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世界文明之路丛书)
定价:32.00元
作者:王红生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01009872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世界文明之路丛书》之一。本卷作者介绍了南亚文明的起源的传播。南亚系指亚洲南部地区,介于东南亚与西南亚之间。北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与亚洲大陆主体相阻隔,东、西和南三面为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所环绕,在地理上有的独立性,故亦称南亚次大陆(或简称次大陆)。南亚共有7个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文明,与野蛮相对,是社会开化和进步的一种标志,意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本书《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在过去5000年里,南亚人民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他们对世界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在21世纪正在和将要发挥的作用。
目录
前言
章 早期印度河流域文明
 生态环境
 民情民风
 早期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二章 雅利安人与南亚古代文明
 从游牧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变
 种姓制度与婆罗门教
 恒河流域的城市化与国家的形成
第三章 佛教与阿育王
 “沙门思潮”与佛教
 孔雀帝国与阿育王时代
 阿育王之.后的印度
第四章 印度教的精神
第五章 国王,祭司与神庙
第六章 刀剑与
第七章 公司与帝国
第八章 殖民主义与现代化
第九章 “殖民地的自由主义”
第十章 后殖民时代的南亚文明
第十一章 神与人:南亚文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参书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翻开《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世界文明之路丛书)》,我仿佛踏上了一条穿越时空的探险之旅,目的地是那片孕育了无数璀璨文明的南亚次大陆。作者的叙述逻辑清晰,脉络分明,从早期文明的萌芽,到宗教思想的兴盛,再到王朝的更迭,每一步都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宗教与哲学探讨的深度,它不仅仅是宗教教义的介绍,更是对其思想根源、发展演变及其社会影响的细致剖析。像是关于“业”和“轮回”的解读,让我对印度教和佛教的哲学体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理解了它们如何成为支撑南亚社会结构的重要基石。同时,书中对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经济模式、以及与周边文明的交流互动也进行了深入的描绘,让我看到了一个立体、鲜活的南亚。例如,对孔雀王朝阿育王的介绍,不仅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更突显了他推行佛教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这对于理解印度历史的走向至关重要。书中对细节的把控也令人赞叹,无论是对古代城市布局的描述,还是对文学作品的引述,都显得极为到位,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得以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南亚文明的独特性和其在全球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
评分《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世界文明之路丛书)》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类文明的根源是如此的多元和深邃。作者以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描绘了南亚这片土地上,神祇与凡人是如何交织,思想与现实是如何碰撞,从而塑造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南亚文明。书中对于神话传说的解读,不仅仅是简单的故事复述,而是对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深入挖掘,这让我对印度教中的诸神有了更生动、更具象的理解。同时,书中对佛教起源及其发展演变的描述,也让我看到了不同宗教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社会制度时所表现出的客观性,它并没有回避种姓制度的复杂性,而是将其置于历史的语境中进行分析,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形成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此外,书中对南亚古代科技和医学的介绍,也让我耳目一新,展现了古印度文明的智慧和创造力。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南亚文明的教科书,更是一次关于人类精神探索的深刻反思,它鼓励我们去理解和尊重不同文明的独特性,并在多元的世界中寻找共同的价值。
评分作为一名对世界文明充满好奇的读者,《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世界文明之路丛书)》无疑是一次令人惊喜的阅读体验。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将复杂的历史脉络梳理得清晰流畅,使得即使是对南亚历史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轻松地跟随故事的脚步。书中对于南亚不同区域、不同时期文明的并列呈现,让我看到了其内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而非单一的刻板印象。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古代印度经济和商业发展的章节,它打破了我之前对南亚文明只停留在宗教和哲学层面的认知,展现了其在物质文明上的成就和与其他文明的贸易往来,例如丝绸之路上的印记。同时,书中对文学艺术的描绘也极为精彩,迦梨陀娑的戏剧,宏伟的寺庙建筑,以及那充满神秘色彩的乐舞,都让我领略到了南亚文明的浪漫与激情。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普及,更是一种文化视角的拓展,它引导我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理解不同文明的逻辑和价值。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南亚这片土地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进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
评分《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世界文明之路丛书)》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打开南亚神秘面纱的钥匙。作者并没有采取宏大叙事的空泛描绘,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符号,将南亚文明的演进过程呈现得生动而真实。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神”与“人”关系的探讨,这是贯穿整个南亚文明的一条重要线索。无论是早期对自然神的崇拜,还是后期对梵天、毗湿奴、湿婆等主神的演绎,亦或是释迦牟尼佛对苦难的洞察与超脱,都展现了南亚人民在面对宇宙、生命和死亡时的思考与追求。书中对不同哲学流派的梳理也极具价值,例如对数论、瑜伽、胜论等学派的介绍,让我看到了古印度思想的博大精深。同时,作者也毫不避讳地探讨了南亚文明发展中的一些挑战,比如种姓制度的固化以及其对社会公正的影响,这使得整本书的论述更加客观和全面。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书中提出的问题,比如人类在面对永恒与短暂、个体与群体、物质与精神时,该如何安顿自己的灵魂。这本书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让我对人类文明的多元性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精神世界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读《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世界文明之路丛书)》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如同一个时间机器,把我带入了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从古印度河流域的城市规划,到吠陀时代的哲学思辨,再到笈多王朝的辉煌,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南亚文明波澜壮阔的画卷。书中的内容不仅仅是枯燥的历史陈述,更是充满了人文关怀。我仿佛能听到恒河边古人的吟唱,感受到婆罗多舞者优雅的身姿,体会到释迦牟尼佛慈悲的目光。尤其是在探讨宗教与社会结构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等进行罗列,而是深入分析了它们如何深刻地影响了南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那些关于种姓制度的描述,既令人警醒,又发人深思,让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此外,书中关于艺术、建筑、文学的篇章也让我大开眼界,摩亨佐·达罗的石像,阿旃陀石窟的壁画,湿婆舞的动态之美,无不展现了南亚文明独特的艺术魅力。尽管我非专业研究者,但阅读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与古人对话,与文明共舞。这本书真的让我对南亚这片土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