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幸福婚姻与性1950年诺贝尔奖获奖作品
定价:48.00元
售价:31.2元,便宜16.8元,折扣65
作者:Bertrand Russell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0808067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950年,罗素凭《幸福婚姻与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罗素以他一贯清新、睿智、流畅、简单的语言,考察了个体、家庭和社会对婚姻与性的观点,他的洞察力改变了社会对幸福婚姻和性的看法,从而使其成为一部长盛不衰的经典。
内容提要
《幸福婚姻与性》以时间为纵轴,以西方社会为主线,从大历史的角度阐述了人类的婚姻和性的问题。
《幸福婚姻与性》循循善诱,条理分明,娓娓道来,让读者耳目一新,同时又能引人深思,给复杂的人生指出了方向:在性和婚姻方面以及更宏观的社会的道德方面,当今的每个现代人该怎么做,才能达致幸福的彼岸?
目录
章 导言
第二章 母权社会
第三章 父权社会
第四章 阳物崇拜、禁欲主义与罪恶
第五章 基督教伦理
第六章 浪漫之爱
第七章 妇女的解放
第八章 性知识的禁忌
第九章 爱在人生中的位置
第十章 婚姻
第十一章 卖淫
第十二章 试婚
第十三章 现代家庭
第十四章 个人心理中的家庭
第十五章 家庭与国家
第十六章 离婚
第十七章 人口
第十八章 优生学
第十九章 性与个人的幸福
第二十章 性在人类价值中的位置
第二十一章 结论
译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其对“语境”的极致挖掘。作者似乎拥有将一个看似抽象的理论或事件,瞬间拉回到它诞生的历史土壤中的魔力。他描绘的那些场景和人物,鲜活得仿佛就在我眼前,他们的困境、他们的挣扎、他们的光辉时刻,都因这种深入骨髓的语境还原而变得立体可感。我尤其欣赏他如何将时代背景的宏大叙事,巧妙地融入到个体命运的微观观察中去。他没有给我们一个生硬的结论,而是提供了一张极其详尽的地图,让我们得以自行探索那个特定时空下的复杂性。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厚度,它迫使我停下来思考,那些曾经被简化或遗忘的细节,才是构成历史真实面貌的关键。
评分初读进去,我立刻被作者那无可匹敌的叙事节奏所捕获。他的笔触像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指挥家,知道何时该轻柔如耳语,何时该骤然激昂。整本书的结构布局堪称精妙,信息层层递进,没有丝毫的拖沓或冗余。作者似乎总能在我以为自己即将被某个复杂概念淹没之时,精准地抛出一个极为精炼的概括,瞬间拨云见日,让人豁然开朗。这种行文的张力,使得即便是探讨一些看似沉闷的宏大主题时,也充满了生命力。更难得的是,他处理转折的方式极其自然流畅,仿佛水到渠成,丝毫没有生硬的拼接痕迹。这种高超的掌控力,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数个知识维度的跨越,读完一个章节,那种满足感是难以言喻的,就像完成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智力攀登。
评分那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带着点复古的油墨质感,让人仿佛能嗅到纸张里沉淀的历史气息。我记得当时在书店里一眼就被它吸引住了,那种低调的奢华感,不像现在很多流行的畅销书那样张牙舞爪地推销自己,它更像是一位沉静的智者,静静地等待着真正懂得它的人走近。内页的排版也极其考究,字体的选择既保持了易读性,又透着一股古典的韵味,书脊的装帧牢固得让人放心,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充满了阅读的仪式感。装帧的细节处理,比如烫金工艺的微妙光泽,都体现出出版方对这本书的尊重,让我忍不住想立刻翻开它,去探索那份深藏于文字背后的世界。这本书的物理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它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每次把它从书架上取下来摩挲一番,那种触感和视觉上的愉悦,都为接下来的阅读过程增添了无上的期待。
评分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达到了近乎诗意的境界,但又牢牢扎根于坚实的逻辑基础之上,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平衡。作者似乎深谙修辞的力量,他能用最精准、最具穿透力的词汇,去描绘那些最难以言喻的情感或哲思。我时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些句子,赞叹于其内部的韵律和精确性。那些由复杂长句构筑而成的思想迷宫,最终总能被一组看似简单却掷地有声的短句所清晰地指引。这种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使得阅读体验本身成为一种享受,它提醒着我,即便是最严谨的论述,也可以拥有超越工具性的美学价值,它给予读者的是一种智性的愉悦和精神的饱满。
评分坦白说,阅读这本书对我个人心智模式的冲击是深远的。它并非那种读完后让你感觉“很爽”的快餐式读物,而是一种慢性的、持久的浸润。在某些关键段落,我甚至需要合上书本,在房间里踱步许久才能消化其深意。作者提出的那些观点,往往是挑战固有认知、甚至略带反直觉的,但这正是其价值所在。他成功地构建了一种新的思考框架,让我开始审视自己过去许多习以为常的判断,并意识到自己认知上的盲区所在。这种被挑战和重塑的过程,虽然有时会带来短暂的不适感,但最终换来的是心智的拓宽,那种感觉就像是多年来被蒙住的双眼终于被拂去尘埃,看到了更广阔的景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