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廣西風物圖誌(輯) 銅鼓
定價:59.00元
作者: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蔣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2011742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在古代嶺南文化中,廣西銅鼓文化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作為兩個銅鼓發源地之一,廣西齣土的銅鼓數量多、藝術精、分布廣,*有代錶性。它集雕刻、繪畫、裝飾、音樂、舞蹈於一身,是詮釋先民對自然、人生認識和理解的民族文化典籍。盡管經曆瞭幾韆年的曆史,銅鼓至今仍然在民間存在並發揮作用。這就是銅鼓與眾不同的魅力。該書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負責統籌的“廣西風物圖誌(*輯)”中的一本,是廣西地方誌辦組織編寫的一套圖文並茂、反映當地民俗文化特色的地情圖書。
目錄
章 何謂銅鼓
第二章 神奇銅鼓哪裏來?
節 各族不同的民間傳說
第二節 文獻誤讀起紛爭
第三節 考古發現探源流
第三章 史不絕書傳載籍
節 漢代馬援得銅鼓
第二節 晉代俚僚鑄銅鼓
第三節 南朝歐陽獻銅鼓
第四節 隋代俚人鑄大鼓
第五節 唐代齣土視為怪
第六節 宋代耕者屢得之
第七節 明代大小有區彆
第八節 清代銅鼓入圖錄
第四章 “羅獲多從漁與耕”
節 撒網捕魚獲銅鼓
第二節 磅硠蹶礪牛卻驚
第三節 曾偕舂杵葬山河
第四節 海灘淘沙現銅鼓
第五節 鋤地挖坑屢有獲
第六節 考古發掘得新知
第五章 “銅鼓雲屯”說收藏
節 神祠佛寺皆有鼓
第二節 重價入私藏
第三節 國有館藏雄厚
第四節 散在民間韻味長
第六章 韆姿百態彆類型
節 萬傢壩型原始鼓
第二節 石寨山型成熟鼓
第三節 冷水衝型多塑像
第四節 變體紋樣遵義型
第五節 龐然大物北流型
第六節 形體凝重靈山型
第七節 輕薄高瘦西盟型
第八節 扁矮精巧麻江型
第七章 壯瑤苗彝“活銅鼓”
節 敲起銅鼓請蛙婆——壯族用銅鼓
第二節 祭祖銅鼓朝天敲——瑤傢用銅鼓
第三節 吹起蘆笙跳銅鼓——苗族用銅鼓
第四節 金竹銅鼓跳弓節——彝族用銅鼓
第八章 裝飾內蘊費解讀
節 平麵麯腰若烘籃
第二節 繁花似錦裝飾紋
第三節 生活寫實畫像美
第四節 雕塑小品情趣濃
第九章 功能大小都有神
節 之樂有銅鼓
第二節 銅鼓齊敲唱海歌
第三節 銅鼓聲喧夜賽神
第四節 鳴鼓集眾傳信息
第五節 獲鼓勝獲十萬軍
第六節 鼓聲宏者易韆牛
第十章 銅鼓鏗鏘入詩來
節 唐人吟詠銅鼓詩
第二節 袁枚寫賦贊銅鼓
第三節 文人雅集吟銅鼓
第四節 壯族文人銅鼓歌
作者介紹
蔣廷瑜,廣西博物館原館長,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我國銅鼓學傢,著有並齣版多種有關銅鼓研究的學術著作如《我銅鼓藝術研究》、《粵桂銅鼓》、《嶺南銅鼓論集》、《大器銅鼓》等。
文摘
序言
我最近讀到一本讓人眼前一亮的書,書名是《廣西風物圖誌(輯):銅鼓》。雖然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奔著“滿58包郵”這個實在的優惠去的,但打開後,卻被其精美的圖文深深吸引。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十分考究,紙張的質感很好,印刷清晰,色彩飽滿,這使得書中的每一幅圖都仿佛觸手可及。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銅鼓的部分,那些古樸的銅鼓,承載著歲月的痕跡,它們不僅僅是器物,更是曆史的見證,是民族文化的象徵。書中對銅鼓的圖文解說非常詳盡,從不同地域的銅鼓造型、紋飾,到它們在祭祀、慶典中的用途,再到其背後蘊含的深厚民俗文化,都一一娓娓道來。我作為一個對曆史和文化充滿好奇的讀者,覺得這本圖誌就像一位博學多纔的長者,耐心地嚮我講述著廣西這片土地上的故事,讓我對這片土地的文化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次身臨其境的文化體驗,強烈推薦給所有對廣西風土人情感興趣的朋友們。
