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摄影百年 | 作者 | 王传东 |
| 定价 | 158.00元 | 出版社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 ISBN | 9787532893201 | 出版日期 | 2016-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王传东等编*的《摄影百年》共分上下两篇,**篇着重于摄影技术诞生、摄影基础、光学原理、相机结构等知识;第二篇着重于摄影流派的介绍,摄影思潮及新观念的研究分析,摄影史论暨重大历史人物事件、有影响的经典作品的点评。 本书在回顾摄影的百多年发展历程的同时,对摄影学科的诸多领域做了探索及创新性研究,如数字艺术视角下摄影的再定位、摄影学科体系及审美的再研究、摄影价值的广义探讨、摄影史研究的新趋势等前沿问题。本书将摄影置于当代艺术的宽泛背景下做全新的诠释与解读,力求实现摄影珲论的突破。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上篇 摄影技术的百年历程 章 摄影技术的百年发展历程 节 现代摄影术的诞生和发展 第二节 摄影术的发展和传播 第三节 摄影术的成熟和辉煌 第四节 摄影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第二章 相机百年发展史 节 相机的发明和初期发展 第二节 二战前相机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20世纪中后期的相机发展历程 第四节 数字时代的相机发展 第五节 世界各国相机概览 第三章 摄影光学的百年发展历程 节 摄影与摄影光学 第二节 摄影镜头的种类和特点 第三节 摄影镜头的光学结构 第四节 世界的摄影镜头简介 第四章 影像记录百年发展历程 节 影像记录方式的初期探索 第二节 胶片时代的影像记录 第三节 记录方式的新尝试:一次成像技术 第四节 全新的记录方式:数码影像技术下篇 摄影艺术的百年历程 第五章 摄影艺术的演变与风格流派 节 摄影艺术的早期发展 第二节 摄影艺术的中期发展 第三节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下的摄影 第六章 摄影艺术语言 节 摄影艺术语言的产生 第二节 摄影本体语言的研究 第三节 摄影中设计语汇的运用 第四节 摄影对后现代语汇的借用 第七章 摄影艺术分类及其发展 节 新闻摄影 第二节 纪实摄影 第三节 人像摄影 第四节 风光摄影 第五节 静物摄影 第六节 广告摄影 第八章 摄影大师及名作 一、现代摄影的开端:尼埃普斯和达盖尔 二、卡罗式摄影术的奠基者 三、新艺术的诞生 四、克里米亚战争的记录者罗杰·芬顿 五、回归自然 六、早期肖像摄影:纳达尔和桑德 七、私人化肖像的诞生——朱丽亚·玛格丽特·卡梅隆 八、影视的鼻祖 九、叛逆与新生 十、东方的采访 十一、巴黎市井的记录者——尤金·阿杰 十二、纪实的力量 十三、现代摄影的启蒙者安德烈·柯特兹 十四、《巴黎之夜》 十五、FSA纪实运动 十六、构成主义在摄影领域的体现——亚历山大·罗德钦科 十七、尤金·史密斯的专题摄影 十八、纯粹派摄影大师——阿尔伯特·伦格尔·帕奇 十九、意象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 二十、风光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 二十一、抓拍的价值——埃里希·所罗门 二十二、决定性瞬间:亨利·卡蒂埃·布勒松 二十三、幽默风趣的瞬间:罗贝尔·杜瓦诺 二十四、尤素福·卡什 二十五、超现实主义大师曼·雷与比尔·布兰特 二十六、《原子的达利》 二十七、失焦的卡帕 二十八、摄影教育的先行者米诺·怀特 二十九、华人纪实摄影先驱庄学本 三十、勇敢的女战地记者——伯克·怀特 三十一、胜利的旗帜 三十二、新闻摄影之父艾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 三十三、安德烈斯·费宁格 三十四、色彩摄影大师哈斯 三十五、战争的迷茫 三十六、哈罗德·埃杰顿与闪光灯的故事 三十七、阿诺德·纽曼与环境人像 三十八、大卫·霍克尼与拼贴照片 三十九、《三个月的人类胎儿》 四十、《越共》 四十一、登月 四十二、《忏悔》 四十三、促使越战提前结束的照片 四十四、“中国摄影之父”吴印成 四十五、集锦摄影家郎静山 四十六、陈复礼的“影画合璧”摄影 四十七、何藩 四十八、《伟人》 四十九、“中国摄影的教父”阮义忠 五十、饥饿的乌干达 五十一、欧文·佩恩 五十二、人像大师埃夫顿 五十三、让卢普·西夫 五十四、男性美的颂歌——罗伯特·梅普尔索普 五十五、欲望摄影师——赫尔穆特‘牛顿 五十六、杰出的女摄影师——玛丽·埃伦·马克 五十七、拍《劳动者》的萨尔加多 五十八、马格南华裔摄影师张乾琦 五十九、战地记者詹姆斯·纳奇威 六十、史提夫·麦凯瑞 六十一、艾略特·厄韦特 六十二、一个摄影记者的痛苦——凯文·卡特之死 六十三、乔治·罗杰 六十四、光影魔术师——费尔南德·佛萨格弗斯 六十五、水下舞蹈摄影家霍华德·舒尔茨 六十六、《大眼睛的小姑娘》附录 一、摄影名家 二、摄影常用名词汇编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最近在书店偶然翻到一本关于摄影的书,书名很吸引人:《摄影百年》,ISBN是9787532893201。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从封面和目录的粗略浏览来看,这本书似乎是一部颇有分量的摄影史著作。我一直对摄影这门艺术充满好奇,从最初用手机随意记录生活,到后来开始学习使用单反相机,再到迷恋黑白胶片摄影的质感,摄影对我而言,不仅仅是按下快门,更是一种观察世界、表达情感的方式。我常常会想,那些经典的照片是如何诞生的?每一张照片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摄影技术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演变的?从最初的暗房冲洗,到数码时代的便捷,这个过程无疑充满了智慧和汗水。