土的铜鼓数量多、艺术精、分布广,*有代表性。它集雕刻、绘画、装饰、音乐、舞蹈于一身,是诠释先民对自然、人生认识和理解的民族文化典籍。尽管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铜鼓至今仍然在民间存在并发挥作用。这就是铜鼓与众不同的魅力。该书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负责统筹的“广西风物图志(*辑)”中的一本,是广西地方志办组织编写的一套图文并茂、反映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的地情图书。
目录
章 何谓铜鼓
第二章 神奇铜鼓哪里来?
节 各族不同的民间传说
第二节 文献误读起纷争
第三节 考古发现探源流
第三章 史不绝书传载籍
节 汉代马援得铜鼓
第二节 晋代俚僚铸铜鼓
第三节 南朝欧阳献铜鼓
第四节 隋代俚人铸大鼓
第五节 唐代出土视为怪
第六节 宋代耕者屡得之
第七节 明代大小有区别
第八节 清代铜鼓入图录
第四章 “罗获多从渔与耕”
节 撒网捕鱼获铜鼓
第二节 磅硠蹶砺牛却惊
第三节 曾偕舂杵葬山河
第四节 海滩淘沙现铜鼓
第五节 锄地挖坑屡有获
第六节 考古发掘得新知
第五章 “铜鼓云屯”说收藏
节 神祠佛寺皆有鼓
第二节 重价入私藏
第三节 国有馆藏雄厚
第四节 散在民间韵味长
第六章 千姿百态别类型
节 万家坝型原始鼓
第二节 石寨山型成熟鼓
第三节 冷水冲型多塑像
第四节 变体纹样遵义型
第五节 庞然大物北流型
第六节 形体凝重灵山型
第七节 轻薄高瘦西盟型
第八节 扁矮精巧麻江型
第七章 壮瑶苗彝“活铜鼓”
节 敲起铜鼓请蛙婆——壮族用铜鼓
第二节 祭祖铜鼓朝天敲——瑶家用铜鼓
第三节 吹起芦笙跳铜鼓——苗族用铜鼓
第四节 金竹铜鼓跳弓节——彝族用铜鼓
第八章 装饰内蕴费解读
节 平面曲腰若烘篮
第二节 繁花似锦装饰纹
第三节 生活写实画像美
第四节 雕塑小品情趣浓
第九章 功能大小都有神
节 之乐有铜鼓
第二节 铜鼓齐敲唱海歌
第三节 铜鼓声喧夜赛神
第四节 鸣鼓集众传信息
第五节 获鼓胜获十万军
第六节 鼓声宏者易千牛
第十章 铜鼓铿锵入诗来
节 唐人吟咏铜鼓诗
第二节 袁枚写赋赞铜鼓
第三节 文人雅集吟铜鼓
第四节 壮族文人铜鼓歌
作者介绍
蒋廷瑜,广西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我国铜鼓学家,著有并出版多种有关铜鼓研究的学术著作如《我铜鼓艺术研究》、《粤桂铜鼓》、《岭南铜鼓论集》、《大器铜鼓》等。
文摘
序言
我对《广西风物图志(辑):铜鼓》这本书的评价,可以用“细致入微”和“见微知著”来形容。我是一个喜欢钻研细节的人,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种阅读偏好。在关于铜鼓的图文描述中,作者并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揭示文化信息的小细节。比如,铜鼓上不同区域纹饰的细微差异,甚至是铜鼓表面细小的划痕,都可能被赋予特殊的文化含义,并且得到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我看到书中对一些罕见的铜鼓类型的介绍,它们造型独特,纹饰复杂,其历史和文化意义也非同寻常,这让我大开眼界。而且,书中不仅仅是关于铜鼓本身,还关联了许多与之相关的考古发现、历史文献以及民族学研究成果,这些交叉的印证,使得书中的内容更加严谨和权威。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解构一个历史谜团,每一个小小的发现都带来了惊喜。它不仅仅是一本图册,更像是一部关于铜鼓的百科全书,提供了非常丰富和深刻的知识,让我对广西的民族文化遗产有了更透彻的认识。
评分当我拿到《广西风物图志(辑):铜鼓》这本书时,我对“广西风物”这个泛泛的概念并没有太具体的期待,但铜鼓这个主题立刻勾起了我的兴趣。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非常有条理,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图片和文字,而是将铜鼓置于广阔的广西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解读。我惊喜地发现,书中不仅展示了铜鼓本身,还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详细介绍了铜鼓在广西不同民族,如壮族、瑶族、苗族等族群中的地位和作用。我特别被书中对铜鼓在祭祀仪式中的描绘所吸引,那是一种多么庄重而神圣的场面,仿佛能听到古老的回响。书中还探讨了铜鼓的社会功能,比如它在部落联盟、争战以及和平时期的象征意义,这些都让我对铜鼓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虽然涉及学术内容,但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充满了人文关怀,让我感受到作者对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人民深厚的情感。它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广西,去感受那份古老而独特的力量。
评分购买《广西风物图志(辑):铜鼓》这本书,源于对“满58包邮”这样实惠信息的关注,但它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价格。我一直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读物情有独钟,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以铜鼓这一极具代表性的广西风物为切入点,展开了一幅宏大的广西地域文化画卷。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铜鼓的文化符号意义的解读,它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权力的象征、信仰的载体,甚至是一种沟通天地的媒介。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和考古资料,辅以严谨的学术分析,将铜鼓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以及在广西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展现得淋漓尽致。我曾以为对铜鼓的了解已经足够,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更多我未曾触及的层面。它让我深刻感受到,一件小小的铜鼓,足以承载一个民族深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其本身的定价,它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深入研究的优秀著作,向我展示了广西文化的独特魅力。
评分我最近读到一本让人眼前一亮的书,书名是《广西风物图志(辑):铜鼓》。虽然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奔着“满58包邮”这个实在的优惠去的,但打开后,却被其精美的图文深深吸引。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十分考究,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色彩饱满,这使得书中的每一幅图都仿佛触手可及。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铜鼓的部分,那些古朴的铜鼓,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它们不仅仅是器物,更是历史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书中对铜鼓的图文解说非常详尽,从不同地域的铜鼓造型、纹饰,到它们在祭祀、庆典中的用途,再到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民俗文化,都一一娓娓道来。我作为一个对历史和文化充满好奇的读者,觉得这本图志就像一位博学多才的长者,耐心地向我讲述着广西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让我对这片土地的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次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广西风土人情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我必须说,我被《广西风物图志(辑):铜鼓》这本书的视觉冲击力给震撼到了。封面设计就已经足够吸引眼球,当翻开内页,更是让我目不暇接。书中收录的关于铜鼓的插图,每一幅都堪称艺术品,细节处理得极其到位,无论是铜鼓表面的斑驳古铜色,还是其上繁复精美的纹饰,都得到了生动的呈现。我个人对历史器物的描绘特别关注,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不仅仅是静态的图画,文字的描述也同样精彩。它并没有停留在简单地介绍铜鼓的外形,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种铜鼓的来历、制造工艺、以及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我看到书中对铜鼓制作过程中一些失传的技艺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和描绘,这让我对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肃然起敬。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些内容让铜鼓这个古老的器物变得更加鲜活,也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趣味性。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通过这本书,我得以窥见广西这片土地上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脉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