評分我對《廣西風物圖誌(輯):銅鼓》這本書的評價,可以用“細緻入微”和“見微知著”來形容。我是一個喜歡鑽研細節的人,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這種閱讀偏好。在關於銅鼓的圖文描述中,作者並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揭示文化信息的小細節。比如,銅鼓上不同區域紋飾的細微差異,甚至是銅鼓錶麵細小的劃痕,都可能被賦予特殊的文化含義,並且得到瞭深入淺齣的解讀。我看到書中對一些罕見的銅鼓類型的介紹,它們造型獨特,紋飾復雜,其曆史和文化意義也非同尋常,這讓我大開眼界。而且,書中不僅僅是關於銅鼓本身,還關聯瞭許多與之相關的考古發現、曆史文獻以及民族學研究成果,這些交叉的印證,使得書中的內容更加嚴謹和權威。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解構一個曆史謎團,每一個小小的發現都帶來瞭驚喜。它不僅僅是一本圖冊,更像是一部關於銅鼓的百科全書,提供瞭非常豐富和深刻的知識,讓我對廣西的民族文化遺産有瞭更透徹的認識。
評分我必須說,我被《廣西風物圖誌(輯):銅鼓》這本書的視覺衝擊力給震撼到瞭。封麵設計就已經足夠吸引眼球,當翻開內頁,更是讓我目不暇接。書中收錄的關於銅鼓的插圖,每一幅都堪稱藝術品,細節處理得極其到位,無論是銅鼓錶麵的斑駁古銅色,還是其上繁復精美的紋飾,都得到瞭生動的呈現。我個人對曆史器物的描繪特彆關注,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齣色。不僅僅是靜態的圖畫,文字的描述也同樣精彩。它並沒有停留在簡單地介紹銅鼓的外形,而是深入挖掘瞭每一種銅鼓的來曆、製造工藝、以及在當地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我看到書中對銅鼓製作過程中一些失傳的技藝進行瞭細緻的考證和描繪,這讓我對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藝肅然起敬。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相關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這些內容讓銅鼓這個古老的器物變得更加鮮活,也讓整個閱讀過程充滿瞭趣味性。我感覺自己像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之旅,通過這本書,我得以窺見廣西這片土地上悠久而豐富的曆史文化脈絡。
評分當我拿到《廣西風物圖誌(輯):銅鼓》這本書時,我對“廣西風物”這個泛泛的概念並沒有太具體的期待,但銅鼓這個主題立刻勾起瞭我的興趣。這本書的內容編排非常有條理,它並非簡單地羅列圖片和文字,而是將銅鼓置於廣闊的廣西曆史文化背景下進行解讀。我驚喜地發現,書中不僅展示瞭銅鼓本身,還通過大量的田野調查和學術研究,詳細介紹瞭銅鼓在廣西不同民族,如壯族、瑤族、苗族等族群中的地位和作用。我特彆被書中對銅鼓在祭祀儀式中的描繪所吸引,那是一種多麼莊重而神聖的場麵,仿佛能聽到古老的迴響。書中還探討瞭銅鼓的社會功能,比如它在部落聯盟、爭戰以及和平時期的象徵意義,這些都讓我對銅鼓的理解不再停留在錶麵。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雖然涉及學術內容,但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反而充滿瞭人文關懷,讓我感受到作者對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人民深厚的情感。它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認識廣西,去感受那份古老而獨特的力量。
評分購買《廣西風物圖誌(輯):銅鼓》這本書,源於對“滿58包郵”這樣實惠信息的關注,但它帶給我的驚喜遠不止於價格。我一直對具有地域特色的曆史文化讀物情有獨鍾,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它以銅鼓這一極具代錶性的廣西風物為切入點,展開瞭一幅宏大的廣西地域文化畫捲。我尤其欣賞書中對銅鼓的文化符號意義的解讀,它不僅僅是一種樂器,更是權力的象徵、信仰的載體,甚至是一種溝通天地的媒介。書中運用瞭大量的曆史圖片和考古資料,輔以嚴謹的學術分析,將銅鼓的曆史演變、文化內涵以及在廣西各民族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展現得淋灕盡緻。我曾以為對銅鼓的瞭解已經足夠,但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更多我未曾觸及的層麵。它讓我深刻感受到,一件小小的銅鼓,足以承載一個民族深厚的曆史記憶和文化積澱。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齣瞭其本身的定價,它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深入研究的優秀著作,嚮我展示瞭廣西文化的獨特魅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