这本书的书名“摄影百年”,就暗示着它可能会涵盖摄影从诞生至今的漫长历程,梳理出这条时间线上的重要节点和里程碑。我很期待能从中了解到那些伟大的摄影师是如何用他们的镜头捕捉历史的瞬间,又是如何通过他们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评分拿到《摄影百年》(9787532893201)这本书,一种对摄影艺术历史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我平时喜欢在网上浏览一些摄影大师的作品,他们那些极具冲击力、充满人文关怀的瞬间,总是能深深打动我。然而,我总觉得,仅仅看到最终的作品,对于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仍然有些隔靴搔痒。我渴望知道,这些大师是如何在那个特定年代,用有限的设备,捕捉到那些划时代的画面?他们的创作理念是什么?他们的艺术追求又是怎样的?这本书的“百年”二字,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指时间跨度,更象征着摄影艺术的成熟与演变。我期待它能带领我穿梭于摄影发展的不同阶段,去认识那些在摄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名字,比如那个拍摄了“战地记者”形象的卡帕,抑或是那个用镜头记录日常生活瞬间的布列松。这本书,或许会像一位睿智的向导,为我揭示摄影艺术从技术探索走向成熟的完整轨迹,让我对那些经典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这本书《摄影百年》(ISBN 9787532893201)的书名,仿佛是一扇通往过去时光的窗户,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是一个对摄影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爱好者,常常会在博物馆或画廊里驻足欣赏那些古老的照片,感受其中穿越时空的魅力。有时候,我会想象,在没有滤镜、没有PS的年代,摄影师是如何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敏锐的观察力,捕捉下那些稍纵即逝的画面。这本书的标题“摄影百年”让我联想到,它很可能将摄影发展的各个时期,从早期的银版摄影,到玻璃底片,再到胶卷的普及,直至数字化的浪潮,都一一囊括其中。我尤其好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摄影的社会功能和艺术表现形式会有怎样的差异?它又是如何与当时的社会变革、文化思潮相互映照的?也许这本书会详细介绍那些改变摄影史进程的重大发明和技术突破,比如感光材料的改进、相机设计的演变,甚至是摄影教育的兴起。对我来说,了解这些技术层面的革新,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摄影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
评分拿到《摄影百年》(9787532893201)这本书,我首先联想到的便是那些穿越了时光的黑白影像,以及那些在历史洪流中留下深刻印记的摄影师。我对摄影的兴趣,更多地源于它那独特的叙事力量,一张照片往往能胜过千言万语。而一本名为“摄影百年”的书,在我看来,无疑是对这门艺术一段漫长而辉煌历程的梳理与回顾。我一直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摄影师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用他们的镜头去捕捉那些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这本书,我期待它能像一本百科全书,系统地介绍摄影技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从中了解到,不同时期的摄影风格是如何形成的,以及那些对摄影艺术产生深远影响的流派和运动。在我看来,理解摄影的历史,对于提升我们对摄影的鉴赏能力,甚至是我们自身的影像素养,都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摄影百年》的书名,在我看来,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艺术的张力。我一直以来都对摄影怀揣着一份特别的情感,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记录工具,更是因为它能够定格瞬间、凝固情感、讲述故事。我常常思考,摄影这门艺术是如何从最初的科学实验,一步步发展成为如今这样多元且富有表现力的媒介。这本书的ISBN 9787532893201,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部非常详尽且系统的摄影史论著。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本书中,看到摄影技术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的,从最初的笨重设备到如今的轻巧便携,从黑白的经典到色彩的斑斓。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了解到,摄影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与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发生深刻联系的。它是否曾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记录下那些重要的社会变革?它是否曾作为艺术的探索者,开创新的视觉语言?我迫切地想通过这本书,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摄影艺术发展脉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